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交流立于真实归于有效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即交流,作者总是以特定的角色,面对特定的对象,为达成特定目的,就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对话交流。“交流-读者”式的要素模型可以建构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交际语境”有四个要素——话题(写什么)、角色(我是谁)、读者(写给谁)、目的(为什么写),它们塑造并规约着语篇的具体形态。如果能进行基于“情境认知”下的真实写作,写作中诸如动机缺失、内容贫乏、语体不当等的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解决。那么,如何运用“交流—读者”的理念开展写作教学呢?
  一、在阅读和活动中生成情景
  1.在阅读教学中嵌入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有效对话的关键。进入情境后,学生的情感、思维均处于活跃状态,有强烈的写作兴趣,此时充分利用情境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在鉴赏《孔雀东南飞》时,学生对焦仲卿产生强烈而复杂的感情,既对他为真爱殉情而叹惜,又对他屈服于家长的淫威而愤怒。抓住这一写作契机,我适时呈现三个写作任务:①发挥想象,描写焦刘共赴黄泉时的场景;②为焦仲卿诊断病情并开出良方;③探究誰是悲剧的制造者。三个任务对应三种不同的写作能力:①叙事、描写、抒情的能力;②解释、说明的能力;③运用细节证据和推理表达观点的能力。抓住学生进入情景的契机,适时引入写作教学,让学生在感受文本魅力的同时,有效地训练了写作能力。
  2.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激发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具体的生活情境,追求向学生的经验和生活的回归”。综合实践活动能为写作教学提供一个具体的交际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
  在“认识自我”活动中,我布置了下列任务:①收集自己出生以来的重要图片并加以说明;②整理自己的人生,写“我的故事”;③向刚认识的同学,作题为“我这个人”的演讲;④访问同学、老师、父母,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⑤整理上述材料出版一本个人专集。活动结束后,以“我的昨天今天明天”为题写一篇作文。成文后,一位同学感言:“以前写作文总是咬着牙一字一句挤出来的,但这次我就像与人交谈那样轻松!”学生对写作的感受前后迥异,这是因为学生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明确了具体的任务与角色,收集了丰富的素材,积累了丰富的情感,进而产生了“我是谁”的写作动机。
  二、在写作教学课堂中模拟情景
  有效的写作教学课堂,需要在课堂这样的封闭环境里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形成真实的写作任务、角色和读者,进而生成写作内容、写作方法。下面结合“旧城改造”的时评写作教学案例,谈谈基于“交流—读者”理念的写作教学流程。
  1.话题导入
  利用丰富的音像资源模拟生活情景,让学生进入一种真实的写作状态。播放一段有关“旧城改造”的新闻及评论,让学生理清事件的脉络,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中,理解、感受并思考写作情景。
  2.创生写作内容
  在学生进入交际情景后,其写作心灵动力被激活,这时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创生写作内容,激发其写作动力。围绕“旧城改造”的话题,提示学生从原因、影响、措施等多角度思考,把想到的信息、观点等写下来,再整合提炼。
  3.根据情景完成写作任务
  从本质上说,交流取向的写作是“读者中心”的写作。如何将“读者中心”引入写作教学实践呢?国外有种RAFT策略:作者Role(角色)、Audience(读者)、Format(文章形式)和Topic(话题)。利用RAFT表格强化学生注意这几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从而顺利完成写作任务。
  例如在引入“旧城改造是利民还是扰民?”的话题后,我设计了三个写作任务:
  面对同一话题,三种不同的角色、读者产生各自的写作任务,从而塑造并规范着三种不同的文章形式。这一过程解决了“为什么写”(写作动机)和“写什么”(写作内容)的问题,据此再引导学生解决“怎么写”(写作技巧)的问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就能得到充分提高。
  4.修改、发布交流
  这一环节除了传统的“批改作文”,还有更丰富的形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当下多样化的交互平台,把这一环节从课堂延伸至课外,让作文与真实生活接轨。现在很多政府部门都建立了微博、公众号、网站,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这些平台上留言,以公民身份表达自己的诉求。例如在关于“旧城改造”的时评写作后,《广视新闻》节目刚好推出“陆居路大变脸,你怎样看?”的话题互动活动,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作品,积极参加该活动。写作不再是封闭式的组装,而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表达自我、沟通联系的手段。
