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视角看问题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h3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思维 活动 素养
  教学是开“窗”,而不是围墙。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让学习真实发生。我从课后思考题人手,努力从下面的三个方面来体现对《钟表与星期》一课的理解。
  一、转换角度——开智慧之“窗”
  创新来自打破、重立,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本课开始,我以有悖于常规结果的算术引入,8 5=1,6 6=0,2-4=10,这样的算式对吗?学生在怀疑、思考、顿悟中突破认知疆域,打开认知视野,帮助学生感受到原来换个角度,就有新路。随后引领学生继续研究星期中的算术,继而突破生活,向数学深处漫溯,研究除以9的余数的问题,在不同问题的探索中不断丰富学生的研究视角。6 6=12,6 6=5,6 6=3,相同的问题,不同的结果,不一致的并非就是错,帮助学生感受到对事物的判断并非只有对错二元;相同的问题,不同的角度,便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这些既是对数学学习的拓展,更是对人生智慧的启迪。
  二、立足思维——开育人之“窗”
  叶澜教授在她的文章《融通“教”“育”,深度开发学科的育人价值》里谈到:“学科内容育人价值的深度开发,就是使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已有的认识与经验关联起来,并让他们产生知识之树的生长、发展感;把知识的內在结构、在人类生活中的存在形式揭示出来。”于是,我在引导学生运用“钟面算术”“星期算术”解决“除以9余数问题”的研究中,经历猜想、验证、说理的过程,与自我对话、与同伴对话,帮助学生积累科学的研究经验;在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内容之间的相同因素,在变化中寻找不变,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类推的数学思考方法;在不断的反思中,发现不同的计算都是“经历一个循环就归零,再重新计数”。经历模型提炼的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建模的思想。如此在真实的学习中,让思维活动发生,并不断地走向纵深。
  三、课外阅读——开素养之“窗”
  数学是一种文化,文化的精髓在于“以文化人”。其中课外阅读是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最后我向学生介绍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张景中爷爷的《教你学数学》,并向学生推荐中国数学科普读物“三驾车”:张景中、谈祥柏、李毓佩的科普书籍,激发学生阅读数学课外读物的热情,让学生的学习向课外延伸,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怀特海说:一个孩子如果在浪漫期没有更丰富的体验,没有对新奇生活的向往,当他真正遇到学业挑战的时候,还会有什么力量来支持他呢?为了学生能对数学永远保持一分好奇和探究的热情,努力构建我们的童心课堂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话、交流、阅读、思考,初步了解“钟面算术”和“星期算术”。
  2.初步接触“同余类”的计算,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获得“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数学感悟的同时,渗透变与不变的思想,获得人生启迪。
  教学重点:领悟“相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教学难点:理解“每满一个循环就归0,重新计数”特殊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考考你们的眼力!你看到了什么?
  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我们就能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一、见识奇异,激发兴趣
  1.老师给大家带来几道题,咱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出示:6 3=
  会吗?等于——9
  出示:4 7=
  等于——
  出示:12 1=
  出示:1
  咦,不一样?
  出示:6 6=
  出示:0
  有意见?感觉好像有些问题?
  还有一题,一起来看看!出示1-2=11
  2.怎么样,有什么想说的?
  你认为是错的?还有人认为是错的吗?认为是错的同学请举手!
  3.换个角度说明道理:从我们已有的知识来看,12 1=1显然是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呢,你就会发现,它又是有道理的!(出示钟面)现在你能说说其中的秘密了吗?(互相说、指名说)
  4.学生举例:你能模仿这样的算术,也写一道钟面上的算术,也让人觉得很有趣呢?(算式越有意思掌声越热烈)
  5.交流指出:加法强调满12归0重新计数,减法怎样能快速判断这个结果是对的?(因为钟面上12个小时就是一个循环,可以先加上12再减)
  6.小结:看!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就写出了有意思的钟面算术。(出示课题)今天的钟面算术与平常的算术有什么不一样吗?
  (得到的都是小于12的数,你说的这个太重要了,大于12怎么办呢?就归0再重新计数)
  二、星期引申,举一反三
  过渡:在学习钟面算术之前,6 6的结果是12;学习了钟面算术之后,我们知道了6 6=0。如果再换个角度——“星期算术”,6 6又该等于多少呢?
  课件出示:
  星期里的算术
  从星期一到星期六,分别用1到6表示,星期日用0表示。
  6 6=?
  1.小组讨论:在星期问题中,6 6=?说说你的理由。
  现在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我们组的意见是——)
  (评价:这位同学的解释你听懂了吗?停留一段时间,每逢7就归0,重新计数)
  2.学生举例:写的时候要提醒大家什么呢?
  (1)举出类似3 4=0的算式。
  (2)思考:2-5=4,怎样快速判断这道算式是正确的?
