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富裕家庭学生的教育,是我们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这些学生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贫乏,道德境界不高,认识存在严重误区,因为富裕,他们失去了太多的优秀品质,从而变成物质上的"小巨人",精神上的"小矮人"。对于这些学生来说,缺失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关键词:富裕;贫穷;缺失教育【中图分类号】G630
家庭子女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学生群体--富裕家庭孩子的教育,是我们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更是富裕家庭遇到的一个共同难题。一、 表现1、相互攀比,盲目跟风型
这些富裕家庭中的部分孩子有以下共同特点:家庭收入可观,物质生活享受充分,精神生活贫乏,道德内驱力不强,行为怪异,作风散漫,不守纪录,经常迟到早退,语言粗鲁,脏话连篇,动辄骂娘,可谓"谈恋爱上网吧,佩首饰带卷发。""穿衣露脐,挤眉弄眼光脚丫,奇形怪状看指甲",在十七八岁这个黄金岁月里,他们"捧着小说--武打言情的;哼着小调--决斗爱情的;品着小吃--价高稀奇的;穿着小资--暴露鲜明的。"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我型我秀",相互攀比,盲目跟风,易受情绪支配,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2、铺张浪费观念异化型部分富裕家庭的同学是要啥有啥不缺啥,吃的、喝的、玩的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浪费的理由更是令人震惊:"我有钱,我浪费得起。"更有甚者说:"吃不完倒掉,用不完扔掉,从某种意义来说是消费的需要,是一种爱国行为,是为农民伯伯增加收入,是为工人叔叔解决后顾之忧,还能为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机会,这是为扩大内需作贡献。"3、埋怨家长无理取闹型
部分富裕家庭的学生,不懂得尊重父母,孝敬长辈,而是一味的埋怨家长:成绩不好,是家长没有尽责--关心不够;和同学闹矛盾,怪家长不给自己撑腰壮胆--实力不强;自己无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是家长无能."没有生活在千万、亿万富翁的家庭是他们最大的不幸。"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为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一哭二闹三上吊,动辄离家出走,以死相威胁,还美其名曰"找到了家长的软肋,切中了问题的要害。"
......二、 成因
之所以出现以上现象,与家长、社会、学校以及孩子所处的生活、学习环境都有一定的关系,特别与家长的"过度满足"关系更为直接,什么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自己以前缺失的,一定要在孩子身上补偿,什么别人家孩子有的,我们孩子也要有,人家孩子穿名牌,用名牌,我们孩子也不能被人家比下去;人家孩子有钢琴、有贵重玩具,动辄到外面旅游,咱家孩子也不能落下。有些富裕的家长对孩子过度宠爱,不惜一切代价,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可结果自己的孩子反而变得自私、暴躁,缺乏包容心与感恩心,常常为一点小事怄气、打架生事。有些家长甚至是"超前满足"、"超量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好象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就对不起孩子。正是父母这种过度满足孩子的愚蠢行为,以至于培养出一个个"小霸王"、"刁蛮公主"。这些现象尽管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但它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性是非常大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后果呢?原来,快乐是一种感受满足的体验,而这种满足感又是以遗憾和缺失为前提的,如果没有遗憾的感觉,就不可能体验到满足后的快乐与幸福。三、措施
部分富裕家庭的孩子,现在已经很难品尝到物质生活缺失的滋味了,可社会的现实,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所有的事情都能随心所欲。因此,缺失教育值得我们大力倡导。
