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引:改变教学实施行为,营造有效语文课堂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达成需在课堂上完成,达成度要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调控,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实施能力,并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做到这些?我想应该在目标的导引下,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细节,选择好有效的教学方式……这一切,有赖于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实施行为,在强烈的目标意识驱动下,去粗取精,处理好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这是学生学习活动有效性的保证。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对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保证有效教学的前提。
  一、调整思路,变“牵着学生走”为“跟着学生走”
  “跟着学生走”是课改对教师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传统教学中,教师不顾课堂实际和学生表现,严格按照预设的教学过程来实施,“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过程变成了“走教案”的过程。这样,学生就缺乏自主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受到大大限制,教学的有效性则大打折扣,这与学生个性发展的自主与独立是相悖的。《问银河》中大量的词语离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理解是有难度的。词语不理解,谈不上学习课文。然而,由于词语比较抽象,光靠教师的讲解还远远不够。所以,我采用了大量的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既简洁又形象,学生既认识了词语,又积累了生活经验,真所谓一举两得。在实施教学中,我有自己的思路,可是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他们并不会按部就班,从前往后提出自己的疑惑的。这时,我得改变教学思路,循着学生的问题,在不影响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迅速调整教学过程,包括预设的过渡语、学生评价、多媒体的呈现等等,以顺应万变的课堂教学活动。这样,“跟着学生走”的教学实施行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融洽,相得益彰,是系统掌握知识,有效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二、教给方法,变教师讲解为学生思考
  “教是为了将来不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样的话,我们很熟悉,阐述的是给学生方法指导的重要性。学生“学会多种途径理解词语”是低年级学段的一个重要目标。学会理解词语的方法可以为他们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问银河》的词语时,我充分开辟学生“感悟”词语的通道,采用“联系生活实际”、“出示图片直观感受”、“作动作”、“找近义词”“对比理解”筹途径,利用学生身边的各种资源,避免乏味。学生对所有的词语理解,我不是直接讲解意思,而是引导学生自我提析,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运用的方法提炼出来,成为学生自己独有的方法。在理解“南来北往”时,我先和学生一起做了动作,和学生一起复习理解词语的方法:把词拆开成字来解释再连起来说,我把它归纳为“拆字释词法。学生利用这种方法,很快就说出了“南来北往”的意思。当然,理解词语的方法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亦可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总之,将每一项方法显性化,有明确的方法名称,有具体的方法训练过程。这样,教学目标明确,指导过程规范,学生便有法可依,有步骤可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方法来理解词语,这是学生自主思考与内化的过程。学生就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方法来解释词语,举一反三。对学生来说,这比单纯的教师讲解的学习更有价值,收获更大,教学也就更有效。
  三、给予时间,变教师传授为合作学习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的黄金时间是20分钟左右,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年龄特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稳定学生的注意力。《问银河》的第三、四自然段内容与结构跟第一、二自然殷相似,为了达成“掌握第一、二自然段学习方法,合作学习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目标,加上这时学习时间已经到了下半节课,学生有点疲劳。于是,我适时转变教师讲解的教学方式,采用同桌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学习第三、四自然段,要求同桌之间围绕三个问题来学习:1、同桌互读课文,思考每一个自然段问了银河的哪里?2、分别闯了银河的哪里?3、想象画面,交流各自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都不能解决的地方作好标记,等待大家交流。在这里,我提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要求,教师从解说员变成了成功的“导演”,课堂成为了“动感地带”、“情感地带”,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满堂问”、“满堂灌”等“独角戏”形式。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学会合作、自主发展,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学生坐听看,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结构,创设合作学习的课堂环境,给学生一个时空,让他们自己去安排,互相交流信息,因为来自同伴问的信息学习,学生更容易接受,也增强了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四、适当追问,变学生回答为教学资源
  课堂上的提问一般在课前已预设好,因此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在教学实施中,只关注自己如何提问,不懂机动调控,不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追问,会流失珍贵的教学生成资源。《问银河》的第一课时有一个教学目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为了达成这个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比如“银河”的“银”是一个生字,当出现这个词语指名读时,有同学已经会读了。此时,我追问道:“‘银’是一个生字,你怎么认识的?”我请了几位同学来回答,有的说自己预习过了,有的说课外阅读时碰到查字典了,有的说在生活中见到后问了爸爸妈妈等等,此时正好是渗透大语文观的好时机,生活中可以说是处处有语文,有着大量的语文资源,这对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心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发现,适时的不露痕迹的引导,学生的无意注意会减轻学习的紧张感,学习效果则更好。
