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乐园,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如果能更大限度地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组织学生,那学生的数学能力必定有所提高。以下结合教学的实践,就有关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习、想探究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利武器。
如:在讲《可能性》这课时,我设置了一个“小小实验”的环节:“你们知道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吗?”学生们回答:“0.5”。“有同学愿意上台来验证一下吗?”学生乐于参与这样的活动,都争着上台演示。我顺势引导:“实验的结果会不会和我们想的完全一样?…。可能不完全一样”学生七嘴八舌争论开了,“但随着次数的增多,正面出现的概率越来越接近0.5。”“为什么不是0.57”我又问。学生稍作思考后回答:次数太少,但很接近概率了。我接着问:“你知道抛掷一枚图钉针尖朝上的概率吗?”学生想了想,没人回答。我停顿了一下说:“是不是也可以用这种实验的方法?”学生们直点头。最后请学生总结,得出:用实验的方法是解决概率问题的有效途径。这正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已经提前和主动地去探究了。
二、搭建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条件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教学中,凡是能让学生动手的,要尽量取消老师的操作演示,充分提供学生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培养自主能力,在实践中发展思维。
如:在探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个结论时,可以学生动手做一做:
(1)过一点A可以画几条直线?
(2)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
(3)过三点A、B、c可以画几条直线?
(4)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通过一串逐层深入问题的形式,使学生活动的步骤非常清晰。通过操作,他们发现了直线的相关性质,并能运用到生活中去。有些同学还在讨论四点、五点、更多点……让学生自主尝试,自主思考,自主发现,并在此基础上交流与反馈,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有利于学生组织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数学方法,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初中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转化、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化归、方程与函数等。这些数学思想方法都是用来解题的“7-具”,不能只-知道有关名词,而应该让学生知道其实质和用途。
如:“化归”思想:如,已知蛀+y2+2x-6y+10=0,求xy。对于初中生来说直接解出关于x,y的二元二次方程实在是太难了。但是如果从完全平方公式着手,已知条件可以转换为(x+-1)2+(y-3)2=0。又因为偶次幂具有非负性,即(x+1)2≥0,-(y 3)2≥0,所以(x+1)2=0,(y-3)2=0,从而得出x=-1,y,=3。这样就把这样一个特殊的二元二次方程转化成偶次幂具有非负性的问题,最终问题得以解决。让学生知道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对于解题是十分有效的。
四、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就应该寓于生活实际之中。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生活素材,让教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例子来解释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
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设置了如下过程:小明同学的课桌前后晃动,您能帮小明修好这张桌子,让它能够继续使用吗?学生回答:在小明的桌子旁边斜着钉一根木条。老师问:为什么?学生回答:桌子的侧面被分为几个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桌子重新固定了,当然就修好了。学生很自豪。老师接着问:四边形具有什么性?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不稳定性。老师:三角形的稳定性是一个很好的性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这个结论。那四边形不稳定是不是就不好呢?学生开始愣了一下,然后就议论起来,有学生回答说:学校的自动大门就是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才能随时关开,这是对我们有利的。由此可见,通过生活中熟悉的、鲜活的实例,学生会印象深刻,再将学过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是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
五、加强合作,分享学习收获
新课标要求教学中突出合作性,即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式教学和学生的合作式学习两方面。合作要有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扮演“向导”的角色。
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需要学生经历平方差的推到过程,归纳出公式和公式的特点并能灵活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四道计算题:
1、(100+1)(100+1) 2、(3a+2)(3a-2)
3、(1+3X)(1-3X) 4、(y-6)(y+6)
教师可以让学生板演,之后让同学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目和每题的答案都存在什么特点?同学先自己思考,然后学生之间合作讨论,教师了解每个小组的情况并适时加以指点,针对每组情况的不同加以引导,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最后得到平方差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的思考、同学之间合作探究然后组与组之问交流,这样能很好的发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效率。可以增进老师与学生间的感情,加深学生对学习的体会。
总之,初中数学学习过程,是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自主学习平台的搭建、数学方法的传授及加强生活实际的联系等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这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习、想探究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利武器。
如:在讲《可能性》这课时,我设置了一个“小小实验”的环节:“你们知道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吗?”学生们回答:“0.5”。“有同学愿意上台来验证一下吗?”学生乐于参与这样的活动,都争着上台演示。我顺势引导:“实验的结果会不会和我们想的完全一样?…。可能不完全一样”学生七嘴八舌争论开了,“但随着次数的增多,正面出现的概率越来越接近0.5。”“为什么不是0.57”我又问。学生稍作思考后回答:次数太少,但很接近概率了。我接着问:“你知道抛掷一枚图钉针尖朝上的概率吗?”学生想了想,没人回答。我停顿了一下说:“是不是也可以用这种实验的方法?”学生们直点头。最后请学生总结,得出:用实验的方法是解决概率问题的有效途径。这正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已经提前和主动地去探究了。
二、搭建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条件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教学中,凡是能让学生动手的,要尽量取消老师的操作演示,充分提供学生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培养自主能力,在实践中发展思维。
如:在探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个结论时,可以学生动手做一做:
(1)过一点A可以画几条直线?
