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_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对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道德要求的提高,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低效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探索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的方法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高职院校;高职学生;教师
  一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诸如雾霾、水源污染等一系列社会事件的发生,在折射出某些领域职业道德缺失的同时,更给我们揭示了职业道德缺失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当前,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期,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作支撑,而高素质的人才,除了应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外,还需具备现代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则可称之为是此种人文素养的核心,它可以其特有的价值与作用,规范相关从业者的职业行为,进而引领社会、经济的合理、有序發展。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建设的一线主力和引领者,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不仅将影响其个人的职业生活,也将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道德水准及社会经济发展秩序,而高职院校期间,正是他们的职业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期。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提升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的需要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德育课程,或因偏重专业课,倡导技术至上,或因其他各种原因,不被重视,致使学生人文素养、道德意识缺失,这显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培养基层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对学生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其专门的职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与职业相关的人文素养,否则培养的是一群只懂技术的“机械人”。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优劣,足以影响其整个教育效果,甚至整个职教系统的社会形象。因此,高职院校要想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升社会影响力,就必须重视职业道德的教育。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学生素养发展的需求
  一般说来,教育的功能有二:其一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公民;其二是养成身心人格健全的个体。前者属于社会功能,后者属于个体功能。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形式,首先是社会的特定职业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要求,个体只有掌握了它并依之执行,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活变得顺利、充实并获得社会认同。可以说,职业道德是个体融入社会、融入职业,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基本素养。同时,职业道德中也包含一些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等关系的规范,这些规范利于个人良好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养成和个体社会人格的健全发展。可以说,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也是个人身心人格健全发展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备受重视,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加大了对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教育力度,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当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仍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社会不良风气盛行,职业道德教育备受考验
  工学结合背景下,学校与企业、行业积极对接,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社会思想、人际关系、行为习惯的影响,如“一切向‘钱’看”、“行业潜规则”等腐化思想,加之现阶段部分学生注重个性化,喜欢自我表现,在价值追求上表现出更强的利益化,所有的这些不良因素给我们的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在对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职业与‘钱途”’的调查中,有38.8%的同学认为“工作不是为了钱,要选能锻炼自己能力、发挥自己才十的工作”,有41.5%的同学认为“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工作就要选收入高、福利好的”,仅有19.7%的同学认为“工作是为了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对金钱、对利益的过度倾向,这使得我们的职业道德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高校素质教育薄弱,职业道德教育发展受限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学校更多地偏向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传授,而在道德教育,特别在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上是有缺失的,部分高校即便是开设了相关课程,大多也偏向政治教育,且课程的教学流于形式,致使我们的学生尽管都知道要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但是知行却难一致,在职场中一旦遇到职业道德问题时,他们大都失去了正确判断问题的能力,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道德原则。作为教师,我们都明自“仅有知识,没有技能的高职生是废品;仅有技能,没有知识的高职生是次品;仅有知识、技能,没有职业道德的高职生是危险品”,那我们应如何应对及处置呢?
  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新理念,这使得我们的学生除了接受课堂学习外,还需参加企业实习,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品质。这样的两个课堂、两种教育方式,就有了更优质的教育效果。我们的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学会自觉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切实履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他人的职业道德,使学生真正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三)教师自身素质限制,职业道德教育深化受阻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教师是重要的传授者,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传授职业道德的能力,都自接影响着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当前,有部分教师没能积极地去适应新环境,一味地女于现状,坚持传统课堂的知识灌输,而不愿参加企业挂职学习,放弃自身职业素养提升的机会,这在某种程度上又影响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除此之外,受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职业道德上的失范给学生带来了负而影响,如对实习学生的关爱缺失,对学生工作单位的抱怨、对社会的不满等等,这种错误的行为不利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深化,更会影响学生正确职业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
  三、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众所周知,职业道德教育绝非单独的一门课程,因此高职院校应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提供多种学习机会,以帮助学生职业道德层次的提升。   (一)整合各方资源,编纂适合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材
  如前所述,职业道德是社会对职业及其从业者的特殊规范与要求,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除了一般的统一道德规范外,各行各业还有一些特殊的规范与要求,因此高职院校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编写适合本行业的教学及参考用书。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材首先应该以职业、行业的发展为导向,结合各专业、职业的特色编写,突出其“职业”特征,即要根据行业特点与规范及其发展趋势的要求进行教材及参考资料的选编,以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让学生明确知晓其即将从事的职业的具体道德要求,导正其职业道德价值观。
  其次,职业道德教材要突出实践性。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行为。故而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材,要在强调对学生职业道德理论提升的同时,也应侧重引导学生相应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以培养、增强高职学生的道德认知,并引导其实践,从而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
  此外,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材的编写还应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相配合,要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针对高职学生不易接受过于理论性知识的特点,教材内容应尽量以具体的事理或具体的事件、案例,代替理论的说教,以感性的知识体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积极学习。
  (二)深化教师的职业素养,增强传道授业的能力
  “师德”,即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為规范和道德品质。高尚的师德,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正如马丁·布贝尔所说:“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足以对学生的整个人起真实的影响”,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和高尚人格品行的形成。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具备敬业精神。教师的敬业性体现在忠于教育事业、服务广大学生的内容上,在工学结合的大背景下,更应体现在积极入企业锻炼,不畏艰苦,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其次,要以学生为先。学生是教育的根本,作为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切实维护学生的利益,特别是在学生进企业实习的阶段,教师更应处处关怀、悉心指导,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此外,教师还应努力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参加企业挂职,积累职业经验,提升道德修养。
  (三)深化职业道德内涵,强化企业实践的怠义
  高职院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势必要重视德育教育,在工学结合的大背景下实施职业道德教育,我们需要做好两点。第一,深化职业道德内涵。职业道德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理清专业规划,深化岗位要求。比如,空乘专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文秘专业则要求学生忠于职守、服从领导、遵纪守法、实事求是;旅游专业可以从导游“拿回扣”、“强迫购物”等不良现象出发,指出职业中对诚信、友善、服务的要求。第二,强化实践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可以将课堂搬进企业,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学习职业技能、体会职业道德,进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找企业的劳动模范、道德模范作现身说法,用鲜活的事例来教育学生,我们也可以选择到企业去实习,在全真的职场环境中去感受与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和意识,真正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工学结合的大背景下,更需要高职院校积极、有效地行动起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努力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的职业人。
  参考文献:
  [1]张平民.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新探[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2]崔玉平.基于岗位需求的职业道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35):50-51.
