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农村初中学生多数为留守儿童,因从小就缺乏父母的教育,渐渐的形成自私、冷漠、生活能力差等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且,也未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甚至部分学生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对农村初中贫困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相关。学校作为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重要场所,要落实洒扫应对的教育模式,以劳动的方式引领学生,落实对农村贫困生的养成教育,将学生培养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农村;初中;贫困生;洒扫应对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381
引言
儒学有着极高的历史地位,其中涉及到的部分思想,在如今的教育领域中依旧适用。洒扫应对是儒学关于教育的一个主张,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这一主张值得借鉴,在开展对农村初中贫困生的教育中,可利用此方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初中学生正处于关键时期,教育工作者要利用洒扫应对这一模式教会未成年人学会生存、自立自强,真正转变贫困生的不良习性。
一、运用音乐感染学生
由于音乐的独特性质,学生在听音乐时会受到一定的感染。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对学生的作用,组织学生欣赏或演唱感恩、励志等相关歌曲,使学生在欣赏与演唱音乐中体会生活的幸福感,使学生热爱生命,文明礼貌待人,也成为一名具有感恩之心的人。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欣赏《劳动最光荣》、《爱的奉献》等歌曲,通过实际的感知在思想层面上影响学生,使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利用音乐影响学生的这一教育方式,不只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还可以在课后或是在实践活动中落实,让学生时刻受到音乐的感染与教育。如,在有关亲情主题的班会的召开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母亲》、《儿行千里》等。这样可以保证音乐教育的连续性[1]。同时,音乐也可以帮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理,自觉调节心情,以良好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
二、通过生活情境教学
生活情境的教育模式就是与学生平时的生活中洒扫应对的不同情境结合,组织学生开展劳动、礼仪、感恩等方面的教育工作,让学生在洒扫应对的教育模式中对于自己平时的行为进行思考,明确自己需要承担的不同职责,掌握在与人交往时需要注意的礼节,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加强自身的自理能力,引领学生在家中自己尝试做家务。如,做饭等。而且,要求学生每一天都整理自己的房间,做自己能做到的家务,在不断的劳动锻炼中实现学生自理能力的提升。由于学生处于农村的生活环境,教师要利用环境优势,组织学生在放假期间适当的进入到农田中,帮助自己的父母做一些能够做到的农活,让学生在辛苦的劳动中体会父母的辛苦,感受劳动的意义,真正的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形成孝心,也不再浪费,尊重他人的劳动。
三、利用学科开展教育
在开展对初中学生的教育中,教师要将德育教育与教育内容相结合,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将洒扫应对这一教育方式在各个学科中有效渗透,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也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洒扫应对的重要方式[2]。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也要开展有针对的教学,与真实世界中的劳动技能、礼仪等相应知识联系开展教学,真正的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关联。
如,在《难报三春晖》的学习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在地震时,母亲为救自己的孩子,以自己生命为孩子撑起巨石这一故事。在学生看完此故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的表达想法,并适当的联系现实。利用真实的故事可以增强学生的体会,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的联系现实生活,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父母到城市中打工并不是不爱自己,而是为了给自己提供更好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也促使学生主动的改正自己的不足,不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组织专题教育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环境的認知,也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将洒扫应对教育的成效强化。组织洒扫小组,定期组织大扫除活动。学校要按照一定的时间,如,一周。开展劳动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社区等公共的场所开展劳动。也可以组织寝室卫生评比。学校还可以组织日行一孝的主题活动,将洒扫应对的效果增强。可以将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效的利用,通过相应的传统开展教育活动,如,祭拜烈士。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组织学生与家长调换角色,当一天的父母,让父母享受自己平时的待遇,使学生有效感受父母的辛苦。
结束语
伴随时代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不能仅仅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方面的教学,更认识到生活技能对于学生的重要价值。农村的初中贫困生受到家庭、环境、生活等影响,形成懒惰、贪婪、生活技能差等不良的习惯,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有着消极作用。针对农村学生的真实情况,教育工作者要开展洒扫应对的教育方式,以劳动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以及积极的人生观念,推动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礼永.教育与洒扫的千秋之变——最简单的劳动教育形式及其应注意的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20,49(06):15-28.
