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艺术使校园公共空间更加具有艺术性,优秀的艺术氛围使大学生们的自我特质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完善,进而使校园环境在文化价值方面更加出色,使学生们对校园美的认知更加深入。在创作校园公共艺术作品时,要以公共的责任心去关怀师生的生活,满足师生审美需求。
【关键词】:公共艺术;校园;艺术手段;互动性;公共性;人文关怀
公共艺术让校园人文气息更浓厚,同时也美化了教育氛围,使校园公共空间更加具有艺术性,优秀的艺术氛围使大学生们的自我特质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完善,进而使校园环境在文化价值方面更加出色,使学生们对校园美的认知更加深入。良好的校园环境可让长期生活于学校的师生洗涤心灵、陶冶情操,有正面的环境知觉,潜移默化的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进而愉悦地生活于此。
一、如何进行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应从场地环境、材料媒介、创意思维、公众审美、设计语言这五个方面入手。设计者首先要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以及作品所处的环境和地域特征设计方案,再从功能、材料、技术方面开始对作品进行符合现实功能的形式美感以及人性化创造。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艺术家对材料的使用有了很大的突破,所以在设计中,艺术家找出与个人独特语言相适应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是极其重要的。公共艺术作品是放置在公共空间、供大众欣赏的作品,所以作品应符合公众审美,使作品最大限度的与公众交流。公共设计语言包括形态、色彩、肌理等因素,所以在設计时要根据环境的需要使用不同的设计语言。
公共艺术让校园人文文化气息更浓厚的同时,也美化了教育氛围,使校园公共空间更加具有艺术性,优秀的艺术氛围使大学生们的自我特质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完善,进而使校园环境在文化价值方面更加出色,使学生们对校园美的认知更加深入。良好的校园环境可让长期生活于学校的师生洗涤心灵、陶冶情操,有正面的环境知觉,潜移默化的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进而愉悦地生活于此。
经过对艺术学院周边环境的考察,我发现大多数师生经常把车停在学院门口,而学院后面的大片停车场却无人问津。一方面是因为大家觉得这样更近,更方便;另一方面是停车场树木小,没有树荫。炎炎夏日,车子只能暴晒于烈日之下。根据这一情况,设计了仿树的车棚。该设计主要运用了模仿比拟的手段,用特性相近事物形象模仿或比拟所标志对象。大树与车棚的共性在于都具有遮蔽性,可以遮风挡雨,为事物提供保护。根据大树与车棚的共性,提取出一些元素,把这些元素进行组合,最终设计了这一作品。在夏季,炎炎烈日使得汽车都酷热难耐。光伏板、叶状结构,以一种仿树形式出现,可跟随太阳路劲旋转的吸光板,不断创造电能的同时还提供了最佳的遮光效果。无论作为景观还是作为雕塑,这种形式都会吸引人们,人们也不会在意多走几步,把车停在这里了。这样既缓解了学院门口的拥挤情况,也形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该作品的色彩主要是绿色,是完全仿树的形式,造型简洁,贴近自然,兼具有实用的功能性和观赏性,可以为校园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让人们感受到校园生活的舒适美好。
二、公共艺术的互动性
公共艺术作品还具有互动性,是指作品、环境及人之间的互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从而共同发展。公共艺术作品的互动的实现需要参与。首先,艺术家要广泛参与,这种参与包括作品的参与、过程的参与、与外界的参与,总之要参与各个方面。其次,要让大众积极参与,这样才能使公共艺术的互动性得到充分体现。公共艺术作品才能充分的融入到大众的生活环境中。
互动共有五种形式,分别是艺术的互动、设计的互动、环境的互动、材料的互动和公众间的互动。艺术的互动是指艺术之间的借鉴和互动。设计的互动是指设计间相互参与,设计与艺术互动,设计与公共艺术共融。环境的互动是指公共艺术与室内环境、室外环境以及环境设施之间的互动。材料的互动是指在创作公共艺术作品时使用的各种材料之间的互动。公众间的互动是指公共艺术作品与公众之间的呼应。公共艺术本身的“公共性”使得公共艺术作品具有与公众交流互动的性质,公众可以自由的欣赏、评判公共艺术作品,能亲身参与体验公共艺术创作活动。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核心,艺术作品的创作要充分考虑作品所处的环境以及作品带给公众的人文关怀。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发展起来的艺术,城市过快的生活节奏,使人的压力增大,心理状态趋于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公共艺术作为开放性的城市艺术,及时地营造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味,缓解了人们紧张的情绪,这就体现了公共艺术与人和环境的互动性。