  [3]廖杰.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与岗位意识培养[D].上海:复旦大学,2011.
  [4]张大斌.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前沿,2013,(10):127-128.
  [5]张平民.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新探[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要】:园本研修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以开阔幼儿教师的视野、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么,如何构建园本研修中的学习共同体?本文从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角度进行了探究。提出幼儿园应为园本研修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良好的评价激励机制和经常组织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幼儿教师要有共同愿景和提升自身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关键词】:园本研修;学习共同体;幼儿教育  自20世纪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逐渐转变,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促使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趋势,而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还处在不甚成熟或刚刚起步的摸索阶段。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研究,利用相关理论和知识,了解大学生的创业认知和意愿,分析当前大学生普遍有创业想法而创业率偏低的原因,继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认知;创业意愿  一、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
期刊
【摘要】:变声期是青少年发育成长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青少年变声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生理保护和声乐训练,使其安全顺利地渡过变声期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青少年变声期;生理保护;声乐训练;嗓音  人的嗓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其各个阶段的嗓音也都有着不同的变化特点。人们从童年向青少年过渡的时期,声音的变化是最大的,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变声
期刊
【摘要】:幼儿舞蹈创编要求创编者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需求选择能充分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舞蹈题材、舞蹈形式和舞蹈动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舞蹈创编教学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特点,采取讲解示范、课堂模拟、竞赛活动、多媒体手段应用等各类教学措施,全面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技能技巧。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技能技巧培养  幼儿舞蹈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有效手段,在高职学
期刊
【摘要】:河西地区位于丝绸之路要道上,自古以来是中原地区通向西域地区要地。历经岁月的洗礼在河西地区有很多古老的建筑物值得当代人去考究、学习。自明清以来,河西地区的建筑布局、形制、构造、材料和装饰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特征,并且发展出了相对独立的河西建筑工艺体系。因此对于河西地区古建筑的实地调研考察,不仅使我们较为深入地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区域交通等,更加深了对于古
期刊
时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课程改革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人们的观念在不断地更新,教师这一角色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古者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认为“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素质教育的推行又要求老师必须由“一桶水”转变为“一条源源不断的小溪”,新课程的改革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由人以渔”。教师由知识灌输者变为启迪者、引路人,紧接着又必须应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是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现代学习方式之一。它对我国现在大力推倡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的探讨,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生物教育的现实情况,对目前合作学习的现状进行了探索和反思,指出了很多生物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和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同时提出了对应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物学;合作学习;误区;策略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它起源于美国
期刊
【摘要】:基础是支撑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好难成大厦。对于古筝学习来说,打好基本功就是为更深一步的学习古筝打下基础。初级曲目是中级曲目的基础,中级曲目是高级曲目的基础,指法是技巧的基础,小曲子是大曲子的基础,弹曲子感动自己是感动别人的基础等等。但是现在有很多习筝者因为某种原因忽视了古筝基本功的训练,甚至有些学习者又以曲代功的现象。笔者根据自己的学筝经历及对古筝艺术的理解,对基本
期刊
【摘要】:在多年的声乐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在歌唱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尤其是在一些声乐比赛时更是如此。因此,我认为歌唱中的放松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所谓紧张与放松就是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用。良好的歌唱发声技术必然体现为一种协调自然地生理操作运动,体现为参与歌唱的生理器官和心理因素之间相互合作,协同运行的最佳状态。了解有关歌唱的生理结构以及各器官的生理机能运动方式和心理状态等等,对于声乐的教与学都是
期刊
【摘要】:数学家弗莱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正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基础性的学科。可是在真正的教学学习中并非如此,数学学习与生活脱节,学生无法将数学的学习与生活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学生们普遍存在着为了数学而学数学。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是我们所有数学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经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