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散文纵深化教学的方法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nby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组成之一。传统的散文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从人、事、物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忽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呈现出“架空”式的语言分析,缺少散文的纵深化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对此,教师需要创新散文的教学方式,重新分析散文内容、结构以及特点等,对其实施纵深化教学,增加教学深度,提高散文教学质量。本文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分析纵深化教学的路径。
  一、以学情为基础准确切入
  无论是哪一种教学形式,学情都是教学的主要切入点。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果的关键因素是“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教师应该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设计教学活动,落实教学活动。在初中散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能够从散文中获取什么样的信息、能够读懂散文中的哪些内容,这样教师可以准确把握学情,掌握好教学的起点,明确教学的切入点,有利于纵深化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笔者认真、详细研读课文内容,并且阅读与之相关的文章,理解作者在课文中蕴含的“温馨回忆与理性判断”,而后设计检验学情的测试题:第一,用间接的语言概括作者回忆的与百草园、三味书屋有关的生活片段。第二,在作者回忆的这些片段中,你最喜欢哪个?说说为什么?第三,你认为作者对百草园的生活有怎样的情感?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情感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在教学中,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探讨和交流,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喜欢百草园的生活,认为这样的生活比较有趣,而在三味书屋生活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和分歧,有的学生认为三味书屋的生活枯燥无趣,有的学生认为三味书屋的生活充满乐趣,同样值得留恋。在这个基础上,笔者选择这样的方式切入,实现纵深化教学: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无趣还是有趣呢?认真阅读课文的第8~24段,而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这样学生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课文,品位三味书屋的生活,感悟作者对书屋生活的情感。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仍旧关注学情:学生虽然已经认同三味书屋生活充满乐趣,但还无法做到感同身受。因此,笔者通过设计教学情境,来强化学生心灵上的感受:假如你生活在百草园中,你喜欢什么地方?想要在那里做什么?如果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你想要怎么玩儿?让我们一起看看哪个地方最有趣,谁最会玩。这样的问题和情境将学生带入到作者的童年生活,从肤浅的感知课文内容逐渐走向深入、深刻的亲身体验。
  散文纵深化教学中合理选择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条件。教师需要挖掘每一篇散文的价值,通过检测学情的途径设置合理的问题,突出纵深化教学,提高初中散文教学质量。
  二、在教学推进中有效提问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科学的问题,仅仅是初中散文实行纵深化教学的第一步,关键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并且要保证追问的有效性,
  引导学生由课文的浅层内容逐渐走向核心,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个人性情以及感悟等。
  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学生认为三味书屋的生活乏味。从“怪哉”的提问中可以了解到,教师不会允许学生提出与学习课文内容无关的问题,学生在上午时只能读书,而下午则是学生习字时间。此时教师追问学生:“你们在阅读到‘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这段话时觉得三味书屋的生活无趣,那么你们有认真阅读后面的内容吗?”其实在这段话之后,作者明确表示出:“先生对我的态度已經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好。”而学生认为先生对“我”态度的变化是因为“我”的聪明。教师继续追问:“先生仅仅是因为‘我’聪明而改变态度吗?是否能够从先生的角度去理解和感悟?”在教师逐渐加深的追问下,学生理解先生的态度变化是源于其自身的修养和品行,先生不会与自己的学生计较,因为在前文就明确说过,先生是一个“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就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散文时需要从字里行间体会、感悟,这样才能理解课文、理解作者的感受和情感。随后,教师要求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渐渐”和“终于”这两个词,对此同学们有哪些新的感受?有的学生表示,两个“渐渐”能使“我”感受到作者期待先生加重他的学习任务;而“终于”一词能够使“我”感受到作者在得到先生的认可后内心的喜悦,这种快乐远比单纯的玩耍的乐趣要高,是追求知识过程中获得的乐趣。
  三、在总结时围绕主旨延展
  初中散文的纵深化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字背后的“情”和“理”,还需要加强学生对“情”和“理”的感悟。散文课堂的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围绕主旨设计教学活动,有效延展情感和哲理,突出散文在教学中的价值。
  笔者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对总结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在总结三味书屋的乐趣之后,笔者选择展示文章的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作者鲁迅先生创作《朝花夕拾》的目的;而后展示钱理群先生的一段话“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构成鲁迅童年……”,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感受课文的内涵,笔者以此为基础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的第9段,引导学生体会从玩耍发展到读书是成长的一个必然过程,并且利用一段精心设计的结束语深化课文的中心思想: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人们成长过程中保留在内心的珍贵宝藏,也是生命长河的源泉。人们正是因为童年的故事,才能面对生活中的失意与坎坷!我衷心的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在紧张且有些枯燥的学习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收藏这份乐趣,快乐地度过学习生活的每一天。
