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预习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预习的效率,教师要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预习方法。将围绕“读”“画”“查”三个方面,浅显论述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方法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肯定会得到显著提升。预习的有效性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受到自身认知水平的影响,所以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总是觉得无处着手,即不知道应该怎样去预习?学生的预习方法不得当,他们的预习效果自然也就不尽如人意。那么,基于小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如何才能提升他们预习的实效性呢?显而易见,教师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浅显论述一些有效的小学语文预习方法。
一、“读”——通读文章,读懂文义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习者透彻理解文章内容最为有效的方式。唯有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准确透彻地理解文章主旨以及思想情感等。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留给学生读课文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去多读。
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督促小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多读课文。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通过通读文章,不仅能够读懂文义,还能够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情感。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布置了一项课前预习作业,即让学生熟读课文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前通过熟读课文就能够知道课文主要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通读了文章内容、读懂了文章内涵。如此一来,学生的预习就变得富有成效。富有成效地预习能够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画”——勾画重点,画出疑问
抓住关键字、词、句是理解文章的基本方法之一。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画出关键的字、词、句能够大幅提升二次阅读的效率。为了提升小学生预习的效率,教师要教会学生勾画重点,即关键字、词、句的方法。当学生熟练掌握了这些勾画关键字、词、句的方法之后,他们就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进而为学生更加准确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在小学语文预习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画出关键字、词、句之外,还要鼓励学生画出疑问,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果学生带着诸多疑问走进课堂,那么,在课堂中,学生必定也会收获累累硕果。
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之前,笔者也布置了这样一项预习作业,即让学生画出好词佳句以及不懂的地方。于是,学生就会将描写桂林山水“奇”“秀”“险”的好词佳句勾画出来。这为学生更加准确地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铺就了道路。
由此可见,“画”是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基本方法之一。“画”不仅能够让学生画出重点,还能够让学生画出疑问。
三、“查”——详查字典,查找释义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课前预习的主要目的之一。不可避免地,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難。面对这些困难,学生不应该直接将它们带进课堂,而应该先自己想办法解决。
在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都会遇到一些生字、生词等。事实上,这些生字、生词学生完全可以凭借工具书自主解决。在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解决生字、生词的过程中,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了培养。
还以教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桂林山水》这一课为例。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于课文中的词语“峰峦雄伟”“怪石嶙峋”“危峰兀立”以及“连绵不断”等理解不够透彻。而通过查词典,学生就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学生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之后,课文中的美景佳境也就会浮现在脑海中。
“查”是小学生课前预习语文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学生通过详查字典或词典,不仅能够找准生字词的音形义,还能够切实发展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预习指导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指导学生在课前通读课文内容,读懂文章内涵,为在课堂中深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教师要运用各种富有成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勾画关键信息,画出百思不得其解之处,为在课堂中解疑释惑找准方向;教师要始终如一地鼓励学生在课前通过查字典或词典的方式自学生字、生词,准确理解生字词的释义,为在课堂中全面学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教会学生各种语文预习方法为抓手,紧紧围绕“读”“画”“查”三个方面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让“读”“画”“查”成为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三部曲。
参考文献:
[1]王桂新.浅谈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方法之我见[J].读与写,2015(2):62.
[2]葛清洋.小学语文课前高效预习之我见[J].新课程(上旬),2016(5):72.
编辑 鲁翠红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方法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肯定会得到显著提升。预习的有效性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受到自身认知水平的影响,所以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总是觉得无处着手,即不知道应该怎样去预习?学生的预习方法不得当,他们的预习效果自然也就不尽如人意。那么,基于小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如何才能提升他们预习的实效性呢?显而易见,教师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浅显论述一些有效的小学语文预习方法。
一、“读”——通读文章,读懂文义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习者透彻理解文章内容最为有效的方式。唯有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准确透彻地理解文章主旨以及思想情感等。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留给学生读课文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去多读。
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督促小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多读课文。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通过通读文章,不仅能够读懂文义,还能够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情感。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布置了一项课前预习作业,即让学生熟读课文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前通过熟读课文就能够知道课文主要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通读了文章内容、读懂了文章内涵。如此一来,学生的预习就变得富有成效。富有成效地预习能够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画”——勾画重点,画出疑问
抓住关键字、词、句是理解文章的基本方法之一。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画出关键的字、词、句能够大幅提升二次阅读的效率。为了提升小学生预习的效率,教师要教会学生勾画重点,即关键字、词、句的方法。当学生熟练掌握了这些勾画关键字、词、句的方法之后,他们就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进而为学生更加准确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在小学语文预习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画出关键字、词、句之外,还要鼓励学生画出疑问,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果学生带着诸多疑问走进课堂,那么,在课堂中,学生必定也会收获累累硕果。
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之前,笔者也布置了这样一项预习作业,即让学生画出好词佳句以及不懂的地方。于是,学生就会将描写桂林山水“奇”“秀”“险”的好词佳句勾画出来。这为学生更加准确地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铺就了道路。
由此可见,“画”是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基本方法之一。“画”不仅能够让学生画出重点,还能够让学生画出疑问。
三、“查”——详查字典,查找释义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课前预习的主要目的之一。不可避免地,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難。面对这些困难,学生不应该直接将它们带进课堂,而应该先自己想办法解决。
在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都会遇到一些生字、生词等。事实上,这些生字、生词学生完全可以凭借工具书自主解决。在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解决生字、生词的过程中,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了培养。
还以教学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桂林山水》这一课为例。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于课文中的词语“峰峦雄伟”“怪石嶙峋”“危峰兀立”以及“连绵不断”等理解不够透彻。而通过查词典,学生就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学生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之后,课文中的美景佳境也就会浮现在脑海中。
“查”是小学生课前预习语文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学生通过详查字典或词典,不仅能够找准生字词的音形义,还能够切实发展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预习指导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指导学生在课前通读课文内容,读懂文章内涵,为在课堂中深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教师要运用各种富有成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勾画关键信息,画出百思不得其解之处,为在课堂中解疑释惑找准方向;教师要始终如一地鼓励学生在课前通过查字典或词典的方式自学生字、生词,准确理解生字词的释义,为在课堂中全面学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教会学生各种语文预习方法为抓手,紧紧围绕“读”“画”“查”三个方面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让“读”“画”“查”成为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三部曲。
参考文献:
[1]王桂新.浅谈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方法之我见[J].读与写,2015(2):62.
[2]葛清洋.小学语文课前高效预习之我见[J].新课程(上旬),2016(5):72.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