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经验抽象化的结果。如果小学数学课堂远离生活情境,学生将无法在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中建立联系,会导致学生不能准确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定理,或者不能运用数学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笔者在位置教学中使用了卡通人物图表和任课教师会议座席图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让学生随时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的联系。在路程问题的学习中,笔者使用的是手机导航软件中路线推荐方案,通过了解软件推荐路线的根据,在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速度、时间、距离三者的内在关系。在乘法学习时,笔者安排了菜市场结账方式的生活情境问题,通过五种解决策略,使孩子们熟练地掌握了乘法计算规则,也锻炼了孩子们思维的灵活性。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的桥梁,使小学数学课堂更有生命力。
【关键词】生活;数学;课堂;实践
数学是一门特殊的自然学科,是人为创造的学科。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根据自身对大自然的认知结果、生活经验,总结整理出了“数学”,用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生活。因此,离开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数学就毫无意义了,而离开了生活的数学课堂,就更会失去其客观价值。
曾经有这么一个案例,那是笔者多年前的一位六年级学生,存在着加减乘除的计算障碍,乘法口诀背不全。我问了他一个问题:“4乘以3等于多少?”他照样想了好久,紧咬嘴唇答不上话来。因为经常遇到他这种“脑筋短路”现象,我试着换了个角度问他:“校门口小卖部的冰淇淋,3元一根,买4根需要多少钱?”“12元”没想到他脱口而出。在我看来,这两个问题的性质完全一样,可对于这位同学来说,完成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这次,我有了思考:平时的数学教学是不是离生活太远了?数学课堂多数是基于数学符号的思维与操作,符号与其所代表的对象与事件之间的联系也被有意无意忽略。即使课堂上会运用生活中的例子,我也会自然地将事例中的数学符号抽象出来,重点解释符号中的数学关系,使数学课堂失去了生活的“活水之源”。
基于这种启发,我开始注意在课堂上引入生活中的数学案例,帮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理解数学原理,以数学知识为手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位置”教学时,我发现教材中使用的学生座位案例是基于教师在讲台上的视角来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而这一情景,学生很少体验得到,搞不好发生类似于面对面的两个人争论左右的情况。于是,我在教学中淡化了教材案例,以自制的两幅人物“群英谱”,引导学生学习概念。为了让学生更有兴趣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我第一幅图以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为主,通过游戏寻找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使孩子感觉到用数对描述人物的位置最方便、最准确,从而体会出数对这一概念对生活的意义所在。第二幅图我则用孩子最熟知的任课教师组成的人物图表,通过模拟孩子们为自己老师找开会座席的游戏,指导孩子们运用数对确定位置完成游戏任务。最后,我带着学生们从火车票、电影票、飞机票等实物的展示中,完全将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数学知识生活化。通过检测发现,孩子们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率达100%。
路程问题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难点。从生活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数学原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距离三者的关系,还能促使学生在生活运用这个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生活品质。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我首先布置孩子们用父母的手机百度导航出从家里到学校的导航建议截图发给我,我将这些图片做成课件,作为课堂学习的切入点。上课时,我指导孩子认识导航建议图上不同方案中的两个数据:时间和距离,让同学们猜想手机软件是如何得出时间的。在同学们感叹手机软件的神奇时,我适时板书路程问题三要素:时间、速度、路程。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三个要素的关系后,我让学生计算自己的导航数据的平均速度有何特点,从而了解导航软件的编程特点。同时,我又将孩子感叹的神奇化为好奇,让孩子们比较驾车方案中的三种方案的特点,了解导航软件是根据时间、速度、路程三者的关系来推荐驾车方案的。这时,孩子们提出了好多疑问:手机为什么不优先推荐最短路程的线路?为什么路程最短反而用时最长?为什么红绿灯多的路线时间会长些?……在孩子们的问题诱导下,讨论的问题越来越清晰:常规路線是速度较快,但路程不一定最短;拥堵路线或红绿灯多的路线因为速度慢,虽然路程短,但用的时间较多。经过这些关系的比较,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更形象地理解了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比常规教学中直接灌输正反比例关系更容易掌握。
