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的责任并不是将一节课演绎得多完美,而是尽可能地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在学习共同体背景下,可以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力。本文分析了在实施学习共同体学习过程中,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以使合作学习真正发生,更有效地培养并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关注并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学习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在传统数学课堂的实践中,培育学习力常陷入困境。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是对传统教学模式课堂学习小组进行的优化和创新,作为数学老师,可以立足学习共同体,将提升数学学习力融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展开针对性培养。
一、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由日本教育理论家佐藤学教授提倡的,并开始在国内得到重视。学习共同体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单位,和以往传统模式教学组织的区别在于,它更强调了共同体内成员之间的人际心理沟通和相互之间的融合,在学习活动中,发挥团体能动力的作用。它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好、更主动地学习而形成的紧密联系、荣辱与共的整体。
二、学习共同体与学习力
学习力,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具备的有关表达、合作、提问(包括倾听、对话、批判)和反思的能力,我们称其为表达力、合作力、提问力、倾听力等。
与以往课堂中经常提及的小组合作学习相比,共同体的学习更多的是差异学习,是互学关系,不存在谁是组长,谁就是绝对的领导和指挥者,成员之间更多的时候经常进行着有差异的思维的相互碰撞。因此学生在不断合作交流中发展了倾听力、表达力,在倾听中质疑和解惑,让多方面的数学学习力得以提升。
三、在学习共同体背景下提高学生学习力
(一)合理配置团队成员,优化组内生态环境
根据日本佐藤学教授分析,团队成员最佳是4个同学,男生2个女生2个。在实践中,发现比较稳固的组建结构是:1优等生 2中等生 1后进生。在实践中可以制定量表,发放“双向选择”调查表,适当根据学生的自主意愿匹配,也可以将学生按照学情进行A、B、C编号,老师选好组长,由组长选择组员。第一轮只能从A类学生中选一个,第二轮从B类学生中选一个……这样的自主组合未尝不能满足学生的情感要求,组成和谐共进的学习共同体。
(二)指导培育金牌组长,统领促进团队共学
学习共同体中要有一位优秀的组长能统领和组织学习活动,张弛有度,全程跟进,关照差异,这样才能支撑起整个团队共学。如何培育金牌组长呢?
1.合理分工,有序组织
合理分工提高共学交流的效果。大家步调一致,休戚与共。简单的题目,可以让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先说,也可以直接向他提问,如果该生不会,组长可以把任务交给组里的中等生,让中等生进行讲解。如果讲解到位,组长表扬组员;如果不到位,组长最后补充;如果出现错误,组长及时出手纠正。有时讨论也可以从学困生的困难处开始,组长灵活安排交流顺序。
2.调控兼顾,顾全大局
组长组织时从整体上进行调控,兼顾全体,按順序每人都有汇报的机会。稍简单的问题可以给学习能力较差的学困生,稍有难度的问题可以安排给表达质疑等能力略胜一筹的中等生,这样,让每个人都参与到任务当中,每个人都能体现自我的价值。组织小组学习活动时,组长要时刻关注组员的学习状态,不断提醒组员集中注意力,参与到学习中来,形成和谐共进的学习共同体。
3.追问比较,深度共学
老师指导组长一些具体推进成员思考的方法。例如,要会多问“为什么?”“谁还有补充?”“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要把组员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找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再进行比较和归纳。要增强对于自己的认同感,大胆地组织大家进行深入讨论。对于目前学力偏弱、还不能自主提出问题的同伴,可以通过主动向他们提问来推动他们的学习和思考。
在组长组织有序的共同学习中,负责任的对话、有深度的研究、平等机会的表达,让每个组员的合作力、表达力、组织力、对话力均会得到提高,学习力的提高渗透在共学的每一个环节。
(三)协商制订共学公约,调动学习热情
老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协商制订共学公约,并张贴在班级公告栏中,每节课后组长计算,汇报登记。在实践中发现,每个小组都可能有一个学习能力较弱的4号学生,设置加分规则后,4号学生发现他的一次发言、一次解惑竟能给小组加3分,学习热情明显高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共学。1—3号学生更不会被遗忘,他们经常担任着互相追问者、启发者、抛出自己的困惑全组共同研究者、故作错误让组员深化讨论者……在这样的共学公约激励下,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被调动起来,合作力、提问力、表达力等在合作共学中悄然提高,每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的发展。
(四)老师精备学情学案,探究促进共学
老师备课时应深入理解教材,找准学习起始点,准确把握学习支撑点,换位思考学生困惑点,充分挖掘知识生长点,这样才能在团队共学时敏锐地捕捉到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核心问题。课前精心设计学习单,提高学生的课堂共学交流的效率。