根据对图书馆及其周边环境的考察,设计出《我们》这一系列作品。我的作品的造型也十分简洁,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繁琐的艺术形态容易和现代简洁的建筑产生冲突;二是简洁的形式可以缓解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紧张情绪。该作品的构思来源于人物剪影,从形式上看,人物剪影线条简洁,具有较强的现代感;从色彩上看,主要使用黄、蓝两色,色彩明亮。图书馆的主要色调是深灰和土黄,周边只有绿色的灌木丛,因此我的作品选择了较亮的黄色和蓝色,即可以增加活泼的气氛,又不与环境产生冲突。作品大小与真人一样,分布在图书馆较宽的的台阶。作品是看书、行走的学生形象,反映了校园的日常生活,体现出作品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该作品通过材质,颜色,形态等特质吸引师生前去观赏,又会因观察角度的不同,显现出不同的形态来,给整个图书馆增添了活力。当图书馆还没开馆时,会有同学在图书馆门前等待,同学们就与该装置产生互动,这就为同学们的等待时光增添了乐趣。由于作品体积不大而且呈点状分布,不会给同学们带来压抑的感觉。同学们看着这些公共艺术作品,会觉得这些形象是那么的熟悉,这些场景是那么的似曾相识,我们每天就是这样生活着。这就引起我们对校园生活的思考,回忆起曾经为梦想而奋斗的日子,使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校园生活。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小的动作,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都包含着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多多少少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记得那些带给我们感动瞬间,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公共艺术作品给同学们带来的这种思考就是作品与人之间的互动。
三、校园公共艺术的作用
校园公共艺术不仅满足了校园文化生活功能,还营造出了多层次、艺术化的校园氛围,创造了一个具有富有地域特色、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最终达到提升校园环境质量的效果,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校园。公共艺术的存在,可以美化校园环境,提升空间质量,改变视觉美感,学校成员能与环境的进行有效的互动,产生愉悦的反应,抒发成员对学校环境的人文情怀,是将艺术作品提升至精神层面的表现。
公共艺术作品作用的对象是社会公众,它不仅供人欣赏、陶冶情操,更多的是给人带来思考或对区域文化的关注。在创作公共艺术作品时,要以公共的责任心去关怀公众的生活,满足公众审美需求的同时,使作品与公众形成良好互动。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2]施慧.来自校园的公共艺术报告[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3]宋岩.公共艺术对校园文化美感的熏陶仁[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李理.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行为心理学应用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3
[5]陈锦通.谈大学校园环境艺术设计[J].山西建筑,2006
【关键词】:公共艺术;校园;艺术手段;互动性;公共性;人文关怀
公共艺术让校园人文气息更浓厚,同时也美化了教育氛围,使校园公共空间更加具有艺术性,优秀的艺术氛围使大学生们的自我特质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完善,进而使校园环境在文化价值方面更加出色,使学生们对校园美的认知更加深入。良好的校园环境可让长期生活于学校的师生洗涤心灵、陶冶情操,有正面的环境知觉,潜移默化的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进而愉悦地生活于此。
一、如何进行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应从场地环境、材料媒介、创意思维、公众审美、设计语言这五个方面入手。设计者首先要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以及作品所处的环境和地域特征设计方案,再从功能、材料、技术方面开始对作品进行符合现实功能的形式美感以及人性化创造。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艺术家对材料的使用有了很大的突破,所以在设计中,艺术家找出与个人独特语言相适应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是极其重要的。公共艺术作品是放置在公共空间、供大众欣赏的作品,所以作品应符合公众审美,使作品最大限度的与公众交流。公共设计语言包括形态、色彩、肌理等因素,所以在設计时要根据环境的需要使用不同的设计语言。
公共艺术让校园人文文化气息更浓厚的同时,也美化了教育氛围,使校园公共空间更加具有艺术性,优秀的艺术氛围使大学生们的自我特质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完善,进而使校园环境在文化价值方面更加出色,使学生们对校园美的认知更加深入。良好的校园环境可让长期生活于学校的师生洗涤心灵、陶冶情操,有正面的环境知觉,潜移默化的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进而愉悦地生活于此。
经过对艺术学院周边环境的考察,我发现大多数师生经常把车停在学院门口,而学院后面的大片停车场却无人问津。一方面是因为大家觉得这样更近,更方便;另一方面是停车场树木小,没有树荫。炎炎夏日,车子只能暴晒于烈日之下。根据这一情况,设计了仿树的车棚。该设计主要运用了模仿比拟的手段,用特性相近事物形象模仿或比拟所标志对象。大树与车棚的共性在于都具有遮蔽性,可以遮风挡雨,为事物提供保护。根据大树与车棚的共性,提取出一些元素,把这些元素进行组合,最终设计了这一作品。在夏季,炎炎烈日使得汽车都酷热难耐。光伏板、叶状结构,以一种仿树形式出现,可跟随太阳路劲旋转的吸光板,不断创造电能的同时还提供了最佳的遮光效果。无论作为景观还是作为雕塑,这种形式都会吸引人们,人们也不会在意多走几步,把车停在这里了。这样既缓解了学院门口的拥挤情况,也形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该作品的色彩主要是绿色,是完全仿树的形式,造型简洁,贴近自然,兼具有实用的功能性和观赏性,可以为校园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让人们感受到校园生活的舒适美好。
