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作为中西悲剧的经典代表作品,从戏剧内核、人物性格、内在精神、和剧作结局上都有诸多不同,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主要从人性的抉择出发,描述悲剧的产生,而纪君祥笔下的《赵氏孤儿》则是仁义与奸佞的较量,是自我利益与大义之间的抉择。
关键词:悲剧;戏剧精神;比较
《哈姆雷特》讲述了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因此为父王复仇,牺牲了自己的爱情与生命,最终与仇人一同赴死的故事。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中国古典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晋景公时代,忠臣赵氏因被奸人屠岸贾陷害,抄家灭门,赤脚医生程婴用自己的亲骨肉换回了孤儿赵武的性命,在一片责骂声中将他养大成人,并带领他认贼作父,得知真相的赵武为家人复仇,并铲除了奸佞的故事。两本巨作都是中西悲剧精神的集大成者,也都有着相似的戏剧主题——复仇。却因为不同的悲剧精神,有着不同的戏剧表现。
虽然两本戏剧都围绕着复仇为主题,却有着不相同的戏剧内核。《哈姆雷特》围绕个人性格缺陷,而《赵氏孤儿》却是围绕事件逼迫主人公选择。纵观全局,《哈姆雷特》就“生存还是毁灭”的困扰,在冷静筹划复仇与为父报仇的怒火中煎熬与转变,可以说是在人性欲望与理性中煎熬。在父亲亡魂告知叔父弑君篡位之后的真相后,哈姆雷特出于为人子女的人性本能,怒火中烧,然而恢复理智后,他又借“戏中戏”确认叔父罪行。而后,他在走廊中偶遇背对着他祈祷的卡劳狄斯,也因为不想让他上天堂而犹豫放弃。由此可见,原本善良单纯的王子在遭受不幸之后,软弱,犹豫不决的性格缺陷暴露无遗,也因此一再错失为父报仇的良机。
而《赵氏孤儿》则是由于奸佞陷害造成了悲剧的发生:忠良惨死,庄姬为保护幼子自尽身亡、赵武刚出世变成为孤儿。程婴、公孙先生、韩厥虽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历史与现实却让他们在忠义与亲情、大义与性命中犹豫徘徊。无论何去何从,必然都是悲剧结尾,这是事件决定的。人物的选择是道义的选择,是中华民族传承的孔孟精神,是舍生取义的大节意识,是人民与观众自觉遵守的民族文化,是真理,不可更改。
一、人物设置的异同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很自信的说过“悲剧是人的伟大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如果说哈姆雷特是伟大人物的灭亡,那么赵氏孤儿便是小人物的伟大痛苦。
哈姆雷特的伟大,除了丹麦王子尊贵的身份,同样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知识分子,叔父弑父娶母的行为改变了他单纯美好的生活轨迹,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带着学识归来准备大干一场建设国家,却发现阴谋,处于生死选择边缘,与敌人斡旋,最终复仇成功也献出了生命。《哈姆雷特》是借丹麦八世纪的历史反映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剧中哈姆雷特与克劳迪斯的斗争,也象征着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与反动的封建王权代表的斗争。揭露了英国封建贵族地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为了争夺权力而进行的殊死较量,批判以克劳迪斯为代表的王权与封建邪恶势力的罪恶行径。
王宏维曾经说过“以芸芸重生,即以小人物的苦难为悲剧主要表现题材,是中国古典悲剧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中国古典悲剧与希腊悲剧和其它欧洲悲剧的一个主要区别。”中国的悲剧则多以底层小人物、无权无势的弱者为主角。究其根源来看,中国戏剧起源较晚,而且戏子、戏剧家都地位卑微,作品也不能与诗词散文相抗衡。观众也都是底层小人物居多,他们喜欢看自己身边的故事。有学者認为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之所以在元代广为流传,有着反元复宋的民族斗争意识有关。
二、结局异同——大团圆与缺憾美
