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刚上一年级,科学课程就开始和他们做伴了。如何在探究中选择材料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技巧启发学生思考,是每一位一年级科学教师必须重视和考虑的问题。笔者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结合《起点和终点》一课,分别从“解读教材”“选择材料,”“了解学生”“聚焦方法”四个方面阐述对一年级科学教学的感悟。
一、解读教材,优化处理值得研究
理解教材是展开教学的基础,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概念的建构和思维的发展。它是指教师分析教材的层次,找出教材中主干活动的逻辑关系,明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对整个单元的分析与解读,特别是对重点章节的阅读,了解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建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实验活动的过程、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记录表的设计和使用等,有助于教师对整体教学的理解,方便其对学生的活动开展指导,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从文本结构的角度剖析教材其实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
比如,《起点和终点》是测量单元的第二课。整个单元经历的是一把尺子的诞生过程。从《在观察中比较》中初步认识比较,到这一课认识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确定标准进行比较,将核心概念指向公平;再到《用手来测量》《用不同物体来测量》《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采用非标准单位、不同标准单位最后到统一标准单位进行测量,层层递进,将核心概念指向准确。《做一个测量纸带》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通过准通用工具和通用标准工具的引入指向了方便和通用的核心价值,完完全全经历了尺子的诞生过程。所以《起点和终点》主要解决比较要公平的问题。公平需要共同的起点,不同的终点是比较的不同结果。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将“纸蛙比赛”作为教学重点,习惯性地将目光聚焦于扩散性思维的训练,那么核心概念指向公平但忽略了逻辑活动。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探究过程都要与某一个科学概念甚至核心概念建构搭边。一堂课中诸多事实知识、技能的学习应该有主次之分。我们不应过度沉迷于思维训练(比赛规则),而应该正确解读教材,抓住主要事实,精心设计趋向核心概念发展的教学环节。这样的教材定位才更有价值,更有深度。
二、选择材料,运用得当视为关键
选择材料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材料是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服务的,一年级学生更离不开对材料的直观体验和感受。因此,笔者认为除了生动之外,被选择的材料还应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有助于学生理解,充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是学生寻找证据、发现信息、解决问题、建构核心概念中必不可少的。教师在上课之前,自己先要准备器材,并操作教材中的实验,这有助于教师对科学概念生成过程的体悟,也可以发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使课堂实验教学的成功开展得到保障。在探究中,材料可以起到引领方向的作用。相同材料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指引学生的思维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引导一年级学生聚焦问题,开展探究,优化材料的组织显得尤为重要。
如笔者在执教《起点和终点》一课中安排了一个实验活动。通过实验发现用跳跳的纸蛙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操作不当纸蛙就会翻身,并且距离不是很远,相差不是很大,让学生很难区分距离的远近。这样很不利于提高他們的兴趣。后来又发现塑料青蛙过于灵活,跳起来有高度没长度,而且也易翻身,为此毅然放弃了跳蛙改用吹青蛙,它可以保障距离上的差距,有差距才有动力。另外,为了控制其运动的范围还配备了一条跑道,使青蛙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笔者还根据自己的实验操作制定了实验的操作指导用语,对实验的正常开展帮助很大。同时,为了符合青蛙跳的特点,让学生尝试用跳的青蛙,将教学延伸至课外。
三、了解学生,培养习惯尤为重要
学生作为科学探究的主体,是教师要思考的最重要因素,这是决不允许忽视的。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年级科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由课堂中的点滴汇集而成的。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一年级学生生性好动,并且理解上会出现滞后的现象——老师已经在引导学生讨论下一个问题了,部分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之前的问题上。学生之间的理解能力差别较大,倘若教师对这样的实际学情视而不见,探究也就成了几个学生的事情。为此,一年级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点。比如在执教《起点和终点》一课时,基于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强等特点,笔者认为在画终点时用不同颜色的画笔呈现为好。除了要考虑材料的用量,避免出现成员间争抢材料的情况,还要充分利用材料促进组内成员合理分工,让学生协同完成探究活动。
四、聚焦方法,扶放有度成为难点
科学教学不应该传授给学生支离破碎、脱离生活的抽象理论和事实,而是应当慎重选择一些重要的科学观念,用恰当的、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完整的对世界的理解,初步形成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了解科学精神,构建一个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但课堂上出现的交流往往是动态的,充满灵性的,是极其丰富的。如何把握其中的“势”,顺势引导呢?