二、公共艺术的互动性
公共艺术作品还具有互动性,是指作品、环境及人之间的互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从而共同发展。公共艺术作品的互动的实现需要参与。首先,艺术家要广泛参与,这种参与包括作品的参与、过程的参与、与外界的参与,总之要参与各个方面。其次,要让大众积极参与,这样才能使公共艺术的互动性得到充分体现。公共艺术作品才能充分的融入到大众的生活环境中。
互动共有五种形式,分别是艺术的互动、设计的互动、环境的互动、材料的互动和公众间的互动。艺术的互动是指艺术之间的借鉴和互动。设计的互动是指设计间相互参与,设计与艺术互动,设计与公共艺术共融。环境的互动是指公共艺术与室内环境、室外环境以及环境设施之间的互动。材料的互动是指在创作公共艺术作品时使用的各种材料之间的互动。公众间的互动是指公共艺术作品与公众之间的呼应。公共艺术本身的“公共性”使得公共艺术作品具有与公众交流互动的性质,公众可以自由的欣赏、评判公共艺术作品,能亲身参与体验公共艺术创作活动。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核心,艺术作品的创作要充分考虑作品所处的环境以及作品带给公众的人文关怀。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发展起来的艺术,城市过快的生活节奏,使人的压力增大,心理状态趋于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公共艺术作为开放性的城市艺术,及时地营造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味,缓解了人们紧张的情绪,这就体现了公共艺术与人和环境的互动性。
根据对图书馆及其周边环境的考察,设计出《我们》这一系列作品。我的作品的造型也十分简洁,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繁琐的艺术形态容易和现代简洁的建筑产生冲突;二是简洁的形式可以缓解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紧张情绪。该作品的构思来源于人物剪影,从形式上看,人物剪影线条简洁,具有较强的现代感;从色彩上看,主要使用黄、蓝两色,色彩明亮。图书馆的主要色调是深灰和土黄,周边只有绿色的灌木丛,因此我的作品选择了较亮的黄色和蓝色,即可以增加活泼的气氛,又不与环境产生冲突。作品大小与真人一样,分布在图书馆较宽的的台阶。作品是看书、行走的学生形象,反映了校园的日常生活,体现出作品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该作品通过材质,颜色,形态等特质吸引师生前去观赏,又会因观察角度的不同,显现出不同的形态来,给整个图书馆增添了活力。当图书馆还没开馆时,会有同学在图书馆门前等待,同学们就与该装置产生互动,这就为同学们的等待时光增添了乐趣。由于作品体积不大而且呈点状分布,不会给同学们带来压抑的感觉。同学们看着这些公共艺术作品,会觉得这些形象是那么的熟悉,这些场景是那么的似曾相识,我们每天就是这样生活着。这就引起我们对校园生活的思考,回忆起曾经为梦想而奋斗的日子,使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校园生活。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小的动作,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都包含着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多多少少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记得那些带给我们感动瞬间,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公共艺术作品给同学们带来的这种思考就是作品与人之间的互动。
三、校园公共艺术的作用
校园公共艺术不仅满足了校园文化生活功能,还营造出了多层次、艺术化的校园氛围,创造了一个具有富有地域特色、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最终达到提升校园环境质量的效果,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校园。公共艺术的存在,可以美化校园环境,提升空间质量,改变视觉美感,学校成员能与环境的进行有效的互动,产生愉悦的反应,抒发成员对学校环境的人文情怀,是将艺术作品提升至精神层面的表现。
公共艺术作品作用的对象是社会公众,它不仅供人欣赏、陶冶情操,更多的是给人带来思考或对区域文化的关注。在创作公共艺术作品时,要以公共的责任心去关怀公众的生活,满足公众审美需求的同时,使作品与公众形成良好互动。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2]施慧.来自校园的公共艺术报告[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3]宋岩.公共艺术对校园文化美感的熏陶仁[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李理.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行为心理学应用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3
[5]陈锦通.谈大学校园环境艺术设计[J].山西建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