假如孩子一直生活在"过度满足"的环境里,他的未来一定是不可想象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为此遗憾和不安,在多年的政治课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我建议家长应做如下的尝试。1、满足孩子的部分愿望就够了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办法就是百依百顺,过度满足。"被过度满足的孩子,容易养成任性、暴躁、急功近利等性格,与周围的人很难相处,不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人生态度消极,看问题比较偏激。过去的孩子,夏天如果能吃上一毛钱一支的冰棍儿,那简直快乐至极,可现在有了雪糕、冰激凌、酸酸乳等许多诱人的消暑冷品给孩子,孩子却少有快乐的感觉。以前的孩子吃块糖能甜上好几天,现在的孩子尝遍了各种各样的高级糖果却不觉得甜。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都是满足过度造成的,孩子没有缺失和遗憾的感觉,怎么能体验得到快乐呢?怎样才能让孩子体验缺失呢?①、凡是过分的不合理的要求,一概不满足。特别是超出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要求,做家长的,要学会巧妙地拒绝孩子。比如,(2004年)我班有个学生给家长每天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开出了这样的消费清单:每天,至少上网费2元(或家里上网,时间不受限制,要家长二选一),早点5元,午饭10元,晚饭10元,零花10元,合计35元/天,每月,鞋一双,不得低于300元,或三个月一双,必须是名牌耐克(800元/双),服装必须是中国名牌,春节期间,又和家长要掌上电脑,要钱到罢了,最关键的是要钱的方式另人不可思议,搞恶作剧,动辄把家里的东西从楼上往外扔,要不然就不活了,引得左邻右舍都驻足观看,以此来要挟家长。家长呢,一是觉得太丢人,二是觉得孩子长大了,有自尊,現在也有这个条件,结果是孩子来了学校成天玩掌上电脑,课堂不听,作业不交,想法怪异,观念偏极,成绩一塌糊涂。老师头疼,家长着急。这能完全怪孩子吗?试想,你从来就没有拒绝过孩子,到今天孩子管不了,才想起要拒绝他,这未免太晚了。建议:家长一定得学会巧妙地拒绝孩子,让他们明白,有些愿望是合情合理可以满足的,而有些愿望是不合理不能满足的,拒绝的次数多了,孩子便会学会自我克制,明白一些做事的原则和规则,提升内省智能,变得自律。②、对合理的要求,也不能百分之百满足,也要打折扣,适当控制。比如,星期天睡懒觉,不能超过八点,看电视、上网一两个小时足也,要给孩子留点遗憾和期待,这样孩子的快乐就会多一些。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孩子提出的要求,你没有很快满足他,而是吊足了孩子的胃口,让他在煎熬中等待、期盼,这时候得到的满足会快感倍增,也会更加珍惜。如果是"即时满足",没有了中间等待的缺憾,就不会有这种效果。当然,要提醒家长一句,缺失教育一样要有度,缺失要适当,不能违背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延迟满足不能超出孩子的承受范围。这样你的缺失教育才会收到理想效果。2、想办法让孩子体验快乐快乐是相对的,人生本来不缺少快乐,所缺少的只是对快乐的把握和感受。快乐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心理满足,是一种期待,是一种不需张扬的享受,是一束信任的目光,是一句关怀的话语,是一种克服困难后的愉悦......
快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中学校园里,爱好得到展示,特长得到认可,玩得痛快,学得疯狂,一定快乐;高尚的品质,文明的语言,得体的行为,被老师和同学们欣赏,一定幸福。
可现实生活中的少数中学生(特别是城市)却体验不到。因为他们没有缺失,他们觉得上学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家长的义务,是社会的责任,反到是认为:在学校,作业太多,负担太重;约束太多,放松太少;在家里,和父母代勾太深,共同语言太少;吃穿--名牌太少;娱乐--创新太少......什么活够了、玩腻了、看透了,一副玩世不恭、看破红尘的样子。为什么好多农家子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发奋,特别能珍惜时间,理解父母,孝敬长辈?因为他们的上学机会来之不易,他们的父母含辛茹苦,他们的兄弟姐妹渴望读书而没有条件......他们的缺失、遗憾太多太多。也因此,他们能真正体会到上学的来之不易,他们懂得读书是他们今生最大的幸福。所以立志报答父母,回馈社会。其实,对于病人来说,健康是最大的幸福,对于饥饿的人来说,添饱肚子是最大的快乐,匆忙的富人认为悠闲就是快乐,下岗工人认为有活干就是幸福,光棍汉认为娶上媳妇就是幸福,而陷入婚姻之战中的人认为冲出"围城"就是幸福。这些,孩子未必懂得,但家长懂得,可他们恰恰忽视了或是错过了对孩子教育的最好时机,当然这也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习惯有关。中国的母亲是这样教孩子成长的:小的时候,是喂孩子吃饭,扶孩子站立,护孩子走路。长大以后,是送孩子上学,陪孩子读书,帮孩子料理生活,日积月累,中国的孩子懂得了索取,习惯了依赖,没有了独立,反而是孩子的愿望稍得不到满足,他就觉得痛苦、不幸,就要抱怨家长,埋怨社会,惟独没有想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几年城市"啃老族"的出现,不就是例子吗?它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对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度满足的教育的是不是值得我们反思?而西方母亲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值得借鉴?西方的孩子,小时侯,自己手抓着吃饭,走路跌倒了要靠自己爬起来,上学是因为兴趣,这看似无情的教育恰恰教给了孩子的自立意识,造就了孩子的一种信念:要想享受快乐,就必须创造生活。给孩子留一点遗憾和缺失,让孩子从小懂得自立和自强,让他体会自己努力以后得到的幸福和快乐,这样他才会更加珍惜,才会实现我们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