从戏剧任务来看,他们都圆满地完成了复仇的使命,然而赵氏家族得以鸣冤雪耻,而哈姆雷特却失去了生命。他们都在不断失去中完成自己的宿命。如果说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道义与人性的背离而产生的悲剧,那么《哈姆雷特》的悲剧则是由于自身性格缺陷与命运安排。
也许失去才是一种成长,赵武的一生注定不凡。成人之前,他是幸福的,他有着父亲程婴的谆谆教导,也有着养父屠岸贾的赏识与溺爱。然而当程婴告知他真相的那一刻,他肩负全家300余人的复仇任务,他需要亲手血刃疼爱自己的长辈。如果说襁褓中的他手无缚鸡之力,仅仅是一个没有血亲的孤儿,那么这一刻,在身份被告知的这一刻,他又重归了孤儿身份,束手无策。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传统意识当中,无论是陷害忠良,还是弑父,家仇国恨的统一给了赵武一个宿命,那便是复仇。由于他的血缘,由于历史事件的积淀,天给了他一个被迫的选择。只有完成了复仇的使命,程婴、公孙先生、韩厥等义士的血才没有白流。对于戏剧的传播意义来看,只有奸佞被消灭,百姓恢复安宁,忠良平反,才能起到儒家忠君爱国的意义。这同样是中国传统悲剧的大团圆结局。符合因果报应的生活哲学,这种善恶有报、的因果报应己经深深地浸染着中国悲剧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成为民族精神信仰的一部分,哀而不伤的风格也充斥着戏曲悲剧创作始终。
莎士比亚认为“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 [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66页
]对于哈姆雷特来说,他的一切都源于自己的性格抉择。母亲的乱伦,使得哈姆雷特失去了对爱情的信仰,一再错过奥菲莉娅。由于父亲的死,和对爱情的绝望,她结束了自己年轻而纯洁的生命。在多舛的时代,坏人的利用和信任缺失的诱因下,哈姆雷特失去了挚爱。这一由深爱到彷徨再至枯竭的感情发展过程中折射出了当时欧洲社会的现状和人性中有缺陷与丑恶,可见《哈姆雷特》并不只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三、中西悲剧精神传承不同
迥异的戏剧表现源于中西两方不同的文化理念,尤其是对于悲剧精神的理解,两本剧作有着较远差距。
古希腊悲剧继承了史诗和抒情诗的传统,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积极进取的抗争精神。肩负着重整乾坤的使命,让他曾经想到过死亡,但他想到死后“我”是否还存在。“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无论是行动还是思索,他总是在快要触及答案时戛然而止,转向,于是在“生存”与“毁灭”之间痛苦地挣扎。哈姆雷特以个人的能力发掘真相,对抗封建权威,志存高远,一心为父报仇,为民除害,也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
而《赵氏孤儿》中,所有的人物都遵从着忠君爱父的行为准则,并作为真理。所有的行为都是大义与私利之间的抉择。无论是尊崇儒家思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平民程婴,还是有着道法自然隐匿山水之间的公孙先生,亦或是儒家居于庙堂的韩厥守将。他们放弃了自我的选择,选择尊崇民族大义。在忠义抉择面前,无论是孔孟之道还是老庄思想都会化为统一。“天下有道则己,无道则隐”公孙先生在佞臣当道之时隐匿山林,遵从道法自然,听闻赵家遇难而孤儿死生未卜之时,毅然决然放弃颐养天年的机会,也印证着道家“安时而处顺”的处事原则。只因为为忠良留后。尽管以白发苍苍、老暮垂衣,为朋友情义,毅然主动承担罪责,在严刑拷打中死去。这跟先秦诸子以来世代流传的儒家忠君爱父行为准则分不开,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教化,是历史的选择,而非人物由内而外的内心抉择。
但无论哪种悲剧,都是文化与历史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龚世学《中国神话观念与中国古典悲剧精神的流失》 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3月
[2]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五),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3]王国维,《宋元戏剧史》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6-09-01
