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革新。展开历史的画卷不难发现,我国整个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史。一个民族的兴衰,创造性思维是关键。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基础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简要分析、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概念特点;现状;创造性思维;策略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学生受教育的基础,因此,更应该加强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如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已逐渐成为教育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语文学科本身具备的特殊功能,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着手,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一、创造性思维
(一)理解
创造性思维就是人类在创造过程中具有创新的思维,不固步自封,通过创造性思维,在原来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也可以理解为在知识领域内的思维活动,通过思维,对事物的看法具有独到的见解,并需求新的突破口,进行新的發现和进步,它要求智力发达,思维活跃。
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区别于成年人,他们年龄较小,生活经历也少,因此,只要他们的想法和见解超出其年龄范围,产生意想不到的创造,可以是一个新问题,也可以是一种新解题思路等,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对人们已知的继承。
(二)特点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为逆向性、侧向性和发散性,但是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包括新颖性、灵活性、形象性及求异性等。
二、如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后天生活中,逐渐锻炼得以形成的。很多学生认为,创造性思维是科学家的专利,而普通人是不具备创新意识的,进而造成学生对创新望而生畏。其实,创造性意识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只要你敢于解决之前未遇到的问题,都可以说是具备创造性思维。
(二)通过识字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
1、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给学生提供聆听的机会,老师要清晰的展示音节的读音,并让学生认真听,让他们把听到的相同处讲出来,要通过大量的语音素材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只要表达了自己的某种感觉就是新发现。这种细致的训练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2、看到字母时,学会联想
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他们看待问题很单纯。例如:看到S这个字母,有的学生说像半个8,也有的学生说像跳舞的蛇。学生对于字母的描述越生动、越形象,说明学生思维越活跃,越容易激发学生的联想。
3、归类识字,培养学生发现意识
老师要将一些相近的字放在一起,让学生去观察,让他们去发现。既可以将形近的字进行比较,也可以将意近的字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比较,自己总结。老师加以引导,问学生发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
也可以让学生比较字的意思,然后组词、造句、训练学生的思维。这时候也可以利用发散思维,让学生们寻找和生活相似的例子,并比一比,谁找到的多。不满足于已经学过的内容,并让他们边找边说出找这些字的原因,这就是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就是关注生活。
(三)激发学生想象
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贴近学生的生活,善于运用图片、动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小学语文的教学,课本展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需要老师从生活方面切入,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现象,去自觉发现规律,并加以总结。对于农村的小学生而言,他们比较贴近大自然,学习识字也可以体现农村的特色,像猪、牛等,学生都非常熟悉,可以让他们想象一下,字的形状和实物有什么联系等,从而加深他们对字的认识;老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他们不仅掌握课本知识,还要学会灵活运用。小学生天真活泼,想象空间广阔,他们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及想象,去创造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无论天上的,还是水里的,对于课本中的小故事,可以让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写一个简单的续文,开发他们大脑的思维能力,进行大胆想象,对于写的好的,有新想法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学会质疑
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质疑,使他们明白小疑小进,大疑大知的道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任何事情都富有好奇心,喜欢给老师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时候,老师不要打断学生的问话,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不仅不能厌烦学生的提问,相反,还要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质疑、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刨根问底往往是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的关键。
(五)扩展语文教学的范围
语文课的学习要紧紧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实践活动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良好基础。通过实践,让学生将自己所学与乡村生活相连。教师要定期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走向生活。
例如:办板报、表演课本剧等。办板报时,可以分小组进行,让他们展开想象,图文结合,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最后评出最优创意小组,进行物质奖励;可以让学生自己将学过的课文,任意选择一篇,根据自己的想法,改成课本剧,在课余活动中,老师进行简单组织,让学生表演。在上述过程中,老师要注意鼓励他们的新想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意识的形成。
(六)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教学环境形成的前提。创造力思维形成的前提是和谐的、自由的课堂氛围。因此,老师要多关心、多鼓励学生,切忌批评,说话语气要和蔼。老师和学生相处和谐,有利于营造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新颖想法,进而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提供保障;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创造因素,并结合生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完善课堂结构,多给学生提供阅读、写字、思考、讨论的时间,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促进他们自觉学习与思考;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要根据语文内容形象性特点和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多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场面,刺激他们的各个感官,进而促进他们发现新问题,展开想象力,为形成创造性思维打下基础。
结语:
要想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不断发挥老师的作用,充分利用教材,并结合生活实际,鼓励和引导学生去质疑、去思考、去想象。创造性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老师的引导及学生的不断质疑和探索,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会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鲁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06)
[2]宗敏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途径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0)