  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行为,能使教学目标的达成少走弯路。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对课堂教学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适当的教学目标导引下的教学行为实施,将创造有效教学的辉煌天地。
其他文献
“反思”是来源于哲学的一种思维方式。黑格尔认为,反思是一种事后思维,它更倾向于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根据。  对教师而言,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体地說,就是指教师对自己或他人的教与学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解读与剖析,从而提高自我觉察水平,促进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期刊
“诗教”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诗歌教学”,二是指“诗歌教化”。《周礼》有言:“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在古代中国,“诗教”原意主要是指诗歌的道德教化,后来则发展成为儒家的诗歌政教观。儒家认为,诗歌具有政治教化与伦理道德教育的功能,举凡王道、礼仪、政教、国政、家规等都可以通过诗来指导实现。“以诗为教”“以诗兴德”是我国传统德育的重要途径。当代中国
期刊
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以及作文评分标准执行的情况,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学生的理性思考、辩证分析的能力正日渐受到重视和青睐。那么,在议论性文章的写作中,如何恰当运用辩正思维和辩正分析,使自己的文章有一点理性的魅力呢?下面试以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为例,加以说明。  一、退一步,海阔天空  议论性文章的写作中,就是在说理、分析时不妨先“退一步”,可以“先肯定,再否定”,也可以“先否定,再肯定”。“退”是一种
期刊
智障学生差异特别大,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兴趣、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亨特认为:“教师适应学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在培智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适应学生的差异,满足他们不同的教学需要,就要以尊重每个学生为前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教学与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匹配,促使不同的学生得到各自最大限度的发展。现以《游览野生动物园》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
期刊
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是非、真假、美丑、善恶的现实世界。如何在生活世界中筛选并提炼出有益的德育理念,并实施有效的德育工作,培养学生树立信念、形成真知的德育境界,是所有德育工作者所孜孜以求的。学校德育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并形成深厚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一切都无法脱离现实生活内容而进行。  一、道德之殇,国人不容乐观的道德现状及其原因  德育在我国承载的外延很宽广,它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而
期刊
好书是能够滋养人类心灵的鸡汤,阅读是人类自我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手段。绘本这种特别的阅读读本图文并茂、情感美好,语言与画面都具有强烈的文学性与艺术性,每一本都是优秀的儿童文学艺术作品,可以给予幼儿更多重、更优质的阅读体验,非常适合幼儿的阅读水平与发展需要。基于此,本园确立了课题《让阅读融入生活——幼儿园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让幼儿的生活不断氤氲绘本阅读的书香气息,让绘本的精髓不断渗透至幼儿的精神与生活
期刊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积极践行生活化理念,是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成功之路
期刊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通过评价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学论教”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有利于形成以评促学、以学定教、师生互动和情感共融的新型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中获得全面成长。  一、“以学论教”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期刊
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就是鼓励和培养学生有个性地作文。新课程摒弃了传统作文教学的陈旧和烦难,反对作文教学的单一和封闭,提倡说真话,强调抒真情,尊重个性,激励创新,它的核心理念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清楚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能力。写作是主体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
期刊
“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是这样的:针对不同学生,选择或创生有所差异的语文教学内容,决定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使他们逐步达成共同的课程目标。”语文教学中,为让教学方法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我们有必要明确“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学生“学情”。当学生已经能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时候,一定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关键教师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地“教”。我在一些课例中,时常采用这样的“教”与“学”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