例如,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千以内数的认识》的学习单时,对比可见修改后的学习单知识点脉络更清晰,知识探究更有深度,不再是零碎的。精备后的学习单让共学交流时有问题可探讨,知识重难点掌握更扎实,真正提升学力。
学生学习力的修炼,即从“蒙智”向“睿智”的修炼。未来是学习时代、知识时代,我们希望并相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关注并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学习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在传统数学课堂的实践中,培育学习力常陷入困境。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是对传统教学模式课堂学习小组进行的优化和创新,作为数学老师,可以立足学习共同体,将提升数学学习力融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展开针对性培养。
一、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由日本教育理论家佐藤学教授提倡的,并开始在国内得到重视。学习共同体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单位,和以往传统模式教学组织的区别在于,它更强调了共同体内成员之间的人际心理沟通和相互之间的融合,在学习活动中,发挥团体能动力的作用。它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好、更主动地学习而形成的紧密联系、荣辱与共的整体。
二、学习共同体与学习力
学习力,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具备的有关表达、合作、提问(包括倾听、对话、批判)和反思的能力,我们称其为表达力、合作力、提问力、倾听力等。
与以往课堂中经常提及的小组合作学习相比,共同体的学习更多的是差异学习,是互学关系,不存在谁是组长,谁就是绝对的领导和指挥者,成员之间更多的时候经常进行着有差异的思维的相互碰撞。因此学生在不断合作交流中发展了倾听力、表达力,在倾听中质疑和解惑,让多方面的数学学习力得以提升。
三、在学习共同体背景下提高学生学习力
(一)合理配置团队成员,优化组内生态环境
根据日本佐藤学教授分析,团队成员最佳是4个同学,男生2个女生2个。在实践中,发现比较稳固的组建结构是:1优等生 2中等生 1后进生。在实践中可以制定量表,发放“双向选择”调查表,适当根据学生的自主意愿匹配,也可以将学生按照学情进行A、B、C编号,老师选好组长,由组长选择组员。第一轮只能从A类学生中选一个,第二轮从B类学生中选一个……这样的自主组合未尝不能满足学生的情感要求,组成和谐共进的学习共同体。
(二)指导培育金牌组长,统领促进团队共学
学习共同体中要有一位优秀的组长能统领和组织学习活动,张弛有度,全程跟进,关照差异,这样才能支撑起整个团队共学。如何培育金牌组长呢?
1.合理分工,有序组织
合理分工提高共学交流的效果。大家步调一致,休戚与共。简单的题目,可以让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先说,也可以直接向他提问,如果该生不会,组长可以把任务交给组里的中等生,让中等生进行讲解。如果讲解到位,组长表扬组员;如果不到位,组长最后补充;如果出现错误,组长及时出手纠正。有时讨论也可以从学困生的困难处开始,组长灵活安排交流顺序。
2.调控兼顾,顾全大局
组长组织时从整体上进行调控,兼顾全体,按順序每人都有汇报的机会。稍简单的问题可以给学习能力较差的学困生,稍有难度的问题可以安排给表达质疑等能力略胜一筹的中等生,这样,让每个人都参与到任务当中,每个人都能体现自我的价值。组织小组学习活动时,组长要时刻关注组员的学习状态,不断提醒组员集中注意力,参与到学习中来,形成和谐共进的学习共同体。
3.追问比较,深度共学
老师指导组长一些具体推进成员思考的方法。例如,要会多问“为什么?”“谁还有补充?”“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要把组员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找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再进行比较和归纳。要增强对于自己的认同感,大胆地组织大家进行深入讨论。对于目前学力偏弱、还不能自主提出问题的同伴,可以通过主动向他们提问来推动他们的学习和思考。
在组长组织有序的共同学习中,负责任的对话、有深度的研究、平等机会的表达,让每个组员的合作力、表达力、组织力、对话力均会得到提高,学习力的提高渗透在共学的每一个环节。
(三)协商制订共学公约,调动学习热情
老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协商制订共学公约,并张贴在班级公告栏中,每节课后组长计算,汇报登记。在实践中发现,每个小组都可能有一个学习能力较弱的4号学生,设置加分规则后,4号学生发现他的一次发言、一次解惑竟能给小组加3分,学习热情明显高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共学。1—3号学生更不会被遗忘,他们经常担任着互相追问者、启发者、抛出自己的困惑全组共同研究者、故作错误让组员深化讨论者……在这样的共学公约激励下,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被调动起来,合作力、提问力、表达力等在合作共学中悄然提高,每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的发展。
(四)老师精备学情学案,探究促进共学
老师备课时应深入理解教材,找准学习起始点,准确把握学习支撑点,换位思考学生困惑点,充分挖掘知识生长点,这样才能在团队共学时敏锐地捕捉到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核心问题。课前精心设计学习单,提高学生的课堂共学交流的效率。
例如,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千以内数的认识》的学习单时,对比可见修改后的学习单知识点脉络更清晰,知识探究更有深度,不再是零碎的。精备后的学习单让共学交流时有问题可探讨,知识重难点掌握更扎实,真正提升学力。
学生学习力的修炼,即从“蒙智”向“睿智”的修炼。未来是学习时代、知识时代,我们希望并相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