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图书“漂流”起来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g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阅读对于每个孩子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已是众所周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了幼儿阅读的要求,并给予了“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等教育建议。笔者认为,无论是阅读兴趣的激发,还是阅读习惯的培养,都应该争取一种持久的、经常的、自然的状态,其中阅读环境和条件的创设、阅读氛围的营造又是必要的前提。而我园有着有别于其他幼儿园的特殊性,小中班与大班分设两处,大班部借用原小学部的房子,园舍条件比较简陋,设施旧、空间小,无法为孩子提供较大的在园阅读空间,于是我们便因地制宜,尝试了“图书漂流”——幼儿互助分享式阅读活动。
  首先,幼儿园为每个孩子统一制作了一个图书袋,把它们系在楼梯的栏杆处、活动室的外墙边、走廊的窗杆上等孩子随时能见到、随手能触及的地方。环顾我园的角角落落,很多装着精美图书的书袋就在孩子们视线可及的地方,让幼儿园有了一种“图书满园”的视觉感受,图书随处可见、随手可得,时刻都在吸引着孩子们去阅读。每天借阅活动时间,书袋前人头攒动,孩子们人人参与,都成了想看书的孩子。借用参观的客人老师的话,这样的环境“让人不想看书都难”。
  其次,每月请每个孩子带一本书放在自己的图书袋中。图书都是孩子自己带来的,图书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图书漂流”活动的质量。在“图书漂流”活动开展前,通过问卷调查及与家长交流,我们发现很多家长都愿意陪伴孩子阅读,但却因为精力问题无法形成经常为孩子购书的习惯,或迷茫该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读。这一方面肯定了“图书漂流”活动的必要性,但同时也提醒我们思考:幼儿是否能按时按量地将值得分享的图书放在自己的图书袋中?图书漂流活动开展之初,我们向家长们推荐了一份亲子阅读书单,向全体家长征集书单上的书带到幼儿园参与活动,同时,也让家长积极推荐他们心目中的好书参与活动。活动中,家长由衷地说:“再也不用担心孩子没有好书读了!”在实际的活动中,我们通过让家长帮助孩子记录借阅情况量化表,发现孩子的阅读数量确实增加了,而因为这些图书都是大家精挑细选的,因而阅读的质量也提升了。
  再次,幼儿园为每个孩子制作了一张有着孩子姓名的精美借阅卡。每天放学后,孩子能持这张借阅卡到幼儿园中任意一个图书袋中借一本书带回家阅读,书袋中的书借走了,借阅卡留在书袋中;孩子看完这本书时把它归还到这个书袋中,书回来了,借阅卡取走了,下次借阅卡又走进了别的书袋中。以此类推,孩子们可以在许多个图书袋中不断地借书、不停地阅读。就这样,孩子带来的一本书今天进这个小朋友的家,明天进那个小朋友的家,图书便“漂流”起来了。每月底,孩子们将原先带来的那本书带回家,并换一本带到幼儿园,下月初便重新开始这个活动。这个活动开展起来规则清晰、管理简便,孩子完全可以自主地进行,老师们则谨记着“做个懒老师”的承诺,把阅读、分享和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交给了孩子自己。就这样,这个每月不停循环的图书“漂流”过程,实质也是一种幼儿间的互助分享式借阅过程,而幼儿园则好像拥有了一个小型的、流动的图书馆。
  同时,幼儿园将“图书漂流”借阅活动和“书香宝宝”评选紧紧结合在一起,每月会根据孩子们的借阅情况记录和提供书籍情况记录,评选出“书香宝宝”并进行名单展示,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和强化了孩子们每天的借阅行动,使之成为了持续、长久的行为。做个“书香宝宝”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美好向往。孩子爱上阅读,也是对我们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最好的回馈。
  就这样,“图书漂流”这个简单有趣的互助分享式阅读活动,不经意间浓郁了孩子们的阅读氛围,弥补了家庭阅读条件与阅读量的不足,构建了孩子阅读与分享的双重快乐,激发了孩子持续阅读的热情。而由于所借的书是别人的,自己的书也会借给别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懂得文明借阅、珍惜爱护、及时归还等道理,锤炼了阅读活动中的良好品质。对幼儿园来说,也实现了当初开展这个活动的初衷,让我们更加相信,流动起来的书,才是更有生命力的。
其他文献
一次午餐时间,孩子们看到香喷喷的菜上撒着葱花,有的皱起了眉头,有的很不情愿地将葱花一粒一粒挑出来,“我最讨厌吃葱了!”“葱真臭啊,为什么菜里要放上葱啊,真麻烦!”这时候,甜甜对小朋友们说:“你们都错了,其实葱是好东西,我妈妈会做葱油饼,可好吃了,而且很有营养呢。”听了甜甜的话,小小也附和着:“是的,我喜欢吃葱的。”听了孩子们的议论,我问大家是否知道“葱长什么样”“制作食物时为什么要放葱花”“小朋友
经典绘本不只是“文图”的简单组合,而是以“文×图”的完美协奏,表达出仅有文字或画面都难以表达的丰富内涵,堪称艺术与文学的精品。3~7岁是读图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如能接触大量高质量读物,并导之以正确方式,将会对幼儿的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养成大有裨益。如何基于绘本的画面特质,引导幼儿开展符合年龄特点的阅读,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根据不同绘本的多元画面特质,我们探索并整理了以下策略。  “隱藏式”读图,重