  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关注、体验生活,进而激发其写作热情、发掘其写作潜能。在此意义上,基于“交流-读者”理念开展写作教学,将能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交际语境,回归写作本质,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通联:广州市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宋朝著名词人、被奉为婉约派“一代词宗”的李清照在《词论》中这样评价柳永:“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樂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李清照肯定了柳永创作慢词革新词体形式的功绩,记述了柳永名动京城、名满天下的史实,褒扬柳永词音律协和的优点,同时又指出柳永词“词语尘下”也就是造语较俗的缺点。那么,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李清照指陈柳永词落入俗
贾岛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写诗,历来注重练字,所以有“一字千里”的美谈。而在众多诗词中“空”字最为诗人所青睐,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灵,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落寞,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空旷,“空”字何以能传达出如此深厚的情感?  道家讲无中生有,佛家讲空中有相,艺术讲虚与实,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意在突出一个空字。宋朝黄公度《暮春山间》说“
在高中所學科目中,语文是发挥着独特作用的一门课程。掌握好语文这一课程,不单单是语文成绩有所提升,还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交流能力、对文章内容的阅读及理解能力,从这一点来看,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生活上都离不开语文知识。尤其是在高中这一学习阶段,语文知识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阶段,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要能够较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主要依靠的是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着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红楼梦》中有一个不起眼的人物,也是一个不得忽视的人物,她就是“名不见经传”而又必须是“赫赫有名”的刘姥姥!和“金陵十二钗”的贵体娇娃乃至府上的焦大比也是天壤之别!然而正是这个来自于贫苦家庭、饱经风霜的老婆婆见证了贾府的兴衰存亡,刘姥姥的小心谨慎、智慧幽默、本色本真,世态炎凉时候的挺身而出、侠肝义胆给我们读者留下了深刻影响。然而笔者在此要说的是与作文有关的话题,作文和刘姥姥能有所关联么?  俗话说
按照“文言文序列化教学”课题的指导安排,文言文教学在高二年级的重点有两方面:一是继续深化“文言文知识序列”的教学,注意词法句法的学习积累;二是展开“文言文阅读序列”的教学,指导学生掌握阅读鉴赏古代散文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获得文学审美体验。  李慧娟老师在教学设计时,以践行“文言文序列化教学”为目标,从文本解读入手到鉴赏人物形象,感悟作者思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定教学任务。“
语文教学,尤其是到了高中階段,似乎步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学生越来越不重视语文课本的学习,因为他们认为课本上学的内容与考试题目并无多大的联系;甚至有些老师也有这样的认识,觉得课本内容除了文言文、诗歌外,其他现代文并不重要。于是都将主要精力放在做习题、讲解习题上。这种做法诚然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解题能力,但离开了课本内容的学习终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教材,注重发掘教
一、什么是“审智教育”  “审”者,全面而详尽的了解之意也。所谓“审智教育”,就是通过对语文文本恰当而精细的解读,让学生获得其中蕴含的有关生活或生存实践的智慧。2010年,南开大学的徐江老师发表《语文课要加强审智教育——以议论文解读为例》一文,提出了“审智教育”这一概念,由此,“审智教育”逐渐走入中学教师的视野。  二、为什么要进行“审智教育”  我们认为,语文既然是一门学科,理应具有其他学科所具
曾几何时,语文教学呈现出思想百家争鸣,教法百花齐放的格局,这对于学术语文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基础学科的教学和中学课程目标来说,却未必不是一件坏事。正所谓褪尽繁华,沉淀精华。当语文人重新理性、冷静地审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课程教学的目标后,我才发觉诸如赖瑞云教授在《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中提出的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文本解读”,恰是抓住了语文学科的命脉,使语文学科重拾“文脉”,回归“正道”,走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高中必修教材中共有两个小说单元,必修三中的是“人物与环境”(小说一),必修五中的是“情节与语言”(小说二)。在必修三的小说单元概述中,编订者明确指出“学习这个单元,要着重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欣赏人物形象要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据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学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规范  任何改革创新,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教学改革也不例外。新课标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