家庭子女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学生群体--富裕家庭孩子的教育,是我们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更是富裕家庭遇到的一个共同难题。一、 表现1、相互攀比,盲目跟风型
这些富裕家庭中的部分孩子有以下共同特点:家庭收入可观,物质生活享受充分,精神生活贫乏,道德内驱力不强,行为怪异,作风散漫,不守纪录,经常迟到早退,语言粗鲁,脏话连篇,动辄骂娘,可谓"谈恋爱上网吧,佩首饰带卷发。""穿衣露脐,挤眉弄眼光脚丫,奇形怪状看指甲",在十七八岁这个黄金岁月里,他们"捧着小说--武打言情的;哼着小调--决斗爱情的;品着小吃--价高稀奇的;穿着小资--暴露鲜明的。"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我型我秀",相互攀比,盲目跟风,易受情绪支配,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2、铺张浪费观念异化型部分富裕家庭的同学是要啥有啥不缺啥,吃的、喝的、玩的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浪费的理由更是令人震惊:"我有钱,我浪费得起。"更有甚者说:"吃不完倒掉,用不完扔掉,从某种意义来说是消费的需要,是一种爱国行为,是为农民伯伯增加收入,是为工人叔叔解决后顾之忧,还能为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机会,这是为扩大内需作贡献。"3、埋怨家长无理取闹型
部分富裕家庭的学生,不懂得尊重父母,孝敬长辈,而是一味的埋怨家长:成绩不好,是家长没有尽责--关心不够;和同学闹矛盾,怪家长不给自己撑腰壮胆--实力不强;自己无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是家长无能."没有生活在千万、亿万富翁的家庭是他们最大的不幸。"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为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一哭二闹三上吊,动辄离家出走,以死相威胁,还美其名曰"找到了家长的软肋,切中了问题的要害。"
......二、 成因
之所以出现以上现象,与家长、社会、学校以及孩子所处的生活、学习环境都有一定的关系,特别与家长的"过度满足"关系更为直接,什么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自己以前缺失的,一定要在孩子身上补偿,什么别人家孩子有的,我们孩子也要有,人家孩子穿名牌,用名牌,我们孩子也不能被人家比下去;人家孩子有钢琴、有贵重玩具,动辄到外面旅游,咱家孩子也不能落下。有些富裕的家长对孩子过度宠爱,不惜一切代价,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可结果自己的孩子反而变得自私、暴躁,缺乏包容心与感恩心,常常为一点小事怄气、打架生事。有些家长甚至是"超前满足"、"超量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好象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就对不起孩子。正是父母这种过度满足孩子的愚蠢行为,以至于培养出一个个"小霸王"、"刁蛮公主"。这些现象尽管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但它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性是非常大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后果呢?原来,快乐是一种感受满足的体验,而这种满足感又是以遗憾和缺失为前提的,如果没有遗憾的感觉,就不可能体验到满足后的快乐与幸福。三、措施
部分富裕家庭的孩子,现在已经很难品尝到物质生活缺失的滋味了,可社会的现实,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所有的事情都能随心所欲。因此,缺失教育值得我们大力倡导。
假如孩子一直生活在"过度满足"的环境里,他的未来一定是不可想象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为此遗憾和不安,在多年的政治课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我建议家长应做如下的尝试。1、满足孩子的部分愿望就够了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办法就是百依百顺,过度满足。"被过度满足的孩子,容易养成任性、暴躁、急功近利等性格,与周围的人很难相处,不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人生态度消极,看问题比较偏激。过去的孩子,夏天如果能吃上一毛钱一支的冰棍儿,那简直快乐至极,可现在有了雪糕、冰激凌、酸酸乳等许多诱人的消暑冷品给孩子,孩子却少有快乐的感觉。以前的孩子吃块糖能甜上好几天,现在的孩子尝遍了各种各样的高级糖果却不觉得甜。