洋洋是小班的插班生,在已入园一年的小朋友中显得很特别。入园适应阶段,洋洋哭闹了近两个月,待他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后,我又发现他好像给自己穿上一件“保护罩”,很少看到他和同伴交流。就算老师主动和他聊天,他也是爱理不理。在一次次忽略老师的指令和同伴发出的邀请后,大家也渐渐疏远了他。  小班幼儿大多对社会交往表现出初步的兴趣,并在提醒下能遵守集体规则,但是每个幼儿又是独立的个体,个性不尽相同,我开始观察和
设计意图  康定斯基的名画《几个圆圈》完全脱离了自然形态,通过新的、光边的、有规律的圆形,以及色彩、空间和运动来传达美术大师的饱满和愉悦情感。画面上红、黄、蓝、紫的圆形,或间隔、或靠近、或交叉、或重叠在一起,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自由无拘、轻松愉悦”的艺术风格。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整体欣赏、局部欣赏、对比欣赏”这几种美术欣赏形式,帮助小班幼儿感知并感受到了“圆形组合”的色彩美、布局美和情趣美。
【關键词】思维导图 语篇教学 有效性 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轻松地把握语篇的结构,系统地、有条理地思考语篇、理解语篇、内化语篇以及创造性地运用语篇。这种以简驭繁的教学方式无形中降低了英语学习的难度,增加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提高了语篇学习的有效性。  一、思维导图在语篇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借助思维导图,有效预习语篇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预习能力
【摘要】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思维方式,借助具体的形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化隐为显,变得可视、可指、可表述,依托有形,想象变化,使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因为有一定的物化支撑而得到有效提升,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形结合 动态变化 空间想象  “数”和“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们虽然存在于两个系统中,但又是一一对应的。“数形结合”就是
【摘要】“有氧阅读”告别传统的逐段逐句分析讲解的模式,注重提升阅读教学的“魅力值”,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注重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和人文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思想产生共鸣,思维想象力与文学欣赏水平同步提升,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培养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氧”阅读提升 阅读理解力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讲读课文时,教师在上面讲得
以往的每年“六一”儿童节,我园都会组织 “大带小游戏节”活动,即由各班级设计、组织一个游戏活动,全园的幼儿打破班级的界限,由大班幼儿和中小班幼儿结对,自由、自主地到各班级开展游戏。组织“游戏节”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节日的快乐,鼓励孩子们在游戏中互相帮助,体验和不同年龄同伴交往的乐趣。“游戏节”本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然而常常会有一些“意外”——  几个小班孩子紧紧搂着老师的脖子,
一  从香港中环轮渡码头出来,唐娜来到湾仔轩尼诗道十七号,爱德华八世社会服务大厦,香港善导会的干事接待了她。唐娜瞄一眼这里——香港警察和社区福利人员组成的关怀、辅导矫治中心。她撇了一下嘴,不就是内地的社会治安管理办。  墙上贴着介绍:“协助违法和刑满释放人员重新回归社会,该机构从1959年建立起,对香港刑满释放人员、涉嫌触犯法纪人士和违法青少年给予关爱,使他们增强生活信心,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我园联合区教研组就幼儿的分享环节开展了为期一学年的实践研究,一方面,借助区教研组的研究力量,突破实践研究中的困惑;另一方面,借助这个更加开阔的研讨平台,实践我们对于教研的新认识,拓展教研的新思路,以区园联动带动园本教研质量的提升。回顾这个历程,我们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一个“真”字:  真实地剖析自我——研究教师困惑的真问题;  真切地关注幼儿——寻找表现背后的真需求;  真诚地研究探讨——接纳不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