我发现,将生活尽可能地嵌入小学数学课堂,不仅是利用生活素材理解数学原理和知识,还能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激发孩子们更有兴趣超越教材去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在四则混合运算学习中,我在课前布置了一个观察作业:去菜市场观察结账方式。课堂上,学生基本掌握了乘法知识后,我补充了一个生活情境问题:菜市场猪肉卖18元一斤,妈妈称了3斤。请问有多少种结账方式?同学位思索了一阵后,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种是:妈妈直接掏出54元给摊主,这就是乘法算式:18×3=54元。第二种是:妈妈给了60元摊主,摊主找了6元钱,因为妈妈没有4元零钱,数学计算方式:60-18×3=6元。第三种是:妈妈给摊主100元,摊主找了46元零钱,因为妈妈还要买其他菜,希望找整钱,数学计算方式:100-18×3=46元。第四种是:摊主又割了一块肉给妈妈,说:“补了些肉,凑齐60元。”妈妈就直接给了60元,因为摊主不希望找零钱,这是摊主常用的策略,既多卖了肉,又少找了零钱。数学计算方式:18×3 6=60元。第五种是:妈妈要求摊主割掉一点肉,只付50元,因为妈妈没带够钱,数学计算方式:18×3-4=50元。课堂气氛很热烈,孩子们思维很活跃,将四则混合运算知识在生活事例中的作用体会得很深刻。
虽然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策略,一般都是以数学课堂知识为基础的,但在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时,数学课堂提供的策略显然不如真实情境中的策略那么具有灵活性、创造性和有效性。当我们在课堂上将数学知识、定理抽象成一组符号时,孩子们很难将数学这一生活工具与生活实践自觉建立联系。这样,孩子们对数学的生活本质特征难以理解,对数学的兴趣难以获得利己性激发。而且,数学课堂思维都是要求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固定模式,用同一种方法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孩子们只能在纯思维的情境中进行思维的训练。但是,课堂不是完全的生活场所,只能将人类的认知经验抽象成符号表征它们,才能适应课堂教学环境。所以建立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建立数学知识的溯源环境,在生活素材中掌握数学知识和定理,学会针对同一问题在不同情境中找出不同的解决策略,会使数学课堂更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赵健.学习共同体的建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生活;数学;课堂;实践
数学是一门特殊的自然学科,是人为创造的学科。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根据自身对大自然的认知结果、生活经验,总结整理出了“数学”,用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生活。因此,离开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数学就毫无意义了,而离开了生活的数学课堂,就更会失去其客观价值。
曾经有这么一个案例,那是笔者多年前的一位六年级学生,存在着加减乘除的计算障碍,乘法口诀背不全。我问了他一个问题:“4乘以3等于多少?”他照样想了好久,紧咬嘴唇答不上话来。因为经常遇到他这种“脑筋短路”现象,我试着换了个角度问他:“校门口小卖部的冰淇淋,3元一根,买4根需要多少钱?”“12元”没想到他脱口而出。在我看来,这两个问题的性质完全一样,可对于这位同学来说,完成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这次,我有了思考:平时的数学教学是不是离生活太远了?数学课堂多数是基于数学符号的思维与操作,符号与其所代表的对象与事件之间的联系也被有意无意忽略。即使课堂上会运用生活中的例子,我也会自然地将事例中的数学符号抽象出来,重点解释符号中的数学关系,使数学课堂失去了生活的“活水之源”。
