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助力提高学习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e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的责任并不是将一节课演绎得多完美,而是尽可能地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在学习共同体背景下,可以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力。本文分析了在实施学习共同体学习过程中,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以使合作学习真正发生,更有效地培养并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关注并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学习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在传统数学课堂的实践中,培育学习力常陷入困境。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是对传统教学模式课堂学习小组进行的优化和创新,作为数学老师,可以立足学习共同体,将提升数学学习力融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展开针对性培养。
  一、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由日本教育理论家佐藤学教授提倡的,并开始在国内得到重视。学习共同体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单位,和以往传统模式教学组织的区别在于,它更强调了共同体内成员之间的人际心理沟通和相互之间的融合,在学习活动中,发挥团体能动力的作用。它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好、更主动地学习而形成的紧密联系、荣辱与共的整体。
  二、学习共同体与学习力
  学习力,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具备的有关表达、合作、提问(包括倾听、对话、批判)和反思的能力,我们称其为表达力、合作力、提问力、倾听力等。
  与以往课堂中经常提及的小组合作学习相比,共同体的学习更多的是差异学习,是互学关系,不存在谁是组长,谁就是绝对的领导和指挥者,成员之间更多的时候经常进行着有差异的思维的相互碰撞。因此学生在不断合作交流中发展了倾听力、表达力,在倾听中质疑和解惑,让多方面的数学学习力得以提升。
  三、在学习共同体背景下提高学生学习力
  (一)合理配置团队成员,优化组内生态环境
  根据日本佐藤学教授分析,团队成员最佳是4个同学,男生2个女生2个。在实践中,发现比较稳固的组建结构是:1优等生 2中等生 1后进生。在实践中可以制定量表,发放“双向选择”调查表,适当根据学生的自主意愿匹配,也可以将学生按照学情进行A、B、C编号,老师选好组长,由组长选择组员。第一轮只能从A类学生中选一个,第二轮从B类学生中选一个……这样的自主组合未尝不能满足学生的情感要求,组成和谐共进的学习共同体。
  (二)指导培育金牌组长,统领促进团队共学
  学习共同体中要有一位优秀的组长能统领和组织学习活动,张弛有度,全程跟进,关照差异,这样才能支撑起整个团队共学。如何培育金牌组长呢?
  1.合理分工,有序组织
  合理分工提高共学交流的效果。大家步调一致,休戚与共。简单的题目,可以让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先说,也可以直接向他提问,如果该生不会,组长可以把任务交给组里的中等生,让中等生进行讲解。如果讲解到位,组长表扬组员;如果不到位,组长最后补充;如果出现错误,组长及时出手纠正。有时讨论也可以从学困生的困难处开始,组长灵活安排交流顺序。
  2.调控兼顾,顾全大局
  组长组织时从整体上进行调控,兼顾全体,按順序每人都有汇报的机会。稍简单的问题可以给学习能力较差的学困生,稍有难度的问题可以安排给表达质疑等能力略胜一筹的中等生,这样,让每个人都参与到任务当中,每个人都能体现自我的价值。组织小组学习活动时,组长要时刻关注组员的学习状态,不断提醒组员集中注意力,参与到学习中来,形成和谐共进的学习共同体。
  3.追问比较,深度共学
  老师指导组长一些具体推进成员思考的方法。例如,要会多问“为什么?”“谁还有补充?”“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要把组员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找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再进行比较和归纳。要增强对于自己的认同感,大胆地组织大家进行深入讨论。对于目前学力偏弱、还不能自主提出问题的同伴,可以通过主动向他们提问来推动他们的学习和思考。
  在组长组织有序的共同学习中,负责任的对话、有深度的研究、平等机会的表达,让每个组员的合作力、表达力、组织力、对话力均会得到提高,学习力的提高渗透在共学的每一个环节。
  (三)协商制订共学公约,调动学习热情
  老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协商制订共学公约,并张贴在班级公告栏中,每节课后组长计算,汇报登记。在实践中发现,每个小组都可能有一个学习能力较弱的4号学生,设置加分规则后,4号学生发现他的一次发言、一次解惑竟能给小组加3分,学习热情明显高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共学。1—3号学生更不会被遗忘,他们经常担任着互相追问者、启发者、抛出自己的困惑全组共同研究者、故作错误让组员深化讨论者……在这样的共学公约激励下,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被调动起来,合作力、提问力、表达力等在合作共学中悄然提高,每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的发展。
  (四)老师精备学情学案,探究促进共学
  老师备课时应深入理解教材,找准学习起始点,准确把握学习支撑点,换位思考学生困惑点,充分挖掘知识生长点,这样才能在团队共学时敏锐地捕捉到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核心问题。课前精心设计学习单,提高学生的课堂共学交流的效率。
  例如,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千以内数的认识》的学习单时,对比可见修改后的学习单知识点脉络更清晰,知识探究更有深度,不再是零碎的。精备后的学习单让共学交流时有问题可探讨,知识重难点掌握更扎实,真正提升学力。