[4]纪君祥《赵氏孤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关键词:悲剧;戏剧精神;比较
《哈姆雷特》讲述了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因此为父王复仇,牺牲了自己的爱情与生命,最终与仇人一同赴死的故事。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中国古典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晋景公时代,忠臣赵氏因被奸人屠岸贾陷害,抄家灭门,赤脚医生程婴用自己的亲骨肉换回了孤儿赵武的性命,在一片责骂声中将他养大成人,并带领他认贼作父,得知真相的赵武为家人复仇,并铲除了奸佞的故事。两本巨作都是中西悲剧精神的集大成者,也都有着相似的戏剧主题——复仇。却因为不同的悲剧精神,有着不同的戏剧表现。
虽然两本戏剧都围绕着复仇为主题,却有着不相同的戏剧内核。《哈姆雷特》围绕个人性格缺陷,而《赵氏孤儿》却是围绕事件逼迫主人公选择。纵观全局,《哈姆雷特》就“生存还是毁灭”的困扰,在冷静筹划复仇与为父报仇的怒火中煎熬与转变,可以说是在人性欲望与理性中煎熬。在父亲亡魂告知叔父弑君篡位之后的真相后,哈姆雷特出于为人子女的人性本能,怒火中烧,然而恢复理智后,他又借“戏中戏”确认叔父罪行。而后,他在走廊中偶遇背对着他祈祷的卡劳狄斯,也因为不想让他上天堂而犹豫放弃。由此可见,原本善良单纯的王子在遭受不幸之后,软弱,犹豫不决的性格缺陷暴露无遗,也因此一再错失为父报仇的良机。
而《赵氏孤儿》则是由于奸佞陷害造成了悲剧的发生:忠良惨死,庄姬为保护幼子自尽身亡、赵武刚出世变成为孤儿。程婴、公孙先生、韩厥虽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历史与现实却让他们在忠义与亲情、大义与性命中犹豫徘徊。无论何去何从,必然都是悲剧结尾,这是事件决定的。人物的选择是道义的选择,是中华民族传承的孔孟精神,是舍生取义的大节意识,是人民与观众自觉遵守的民族文化,是真理,不可更改。
一、人物设置的异同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很自信的说过“悲剧是人的伟大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如果说哈姆雷特是伟大人物的灭亡,那么赵氏孤儿便是小人物的伟大痛苦。
哈姆雷特的伟大,除了丹麦王子尊贵的身份,同样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知识分子,叔父弑父娶母的行为改变了他单纯美好的生活轨迹,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带着学识归来准备大干一场建设国家,却发现阴谋,处于生死选择边缘,与敌人斡旋,最终复仇成功也献出了生命。《哈姆雷特》是借丹麦八世纪的历史反映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剧中哈姆雷特与克劳迪斯的斗争,也象征着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与反动的封建王权代表的斗争。揭露了英国封建贵族地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为了争夺权力而进行的殊死较量,批判以克劳迪斯为代表的王权与封建邪恶势力的罪恶行径。
王宏维曾经说过“以芸芸重生,即以小人物的苦难为悲剧主要表现题材,是中国古典悲剧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中国古典悲剧与希腊悲剧和其它欧洲悲剧的一个主要区别。”中国的悲剧则多以底层小人物、无权无势的弱者为主角。究其根源来看,中国戏剧起源较晚,而且戏子、戏剧家都地位卑微,作品也不能与诗词散文相抗衡。观众也都是底层小人物居多,他们喜欢看自己身边的故事。有学者認为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之所以在元代广为流传,有着反元复宋的民族斗争意识有关。
二、结局异同——大团圆与缺憾美
从戏剧任务来看,他们都圆满地完成了复仇的使命,然而赵氏家族得以鸣冤雪耻,而哈姆雷特却失去了生命。他们都在不断失去中完成自己的宿命。如果说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道义与人性的背离而产生的悲剧,那么《哈姆雷特》的悲剧则是由于自身性格缺陷与命运安排。