作者简介;姓名,王亚斌
性别,男 籍贯,甘肃瓜州出生年月,1985年9月单位,甘肃省瓜州县双塔金河第二小学 学历 ,本科 职称,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概念特点;现状;创造性思维;策略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学生受教育的基础,因此,更应该加强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如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已逐渐成为教育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语文学科本身具备的特殊功能,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着手,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一、创造性思维
(一)理解
创造性思维就是人类在创造过程中具有创新的思维,不固步自封,通过创造性思维,在原来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也可以理解为在知识领域内的思维活动,通过思维,对事物的看法具有独到的见解,并需求新的突破口,进行新的發现和进步,它要求智力发达,思维活跃。
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区别于成年人,他们年龄较小,生活经历也少,因此,只要他们的想法和见解超出其年龄范围,产生意想不到的创造,可以是一个新问题,也可以是一种新解题思路等,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对人们已知的继承。
(二)特点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为逆向性、侧向性和发散性,但是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包括新颖性、灵活性、形象性及求异性等。
二、如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后天生活中,逐渐锻炼得以形成的。很多学生认为,创造性思维是科学家的专利,而普通人是不具备创新意识的,进而造成学生对创新望而生畏。其实,创造性意识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只要你敢于解决之前未遇到的问题,都可以说是具备创造性思维。
(二)通过识字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
1、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给学生提供聆听的机会,老师要清晰的展示音节的读音,并让学生认真听,让他们把听到的相同处讲出来,要通过大量的语音素材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只要表达了自己的某种感觉就是新发现。这种细致的训练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2、看到字母时,学会联想
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他们看待问题很单纯。例如:看到S这个字母,有的学生说像半个8,也有的学生说像跳舞的蛇。学生对于字母的描述越生动、越形象,说明学生思维越活跃,越容易激发学生的联想。
3、归类识字,培养学生发现意识
老师要将一些相近的字放在一起,让学生去观察,让他们去发现。既可以将形近的字进行比较,也可以将意近的字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比较,自己总结。老师加以引导,问学生发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
也可以让学生比较字的意思,然后组词、造句、训练学生的思维。这时候也可以利用发散思维,让学生们寻找和生活相似的例子,并比一比,谁找到的多。不满足于已经学过的内容,并让他们边找边说出找这些字的原因,这就是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就是关注生活。
(三)激发学生想象
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贴近学生的生活,善于运用图片、动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小学语文的教学,课本展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需要老师从生活方面切入,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现象,去自觉发现规律,并加以总结。对于农村的小学生而言,他们比较贴近大自然,学习识字也可以体现农村的特色,像猪、牛等,学生都非常熟悉,可以让他们想象一下,字的形状和实物有什么联系等,从而加深他们对字的认识;老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他们不仅掌握课本知识,还要学会灵活运用。小学生天真活泼,想象空间广阔,他们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及想象,去创造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无论天上的,还是水里的,对于课本中的小故事,可以让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写一个简单的续文,开发他们大脑的思维能力,进行大胆想象,对于写的好的,有新想法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学会质疑
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质疑,使他们明白小疑小进,大疑大知的道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任何事情都富有好奇心,喜欢给老师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时候,老师不要打断学生的问话,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不仅不能厌烦学生的提问,相反,还要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质疑、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刨根问底往往是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的关键。
(五)扩展语文教学的范围
语文课的学习要紧紧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实践活动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良好基础。通过实践,让学生将自己所学与乡村生活相连。教师要定期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走向生活。
例如:办板报、表演课本剧等。办板报时,可以分小组进行,让他们展开想象,图文结合,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最后评出最优创意小组,进行物质奖励;可以让学生自己将学过的课文,任意选择一篇,根据自己的想法,改成课本剧,在课余活动中,老师进行简单组织,让学生表演。在上述过程中,老师要注意鼓励他们的新想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意识的形成。
(六)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教学环境形成的前提。创造力思维形成的前提是和谐的、自由的课堂氛围。因此,老师要多关心、多鼓励学生,切忌批评,说话语气要和蔼。老师和学生相处和谐,有利于营造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新颖想法,进而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提供保障;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创造因素,并结合生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完善课堂结构,多给学生提供阅读、写字、思考、讨论的时间,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促进他们自觉学习与思考;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要根据语文内容形象性特点和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多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场面,刺激他们的各个感官,进而促进他们发现新问题,展开想象力,为形成创造性思维打下基础。
结语:
要想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不断发挥老师的作用,充分利用教材,并结合生活实际,鼓励和引导学生去质疑、去思考、去想象。创造性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老师的引导及学生的不断质疑和探索,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会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鲁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06)
[2]宗敏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途径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0)
作者简介;姓名,王亚斌
性别,男 籍贯,甘肃瓜州出生年月,1985年9月单位,甘肃省瓜州县双塔金河第二小学 学历 ,本科 职称,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