  散文课堂教学总结应适当进行延展,增加创作背景等相关内容,或是围绕课文的主旨设计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课文的“情”和“理”,熏陶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实现初中散文纵深化教学目标。可见,在总结时围绕主旨延展教学内容,在散文纵深化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地位。
  初中散文教学方法有很多,能够实现纵深化教学目标的路径也有很多,教师需要从具体的课文内容着手,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出发,选择最为有效、科学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徜徉在散文的幽径中,感受散文的魅力、体会散文的内涵、理解散文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学情为基础准确切入、在教学推进中有效提问、在总结时围绕主旨延展等方法,全面落实纵深化教学。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734400)
其他文献
文学家的成名,并非一蹴而就,他们往往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生活磨难。就拿他们在体验生活时那么痴迷地进入角色的镜头来看,便可窥知一般了。这里辑录几则小故事,也许对你有所启迪。  ☆施耐庵观虎  崇山峻岭,古木参天,林中阴森森的,施耐庵来到一棵大树前看了看,就顺着树干爬了上去,坐在树枝上,机警地观察四周,像是在等待什么。突然,一只梅花鹿“嗖”地从眼前窜过,紧接着传来一声雷鸣般的虎啸,从林中跳出一只斑斓猛虎
期刊
岁月若是凝固的诗篇,你我的相遇便是最美的花瓣,承载着平淡中的小诗,清香溢远……  平淡的童年生活,却谱写了篇篇难以忘怀的小诗。儿时的我最爱吃姥姥做的桂花饼。八月的暖风吹进了农家小院,吹醒了满树的小桂花。  姥姥拿起竹竿敲打着枝干,轻轻敲打便撒落一地白花,再用清水反复淘洗,放入油锅来回翻炒。金黄的饼上烙满了白色小花,再配上点点嫩绿的芽,不用吃,光看着就很享受了。轻轻咬上一口,满口的芳香,鲜透了牙。姥
期刊
审读2017年徐州市中考作文题“平淡中也有诗”,有三个关键词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平淡”,它包含的意思大致有:人的品性淡泊;事情平常,没有曲折;诗文、书画风格自然而不加雕琢。知晓这些意思,是不是便有了写作的方向?二是“也”字,这个限制语很有作用,它提醒我们“平淡”的人或事或其他方面,可能一直是被“我”忽视的。三是“诗”,它可以指具体的诗句、诗作,还可以理解为抽象的诗意、诗心等,从中考作文的要求
期刊
就像我们平常写作文,凡是写到时间过的快,一定会写“岁月如梭、白驹过隙、逝者如斯”等,真的,一晃,2017年就快完了。岁末年初之余,我们怀念快要过去的一年,同时我们也翘首企盼新年的来到,新年有新希望,谁不期盼?  新年最让人激动的肯定是红包。“三大姑四大姨五大叔六大婶,拜年、拜年了,红包拿来”,你想想,这是多么直白、多么让人垂涎的事儿。但这里我要讲的不是“红包”,而是为什么我们有新年拜年的风俗礼仪。
期刊
1  有两个蝴蝶爱好者来到一座以盛产蝴蝶著称的山中。其中一个人为了得到美丽的蝴蝶,一大早就穿上跑鞋和运动服,带上一个网子,在山中捕捉蝴蝶,折腾了大半天,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终于抓到几只。蝴蝶们在网里恐惧地挣扎,丝毫没有美丽可言。一有机会,它们就飞快地逃走了。他悻悻地回到住所,发现自己的同伴买来几盆鲜花放在窗台上,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品着香茗。他很奇怪,便问:你怎么不去抓蝴蝶?同伴微笑着说:蝴蝶会自己来
期刊
一、导入话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主题是多元的,可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环境分析来了解小说的主题。那么,今天我们就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来解读高尔基《丹柯》的主题。  二、分析形象,探究英雄的主题  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恰当的词语填空:丹柯是一个骄傲的勇士。  1.丹柯之勇  何谓勇士?《说文解字》:“勇,气也,从力甬聲。”“勇”的篆文中有的从“心”,强调胆大无惧;有的从“力”,强调力大
期刊
手捧《王维集校注》,读诗品画,如醉如痴。蒙眬中,有一位先生向我款款走来,诉说着他的过往。 ——题记  开元十九年,我状元及第,做了太乐丞。是的,我假扮伶人,投靠了太平公主,也得到了岐王的引荐。可那是一个“行卷”风行的时代。我也写过诸如“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之类的歌功颂德的应制诗。然而受人牵连,仍被贬为司仓参军,幸亏与当朝宰相有旧,提携右拾遗,调任监察御史。可好景不长,宰相失宠,我也失去
期刊
课堂教学制约因素众多,教师、课文、学生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而教师是最为活跃的,在生本、师本、文本之间发挥重要调停角色,让师本、文本、生本三者达成高度统一,实现核心共振。所谓“共振”,这是物理学中的专业术语,这里是说思维呈现相同频率之中,能够引发更多共鸣,达成和谐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多种制约因素之间的和谐共振,这无疑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一、“调理”生本师本关系,达成教学“共振”  教师要深入
期刊
在新课改下,优化学生的学习情感已经成为现代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必经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初中语文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比如课文内容所蕴藏的人文精神与作者的思想情感都是实现情感教育的重要资源,而且语文教师在专业影响下形成了较为高超的沟通能力,更易于调动起学生的内在情感,所以语文教学是落实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初中语文教师作为实施立德树人改革的一线教师,也应充分
期刊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一篇描写雪景的清高自赏的小品文。文章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言简意丰。首先表现在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勾勒了一个美幻淡雅,净洁纯粹的雪世界;其次在质朴凝练的语言中流露出作者复杂微妙而又耐人寻味的情感。下面以统编新教材《湖心亭看雪》为例改题解文,在教学中让学生立足文本对标题进行适当修改,并与原标题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沉潜文本,向内涵更深处漫溯。  一、改修饰语,认识一位痴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