[2]张一楠.“洒扫应对进退”生活教育思想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11):86-90.
关键词:农村;初中;贫困生;洒扫应对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381
引言
儒学有着极高的历史地位,其中涉及到的部分思想,在如今的教育领域中依旧适用。洒扫应对是儒学关于教育的一个主张,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这一主张值得借鉴,在开展对农村初中贫困生的教育中,可利用此方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初中学生正处于关键时期,教育工作者要利用洒扫应对这一模式教会未成年人学会生存、自立自强,真正转变贫困生的不良习性。
一、运用音乐感染学生
由于音乐的独特性质,学生在听音乐时会受到一定的感染。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对学生的作用,组织学生欣赏或演唱感恩、励志等相关歌曲,使学生在欣赏与演唱音乐中体会生活的幸福感,使学生热爱生命,文明礼貌待人,也成为一名具有感恩之心的人。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欣赏《劳动最光荣》、《爱的奉献》等歌曲,通过实际的感知在思想层面上影响学生,使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利用音乐影响学生的这一教育方式,不只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还可以在课后或是在实践活动中落实,让学生时刻受到音乐的感染与教育。如,在有关亲情主题的班会的召开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母亲》、《儿行千里》等。这样可以保证音乐教育的连续性[1]。同时,音乐也可以帮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理,自觉调节心情,以良好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
二、通过生活情境教学
生活情境的教育模式就是与学生平时的生活中洒扫应对的不同情境结合,组织学生开展劳动、礼仪、感恩等方面的教育工作,让学生在洒扫应对的教育模式中对于自己平时的行为进行思考,明确自己需要承担的不同职责,掌握在与人交往时需要注意的礼节,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加强自身的自理能力,引领学生在家中自己尝试做家务。如,做饭等。而且,要求学生每一天都整理自己的房间,做自己能做到的家务,在不断的劳动锻炼中实现学生自理能力的提升。由于学生处于农村的生活环境,教师要利用环境优势,组织学生在放假期间适当的进入到农田中,帮助自己的父母做一些能够做到的农活,让学生在辛苦的劳动中体会父母的辛苦,感受劳动的意义,真正的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形成孝心,也不再浪费,尊重他人的劳动。
三、利用学科开展教育
在开展对初中学生的教育中,教师要将德育教育与教育内容相结合,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将洒扫应对这一教育方式在各个学科中有效渗透,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也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洒扫应对的重要方式[2]。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也要开展有针对的教学,与真实世界中的劳动技能、礼仪等相应知识联系开展教学,真正的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关联。
如,在《难报三春晖》的学习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在地震时,母亲为救自己的孩子,以自己生命为孩子撑起巨石这一故事。在学生看完此故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的表达想法,并适当的联系现实。利用真实的故事可以增强学生的体会,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的联系现实生活,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父母到城市中打工并不是不爱自己,而是为了给自己提供更好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也促使学生主动的改正自己的不足,不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组织专题教育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环境的認知,也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将洒扫应对教育的成效强化。组织洒扫小组,定期组织大扫除活动。学校要按照一定的时间,如,一周。开展劳动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社区等公共的场所开展劳动。也可以组织寝室卫生评比。学校还可以组织日行一孝的主题活动,将洒扫应对的效果增强。可以将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效的利用,通过相应的传统开展教育活动,如,祭拜烈士。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组织学生与家长调换角色,当一天的父母,让父母享受自己平时的待遇,使学生有效感受父母的辛苦。
结束语
伴随时代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不能仅仅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方面的教学,更认识到生活技能对于学生的重要价值。农村的初中贫困生受到家庭、环境、生活等影响,形成懒惰、贪婪、生活技能差等不良的习惯,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有着消极作用。针对农村学生的真实情况,教育工作者要开展洒扫应对的教育方式,以劳动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以及积极的人生观念,推动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礼永.教育与洒扫的千秋之变——最简单的劳动教育形式及其应注意的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20,49(06):15-28.
[2]张一楠.“洒扫应对进退”生活教育思想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11):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