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新农村如何新气象

来源 :当代中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生论画]之二
  
  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尽管城市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国际化,可是,农村还是农村,农民还是农民。虽然发达地区的农村也有了城市化的景象,农民也进城穿上了工装,然而,与土地厮守在一起的农民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身份,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农业文化。
  20世纪50年代之后,农民、农村、农业发生了许多与社会制度相应的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三农”的图像表现出了社会的变化。
  在美术下乡中,在为农业服务中,许多美术家挥汗在田头,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因此,产生了像杨之光的《一辈子第一回》,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等一批农村题材的美术作品,还有像关山月的《山村跃进图》那样的时代画卷。在这些美术作品中,农民的形象,农民的微笑,无不表现出一种鲜明的时代特征。所谓的新农村和新气象,吻合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美术创作方面的时代成就。虽然其中有些假象,但是,农民当家作主人的那种感觉,却与今天走上小康的农民的感觉大为不同。此后,到改革开放初期,表现农村题材的美术作品一直贯穿着“歌颂”的主旋律;因此,即使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困难时期,那种新农村的新气象中还是充满着微笑;因为支撑着这一微笑的是中国农民特有的忍辱负重的毅力和期待。这一波之后,表现农村的第二波是在“文革”结束之后,伴随着“伤痕文艺”而出现了表现农村贫困的伤痕美术作品,其中所揭示的“问题”,勾连了人们心中的震撼;这与第一波表现歌颂农村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不同的是,赞美了与之相反的经过改革开放的包产到户、分田到户。同样是“丰收”这一千古不变的主题,在画面中的寓意却大相径庭。
  第二波图像的社会意义与第一波相比已经弱化了许多,因为艺术的政治功用在新的时代要求中的降低,正是在艺术还原本体的过程中,本体的力量逐渐在强化。
  现在到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表现农村的第三波。在历史的基础上,现实中的城乡差距的扩大,“三农”问题在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政府重视,社会响应。所以,艺术作品中表现“三农”的好像是越来越多,而各种新农村的采风活动与“农”字头的展览也不断出现。
  但是,在这些重视社会意义的活动与展览中,实际上并不能表现出新农村的新气象。究其原因,这种配合社会政治的活动与创作,缺少一个艺术家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而这种配合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社会所要求的,而是有些人借助于社会政治搞一些活动而已。
  这些活动从本质上来说,与政府的提倡,与艺术家的良心,并没有多少关系,甚至是完全没有关系;而在这个旗号下,所谓的关系只是与关系人的关系,是关系人策划的一个活动,从中可以反映出一些具体的利益。
  在当代许多既不是歌颂,也不是揭露的农村题材的作品中,艺术家只是借用了题材来表现自我。所以,第一波歌颂中会心的笑容,与第二波揭露中凝重的表情,转变为那种莫名其妙的眦牙咧嘴、木纳呆滞。可怜的农民,成了一个非常个性化创作的题材,而这些创作不可能对社会、对“三农”产生作用;因此,题材的意义,以及所谓的“反映”、“歌颂”,则成了一个非常空洞的概念。当然,这些作为艺术家个人的创作无可厚非;可是,如果把它作为“反映时代的作品,讴歌了新时代的农民”而纳入到具有社会意义的展览中,却显得非常滑稽而可笑—因为我们看不到新农村,更看不到新气象。
其他文献
1975年,“文革”中的广州美术学院还是名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的时候,方楚雄和林淑然成为绘画系的同学,由此他们开始了相识、相知和相濡以沫的历程。他们于1979年结婚。方楚雄在进美院之前,受教于岭东画家王兰若、刘昌潮,学习“海派”花鸟、山水;在美院则师从黎雄才、杨之光、何磊,分别学习山水、人物、花鸟。从这样的师承关系中能够看出方楚雄以后的艺术发展路向,是兼顾到“海派”和“岭南画派”的不同特点。可以
期刊
