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功利化,使得语文学习理科化,考试的内容、形式超前,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目的随意,使得选修成为课程摆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若我们真正正视这些问题,还是可以改变的,笔者认为最要做的是要摒弃功利思想。
关键词:功利;选修开设;教师培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38-2这几年江苏高考,文科考名著阅读,于是学生只看考纲上规定的那几篇名著,其余的便不再问津。理科的学生更是连碰都不碰;例如文学常识,以前高考时考,学生对文学常识多少都有一定的了解。现在高考不考了,于是,老师也就不教了。问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学生头脑中也是一片空白;例如说标点符号……
由于功利,使得语文学习理科化。
语文教学向理科学习,把课文内容化为一个个似是而非的选项,让学生去猜去蒙。基础知识的学习,以选择题为主要的训练样式。四个选项中选一个,反复强化、练习,不愁考不到。作文也成了“八股”文,类比论证开始,把中心论点拆分成三个分论点,名人名言一套,反复出现话题中的关键词,一篇毫无个性、毫无思想的文章也就形成了。所以,高中三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基本上就是练习加练习,语文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工具”。只要能选对(更多的时候靠“蒙”对)也就代表了语文学习的能力,语文学习的方向。
由于功利,使得语文考试的内容、形式超前。
学生刚刚进入高一,就用高三的内容考学生,不问学生的学习实际,也不问学生有没有接触到类似的知识,反正就是“考”,管他学没学呢。因此,同一张语文试卷,可以考高一的学生,也可以考高二的学生,当然也可以考高三的学生了。例如诗歌鉴赏题,高一考,高二考,高三还考。诗歌鉴赏本来就是要求比较高,高一的学生还没有入门,对诗歌鉴赏的方法还没有感性的认识,更别说是鉴赏答题了。用这样高难度的考试内容来要求高一学生,不是急功近利又是什么呢?真可谓是赶鸭子上架。学生碰到这样的考试题目也是狗咬刺猬——无从下手。
由于功利,使得教学方法单一。
因为规定了考试的进度,老师们怕多样的教学方法,影响教学的进度,腾不出时间来做强化练习。所以,各年级的语文教学仍停留在粉笔加黑板的阶段。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仍没有多大的改变,对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理念,不理解,不接受,凭老本本、老经验授课。对于多媒体的使用,老师们并不是不知道它的好处,但由于怕书本教不完,就宁愿舍弃不用,围着课本转,认为把课本教完,语文教学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由于“功利”,导致语文教学目的随意。
什么考,什么不考,这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是了然于心的,但其余的便不能确定了,也便可以“放开”去教了。于是一节课就在“侃侃而谈”中结束了,向课外的拓展,失去了一个限度。学生在课堂上或许是笑声不断,但除了了解一些作者、人物的趣闻逸事以外,又学到了什么?
说是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给学生增加一些阅读量。可是,阅读教学的目的也不明确,加上指导不够,阅读课去图书馆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放羊”。作文教学更是如此。一个作文题,小学写,初中写,到了高中还写。难怪学生写起作文来,记叙文离不开雨中送伞、住院补课、考试失败……议论文离不开屈原、司马迁、韩信……固然,三点一线的生活使得学生生活贫乏,所学的东西,又与学生现状有较大的差距,学生没有生活体验,这看起来是学生的责任,但事实上,也应是“孩子生病,家长吃药”,作为语文教师难道就没有责任?农民什么时候嫌弃过他种植的庄稼?问题是,我们除了应考之外,便不再有其他的追求,我们给学生的只有一杯水,你要他发挥一桶水的作用是不可能的。作文虽然每学期有总体目标,但分解落实不够具体。往往是记叙文、议论文交错进行。可训练时,又像挖井,还没有见到水,就到另一个地方去挖了。学生作文水平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平台上。乃至于到了高三,还在强调作文的“范式”,还在“合格”上下工夫,而不是在“深度”上做文章。
还是由于功利,使得选修成为课程摆设。
主要原因除了不是考试内容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未能对所有的选学篇目进行系统的研究。教师的专业水平达不到专题教学的要求,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与新课程教学要求存在教大的差距,加上不考,选修学科的美好“愿景”,也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了。
历来,对语文教学的批评总不绝于耳,其实也引起了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但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原因当然很多,但真正去做了,还是可以改变的,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要摒弃功利思想。
