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公共管理类的人才需要量也在日益增长,同时对于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他们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在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应当要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工作,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从而帮助他们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基于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视角,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原则,以及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基于创新能力的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公共管理类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递进的有机整体。因此,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应当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并根据学科的特点、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理论教学的进度对实践教学的进程进行统筹安排。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基本实验、前沿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毕业实践、专业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等,这些环节对于提升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要对这些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安排,不能缺失,也不可偏颇,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实践教学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探究性原则
在公共管理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对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同时还需要为学生的自主实践和自由创造提供良好的环境。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要遵循探究性原则,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传授学生掌握探究知识、科学思维以及创新知识的方法,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对学科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实践,促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探究和对知识进行创新,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渐进性原则
在公共管理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高校还应当要遵循渐进性原则,即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对实践环节进行统筹安排,分层次、分模块的开展实践教学,进而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系统的、全面的提升。在进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大一、大二阶段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主要以课程实验为主,而大三、大四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则主要以创新实践、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主。另外,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及组织形式的设计上,则需要做到承上启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从而确保公共管理类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
(四)个性化原则
公共管理类实践教学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即需要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要遵循个性化原则,充分的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在实践教学的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设置个性化的实践课程模块,并为学生搭建开放性的实践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和优势,进而更好的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
虽然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当中都对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实践教学的学分进行明确的规定。比如:计算机上级操作、军训与军事理论教育、编写调查报告、撰写毕业论文、毕业实习、顶岗实習、学术竞赛等。这些实践教学的项目的类型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些实践教学的类型大多数只能够起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各个高校的办学条件有限,使得很多的实践项目都无法完成,这也使得这些项目都成为了空谈。另外,还有很多高校的公共管理类实践教学学习所占的比例非常的低,有的甚至不到10%,这也会使得师生无法充分的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最后,从各大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来看,很多的实践教学项目都属于基础性的实践活动,根本无法将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科性和专业性特点充分的体现出来。
(二)缺乏有效的评估激励机制
公共管理类实践教学体系在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的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实践教学体系当中必须要有完善的教学评估机制,当完成实践教学之后,能够对实践教学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对于其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并及时发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便于今后加以改进,从而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虽然目前很多的高校都会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评价和激励制度,但是对于教师的奖励的形式和力度明显不足,并且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也存在一定的缺失,无法很好的调动教师和学生对于参与各种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其他实践形式得不到足够的保障
目前很多的高校会鼓励学生在课余实践参与何种社团活动或者各种知识竞赛活动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受到经费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内各类社团活动虽然能够实现经常性的开展,但是从整体上看数量还是比较少的。另外,在各类竞赛活动当中,虽然可以让一部分学生从中脱颖而出,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普及性和局限性。此外,还有很多的专业教师也会时不时的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实地参观和调查等,但是由于活动的费用需要教师和学生自己承担,这也使得这些实践活动难以形成常规化模式。
三、基于创新能力的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这样才能够确保后续的实践教学能够顺利的开展。我们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对于公共管理类人才的要求正在不断的提升,即要求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具备扎实的现代管理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还需要熟悉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基本的自动化办公操作技能的高级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必须要充分的考虑以下几点:1.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让他们今后能够更好的胜任工作岗位的需求;2.通过具体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的能力;4.鼓励学生积极的和教师与同学进行交流,锻炼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5.加强对学生进行日常自动化办公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文秘写作的技能;6.通过具体的实践项目,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团队精神和公共晋升,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当明确了各项具体的教学目标之后,就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的方式,分步骤、分阶段的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训练和提升,从而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共管理人才。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当明确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之后,就是要根据这些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安排,以此来确保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但是在实际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大多数高校都是根据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指示和规定进行的,从而使得教学方案无法将学校的特色和专业本身的特点充分的体现出来。因此,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改变这一现状。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要根据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教学计划进行科学的修订,并将实践教学的学分进行适当的提升,并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来提升师生共同参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以此来将专业的特色充分的体现出来,比如:探究有效的课堂实践教学形式、共同选择有关社会实际的研究课题、共同搜集专业教学案例等。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手段
在公共管理类專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想使得教学方案得到有效的实现,那么就需要依靠实践教学手段。公共管理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实践活动也是非常丰富的,因此,实践教学手段也应当是灵活多样的。那么高校就必须要对传统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在已有的实践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还可以添加更多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专项合作、挂职锻炼、科研攻关等,以此来不断的丰富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手段。但是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对象不应当仅局限于学生,教师也应当要作为实践教学的对象,只有当教师具备了充足的实践经验,才能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加灵活的运用各种实践教学手段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而达到良好的实践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够确保实践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调动师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必须要在整体上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个激励的原则性规定,并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制定不同的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以此来体现出实践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外,在实践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制定过程中,不仅需要有正面的激励机制,同时也还需要设置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师生采取消极的态度去对待实践教学活动,从而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必须要正确的意识自身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相关原则,选择好切入口,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善自身实践教学的模式,进而有效的提升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让他们今后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好的发展。(作者单位:1南宁师范大学、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 2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一、基于创新能力的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公共管理类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递进的有机整体。因此,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应当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并根据学科的特点、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理论教学的进度对实践教学的进程进行统筹安排。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基本实验、前沿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毕业实践、专业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等,这些环节对于提升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要对这些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安排,不能缺失,也不可偏颇,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实践教学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探究性原则
