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开,一线教师们积极加强了科学探究问题的设计,学生探究实践的达成,确实提升了师生的实践能力.但笔者在听课、交流、外出学习中,发现不少年轻教师对高中物理书本理论知识的认识有所偏差,故而有必要谈一谈《加强理论修养,提升教学能力》的问题,使青年教师成为外修实践,内修理论,实践与理论双丰收的一代新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不学无术.在新课程改革中,虽然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其主要工作还是教书育人,为此,作为“科学(物理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物理教师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素养.
一般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下面着重谈一谈物理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背景.物理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既包括物理学学科知识,也包括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所必需的教育科学知识.其中,在物理学科知识方面,物理教师应比较清楚地理解物理学的完整体系,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和掌握与物理学科相关的背景、知识、材料及物理学的发展趋势.在教育科学知识方面,物理教师应了解并能灵活运用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具有物理学科教育学、物理学科心理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测量与评价以及物理教育科研方法等领域的知识.新课程改革给中学物理教师带来的是全方位的挑战,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不仅在知识的纵向有深度,在横向也应有宽度”.实践表明,在新课程改革中,物理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背景,深入领悟物理新课程理念,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使学生充分认识科学知识的价值,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科学知识;才能引导学生缜密地运用物理语言、规律、思维分析解决生产、生活实际中遇到的物理(科学)问题;才能带领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更有效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下面举出一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青年教师的误区,通过深入剖析,以提升大家对物理学专业知识的认识.
问题磁通量发生变化,仅仅是闭合电路产生感应电流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吗?
在讲授电磁学知识《电磁感应》时,人教版教材这样描述:“只要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导体回路中就有感应电流”;而教科版教材描述“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这个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磁通量发生变化是闭合导体回路产生感应电流的什么条件?有些青年教师认为仅仅是闭合电路产生感应电流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难道还有其他方式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吗?听课与交流中,不少年轻教师认为:有.他们举出的案例如下:
案例一如图1所示,有一个足够大的绝缘水平板面,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闭合金属铜框ACMN竖直放置,其上部的一半处于磁场的外部, 上边框焊上一个微型灵敏电流计G,现水平迅速向右平移铜框,微型灵敏电流计G指针偏转,青年老师认为这是边框AC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竖直铜框的磁通量没发生变化.所以“磁通量发生变化,仅仅是闭合电路产生感应电流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切割磁感线是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另一个条件,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
困惑释疑请看图2,由于铜边框MN在有界磁场区外部,对切割磁感线无贡献,图1过程可以等效为图2情景,边框MN不动,迅速拖动下边框AC至A′C′,则从表面上看是边框MN切割了磁感线,但本质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增加了AC C′A′的磁感线的穿过面积,从而增加了磁通量.
该情景可以按照教科书中的方式进一步简化如图3所示:铜边框AC在有界匀强磁场中,边框MN在磁场区外部,水平向右整体迅速拖动铜框.
所以回路有“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可以从“回路磁通量是否变化”判断,也可从“部分切割的导线所产生的电动势”来判断,但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本质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所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广义的存在.
案例二(源于真实探究实验)
如图4所示,有一个足够大的光滑铜板水平放置,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闭合金属铜框ACMN竖直放置,现把下边框AC剪去,仅留下上面三根边框,AC两端点与铜板良好接触, 上边框焊上一个微型灵敏电流计G,现在铜板上水平迅速向右拖动铜框,保持铜框竖直并与铜板良好接触并良好接通,则微型灵敏电流计G指针偏转,青年老师认为这是边框MN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竖直铜框的磁通量没发生变化,为什么会产生感应电流呢?难道切割磁感线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另一个条件吗?
困惑释疑如图5所示物理情景较为复杂,看着铜框ACMN没有闭合,但实质是通过下部的水平光滑铜板组成了闭合电路,边框MN切割磁感线,哪个平面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了呢?原来初态下虚线AC参与上部铜框组成了闭合回路,如图5所示,运动过程中AC两端点在铜板上滑动,直至图中A′C′处,这里等效形成了ACC′A′至C′M′N′A′的折叠直角曲面,单看竖立平面ACMN和A′C′M′N′,穿过它们的磁通量都为零,仿佛初、末位置的磁通量没发生变化,但穿过等效折叠直角曲面ACC′A′至C′M′N′A′的磁通量增加了,变化的面积是ACC′A′,故在折叠直角曲面ACC′A′至C′M′N′A′中产生了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俯视图),所以从本质上来讲还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案例三在如图6所示的装置中,设N、S极中间的磁场是均匀的,矩形线圈H的平面与磁铁AA′面平行并向下移动.有的青年教师说:“线圈的BC边切割了磁感线,闭合的矩形线圈中应该有感应电流.”另外的则说:“通过线圈H的磁通量在线圈运动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矩形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到底哪种说法对呢?