基于这种启发,我开始注意在课堂上引入生活中的数学案例,帮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理解数学原理,以数学知识为手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位置”教学时,我发现教材中使用的学生座位案例是基于教师在讲台上的视角来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而这一情景,学生很少体验得到,搞不好发生类似于面对面的两个人争论左右的情况。于是,我在教学中淡化了教材案例,以自制的两幅人物“群英谱”,引导学生学习概念。为了让学生更有兴趣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我第一幅图以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为主,通过游戏寻找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使孩子感觉到用数对描述人物的位置最方便、最准确,从而体会出数对这一概念对生活的意义所在。第二幅图我则用孩子最熟知的任课教师组成的人物图表,通过模拟孩子们为自己老师找开会座席的游戏,指导孩子们运用数对确定位置完成游戏任务。最后,我带着学生们从火车票、电影票、飞机票等实物的展示中,完全将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数学知识生活化。通过检测发现,孩子们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率达100%。
路程问题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难点。从生活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数学原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距离三者的关系,还能促使学生在生活运用这个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生活品质。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我首先布置孩子们用父母的手机百度导航出从家里到学校的导航建议截图发给我,我将这些图片做成课件,作为课堂学习的切入点。上课时,我指导孩子认识导航建议图上不同方案中的两个数据:时间和距离,让同学们猜想手机软件是如何得出时间的。在同学们感叹手机软件的神奇时,我适时板书路程问题三要素:时间、速度、路程。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三个要素的关系后,我让学生计算自己的导航数据的平均速度有何特点,从而了解导航软件的编程特点。同时,我又将孩子感叹的神奇化为好奇,让孩子们比较驾车方案中的三种方案的特点,了解导航软件是根据时间、速度、路程三者的关系来推荐驾车方案的。这时,孩子们提出了好多疑问:手机为什么不优先推荐最短路程的线路?为什么路程最短反而用时最长?为什么红绿灯多的路线时间会长些?……在孩子们的问题诱导下,讨论的问题越来越清晰:常规路線是速度较快,但路程不一定最短;拥堵路线或红绿灯多的路线因为速度慢,虽然路程短,但用的时间较多。经过这些关系的比较,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更形象地理解了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比常规教学中直接灌输正反比例关系更容易掌握。
我发现,将生活尽可能地嵌入小学数学课堂,不仅是利用生活素材理解数学原理和知识,还能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激发孩子们更有兴趣超越教材去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在四则混合运算学习中,我在课前布置了一个观察作业:去菜市场观察结账方式。课堂上,学生基本掌握了乘法知识后,我补充了一个生活情境问题:菜市场猪肉卖18元一斤,妈妈称了3斤。请问有多少种结账方式?同学位思索了一阵后,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种是:妈妈直接掏出54元给摊主,这就是乘法算式:18×3=54元。第二种是:妈妈给了60元摊主,摊主找了6元钱,因为妈妈没有4元零钱,数学计算方式:60-18×3=6元。第三种是:妈妈给摊主100元,摊主找了46元零钱,因为妈妈还要买其他菜,希望找整钱,数学计算方式:100-18×3=46元。第四种是:摊主又割了一块肉给妈妈,说:“补了些肉,凑齐60元。”妈妈就直接给了60元,因为摊主不希望找零钱,这是摊主常用的策略,既多卖了肉,又少找了零钱。数学计算方式:18×3 6=60元。第五种是:妈妈要求摊主割掉一点肉,只付50元,因为妈妈没带够钱,数学计算方式:18×3-4=50元。课堂气氛很热烈,孩子们思维很活跃,将四则混合运算知识在生活事例中的作用体会得很深刻。
虽然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策略,一般都是以数学课堂知识为基础的,但在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时,数学课堂提供的策略显然不如真实情境中的策略那么具有灵活性、创造性和有效性。当我们在课堂上将数学知识、定理抽象成一组符号时,孩子们很难将数学这一生活工具与生活实践自觉建立联系。这样,孩子们对数学的生活本质特征难以理解,对数学的兴趣难以获得利己性激发。而且,数学课堂思维都是要求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固定模式,用同一种方法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孩子们只能在纯思维的情境中进行思维的训练。但是,课堂不是完全的生活场所,只能将人类的认知经验抽象成符号表征它们,才能适应课堂教学环境。所以建立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建立数学知识的溯源环境,在生活素材中掌握数学知识和定理,学会针对同一问题在不同情境中找出不同的解决策略,会使数学课堂更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赵健.学习共同体的建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