在公共管理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对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同时还需要为学生的自主实践和自由创造提供良好的环境。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要遵循探究性原则,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传授学生掌握探究知识、科学思维以及创新知识的方法,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对学科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实践,促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探究和对知识进行创新,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渐进性原则
在公共管理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高校还应当要遵循渐进性原则,即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对实践环节进行统筹安排,分层次、分模块的开展实践教学,进而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系统的、全面的提升。在进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大一、大二阶段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主要以课程实验为主,而大三、大四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则主要以创新实践、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主。另外,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及组织形式的设计上,则需要做到承上启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从而确保公共管理类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
(四)个性化原则
公共管理类实践教学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即需要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要遵循个性化原则,充分的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在实践教学的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设置个性化的实践课程模块,并为学生搭建开放性的实践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和优势,进而更好的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
虽然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当中都对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实践教学的学分进行明确的规定。比如:计算机上级操作、军训与军事理论教育、编写调查报告、撰写毕业论文、毕业实习、顶岗实習、学术竞赛等。这些实践教学的项目的类型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些实践教学的类型大多数只能够起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各个高校的办学条件有限,使得很多的实践项目都无法完成,这也使得这些项目都成为了空谈。另外,还有很多高校的公共管理类实践教学学习所占的比例非常的低,有的甚至不到10%,这也会使得师生无法充分的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最后,从各大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来看,很多的实践教学项目都属于基础性的实践活动,根本无法将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科性和专业性特点充分的体现出来。
(二)缺乏有效的评估激励机制
公共管理类实践教学体系在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的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实践教学体系当中必须要有完善的教学评估机制,当完成实践教学之后,能够对实践教学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对于其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并及时发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便于今后加以改进,从而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虽然目前很多的高校都会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评价和激励制度,但是对于教师的奖励的形式和力度明显不足,并且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也存在一定的缺失,无法很好的调动教师和学生对于参与各种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其他实践形式得不到足够的保障
目前很多的高校会鼓励学生在课余实践参与何种社团活动或者各种知识竞赛活动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受到经费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内各类社团活动虽然能够实现经常性的开展,但是从整体上看数量还是比较少的。另外,在各类竞赛活动当中,虽然可以让一部分学生从中脱颖而出,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普及性和局限性。此外,还有很多的专业教师也会时不时的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实地参观和调查等,但是由于活动的费用需要教师和学生自己承担,这也使得这些实践活动难以形成常规化模式。
三、基于创新能力的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这样才能够确保后续的实践教学能够顺利的开展。我们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对于公共管理类人才的要求正在不断的提升,即要求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具备扎实的现代管理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还需要熟悉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基本的自动化办公操作技能的高级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必须要充分的考虑以下几点:1.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让他们今后能够更好的胜任工作岗位的需求;2.通过具体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的能力;4.鼓励学生积极的和教师与同学进行交流,锻炼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5.加强对学生进行日常自动化办公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文秘写作的技能;6.通过具体的实践项目,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团队精神和公共晋升,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当明确了各项具体的教学目标之后,就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的方式,分步骤、分阶段的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训练和提升,从而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共管理人才。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当明确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之后,就是要根据这些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安排,以此来确保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但是在实际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大多数高校都是根据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指示和规定进行的,从而使得教学方案无法将学校的特色和专业本身的特点充分的体现出来。因此,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改变这一现状。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要根据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教学计划进行科学的修订,并将实践教学的学分进行适当的提升,并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来提升师生共同参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以此来将专业的特色充分的体现出来,比如:探究有效的课堂实践教学形式、共同选择有关社会实际的研究课题、共同搜集专业教学案例等。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手段
在公共管理类專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想使得教学方案得到有效的实现,那么就需要依靠实践教学手段。公共管理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实践活动也是非常丰富的,因此,实践教学手段也应当是灵活多样的。那么高校就必须要对传统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在已有的实践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还可以添加更多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专项合作、挂职锻炼、科研攻关等,以此来不断的丰富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手段。但是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对象不应当仅局限于学生,教师也应当要作为实践教学的对象,只有当教师具备了充足的实践经验,才能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加灵活的运用各种实践教学手段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而达到良好的实践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够确保实践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调动师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必须要在整体上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个激励的原则性规定,并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制定不同的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以此来体现出实践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外,在实践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制定过程中,不仅需要有正面的激励机制,同时也还需要设置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师生采取消极的态度去对待实践教学活动,从而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必须要正确的意识自身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相关原则,选择好切入口,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善自身实践教学的模式,进而有效的提升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让他们今后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好的发展。(作者单位:1南宁师范大学、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 2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