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都是满足过度造成的,孩子没有缺失和遗憾的感觉,怎么能体验得到快乐呢?怎样才能让孩子体验缺失呢?①、凡是过分的不合理的要求,一概不满足。特别是超出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要求,做家长的,要学会巧妙地拒绝孩子。比如,(2004年)我班有个学生给家长每天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开出了这样的消费清单:每天,至少上网费2元(或家里上网,时间不受限制,要家长二选一),早点5元,午饭10元,晚饭10元,零花10元,合计35元/天,每月,鞋一双,不得低于300元,或三个月一双,必须是名牌耐克(800元/双),服装必须是中国名牌,春节期间,又和家长要掌上电脑,要钱到罢了,最关键的是要钱的方式另人不可思议,搞恶作剧,动辄把家里的东西从楼上往外扔,要不然就不活了,引得左邻右舍都驻足观看,以此来要挟家长。家长呢,一是觉得太丢人,二是觉得孩子长大了,有自尊,現在也有这个条件,结果是孩子来了学校成天玩掌上电脑,课堂不听,作业不交,想法怪异,观念偏极,成绩一塌糊涂。老师头疼,家长着急。这能完全怪孩子吗?试想,你从来就没有拒绝过孩子,到今天孩子管不了,才想起要拒绝他,这未免太晚了。建议:家长一定得学会巧妙地拒绝孩子,让他们明白,有些愿望是合情合理可以满足的,而有些愿望是不合理不能满足的,拒绝的次数多了,孩子便会学会自我克制,明白一些做事的原则和规则,提升内省智能,变得自律。②、对合理的要求,也不能百分之百满足,也要打折扣,适当控制。比如,星期天睡懒觉,不能超过八点,看电视、上网一两个小时足也,要给孩子留点遗憾和期待,这样孩子的快乐就会多一些。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孩子提出的要求,你没有很快满足他,而是吊足了孩子的胃口,让他在煎熬中等待、期盼,这时候得到的满足会快感倍增,也会更加珍惜。如果是"即时满足",没有了中间等待的缺憾,就不会有这种效果。当然,要提醒家长一句,缺失教育一样要有度,缺失要适当,不能违背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延迟满足不能超出孩子的承受范围。这样你的缺失教育才会收到理想效果。2、想办法让孩子体验快乐快乐是相对的,人生本来不缺少快乐,所缺少的只是对快乐的把握和感受。快乐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心理满足,是一种期待,是一种不需张扬的享受,是一束信任的目光,是一句关怀的话语,是一种克服困难后的愉悦......
快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中学校园里,爱好得到展示,特长得到认可,玩得痛快,学得疯狂,一定快乐;高尚的品质,文明的语言,得体的行为,被老师和同学们欣赏,一定幸福。
可现实生活中的少数中学生(特别是城市)却体验不到。因为他们没有缺失,他们觉得上学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家长的义务,是社会的责任,反到是认为:在学校,作业太多,负担太重;约束太多,放松太少;在家里,和父母代勾太深,共同语言太少;吃穿--名牌太少;娱乐--创新太少......什么活够了、玩腻了、看透了,一副玩世不恭、看破红尘的样子。为什么好多农家子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发奋,特别能珍惜时间,理解父母,孝敬长辈?因为他们的上学机会来之不易,他们的父母含辛茹苦,他们的兄弟姐妹渴望读书而没有条件......他们的缺失、遗憾太多太多。也因此,他们能真正体会到上学的来之不易,他们懂得读书是他们今生最大的幸福。所以立志报答父母,回馈社会。其实,对于病人来说,健康是最大的幸福,对于饥饿的人来说,添饱肚子是最大的快乐,匆忙的富人认为悠闲就是快乐,下岗工人认为有活干就是幸福,光棍汉认为娶上媳妇就是幸福,而陷入婚姻之战中的人认为冲出"围城"就是幸福。这些,孩子未必懂得,但家长懂得,可他们恰恰忽视了或是错过了对孩子教育的最好时机,当然这也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习惯有关。中国的母亲是这样教孩子成长的:小的时候,是喂孩子吃饭,扶孩子站立,护孩子走路。长大以后,是送孩子上学,陪孩子读书,帮孩子料理生活,日积月累,中国的孩子懂得了索取,习惯了依赖,没有了独立,反而是孩子的愿望稍得不到满足,他就觉得痛苦、不幸,就要抱怨家长,埋怨社会,惟独没有想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几年城市"啃老族"的出现,不就是例子吗?它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对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度满足的教育的是不是值得我们反思?而西方母亲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值得借鉴?西方的孩子,小时侯,自己手抓着吃饭,走路跌倒了要靠自己爬起来,上学是因为兴趣,这看似无情的教育恰恰教给了孩子的自立意识,造就了孩子的一种信念:要想享受快乐,就必须创造生活。给孩子留一点遗憾和缺失,让孩子从小懂得自立和自强,让他体会自己努力以后得到的幸福和快乐,这样他才会更加珍惜,才会实现我们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