(2)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
(3)过三点A、B、c可以画几条直线?
(4)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通过一串逐层深入问题的形式,使学生活动的步骤非常清晰。通过操作,他们发现了直线的相关性质,并能运用到生活中去。有些同学还在讨论四点、五点、更多点……让学生自主尝试,自主思考,自主发现,并在此基础上交流与反馈,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有利于学生组织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数学方法,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初中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转化、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化归、方程与函数等。这些数学思想方法都是用来解题的“7-具”,不能只-知道有关名词,而应该让学生知道其实质和用途。
如:“化归”思想:如,已知蛀+y2+2x-6y+10=0,求xy。对于初中生来说直接解出关于x,y的二元二次方程实在是太难了。但是如果从完全平方公式着手,已知条件可以转换为(x+-1)2+(y-3)2=0。又因为偶次幂具有非负性,即(x+1)2≥0,-(y 3)2≥0,所以(x+1)2=0,(y-3)2=0,从而得出x=-1,y,=3。这样就把这样一个特殊的二元二次方程转化成偶次幂具有非负性的问题,最终问题得以解决。让学生知道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对于解题是十分有效的。
四、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就应该寓于生活实际之中。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生活素材,让教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例子来解释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
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设置了如下过程:小明同学的课桌前后晃动,您能帮小明修好这张桌子,让它能够继续使用吗?学生回答:在小明的桌子旁边斜着钉一根木条。老师问:为什么?学生回答:桌子的侧面被分为几个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桌子重新固定了,当然就修好了。学生很自豪。老师接着问:四边形具有什么性?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不稳定性。老师:三角形的稳定性是一个很好的性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这个结论。那四边形不稳定是不是就不好呢?学生开始愣了一下,然后就议论起来,有学生回答说:学校的自动大门就是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才能随时关开,这是对我们有利的。由此可见,通过生活中熟悉的、鲜活的实例,学生会印象深刻,再将学过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是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
五、加强合作,分享学习收获
新课标要求教学中突出合作性,即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式教学和学生的合作式学习两方面。合作要有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扮演“向导”的角色。
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需要学生经历平方差的推到过程,归纳出公式和公式的特点并能灵活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四道计算题:
1、(100+1)(100+1) 2、(3a+2)(3a-2)
3、(1+3X)(1-3X) 4、(y-6)(y+6)
教师可以让学生板演,之后让同学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目和每题的答案都存在什么特点?同学先自己思考,然后学生之间合作讨论,教师了解每个小组的情况并适时加以指点,针对每组情况的不同加以引导,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最后得到平方差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的思考、同学之间合作探究然后组与组之问交流,这样能很好的发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效率。可以增进老师与学生间的感情,加深学生对学习的体会。
总之,初中数学学习过程,是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自主学习平台的搭建、数学方法的传授及加强生活实际的联系等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这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