一次和经营书画的朋友聊天,涉及书画市场,并谈到一些人。朋友情绪激动地骂了一些人,指名道姓地说某位画家几年前收他的订金却至今没有给他作品。见此,我赶紧将话题转向了别处,因为这通常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话题,我无须插什么话。  书画交易收取订金本是寻常的事,寻常到大家都认为理应如此,可理应如此的事往往容易出现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比如我朋友所遭遇的订金被“托管”就是一例。也许是因为事不关己,大家对
期刊
具有知青缘分的赵国经和王美芳,是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因为画而相识的。赵国经于1968年到黑龙江,在黑龙江东北方的生产建设兵团五师;王美芳在中央美院附中毕业后晚他一年到黑龙江,在西北方的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他们天各一方,几乎没有见面的可能。1973年初,王美芳送画到佳木斯,他们有了第一次见面,正应验了那句“有缘千里来相会”。不久,两人双双参加了在佳木斯举办的创作学习班,开始了他们创作上的最初的合作。王
期刊
唐人刘长卿有诗云:“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一千多年前的大画家周昉,在画出《簪花仕女图》后,可曾想到千年后谁来承接仕女的衣钵?千古寂寥,曾经辉煌的中国重彩仕女画,几成绝唱。画家胡永凯,虽然也曾发思古之幽情,画过《鸟语》、《贵妃出浴》和《垂帘》、《行列》这样的皇家景象,但他对于中国仕女这样的延续,却是充满了平民的悠闲情韵和民间的健康质朴。他以重彩浓墨所勾画点染的,是晚清民国以来中国社会中都市乡
期刊
王为政  字北辰,江苏丰县人,1944年生。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王为政是一位具有浓郁文学气质的国画家,这位将最敏感的青少年岁月洒落在沸腾的60年代的完美主义者,不仅积淀了文学、戏曲和音乐的功底和灵性,而且还陶冶了中西绘画方面的才情和学智。正如他自己所言:“对于我来说,在生命里打下印记最深刻的就是20世纪60
期刊
我小的时候是在“北大荒”长大的,在当年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时期,跟“知青”老师们学了几年画,但真正正儿八经地学画是在中学毕业以后。在鲁迅美术学院,我选择了在全显光教授工作室学习。全教授对艺术非常精深,他鼓励我们多画表现性素描、人体素描,他言传身教,几年下来,我的人体素描有了很大的长进。    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是一种要求高但费力不讨好的劳动,它要求画家既要有坚实的人物造型能力,又要有对历史、社会文
期刊
周一波  1953年12月生,陕西丹凤人,研究生学历。    一波之书,以怡养心性出发,寄托情思,毫无功利之求。故行墨结字,出于胸臆,所书率意纵横,风神萧散。前人言学书之苦修,夔子山“写一千字才进膳”,唐太宗“夜半起把烛学兰亭记”,所谓“池水尽墨”,“木石尽黑”,皆以功夫深厚而传世。一波之书法,非“捏破管,书破纸,方见功夫”之属。其习字数十载,至今日以书法书写情怀,非刻意为之。一波常耽于公务,不得
期刊
语词称谓之繁富,似古已有之,不唯中西。传《诗经·鲁颂》既有以毛色之异,分呼马者达十六词,比之《尔雅·释畜》,过甚;北极爱斯基摩人,专述雪者有数百,细及雪的形状、下雪的方式、成雪的过程等;中东阿拉伯人,独恋骆驼,名目竟逾千 ;此外,澳洲阿兰达(Arandas)人之于蜥蜴,法兰西人之于航海,蒙古人之于羊,皆如此。另传言舟山人对螃蟹比之山西人对煤的称呼,亦毫不逊色。据一些研习过方言的朋友讲,称一物竟如此
期刊
李洋  1958年出生,北京人。198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5年毕业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画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画院特聘画家。    画若布弈,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李洋的艺术观。在此,他更为强调绘画创作过程中随兴的发挥,以及面对随时出现的问题所调动的各种办法,同时也很强调在这个类似探秘和解题的创作过程中所获得的个人感受。他的近作比
期刊
魏杰  1962年生于西安。曾从事文博研究多年。现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兼篆刻委员会副主任。    主持人语:  “印以示信”,这“信”即诚信、诺言。铺陈开来,篆刻的功能影响于后世的,也正是这一品质,无论是自秦汉以来的官印,还是宋明以来漫溢于文人政客间的私印风气,乃至近世颇为盛言的古雅风神、移情寄怀,可以说都是这一品质的生发。此外由官印到私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