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作探究中学会方法享受过程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lovec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引导下,为学生创设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以探究者和发现者的身份,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已知和技能,通过学习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强调做中学和学中思,通过合作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在科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而小组合作探究已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师通过科学分组、创设合作空间、精选活动内容,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效发展科学素养。合作探究式教学课堂的主要结构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进行推测或假设→制订研究计划→进行实验论证→展示成果交流→得出结论或解释现象→拓展运用与创新”。根据这一基本的结构框架,为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情境导入是前提
  教师采用最多的应该是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来导入学习新课,将教学情境变为生活情境,学生学得轻松、投入,记忆深刻。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这一课时,我准备了有旋盖的玻璃瓶,并在外面涂上洗手液,请学生上来旋开盖子。学生会发现很难旋开盖子,原因是很滑。学生通过预习能够知道摩擦力。那什么是摩擦力?很滑是有还是没有摩擦力?开瓶子这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很多学生都体验过。再展示另一个生活例子:捉黄鳝,为什么那么难捉?通过这节课后续学习,你能不能想出办法更快地捉住黄鳝?情境引导让科学课堂充满了生活的味道,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进而唤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把学生吸引到对新问题的探究中。
  二、引导探究是重点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是实验的主体,教师只是实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意见,从他们的兴趣和意愿出发,调动他们参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究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想象、实验观察,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对问题展开的探究活动的过程;从体会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了探究的方法,尝试到了合作探究的力量。在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把探究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情感、思维、行动潜能得到最好的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小组合作是关键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旨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在学习的过程中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在与他人互相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对此,我认为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小组合理分工
  视班级的规模而定,一般建立四至六人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之间能展开公平的竞争。同时还应根据小组中每个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设置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实验员、汇报员等。组内的角色还要不定期地进行轮换,以便让每一位学生能得到不同能力的训练。
  (二)重视过程指导
  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融入学生的小组探究活动,根据小组内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任务难易不同,充当小组的“临时组员”。在活动中掌握学生情况,随时进行探究指导和规范实验操作,让探究活动能顺利开展。在活动中,教师更应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保证这些学生的学习达到相应的效果。
  (三)控制合作学习时间
  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保证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再者就是要合理分配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时间。在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上要给学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时间,有互补、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四)及时评价反馈
  每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后,教师都应该及时评价。教师应根据小组成员之间的认知水平、个体差异等实际情况,采用多元评价,用心去关注学生、琢磨课堂并引导学生自己对学习过程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教师对小组展开评价,使小组合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合作和认识合作。总之评价反馈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五)重视探究活动的准备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选择最好的合作时机,是组织好一堂实验课关键的一环。学习内容简单,只需要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学习内容较复杂、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因此,对于課中的教学活动,应考虑到以下几点:一是制定探究活动的次数。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好探究的次数。一般安排一两次的活动。二是控制探究活动的难度。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把控探究活动的难度。如果过于浅显,学生一看就会,根本无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如果探究内容过难,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进行探究,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效果。三是选择合理的探究材料。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探究活动的有效实施,是探究活动的基础。如果材料选择不好,将影响到探究活动的正常进行。
  总之,在教学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好新教材,让学生学会探究方法,享受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这样才能使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其他文献
线上教学能够更好地融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补充作用,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老师应该针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全新的教学设计,真正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论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线上教学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课题,得到了理论界与教学一线的关注。当前,线上教学得到了大范围推广,老师在实践中也积累
STEM是由科学 (science)、技术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以及数学 (mathematics)首字母构成的。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STEM教育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领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比起传统的教育教学,这种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学习过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已经成为现
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注重对其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数学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为了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合理有趣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热爱学习,体会数学中蕴含的乐趣。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根据当前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进行研究,意在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加强的情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教学中以学生实践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挖掘科学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应依据课程改革标准,开发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引入更多、更全面的教学素材,丰富科学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提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少教师认为学校科学课程资源就是指小学科学
在当前科学课程教育活动中,项目教学法是主要推广的教学模式之一,该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首先自主练习,随后教師再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主能动性,展开自主学习、尝试动手,逐渐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方法。这样,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强化对于科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本文将对核心素养下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教育源于生活,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强调:小学生要“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理解身边的自然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指出科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統观低年级科学教材,单元内容多数亲近生活。教科版一下动物单元观察研究的是熟悉的“校园动物”,而非“动物园中动物”;二上“我们的地球家园”中《做大自然的孩子》也是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跨学科的STEM学习方式,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科学教学确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作为科学老师,应积极地反思过去和现在的小学科学教学,理解新的科学课程理念,了解新课标要求,实施新课程。  一、把握课标脉搏,明确项目式学习的内涵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们发现这次课标修订涉及内容十分丰富。根据新课标,从2017年9月起,小学科学课起
STEM教育理念一经推出,就在世界范围的教育领域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与传统的教育理念不同,STEM教育理念更重视教育过程的综合意义与价值,这一点与小学科学学科高度契合,因为科学也是一门以综合性为特点的自然学科。在科学学科教学中引进STEM教育理念,并以此构建高效、优质课堂,对学生群体的学习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积极引导,开展分层教学  STEM教育理念更注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故而以ST
小学生刚上一年级,科学课程就开始和他们做伴了。如何在探究中选择材料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技巧启发学生思考,是每一位一年级科学教师必须重视和考虑的问题。笔者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结合《起点和终点》一课,分别从“解读教材”“选择材料,”“了解学生”“聚焦方法”四个方面阐述对一年级科学教学的感悟。  一、解读教材,优化处理值得研究  理解教材是展开教学的基础,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概
当前,人们越来越注意引导学生朝着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小学科学因其旨在发展小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以及创新素养,而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小学科学的日常授课中,教师需将课堂观察以及“做与思”的结合作为授课重点,并将其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科学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责任,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引导学生学习有用的科学知识。  一、关于观察的研究与学习  课堂观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