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91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我认为,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維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一、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这样的环境。课堂上我常常提出一些疑问:“你能根据9+几的计算方法计算8+几吗?”“你知道为什么车轮子要制成圆的?”……同学们之间也常常开展互相质疑活动。疑问使学生产生好奇,好奇又萌发起学生想实践、想创新的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疑问让学生萌发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探求的开始正是创造意识被唤起时,创新正是从这里起步。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师生之间的接触、碰撞和沟通。在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本身的情感对整个教学工作的情感活动起重要的能动作用。这种作用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
  在讲《圆的周长计算》一课时,我首先请同学们用学具分别测量出大圆、中圆、小圆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时,提出“圆形水池能立起来滚动吗?”迫使学生不得不另辟蹊径,想出了“绳测”的方法。这时一次设疑,将一个白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转,提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实践证明,“滚动”和“绳测”的方法均有局限性。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这又一次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创造的欲望。学生们认真操作、观察、思考、实践,终于发现了“圆周长总是比它的直径3倍多一些”的规律。
  层层设疑的提问,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根据学生自己主观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能力,在这个范畴之内所形成的方法、设想等,就是学生的创造。在参与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正是走了当年科学家“发现→发明→创造”的道路。在数学活动中,学会学习数学,既长了知识,又长了智慧。同学们充分体验着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是以多向、逆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富于创造的科学态度,是由模仿到创造的转化。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潜力,学生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就是挖掘潜力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
  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新,一是要注重学生观察力。学生从小具有强烈的接触物体探究物体的本能与需要,这种本能与需要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种需要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二是注重发展学生想象力。一切创新的活动都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三是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同时可以看到自己的创造成果,体验创新的快乐,进一步引发创新探究的意识。
  
  四、激起学生创新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我认为,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智慧作基础,但是不可低估情感对知识、智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教室四周贴满了同学们的作品,师生共同欣赏着、品味着、评论着。我满腔热情地去赞扬同学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竭尽全力去肯定同学们的一切努力,去保护和激励同学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我用自己对学生良好的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同学们在40分钟的课堂活动中常常体验着参与的快乐,思维的兴趣,创造的愉悦。
  总之,教师要以崭新科学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创造性的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和高尚真挚的情感,以数学知识本身的艺术魅力吸引每一位学生,使之受到感染和激励,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传承,忽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加快推进教学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研究型模式转变,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合作教育的新型师生观。本文分析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提出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结构内容。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模式内涵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现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而不断丰富,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
期刊
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经,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那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把语文训练课上成真正的语言训练课呢?  我在此方面曾走过不少歪路:1、一开始讲课时,自己讲得多,学生读得少,为了抓紧上课的40分钟,拼命提问
期刊
【摘要】《藤野先生》、《再塑生命的人》、《师恩难忘》、《有月亮的晚上》四篇文章的外内结构是同曲同工的,运用合成教学法同感悟,可让学生对怀念“我的老师”类文章的组材特点有个系统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词】同曲同工同感悟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把同曲同工的1至4课《藤野先生》、《再塑生命的人》、《师恩难忘》、《有月亮的晚上》连续编录在一起,实在是匠心妙
期刊
数形结合在数学方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要运用得当,在解决数学题时往往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简化解题的程序。高中数学教材的《平移》内容就是其中一例,其主要内容是运用向量知识来推导出点的平移公式,并运用点的平移公式来解决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图象平移时的解析式的变化规律或者用来化简函数解析式。,而在平移的过程中函数图象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化,正是利用这一点可以方便地讨论函数图象的性质和画出函数图象,在
期刊
“以心育人,以情动人”,是许许多多教育工作者成功的经验,也是我从教的原则。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美好的情操便是热爱学生。  担任小学班主任的几年间,我一直在积极思考探索如何做好班主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爱心型、智慧型”的班主任。下面是我从教多年来总结的几点心得。    一、学会换位思考,奉献自己的爱心    工作中,我常想象自己是学生,想象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班主任。我也常和自己已六岁半的女儿交谈,
期刊
在很多人的眼中,数学不外乎就是抽象的定义、单调的公式以及枯燥无味的数字。很多学生没有兴趣去学,有的甚至“谈数色变”。那么怎样使学生有兴趣、有信心去学好数学呢?除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外,数学教师手中必须掌握一把金钥匙——幽默,用幽默把学生引到数学王国中去。  我在高一年级的第一堂课中,强调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时说道:“俗话说,语文是各科之母,那么我要说,数学是各科之父。”话刚说完,学生们禁不住笑了起来
期刊
英语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课,通过写作训练,能促进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信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我们在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写作训练,使学生掌握英语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语写出日常应用文,以及一般内容的其它文体的文章,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为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阶段英语写
期刊
当今社会是一个“财富源于人才资源”的崭新时代,“全面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我们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上已有了一般意义上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前几年我们大力提倡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适当的改革,积累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成功经验,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今天的教育同经济建设似乎还是不太和谐,高中毕业生的经济待遇还不如学过几个月电脑、文秘等专业技能课的初中毕业生,还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大学生找
期刊
《新课程标准》以描述学生“能做”为主线,强调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用英语做些事情,说一些日常交际用语,要通过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交流和参与,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用艺术的魅力去感染和熏陶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掌握语言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通过以下几点进行说明:  
期刊
在一些媒体预言对中学评议教学讨伐的“第三次浪潮”席卷而来的喧嚣声浪里,在语文教师被动利性社会和功利化教育冲击得落迫为“小七小八”位置的尴尬境遇下,作为中学教师的我们,除了对语文满怀敬畏、不断学习、更加坚定外,更要在语文魅力的挖掘上、展示上下功夫。  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各地涌现出很多风格各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冲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陈旧观念的束缚,改变了“满堂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