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讲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的策略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讲课堂”是在教师掌握课堂整体方向的前提下,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所落实,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通过合作学习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这种模式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重点是让初中生提高学习自主性,使其在探究中展开高效的学习。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讲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学习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讲课堂;探究学习策略
   虽然新课改在我国实施多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不能与时俱进,从而导致整个课堂依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体验没有更多的重视,通常是让学习者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点,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自主探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很多抽象性较强的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有一定的理解难度[1]。因此,在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这些较为抽象的问题进行具象化呈现,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在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时,结合教材中的知识重点,将其以较为生动的图像或视频形式呈现出来,让初中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对相关知识产生较为直观的影响,进而对其含义有所理解,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开教学能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对相关知识展开深入了解。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得当,充分抓住教材重点内容,化繁为简,用简洁的语言让初中生对相关内容有高效的理解。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带着更多的包容心对待初中生,理解其处在情绪波动较大的青春期,对其产生的理解错误等给予充分的包容。另外,在进行多媒体引导时,教师要放低姿态,让多媒体呈现出来的内容更加有趣味性,更加能吸引初中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其听课效率,并且能与其展开及时交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时产生的问题和疑惑能得到及时解答,进而为其后面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学习清除阻碍。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在社会中成长”一课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使其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有效理解。如接受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学生随着知识与技能的不断提高,其规则意识就此形成,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逐渐社会化的过程。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探究的方式展开讨论,如“我们的成长与社会有何关系?”对于学生的探究结果,教师通过合适的方式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其真正明白此问题的答案。
   二、理论结合实践,促进探究学习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为了让学生能充分了解自己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关系,使其明白自己的生活与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2]。因此,初中学生要知道学习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内容,最终是要将其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要注意这一点,让相应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贴近初中生的实际生活,使其能在学习相关知识点后对其加以应用。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让教学引导内容真正起到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展开高效的探究。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的基本权利”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初列举当下的热点事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接着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对课本内容展开预习,结合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对之前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尝试着用本课的知识点解决相关问题。如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能对相关事例进行有效分析,进而结合本课知识展开具体分析,对自己享有的公民权利进行列举,并形成一定的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宪法内容,并实践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三、合理设置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传授一定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要进行一定的交流,并且让更多的智慧参与其中。在师生间的互动中,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更多学生的参与性,在足够活跃的氛围中,初中生更愿意投入精力展开学习[3]。因此,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初中生的学习感受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对相应的问题展开有效讨论,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教师设计的问题十分重要,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要使其在探究过程中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利用,进而提高讨论价值。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合理利用网络”一课时,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并且明白网络交往中要遵守基本的道德和法律,懂得在网络交往中传播更多的正能量。因此,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避免网络不良影响的关键是什么?”让学生展开探究,加强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讲课堂”教学中融入探究学习,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意愿,能使其在实际的学习中有更多的思考,并能将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使其在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玲.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應用探究[J].亚太教育,2019(9):174-175.
   [2]张英文.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体验式教学的实施[J].才智,2019(31):59.
   [3]李顺.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21):163-16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各个领域都涉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对此,教学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视频,将理论和操作过程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拓展思维,更好地吸收。   关键词:微课教学;高中;信息技术;实效性   微课教学是科学技术有效发展的产物,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微课课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合理应用,可以系统
一、单元内容与目标简述   (一)单元内容描述   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童趣”由欣赏乐曲《小青蛙》《乘雪橇》及歌曲《花蛤蟆》《猫虎歌》组成。这些作品都是富有趣味性、生活性的音乐作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歌(乐)曲的深入体验中感受音乐符号对音乐形象的表现力;不同主题的旋律、乐器模拟对音乐情景的表现作用。   乐曲《小青蛙》第一主题的情绪比较欢快,旋律高低起伏跳跃的音符和装饰音表现了小
期刊
作为一个年轻的小学老师,课堂要想变得“活”起来,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使教学变得丰富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从三年级数学的一节“统计与可
多媒介的发展为大众提供更多样的信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阅读方式.传统阅读固然有其注重个人体验、深耕细作的优点,但在个体阅读越来越社区化的今天,仍需借助数字化多媒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也被提上了日程,如何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率显得非常迫切。因此一线英语老师要学习新课改理念,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切实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新课标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出较为明晰的要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英语学习情
摘 要:教育技术装备是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学习时越来越依赖各种各样的教育技术装备,教育技术装备在教育上的位置愈加重要。主要从构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平台、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综合效能等方面展开叙述。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装备;管理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握项目学习本质,以项目整合课堂教学。项目任务是否有效,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教学实践,采用基于教材、源于生活、整合学科等策略对课堂的项目任务进行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项目任务;设计策略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学主教从、以学定教
摘 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和技巧,能够从文章中搜集到有用信息,从而为升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然而纵观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方面都与目前新课改的总体要求有较大差距,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方面。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策略   一、存在问题  
摘 要:自然拼读作为最流行的语音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受到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因素限制,导致语音教学与语言教学无法形成合力。在“10+30”课堂模式中开展自然拼读教学,能有效平衡语音教学和语言教学,解决课时有限、资源匮乏等问题,避开密集机械训练的拼读教学误区。采用具有完整语境的语言材料作为教学素材,还能将语音学习与语言学习融为一体,教会学生从语言中发现语音规律、总结拼读规则,让自然拼读真正成为语言学
摘 要: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很多行业的运作方式都因此受到影响,教育行业也不例外。集体备课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应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集体备课可以让教师的备课更便利、更高效,让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应用和共享。就如何将互联网更好地引入城乡集体备课模式中展开研究。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高中教师;集体备课   教师通过备课,可以在提前了解教材的情况下,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来准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