  第二次小结:星期算术又与我们的常规数学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星期7天为一个循环,凑足7天,就归零,重新计数。)   (星期几再过几天就是星期几)
  三、接力挖掘,拓展内涵
  师:钟面算术和星期算术,给我们的数学学习打开了又一扇神秘的大门,这类算术,除了有趣之外,还能给你什么启示吗?(让生简单地说一说)研究了下面的问题或许再回过头来看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1.解决一个数被9除的问题。
  (1)出示题目:979
  师:你能很快判断这个数能不能被9整除吗?(每位数上的和加起来是不是9的倍数)有更簡单的方法吗?(我们刚刚学的星期算术和钟面算术对这题有启发吗)
  (2)出示:(这个数呢?)7654321
  (适时小结:和钟面算术、星期算术一样,满9了归零重新计数,我们能很快解决有关9的整除问题)
  2.解决类数之间加减关系问题.
  一个数除以9,余数可能是哪些?(0N8)
  所有的自然数,用9除余0,叫作0类数,用9除余1的,叫作1类数,然后是2类数,3类数……一直到8类数。
  (1)理解这几句话,同桌互相举例。
  (2)类数和类数之间还可以相加:出示979 7654321,他们的和能被9整除吗?
  (3)交流方法:①和算出来除以9;②7类数 1类数=8类数,余数解释。
  (4)拓展:那其他类数之间有没有相加的关系呢?(任意指几个学生说一说)
  (5)猜想验证,说清道理:这是他们的猜想,你们认为对吗?怎么知道对不对。对,大胆猜想之后我们得小心求证。你们准备怎么求证?
  让学生举几个例子,不需要交流,只需要问他们是不是都符合这个规律?
  师:我们每人举几个,大家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个,万一咱们没举到的例子里有不符合要求的呢?能讲道理说清楚吗?
  探究延伸:
  在学生写出验证出的加法后,引导:进一步地想,除此之外,进行其他运算,这种关系仍然成立吗?(学生试着举例验证)
  (6)练一练(4条)
  (7)小结:出示6 6=12 6 6=56 6=3
  你有什么收获?
  出示:相同的问题,不同的角度,不一样的收获!
  生活中有没有换个角度也可以写出不一样的算式问题呢?
  (生举例:季度、月份等等)
  四、总结升华,推荐阅读(课件出示,略)
其他文献
【摘要】猜想是科学进步的动力,是科学创新的火苗。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引擎,是探究式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失去猜想,科学探究便迷失了方向,培养学生猜想意识与能力是每位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科學教学中要用智慧猜想点燃科学探究,引导学生乐意猜想、善于猜想。  【关键词】科学探究 快乐猜想 自由猜想 科学猜想 智慧猜想  “探究式学习”是小学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引擎,是探究式学习不可或缺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新课标规定: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会写,识字量占小学六年识字总量的60%,平均计算下来,每学期大约要认识500个左右的汉字。识字成为学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但识字效率不高,学生识字能力不强,仍然是识字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一、学生识字“学与教”的现状  从学生学习行为看,学生在生字学习上效果不佳,主要受学生的心理发展制约,体现在三个方面:
2015年,江苏省兴化市小学语文二级名师工作室成立。来自全市八所学校的十位青年骨干教师,他们怀着一颗成长之心而来,聚集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旗帜下,研究儿童,推敲课堂。工作室领衔人吴小健老师,先后被评为泰州市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一直潜心于小学阅读教学和儿童阅读的研究,曾获省级赛课一等奖,数十篇文章发表于《中国教育报》《小学语文教学》等报刊。在他的带领和推动下,工作室开始启程。近一
【情景呈现】  板块一:  师:(出示: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这句话中有一些表示颜色的词,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生: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  师:这三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当中,你最想读哪一个词?为什么?  生:我最想读蓝湛湛,天空很蓝很蓝,很漂亮。  师:是啊,看,(图片)晴朗的天空很蓝很蓝,这就叫——  生(齐):蓝湛湛。  板块二:  师:这三个词语有一个共同的特
【关键词】寓言教学 文体意识 语用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后人将其解释为“寄寓之言”。其语言简明而生动,颇受学生喜爱。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莫过于引导学生围绕寓言的寓意展开分析讨论,最后以归纳出寓言中蕴含的道理来收尾。然而寓言教学本身,仅将重点置于品味寓言寓意中,是远远不够的。  从文体的角度而言,寓言向来言简意赅、篇幅短小,其语言生动,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异常鲜明,常借助
2014年5月,我参加了宁波市小学科学高级研修班培训,并在第三次培训中展示了一堂公开课,执教课例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六课《在星空中(一)》。本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一个星座模型;第三部分认识星座。本课学习的重要目标是通过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让学生客观真实地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分析与思考】  学生
【摘要】如何让学生产生质疑,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促进知识的形成与思维的发展,是一堂好课的重要指标。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去质疑:1. 质疑,教师要肯于承受;2.质疑,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3. 质疑,教师要巧于引导;4.质疑,教师要着眼于发展。  【关键词】质疑思维发展  要上好一堂好课,必须要上活一堂课,而课堂氛围的活跃又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因此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表述
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才能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应用。”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按设计方案去实施教学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很多时候可能因意外情况要作出一些适当的调整和改变。  一
“数感”一词出自于英语“Number Sense”,可翻译成数感、数觉或数意识。它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到的六大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几个阶段的内容中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那么,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呈现出重要的辅助作用,做好信息技术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通过分析江苏省“领航杯”优课评比一等奖的教学课例,针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 信息技术 有效性  近年来,信息技术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已经被广大英语教师认可并应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