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赵卫星:如何在刀锋上游走?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pa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资背景的蔺晓刚走马上任后,随之苏强、何涛淡出华晨高级管理层。这是否意味着职业经理人与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和谐就此画上了句号?
  苏强 现年39岁,2002年6月出任华晨中国总裁兼行政总监。1992-2002年以来一直任华晨中国董事,曾出任华晨中国执行副总裁,兼任沈阳汽车主席。2004年12月,苏辞去华晨中国总裁、行政总监兼沈阳华晨金杯汽车主席的职务,现为华晨中国的执行董事。
  吴小安 现年43岁,1988-1993年期间,任中国银行纽约分行副经理。1993-2002年6月,任华晨中国副主席兼财务总监。2002年6月出任董事会主席,1993年以来一直担任华晨中国的董事兼执行副总裁,负责华晨中国的整体管理和策略部署,香港联交所的最新资料显示,吴为华晨中国的董事局主席。
  
  洪星 现年42岁,2002年6月起出任华晨中国副主席,1993年以来一直是华晨中国董事兼执行副总裁。1985-1986年,于外交部任职。1986-1990年,是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国际公务员。洪星本人还是纽约的大律师。
  
  何涛 现年33岁,2002年6月出任华晨中国财务总监。1998年11月-2004年12月,担任华晨中国董事兼副总裁,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工作。2004年12月,何辞去华晨金杯的所有职务。2005年1月14日,何辞去华晨中国执行董事、财务总监、副总裁的职务,彻底离开华晨系。
  
  004年绝非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幸
  运年。在双鹤药业总经理杨维平被董事会免职后的不到3个月内,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HK.1114,以下简称“华晨中国”)又经历了一次高管动荡的危机,苏强、何涛的辞职使得华晨四位高管在华晨中国只剩下半壁江山。
  苏强、吴小安、洪星、何涛曾被誉为华晨集团的“四大金刚”,经历了从追随仰融、缔造汽车帝国,到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与辽宁省政府进行金钱与权力的博弈。最终,这支职业经理人团队以分崩离析收场。
  
  从平民到亿万富翁
  
  华晨四大金刚的亿万富翁之路,都与一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人为当年华晨汽车帝国的创始人仰融。
  1991年,苏强从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中国金融研究所拿到硕士学位之后,直接投奔仰融麾下。擅长资本运作的仰融提出了“以金融为目的,汽车为辅助手段”的发展模式。这被誉为国内车业的第三种道路。在华晨的整个 “仰融时代”,苏强为其坚定的拥护者和执行者。
  在国内其他汽车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海外资本市场的作用时,华晨就率先在海外上市,获得了发展中必需的资金保障。1992年10月,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CBA)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中国第一家境外上市的汽车企业。
  与其他三位相比,苏强跟随仰融年数最多,也深得赏识。1995年,华晨接管金杯客车,苏强出任金杯客车总经理;1999年,华晨入主申华控股(600653,SH),苏强又获得申华控股总裁的头衔;另外苏强还一直是华晨中国的董事兼执行副总裁。
  苏强也没让仰融失望,良好的业绩是其对仰的最好回报。苏强担任金杯客车总经理后,金杯客车的销量持续6年逐年翻番。2000年,金杯客车终于坐上了中国轻型客车的头把交椅,使华晨汽车在中国的利润率稳居上汽、一汽之后,排名第三。苏强在金杯客车的成功,使仰融在国内资本市场的扩张如虎添翼。
  1999年10月,华晨中国在香港上市。苏强曾信誓旦旦,“5年至10年内,把华晨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汽车产业集团。至2008年内汽车年销量能达到18万辆至20万辆,2013年达到40万辆至45万辆。”
  吴小安、洪星和何涛三人,分别于1993年、1998年加盟华晨中国,并被委以重任,成为仰融的左膀右臂。苏、吴、洪、何四人奠定了华晨汽车的基本格局。其中,苏强全面负责金杯客车、中华轿车项目、宝马合资项目,何涛具体主持中华汽车项目,洪星则具体主持宝马项目。这三个项目决定了华晨系的生死存亡,是“仰融汽车帝国”的中流砥柱。吴小安则一直辅助仰融设计华晨中国的整体战略和管理。同时,他们还分别兼任华晨系下数个海内外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董事之职,直接掌握着华晨系的资本命脉。
  2001年,正是中华轿车即将获批,宝马轿车签约在即,华晨在仰融期望的道路上大步向前。此时,无限风光的仰融自然没有忘记辅助他多年的四大金刚。在仰融亲自主持下,原华晨集团在2001年6月2日通过了购股权计划,分别授予管理层四位董事吴小安、苏强、洪星、何涛3000万、3450万、2664万、3504万股购股权,每份购股权可以以每股1.896港币的认购价,从2001年6月2日起的十年内行使。于是,华晨的四位高管在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但是,谁也不会料到,这笔购股权在他们之后的职业生涯中扮演了不一般的角色。
  