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急功近利,缘于教师教学的急功近利。而教师的急功近利,又由于领导的考评。因为,每次的考试,尤其是高考的模拟考试,从学校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无不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对于教师所教的班级的评价,也就是学生在这几次考试中的平均成绩,班级与班级之间,哪怕只有零点几分的差距,在领导、家长的眼中,也是不能原谅的。更有甚者,对于有点差距的老师,立即让他“下课”。在这种高压政策下,老师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因此,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来应考。那考的简直不是学生,而是教师本人了。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它摒弃的是“功利”,强调的是“厚积”;摒弃的是“灌输”,强调的“默化”。自然,考核也就显得复杂了些,没有用分数那样来的快捷、准确。这需要耐心,需要一个等待。教师不妨把学生的辩论、竞赛、阅读多少篇目等与老师的教学联系起来。也惟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不宜急功近利,基础年级的考试不宜全部套用高考试卷样式和高考要求,应结合一段时期的教学重点命题,要让学生觉得学了有用。考了的,就是学过的;拓展的,也跟学了的有密切的联系,切忌让学生觉得学不学无所谓。尤其作为导向性评价的工具——试卷,出题一定不能随意。每套试卷,一定要给学生以新鲜的刺激,让学生感受到研究的乐趣。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切忌做表面文章,形式化,走过场,宜根据不同的教学板块,设定研究专题。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广泛收集材料,交流材料,并写出一些具有独到见解的研究文章。如教苏洵的《六国论》,可结合苏轼、苏辙及李祯的《六国论》和自己收集的材料写《六国新论》。
积极丰富学生的生活,用好已有资源。阅读课应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用好电视、光碟机等教学设备,做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利用好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向学生开列必读书目。学校应积极开展“读书月活动”或“读书知识竞赛活动”,去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加深对时事的理解,鼓励学生从不同的叙述角度,去表达不同的思想内涵。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是公益行为,而不是一种功利行为。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靠突击、强化去取得成效。语文素养靠的是长期的积累,在潜移默化中才能形成。摒弃功利思想,语文教学之路才能越走越广阔。
关键词:功利;选修开设;教师培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38-2这几年江苏高考,文科考名著阅读,于是学生只看考纲上规定的那几篇名著,其余的便不再问津。理科的学生更是连碰都不碰;例如文学常识,以前高考时考,学生对文学常识多少都有一定的了解。现在高考不考了,于是,老师也就不教了。问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学生头脑中也是一片空白;例如说标点符号……
由于功利,使得语文学习理科化。
语文教学向理科学习,把课文内容化为一个个似是而非的选项,让学生去猜去蒙。基础知识的学习,以选择题为主要的训练样式。四个选项中选一个,反复强化、练习,不愁考不到。作文也成了“八股”文,类比论证开始,把中心论点拆分成三个分论点,名人名言一套,反复出现话题中的关键词,一篇毫无个性、毫无思想的文章也就形成了。所以,高中三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基本上就是练习加练习,语文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工具”。只要能选对(更多的时候靠“蒙”对)也就代表了语文学习的能力,语文学习的方向。
由于功利,使得语文考试的内容、形式超前。
学生刚刚进入高一,就用高三的内容考学生,不问学生的学习实际,也不问学生有没有接触到类似的知识,反正就是“考”,管他学没学呢。因此,同一张语文试卷,可以考高一的学生,也可以考高二的学生,当然也可以考高三的学生了。例如诗歌鉴赏题,高一考,高二考,高三还考。诗歌鉴赏本来就是要求比较高,高一的学生还没有入门,对诗歌鉴赏的方法还没有感性的认识,更别说是鉴赏答题了。用这样高难度的考试内容来要求高一学生,不是急功近利又是什么呢?真可谓是赶鸭子上架。学生碰到这样的考试题目也是狗咬刺猬——无从下手。
由于功利,使得教学方法单一。
因为规定了考试的进度,老师们怕多样的教学方法,影响教学的进度,腾不出时间来做强化练习。所以,各年级的语文教学仍停留在粉笔加黑板的阶段。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仍没有多大的改变,对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理念,不理解,不接受,凭老本本、老经验授课。对于多媒体的使用,老师们并不是不知道它的好处,但由于怕书本教不完,就宁愿舍弃不用,围着课本转,认为把课本教完,语文教学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由于“功利”,导致语文教学目的随意。
什么考,什么不考,这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是了然于心的,但其余的便不能确定了,也便可以“放开”去教了。于是一节课就在“侃侃而谈”中结束了,向课外的拓展,失去了一个限度。学生在课堂上或许是笑声不断,但除了了解一些作者、人物的趣闻逸事以外,又学到了什么?