回答是第一种说法对.因为线圈的BC边作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了感应电动势,所以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若根据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否有变化,来判断回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上述结论也是对的.因为任何磁感线总是闭合的,在磁铁外部,磁感线从N极到S极;在磁铁的内部,磁感线是从S极到N极.当线圈向下移动时,穿过线圈的磁感线条数也增加了,如图7所示.这说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因而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流.说线圈下移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所以本质还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不学无术.在新课程改革中,虽然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其主要工作还是教书育人,为此,作为“科学(物理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物理教师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素养.
一般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下面着重谈一谈物理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背景.物理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既包括物理学学科知识,也包括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所必需的教育科学知识.其中,在物理学科知识方面,物理教师应比较清楚地理解物理学的完整体系,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和掌握与物理学科相关的背景、知识、材料及物理学的发展趋势.在教育科学知识方面,物理教师应了解并能灵活运用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具有物理学科教育学、物理学科心理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测量与评价以及物理教育科研方法等领域的知识.新课程改革给中学物理教师带来的是全方位的挑战,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不仅在知识的纵向有深度,在横向也应有宽度”.实践表明,在新课程改革中,物理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背景,深入领悟物理新课程理念,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使学生充分认识科学知识的价值,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科学知识;才能引导学生缜密地运用物理语言、规律、思维分析解决生产、生活实际中遇到的物理(科学)问题;才能带领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更有效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下面举出一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青年教师的误区,通过深入剖析,以提升大家对物理学专业知识的认识.
问题磁通量发生变化,仅仅是闭合电路产生感应电流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吗?
在讲授电磁学知识《电磁感应》时,人教版教材这样描述:“只要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导体回路中就有感应电流”;而教科版教材描述“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这个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磁通量发生变化是闭合导体回路产生感应电流的什么条件?有些青年教师认为仅仅是闭合电路产生感应电流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难道还有其他方式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吗?听课与交流中,不少年轻教师认为:有.他们举出的案例如下:
案例一如图1所示,有一个足够大的绝缘水平板面,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闭合金属铜框ACMN竖直放置,其上部的一半处于磁场的外部, 上边框焊上一个微型灵敏电流计G,现水平迅速向右平移铜框,微型灵敏电流计G指针偏转,青年老师认为这是边框AC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竖直铜框的磁通量没发生变化.所以“磁通量发生变化,仅仅是闭合电路产生感应电流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切割磁感线是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另一个条件,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
困惑释疑请看图2,由于铜边框MN在有界磁场区外部,对切割磁感线无贡献,图1过程可以等效为图2情景,边框MN不动,迅速拖动下边框AC至A′C′,则从表面上看是边框MN切割了磁感线,但本质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增加了AC C′A′的磁感线的穿过面积,从而增加了磁通量.
该情景可以按照教科书中的方式进一步简化如图3所示:铜边框AC在有界匀强磁场中,边框MN在磁场区外部,水平向右整体迅速拖动铜框.
所以回路有“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可以从“回路磁通量是否变化”判断,也可从“部分切割的导线所产生的电动势”来判断,但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本质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所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广义的存在.
案例二(源于真实探究实验)
如图4所示,有一个足够大的光滑铜板水平放置,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闭合金属铜框ACMN竖直放置,现把下边框AC剪去,仅留下上面三根边框,AC两端点与铜板良好接触, 上边框焊上一个微型灵敏电流计G,现在铜板上水平迅速向右拖动铜框,保持铜框竖直并与铜板良好接触并良好接通,则微型灵敏电流计G指针偏转,青年老师认为这是边框MN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竖直铜框的磁通量没发生变化,为什么会产生感应电流呢?难道切割磁感线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另一个条件吗?
困惑释疑如图5所示物理情景较为复杂,看着铜框ACMN没有闭合,但实质是通过下部的水平光滑铜板组成了闭合电路,边框MN切割磁感线,哪个平面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了呢?原来初态下虚线AC参与上部铜框组成了闭合回路,如图5所示,运动过程中AC两端点在铜板上滑动,直至图中A′C′处,这里等效形成了ACC′A′至C′M′N′A′的折叠直角曲面,单看竖立平面ACMN和A′C′M′N′,穿过它们的磁通量都为零,仿佛初、末位置的磁通量没发生变化,但穿过等效折叠直角曲面ACC′A′至C′M′N′A′的磁通量增加了,变化的面积是ACC′A′,故在折叠直角曲面ACC′A′至C′M′N′A′中产生了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俯视图),所以从本质上来讲还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案例三在如图6所示的装置中,设N、S极中间的磁场是均匀的,矩形线圈H的平面与磁铁AA′面平行并向下移动.有的青年教师说:“线圈的BC边切割了磁感线,闭合的矩形线圈中应该有感应电流.”另外的则说:“通过线圈H的磁通量在线圈运动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矩形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到底哪种说法对呢?
回答是第一种说法对.因为线圈的BC边作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了感应电动势,所以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若根据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否有变化,来判断回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上述结论也是对的.因为任何磁感线总是闭合的,在磁铁外部,磁感线从N极到S极;在磁铁的内部,磁感线是从S极到N极.当线圈向下移动时,穿过线圈的磁感线条数也增加了,如图7所示.这说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因而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流.说线圈下移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所以本质还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