  职业经理人之惑
  
  就在中华轿车获批、宝马轿车正式签约之际,纵横捭阖于金融和汽车产业之间的仰融可能没能预料到,他离开华晨也将成为现实。跟随他南征北战多年的四大金刚也没有想到,他们居然有一天要在仰融和辽宁省政府之间做出选择。
  2002年3月,随着财政部文件和华晨资产接收小组纷纷出现在华晨,仰融和辽宁省政府之间的产权纠纷日益白热化。在此复杂的形势下,以苏强为代表的华晨四大金刚没有和仰融站在同一个阵营。虽然性格沉稳的苏强同时表示,仍然尊重仰总。因为他们这帮年轻人都是仰总带出来的,但是其在公开场合提出了愿意担任职业经理人的立场。这其实等于向外界宣布,为了在新形势下继续他们的事业,以苏强为代表的华晨四大金刚选择了与华晨新任大股东——辽宁省政府合作。
  职业经理人的立场点燃了苏强等四高管与仰融之间矛盾的导火索。双方的公开对立开始于2002年5月31日。在当天申华控股股东大会上,仰融免去了苏强申华控股总裁的职务;不料20天后,仰融被免除了华晨中国董事局主席的职务。 2002年6月,华晨四大金刚的职业旅程同时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变,他们接替了旧主仰融,入主华晨中国。
  随着华晨集团告别了“仰融时代”,四大金刚也试图抹去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留下的痕迹,在一个新时代中大展宏图。
  业内人士曾预测:四位高管和辽宁省政府之间的裂缝会很快显现。因为职业经理人和国有资产代言人之间矛盾的调和并非易事。
  身兼辽宁省省长助理的杨宝善,虽然是华晨集团控股公司名义上的核心负责人,但是四大金刚却占据了华晨中国的各个要职。他们拥有扎实的金融知识和管理经验,是其与政府博弈中的重要筹码。但是,在辽宁省政府方面看来,包括董事长杨宝善在内的母公司高管每人的月薪不过4000元,而四位职业经理人实际拥有的权力却长期凌驾于母公司之上,并且这种权力每年为他们带来了上千万的薪金和分红,这显然难以接受。在金杯客车销售大幅下滑,中华轿车市场销售情况不力的状况下,这种分配引来种种争议。然而,在四位高管看来,他们现在的权力和薪金报酬是理所当然的,这只不过是沿袭他们自己在仰融时代的待遇而已。而且辽宁省政府在最初的谈判中是有过承诺的:国有资产控股华晨后,四人的待遇不变。
  一方面,是辽宁省政府对于国有资产对华晨集团控股不控权的局面感到不满;而另一方面,四位高管对于辽宁省政府曾经承诺的期权无法实现也耿耿于怀。
  2002年12月18日,辽宁省政府公告以每股0.1港元收购华晨中国大股东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9.44%股权的同时,曾发布公告,将给予华晨原四位高管苏强等人每人8000-9000万股不等的期权认购权。若按照当时承诺,四人可按行使价每股0.95港元分别认购共3.5亿股华晨新股,占总股本9.446%。每份认购期权可全部或部分于2003年2月6日起3年内任何时间行使。如果该期权顺利兑现,按照华晨中国平均股价,苏强等四人又将每人获得1-2亿多元港币的财富。业内人士认为,此笔期权在华晨动荡交叠之际,对于稳定这四位关键人物的军心起了不小的作用。
  随着苏强等人与辽宁省政府的博弈变得复杂之时,这3.5亿股新股由于一直未能顺利过户,因此也没有获得兑现。杨宝善对此的解释是:“这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认股权合同,与普通期权有所不同”,因此“兑现过程中,要有各种条件配合”。
  但是,随着苏强等人与辽宁省政府的博弈变得复杂之时,这3.5亿股新股由于一直未能顺利过户,因此也没有获得兑现。杨宝善对此的解释是:“这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认股权合同,与普通期权有所不同”,因此“兑现过程中,要有各种条件配合”。
  至此,四位职业经理人和控股华晨集团的辽宁省政府之间的矛盾变得越发不可调和。苏强等人希望通过谈判来争取自身的利益,但是没有获得期望的结果。
  