说是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给学生增加一些阅读量。可是,阅读教学的目的也不明确,加上指导不够,阅读课去图书馆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放羊”。作文教学更是如此。一个作文题,小学写,初中写,到了高中还写。难怪学生写起作文来,记叙文离不开雨中送伞、住院补课、考试失败……议论文离不开屈原、司马迁、韩信……固然,三点一线的生活使得学生生活贫乏,所学的东西,又与学生现状有较大的差距,学生没有生活体验,这看起来是学生的责任,但事实上,也应是“孩子生病,家长吃药”,作为语文教师难道就没有责任?农民什么时候嫌弃过他种植的庄稼?问题是,我们除了应考之外,便不再有其他的追求,我们给学生的只有一杯水,你要他发挥一桶水的作用是不可能的。作文虽然每学期有总体目标,但分解落实不够具体。往往是记叙文、议论文交错进行。可训练时,又像挖井,还没有见到水,就到另一个地方去挖了。学生作文水平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平台上。乃至于到了高三,还在强调作文的“范式”,还在“合格”上下工夫,而不是在“深度”上做文章。
还是由于功利,使得选修成为课程摆设。
主要原因除了不是考试内容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未能对所有的选学篇目进行系统的研究。教师的专业水平达不到专题教学的要求,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与新课程教学要求存在教大的差距,加上不考,选修学科的美好“愿景”,也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了。
历来,对语文教学的批评总不绝于耳,其实也引起了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但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原因当然很多,但真正去做了,还是可以改变的,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要摒弃功利思想。
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急功近利,缘于教师教学的急功近利。而教师的急功近利,又由于领导的考评。因为,每次的考试,尤其是高考的模拟考试,从学校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无不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对于教师所教的班级的评价,也就是学生在这几次考试中的平均成绩,班级与班级之间,哪怕只有零点几分的差距,在领导、家长的眼中,也是不能原谅的。更有甚者,对于有点差距的老师,立即让他“下课”。在这种高压政策下,老师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因此,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来应考。那考的简直不是学生,而是教师本人了。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它摒弃的是“功利”,强调的是“厚积”;摒弃的是“灌输”,强调的“默化”。自然,考核也就显得复杂了些,没有用分数那样来的快捷、准确。这需要耐心,需要一个等待。教师不妨把学生的辩论、竞赛、阅读多少篇目等与老师的教学联系起来。也惟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不宜急功近利,基础年级的考试不宜全部套用高考试卷样式和高考要求,应结合一段时期的教学重点命题,要让学生觉得学了有用。考了的,就是学过的;拓展的,也跟学了的有密切的联系,切忌让学生觉得学不学无所谓。尤其作为导向性评价的工具——试卷,出题一定不能随意。每套试卷,一定要给学生以新鲜的刺激,让学生感受到研究的乐趣。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切忌做表面文章,形式化,走过场,宜根据不同的教学板块,设定研究专题。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广泛收集材料,交流材料,并写出一些具有独到见解的研究文章。如教苏洵的《六国论》,可结合苏轼、苏辙及李祯的《六国论》和自己收集的材料写《六国新论》。
积极丰富学生的生活,用好已有资源。阅读课应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用好电视、光碟机等教学设备,做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利用好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向学生开列必读书目。学校应积极开展“读书月活动”或“读书知识竞赛活动”,去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加深对时事的理解,鼓励学生从不同的叙述角度,去表达不同的思想内涵。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是公益行为,而不是一种功利行为。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靠突击、强化去取得成效。语文素养靠的是长期的积累,在潜移默化中才能形成。摒弃功利思想,语文教学之路才能越走越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