也许失去才是一种成长,赵武的一生注定不凡。成人之前,他是幸福的,他有着父亲程婴的谆谆教导,也有着养父屠岸贾的赏识与溺爱。然而当程婴告知他真相的那一刻,他肩负全家300余人的复仇任务,他需要亲手血刃疼爱自己的长辈。如果说襁褓中的他手无缚鸡之力,仅仅是一个没有血亲的孤儿,那么这一刻,在身份被告知的这一刻,他又重归了孤儿身份,束手无策。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传统意识当中,无论是陷害忠良,还是弑父,家仇国恨的统一给了赵武一个宿命,那便是复仇。由于他的血缘,由于历史事件的积淀,天给了他一个被迫的选择。只有完成了复仇的使命,程婴、公孙先生、韩厥等义士的血才没有白流。对于戏剧的传播意义来看,只有奸佞被消灭,百姓恢复安宁,忠良平反,才能起到儒家忠君爱国的意义。这同样是中国传统悲剧的大团圆结局。符合因果报应的生活哲学,这种善恶有报、的因果报应己经深深地浸染着中国悲剧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成为民族精神信仰的一部分,哀而不伤的风格也充斥着戏曲悲剧创作始终。
莎士比亚认为“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 [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66页
]对于哈姆雷特来说,他的一切都源于自己的性格抉择。母亲的乱伦,使得哈姆雷特失去了对爱情的信仰,一再错过奥菲莉娅。由于父亲的死,和对爱情的绝望,她结束了自己年轻而纯洁的生命。在多舛的时代,坏人的利用和信任缺失的诱因下,哈姆雷特失去了挚爱。这一由深爱到彷徨再至枯竭的感情发展过程中折射出了当时欧洲社会的现状和人性中有缺陷与丑恶,可见《哈姆雷特》并不只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三、中西悲剧精神传承不同
迥异的戏剧表现源于中西两方不同的文化理念,尤其是对于悲剧精神的理解,两本剧作有着较远差距。
古希腊悲剧继承了史诗和抒情诗的传统,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积极进取的抗争精神。肩负着重整乾坤的使命,让他曾经想到过死亡,但他想到死后“我”是否还存在。“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无论是行动还是思索,他总是在快要触及答案时戛然而止,转向,于是在“生存”与“毁灭”之间痛苦地挣扎。哈姆雷特以个人的能力发掘真相,对抗封建权威,志存高远,一心为父报仇,为民除害,也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
而《赵氏孤儿》中,所有的人物都遵从着忠君爱父的行为准则,并作为真理。所有的行为都是大义与私利之间的抉择。无论是尊崇儒家思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平民程婴,还是有着道法自然隐匿山水之间的公孙先生,亦或是儒家居于庙堂的韩厥守将。他们放弃了自我的选择,选择尊崇民族大义。在忠义抉择面前,无论是孔孟之道还是老庄思想都会化为统一。“天下有道则己,无道则隐”公孙先生在佞臣当道之时隐匿山林,遵从道法自然,听闻赵家遇难而孤儿死生未卜之时,毅然决然放弃颐养天年的机会,也印证着道家“安时而处顺”的处事原则。只因为为忠良留后。尽管以白发苍苍、老暮垂衣,为朋友情义,毅然主动承担罪责,在严刑拷打中死去。这跟先秦诸子以来世代流传的儒家忠君爱父行为准则分不开,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教化,是历史的选择,而非人物由内而外的内心抉择。
但无论哪种悲剧,都是文化与历史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龚世学《中国神话观念与中国古典悲剧精神的流失》 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3月
[2]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五),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3]王国维,《宋元戏剧史》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6-09-01
[4]纪君祥《赵氏孤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