  华晨裂变
  
  华晨高管的撤退,从抛售股票开始。
  2003年10月28日,花旗环球以每股2.65港元从吴小安、洪星、苏强、何涛、杨茂增等5位董事手中购得1.1364亿股个人股。吴、洪、苏、何在此次抛售之后,除了苏强手中还留有近1445.8万股,何涛手中尚余4.5万股以外,洪星和吴小安两人已全部售清所持股票。这四位华晨董事的总持股量由3.1%减持到0.42%,套现约3亿港元。这是华晨高管的第一次抛售。
  2004年7月8日和9日,苏强以每次出售700余万股,分两次售尽了其手中所剩的1445.8万股华晨股票,套现3378万港元。这是华晨高管第二次抛售股票。
  值得回味的是四高管两次抛售股票的时机选择。其抛售时的股价并不是在最高位的每股4.5港元,而是分别在每股2.6港元、每股2.3港元的低价位。虽然华晨中国特别针对第二次抛售于8月2日发布了公告,给出了四位高管“基于四人理由出售其余本公司的股权”的解释,同时宣称,“四位执行董事均无辞任本公司职位及董事职务”,但是四人同时选择低价位套现,并承受了数千万元的损失。这不得不让人怀疑,熟谙金融之道的华晨高管是否在急于套现,或另有他图。
  2004年,汽车行业遭遇了严冬,华晨汽车也未能幸免。1-10月,华晨的主力品种——中华轿车总销量为10366辆,去年同期为21223辆;10月份,中华轿车仅售出175辆,竟未达到去年同期1045辆的五分之一!在抛售股票后,苏强等人辞职的传闻一直不断。
  传言在2004年12月9日得到答案。华晨中国的一纸公告,宣布了华晨中国总裁、行政总监兼沈阳华晨金杯汽车(以下简称“华晨金杯”)主席苏强、沈阳华晨金杯汽车行政总监何涛的辞职。根据公告,前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蔺晓刚将作为苏强的继任者,成为公司总裁、行政总监及执行董事。同时,蔺还被任命为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的主席及行政总监。
  2005年1月14日,何涛辞去华晨中国执行董事、财务总监及副总裁职务,彻底离开华晨。虽然苏强仍在执行董事之位上徘徊,但前途未卜。四大金刚的另外两人吴小安、洪星虽保留原职,但是在国有资本控制华晨的前提下,吴、洪能否成为其理想中的职业经理人仍需时间考验,他们的去留也是一个问号。
其他文献
民资雄心    中国传媒业开放历程    200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这一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媒体政策正式开放。经营性资产可以上市是这一政策传达的最重要信息,从此民营资本得以名正言顺地进入传媒产业。  2002年10月27日,在中央电视台第2套《对话》节目中,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石宗源表示
期刊
企业家不能埋头拉车,作为一个决策的层面,必须要经常抬头看形势,分析大形势,看大的  走势,包括产业的周期    企业家境界的顶峰论,就是一个企业可以跳多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境界:你的境界多高,企业就能飞多高。因此,企业家本身怎么提高自己的境界非常重要。企业家的境界和需求归纳为四个方面:一、企业家必须要独具慧眼;二、企业家必须诚信唯上; 三、企业家必须百折不挠; 四,企业家必须不断的创新。 
期刊
张近东小传    生于1963年3月,祖籍安徽,大学本科学历。198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1985年至1989年任职于豪威集团;1990年至今任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党支部书记。    15年前,苏宁还是南京宁海路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如今,已发展为中国的家电连锁大鳄。  2005年2月24日,苏宁电器(002024)公布了2004年年报,该公司2004年度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比
期刊