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如何确定起点和终点交流环节。
师:两只青蛙在动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比一比谁吹得远一点?你是怎么比的呀?
生1:一个从这里吹,一个从那里吹。(黑板板贴)
生2:我从这里吹到那里,他从那里吹到这里。
师追问:两个在不同的一头吹的,是吗?(黑板板贴)
生3:是一起吹的。
师追问:从哪里开始?
生3:从这里开始。(教师黑板板贴)
师:那么我们要比较远的话,哪一种方法最容易比较出来?
生:从一端开始。比赛谁远看另一端就可以了。
师:从一端开始就可以吹了。谁吹得远一些就可以比较出来。
小结:显而易见,我们在进行比较的时候,把青蛙放在一头,往另外一头吹,这样比较起来更加方便。
师:从一头开始吹。这里两只青蛙,停在这里,吹过去,能比吗?(黑板板贴)
生:不能比。因为有一个放到后面,一个放在前面。
师追问:那应该怎么做?
生:应该两个要对齐。
……
师:如果一口气小青蛙被吹到这里,你说,吹了多远?我们看哪里?看前面还是后面?请同学上来画一画,其他同学看看画这里合适不合适?
生1:黑板画线,画在青蛙的前面。
生2:黑板画线,画在青蛙的后面。
师:到底在哪里呢?老师这里有只小青蛙,要跳过一片荷叶。想想看,它的哪一头碰到荷叶算跳过去呢?
生1:前面。
师板书,画荷叶,演示在青蛙前脚画了荷叶。问:小青蛙跳到荷叶上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是的,青蛙刚刚用手碰到了这片荷叶,它的身体呢?
生:没有。
师:所以小青蛙最后还会掉到水里。
师:因此,小青蛙吹了多远,应该画在哪条线?
生:后面部分。
……
不难发现,教师在引领学生确定起点和终点时逐步根据学生的起点及动态的生成,顺势引导学生向公平比较聚焦。而在引领学生确定“终点”,开启他们的形象思维,运用联想法突破难点方面,图形胜过千言万语。此时再因势引导学生达成共识,确定起点和终点,然后去比较。因此,教师需要睿智地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新思想、新方法,并能从“异”中求同。一年级学生对科学的认识是从零开始的,更需要教师有这种聚焦方法的能力,把握好教学的扶与放,让学生在科学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一、解读教材,优化处理值得研究
理解教材是展开教学的基础,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概念的建构和思维的发展。它是指教师分析教材的层次,找出教材中主干活动的逻辑关系,明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对整个单元的分析与解读,特别是对重点章节的阅读,了解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建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实验活动的过程、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记录表的设计和使用等,有助于教师对整体教学的理解,方便其对学生的活动开展指导,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从文本结构的角度剖析教材其实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
比如,《起点和终点》是测量单元的第二课。整个单元经历的是一把尺子的诞生过程。从《在观察中比较》中初步认识比较,到这一课认识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确定标准进行比较,将核心概念指向公平;再到《用手来测量》《用不同物体来测量》《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采用非标准单位、不同标准单位最后到统一标准单位进行测量,层层递进,将核心概念指向准确。《做一个测量纸带》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通过准通用工具和通用标准工具的引入指向了方便和通用的核心价值,完完全全经历了尺子的诞生过程。所以《起点和终点》主要解决比较要公平的问题。公平需要共同的起点,不同的终点是比较的不同结果。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将“纸蛙比赛”作为教学重点,习惯性地将目光聚焦于扩散性思维的训练,那么核心概念指向公平但忽略了逻辑活动。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探究过程都要与某一个科学概念甚至核心概念建构搭边。一堂课中诸多事实知识、技能的学习应该有主次之分。我们不应过度沉迷于思维训练(比赛规则),而应该正确解读教材,抓住主要事实,精心设计趋向核心概念发展的教学环节。这样的教材定位才更有价值,更有深度。
二、选择材料,运用得当视为关键
选择材料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材料是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服务的,一年级学生更离不开对材料的直观体验和感受。因此,笔者认为除了生动之外,被选择的材料还应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有助于学生理解,充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是学生寻找证据、发现信息、解决问题、建构核心概念中必不可少的。教师在上课之前,自己先要准备器材,并操作教材中的实验,这有助于教师对科学概念生成过程的体悟,也可以发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使课堂实验教学的成功开展得到保障。在探究中,材料可以起到引领方向的作用。相同材料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指引学生的思维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引导一年级学生聚焦问题,开展探究,优化材料的组织显得尤为重要。
