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导学法的运用不仅可以从思维上去引导学生,还能够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打造高效课堂。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问题导学法的合理运用,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层层深入,加深学生理解,让学生能够对知识学以致用。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课堂;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有利于创新初中数学课堂,推进数学教学的改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以问题做诱导,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启发,这样就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应该如何合理地运用问题导学法,则是所有一线教师值得探究的问题了。
一、设计合理的问题,吸引学生注意
在问题的设计上,教师一定要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问题导学法发挥真正的教育价值,这也关系着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深入地钻研课本教材,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数学问题。问题的设计还要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此外,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基础,保证问题的设计不可以脱离他们现有的能力范围,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并且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注重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由简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人教版初中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做情境导入,引发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在同一个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子,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这个笼子里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子?在这个问题的解答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用算术解法,接着用一元一次方程组来解,最后引导学生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通过这三种方法,层层深入,从学生熟悉的解法到陌生的解法,由浅及深,能够让学生去探索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亲身经历由问题到方程的过渡,吸引学生灵活采用旧知识去研究新问题,进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紧密贴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要想通过问题诱导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就要采用“生活化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抓住问题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契合点,将生活素材融入于问题,增加课堂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进而感悟到数学的魅力。
以人教版初中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平行线及其判定》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图片,包括马路、双杠、跑道、斑马线、火车铁轨等等,然后询问学生:大家熟悉这些图形吗?它们有什么规律?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能够很快得出它们都是平行的。然后会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的东西。这时教师可以继续提问:你们是怎么判断它们平行的?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就会认真阅读教材,进行自主探究,找出平行线的定义和公理。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三线八角图”,让他们找出其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这样就能让学生认识这些角,清楚它们的概念。接着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同位角是什么关系的时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这个问题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最后得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随后教师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其他直线平行的条件。
三、借助问题的导学功能,强化学生合作交流
初中数学的难度有所提升,重点和难点也比较多,这种时候教师就要充分借助数学问题的导学功能,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设计一系列的探究性问题,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和讨论时间,让他们互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他们能够在合作中解决数学的重点和难点。
以人教版初中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事先询问学生喜欢吃什么菜?给出以下选项:麻婆豆腐、水煮鱼、鱼香肉丝、红烧茄子、干煸四季豆、宫保鸡丁等,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先汇总小组成员喜欢吃的菜,然后班长再汇总,最后写在黑板上。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从这个结果看,大家是否可以快速发现喜欢哪种菜的同学最多?它所占的比例是多少?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统计?这时学生就会在小组之间讨论,最后引出频率和概率的关系。接着教师可以继续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们是林业部的人,要去考察某种幼树在一定条件下的成活率,你们会采用什么具体做法?这种探究性的问题会引发学生的思考,对数据进行合理地判断和预测,进而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便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问题导学法,教师不但要从纵深角度看到问题导学既能引发学生个体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于集体中发挥其导学作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推动学生整体的学习进步,让初中数学课堂更高效,推进数学教学的改革。还应以宏观视角看待问题导学横向对学生思维品质、数学经验、实践能力、认知发展等方面的全面促进作用。因此在具体应用中,教师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基础,深入钻研教材来设计教学问题;当采用“生活化教学”理念加强数学问题与生活的联系,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更应发挥问题的导学功能,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自主、独立、合作的学习能力,于合作中攻克教学重难点,使其具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凤萍.多元表征,以算入理:《分数的意义》教学实践与研究——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2019(33):125-127.
[2]闫莉.“问”出学问,“导”出学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2019(33):123-124.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课堂;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有利于创新初中数学课堂,推进数学教学的改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以问题做诱导,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启发,这样就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应该如何合理地运用问题导学法,则是所有一线教师值得探究的问题了。
一、设计合理的问题,吸引学生注意
在问题的设计上,教师一定要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问题导学法发挥真正的教育价值,这也关系着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深入地钻研课本教材,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数学问题。问题的设计还要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此外,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基础,保证问题的设计不可以脱离他们现有的能力范围,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并且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注重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由简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人教版初中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做情境导入,引发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在同一个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子,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这个笼子里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子?在这个问题的解答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用算术解法,接着用一元一次方程组来解,最后引导学生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通过这三种方法,层层深入,从学生熟悉的解法到陌生的解法,由浅及深,能够让学生去探索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亲身经历由问题到方程的过渡,吸引学生灵活采用旧知识去研究新问题,进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紧密贴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要想通过问题诱导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就要采用“生活化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抓住问题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契合点,将生活素材融入于问题,增加课堂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进而感悟到数学的魅力。
以人教版初中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平行线及其判定》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图片,包括马路、双杠、跑道、斑马线、火车铁轨等等,然后询问学生:大家熟悉这些图形吗?它们有什么规律?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能够很快得出它们都是平行的。然后会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的东西。这时教师可以继续提问:你们是怎么判断它们平行的?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就会认真阅读教材,进行自主探究,找出平行线的定义和公理。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三线八角图”,让他们找出其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这样就能让学生认识这些角,清楚它们的概念。接着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同位角是什么关系的时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这个问题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最后得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随后教师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其他直线平行的条件。
三、借助问题的导学功能,强化学生合作交流
初中数学的难度有所提升,重点和难点也比较多,这种时候教师就要充分借助数学问题的导学功能,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设计一系列的探究性问题,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和讨论时间,让他们互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他们能够在合作中解决数学的重点和难点。
以人教版初中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事先询问学生喜欢吃什么菜?给出以下选项:麻婆豆腐、水煮鱼、鱼香肉丝、红烧茄子、干煸四季豆、宫保鸡丁等,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先汇总小组成员喜欢吃的菜,然后班长再汇总,最后写在黑板上。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从这个结果看,大家是否可以快速发现喜欢哪种菜的同学最多?它所占的比例是多少?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统计?这时学生就会在小组之间讨论,最后引出频率和概率的关系。接着教师可以继续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们是林业部的人,要去考察某种幼树在一定条件下的成活率,你们会采用什么具体做法?这种探究性的问题会引发学生的思考,对数据进行合理地判断和预测,进而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便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问题导学法,教师不但要从纵深角度看到问题导学既能引发学生个体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于集体中发挥其导学作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推动学生整体的学习进步,让初中数学课堂更高效,推进数学教学的改革。还应以宏观视角看待问题导学横向对学生思维品质、数学经验、实践能力、认知发展等方面的全面促进作用。因此在具体应用中,教师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基础,深入钻研教材来设计教学问题;当采用“生活化教学”理念加强数学问题与生活的联系,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更应发挥问题的导学功能,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自主、独立、合作的学习能力,于合作中攻克教学重难点,使其具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凤萍.多元表征,以算入理:《分数的意义》教学实践与研究——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2019(33):125-127.
[2]闫莉.“问”出学问,“导”出学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2019(33):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