平衡记分卡能够帮助公司摆脱复杂的公文管理,增加预见力,以便更有信心来面对新的治理法规,更好地发挥董事会和CEO的作用    作为一个战略实施工具,平衡计分卡能够把企业的愿景和战略转化为一系列的可操作性目标,从而推动企业的运作和绩效    司治理的话题非常吸引人,在过去的12个月,相关的文章和书籍可谓连篇累牍,比过去五年的总和还要多。然而,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却不是很多。公司的领导者们需要一种现代工具,
期刊
本刊连续两期以全球化为题刊出封面文章,主要是基于我们的这样一种体认:全球化不仅仅作为一种外生的力量,而且也作为一种内生的力量,开始深刻地嵌入中国的转型。由于这一“变故”,中国尚未完成的转型变得空前复杂起来。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所谓全球化意味着商品的跨国界流通、资源的跨国界配置、文化的跨国界交流。那么,在背后推动这一切的是什么?答案是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那些具有特定规则意识的人。虽然所有人都对全
期刊
优秀董事长的品质似乎显而易见:必须是好的聆听者、伯乐和促进者,必须与股东建立信任关系,必须是首席执行官的引导者、导师和反馈者    过对正面和负面的董事经验进行总结,英国猎头公司的研究小组得出造就优秀董事长的10大因素。许多因素涉及良好的人际交往和交流技巧,以及将客观情况与对机构运行状况的全面了解相结合的能力。  受访者同意如下观点:伟大的董事长原先不是首席执行官。“许多首席执行官并不具备成为董事
期刊
10月份的最后10天,中银国际CEO李山完成了他的告别曲。他分别向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中银国际执行董事及中银全体员工一一道别,挂冠而去。  有人指出,李山是被劝退辞职。确实,四年的帅位,李山坐得并非安稳,其间不断传出他要离职的消息。而这一次的起因则是在公司30多位董事和总经理对李山的年中考评投下反对票,结果是其“基本不合格”。  事情何至于此?李山的好友表示,李山辞职主要缘于个人的职业选择。中银国
期刊
追求卓越是成功的通行证,满足现状是没落的敲门砖。作为市场领先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时刻注意使企业保持一种健康的忧患意识    在已有的成功之上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态使得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企业文化中融入了不满足于现状的忧患意识    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管理层如何保证能更上一层楼?所有人都明白,面对危机必须有所作为。可问题在于,如何在已有的成功之上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态?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企业文化中融入了
期刊
都说生态主义是21世纪最前卫的理念。一向引领世人生活品位的欧洲人,决定将环保进行到底,不但巴黎和米兰放弃了貂皮大衣,还在审视了众多的交通工具之后,鼓励人们骑自行车去上班、购物、郊游——一句话,凡是过去要劳顿汽车的事现在统统还原为自行车,以摆脱黑烟阵阵的汽车尾气对清新空气的威胁。  然而,自行车也有自行车的烦恼。自行车固然符合生态主义的标准,但是其动力完全来自于人力,路途稍一遥远它的效率优势就不那么
期刊
期权并非国有资产的代言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博弈的工具,而应成为联系企业的长期业绩与职业经理人收益的纽带。    职业经理人离职是经常发生的事,但华晨的苏强、何涛离职事件却因其复杂的背景引起众人的关注。华晨汽车曾经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一面旗帜,其发生的一系列变故,给人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混合产权模式如何进一步清晰?政府如何透明处置公众公司的内部事务?等等。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国有企业建立经营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