  学生学习力的修炼,即从“蒙智”向“睿智”的修炼。未来是学习时代、知识时代,我们希望并相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教学中以学生实践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挖掘科学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应依据课程改革标准,开发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引入更多、更全面的教学素材,丰富科学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提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少教师认为学校科学课程资源就是指小学科学
在当前科学课程教育活动中,项目教学法是主要推广的教学模式之一,该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首先自主练习,随后教師再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主能动性,展开自主学习、尝试动手,逐渐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方法。这样,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强化对于科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本文将对核心素养下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教育源于生活,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强调:小学生要“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理解身边的自然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指出科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統观低年级科学教材,单元内容多数亲近生活。教科版一下动物单元观察研究的是熟悉的“校园动物”,而非“动物园中动物”;二上“我们的地球家园”中《做大自然的孩子》也是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跨学科的STEM学习方式,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科学教学确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作为科学老师,应积极地反思过去和现在的小学科学教学,理解新的科学课程理念,了解新课标要求,实施新课程。  一、把握课标脉搏,明确项目式学习的内涵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们发现这次课标修订涉及内容十分丰富。根据新课标,从2017年9月起,小学科学课起
STEM教育理念一经推出,就在世界范围的教育领域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与传统的教育理念不同,STEM教育理念更重视教育过程的综合意义与价值,这一点与小学科学学科高度契合,因为科学也是一门以综合性为特点的自然学科。在科学学科教学中引进STEM教育理念,并以此构建高效、优质课堂,对学生群体的学习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积极引导,开展分层教学  STEM教育理念更注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故而以ST
小学生刚上一年级,科学课程就开始和他们做伴了。如何在探究中选择材料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技巧启发学生思考,是每一位一年级科学教师必须重视和考虑的问题。笔者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结合《起点和终点》一课,分别从“解读教材”“选择材料,”“了解学生”“聚焦方法”四个方面阐述对一年级科学教学的感悟。  一、解读教材,优化处理值得研究  理解教材是展开教学的基础,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概
当前,人们越来越注意引导学生朝着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小学科学因其旨在发展小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以及创新素养,而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小学科学的日常授课中,教师需将课堂观察以及“做与思”的结合作为授课重点,并将其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科学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责任,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引导学生学习有用的科学知识。  一、关于观察的研究与学习  课堂观察是一
合作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引导下,为学生创设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以探究者和发现者的身份,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已知和技能,通过学习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强调做中学和学中思,通过合作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探究能力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让其有更大的思维空间,老师应当积极地进行引导,并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期刊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老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亦是落脚点。但高效课堂的构建并非易事,它需要老师协调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每一环节进行有效把控。本文立足小学数学学科,从课上和课下等不同角度进行解析,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数学的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较低,但对于思维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领会和掌握的。不过,只要我们选择正确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