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认识面积”是一节图形概念课, 大部分教师教学本课时会组织学生比较黑板面、国旗面、书本面的大小, 再引导学生模仿着表述, “教”的痕迹较重.许卫兵老师打破常规的教学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面积”是一节图形概念课, 大部分教师教学本课时会组织学生比较黑板面、国旗面、书本面的大小, 再引导学生模仿着表述, “教”的痕迹较重.许卫兵老师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 他立足于数学课程整体, 用结构化的方式处理教材.抓住了“面积”的上位概念, 将“面积”纳入学生已有的时间、长度、质量等计量结构中进行教学, 凸显了它的计量意义, 让学生充分感知了面积计量的生活需求.
其他文献
“以生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教育目标。当前,学困生现象在学校中并不少见,但教师是否真正关注到学困生?数学课堂怎么让学生学而不“困”?近年来,笔者一直关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发现只要教师心中装有学困生,时时关注学困生并加以耐心细致的引导,学困生可逐渐脱“困”,迎头赶上! 一、教学活动多样化,引导学困生参与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要围绕知识的重难點设计探究活动,鼓励学困生积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把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课堂知识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以创设出生动的富有吸引力的数学情境。为了让低年级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具体、直观,培养学生的数学视野,教师应努力构建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 一、“活化”教材,构建生活化情境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用教材,通过生活化、直观化、形象化的数学情
当前,有部分教师对学具的运用频率较低,担心学生在操作时课堂纪律不好组织,就不让学生操作;有的操作流于形式,没有给学生充分的动手、动脑空间;有的操作形式单一,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对操作过程的描述,对学生思维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学具操作的目的、时间和方法,优化学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新知,发展思维能力。 一、明确操作目的,让学生动有所向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有着图文并茂的特征。每当学生翻开语文课本,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插图就展现在眼前,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艺术的熏陶。 审美教育是美学与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价值观有助于智力与品德的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深度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灵美、语言美、礼乐美等资源,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或点明了知识的要点,或提示了理解课文的思路,或体现了能力训练点,或渗透了教法和学法,是语文教师备课和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那么,如何巧妙利用课后练习,有效落实语文要素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研读课后练习的编排意图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围绕单元语文要素编排设计,形式多样,意图明确。有的课后练习指向
统编版教材特别重视学生对课文的“复述”, 在对学生进行复述能力的培养上, 教材的编排是呈螺旋上升趋势的.那么, 如何根据教材中精心准备的故事内容,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复
笔者认为, 借助课堂前测, 将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学情, 从而精准地开展课堂教学.下面, 笔者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 谈谈如何做好前测, 达成精准教学.
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和依据.本文针对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展开论述, 希望能与同行探讨课
学会写作、学会记录所思所想, 这对学生来说, 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发现, 许多学生不喜欢写作, 甚至谈写作色变, 他们把写作当成是种负担, 写作内容不切
这个暑假,来自贵阳的106名小学生在贵州研学教育老师的带领下,到石阡炬峰综合拓展训练基地开展了为期6天的军事主题研学营.在军事化的营地生活体验中,孩子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