如笔者在执教《起点和终点》一课中安排了一个实验活动。通过实验发现用跳跳的纸蛙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操作不当纸蛙就会翻身,并且距离不是很远,相差不是很大,让学生很难区分距离的远近。这样很不利于提高他們的兴趣。后来又发现塑料青蛙过于灵活,跳起来有高度没长度,而且也易翻身,为此毅然放弃了跳蛙改用吹青蛙,它可以保障距离上的差距,有差距才有动力。另外,为了控制其运动的范围还配备了一条跑道,使青蛙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笔者还根据自己的实验操作制定了实验的操作指导用语,对实验的正常开展帮助很大。同时,为了符合青蛙跳的特点,让学生尝试用跳的青蛙,将教学延伸至课外。
三、了解学生,培养习惯尤为重要
学生作为科学探究的主体,是教师要思考的最重要因素,这是决不允许忽视的。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年级科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由课堂中的点滴汇集而成的。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一年级学生生性好动,并且理解上会出现滞后的现象——老师已经在引导学生讨论下一个问题了,部分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之前的问题上。学生之间的理解能力差别较大,倘若教师对这样的实际学情视而不见,探究也就成了几个学生的事情。为此,一年级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点。比如在执教《起点和终点》一课时,基于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强等特点,笔者认为在画终点时用不同颜色的画笔呈现为好。除了要考虑材料的用量,避免出现成员间争抢材料的情况,还要充分利用材料促进组内成员合理分工,让学生协同完成探究活动。
四、聚焦方法,扶放有度成为难点
科学教学不应该传授给学生支离破碎、脱离生活的抽象理论和事实,而是应当慎重选择一些重要的科学观念,用恰当的、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完整的对世界的理解,初步形成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了解科学精神,构建一个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但课堂上出现的交流往往是动态的,充满灵性的,是极其丰富的。如何把握其中的“势”,顺势引导呢?
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如何确定起点和终点交流环节。
师:两只青蛙在动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比一比谁吹得远一点?你是怎么比的呀?
生1:一个从这里吹,一个从那里吹。(黑板板贴)
生2:我从这里吹到那里,他从那里吹到这里。
师追问:两个在不同的一头吹的,是吗?(黑板板贴)
生3:是一起吹的。
师追问:从哪里开始?
生3:从这里开始。(教师黑板板贴)
师:那么我们要比较远的话,哪一种方法最容易比较出来?
生:从一端开始。比赛谁远看另一端就可以了。
师:从一端开始就可以吹了。谁吹得远一些就可以比较出来。
小结:显而易见,我们在进行比较的时候,把青蛙放在一头,往另外一头吹,这样比较起来更加方便。
师:从一头开始吹。这里两只青蛙,停在这里,吹过去,能比吗?(黑板板贴)
生:不能比。因为有一个放到后面,一个放在前面。
师追问:那应该怎么做?
生:应该两个要对齐。
……
师:如果一口气小青蛙被吹到这里,你说,吹了多远?我们看哪里?看前面还是后面?请同学上来画一画,其他同学看看画这里合适不合适?
生1:黑板画线,画在青蛙的前面。
生2:黑板画线,画在青蛙的后面。
师:到底在哪里呢?老师这里有只小青蛙,要跳过一片荷叶。想想看,它的哪一头碰到荷叶算跳过去呢?
生1:前面。
师板书,画荷叶,演示在青蛙前脚画了荷叶。问:小青蛙跳到荷叶上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是的,青蛙刚刚用手碰到了这片荷叶,它的身体呢?
生:没有。
师:所以小青蛙最后还会掉到水里。
师:因此,小青蛙吹了多远,应该画在哪条线?
生:后面部分。
……
不难发现,教师在引领学生确定起点和终点时逐步根据学生的起点及动态的生成,顺势引导学生向公平比较聚焦。而在引领学生确定“终点”,开启他们的形象思维,运用联想法突破难点方面,图形胜过千言万语。此时再因势引导学生达成共识,确定起点和终点,然后去比较。因此,教师需要睿智地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新思想、新方法,并能从“异”中求同。一年级学生对科学的认识是从零开始的,更需要教师有这种聚焦方法的能力,把握好教学的扶与放,让学生在科学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