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探究化、教学活动网络化、教学结果创新化等方式使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过程更加符合人类本身的思维规律。
【关键词】网络教育 阅读教学 教学模式 课型探索
一、通过多媒体展示语文教材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这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在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辅之以多媒体展示型课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生活积累,扩充想象空间,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的一种整和形式.在进行课内教材的阅读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在充分感知教材的情况下,播放多媒体展示型课件。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多媒体展示型课件直观感性的媒体形象阻塞学生想象创造的通道,充分发挥文学意象的丰富性、开放性、复杂性、深邃性乃至超象性等特点:另一方面,多媒体展示型课件所展示的审美意象,裹挟和传达着制作者的理解和阐释,而多媒体展示型课件的情感和生命体验,比我们的学生要丰富和深刻得多,能够补充学生生活阅历和经验的不足,引领学生更加理性地把握并阐释作品的底蕴,最终达到学生与文本的沟通与交融。这种整和方式不但适用于课内教材的阅读教学,同样适用于课外选文的阅读教学。这样,教师通过合理地搭配使用传统媒体与现代教育媒体手段,既能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联想空间,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清晰、直观、生动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网络教室开展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网络环境下信息传媒集影、音、图、文于一身,为开展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自主阅读带来了可能。学生的阅读目的更加倾向于欣赏。而不仅是写作,基于数字化阅读资源的非教材使语文课堂学习更加全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还可以及时求助,网络平台对阅读和交流过程的全面记录更有利于自我反思。与使用传统的文字阅读资源相比,数字化阅读资源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虚拟仿真、远程共享特性。数字化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不同,学习者的阅读不依赖于课本与教师的讲授,而是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问开展协商讨论,并通过对资源的利用,以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阅读。这不仅扩大了阅读教学内容的外延,还提出了阅读教学过程的新方法,这就是——网络读书讨论课。网络读书讨论课是指教师利用网络(包括局域网和互联网)所提供的丰富的学术和教育资源和设备,以网络聊天室或论坛为教学空间,针对所读作品进行单向和多向交流,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这种课型可以跨越时空,多向交流,并使个别化语文教学活动以及个人自主探究式学习和交互式集体合作学习成为可能。具体教学形态有以下两种:
选择性阅读。选择性阅读是指认知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兴趣在“博览”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并将自己的感受发表在网上.具有相同阅读兴趣的同学同样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点评并适当引导,这是一种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其理论依据是认知心理学的知觉选择性原理。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主体对对象的感知常常是以主体的需要、爱好、理解为原则进行感知取舍的,通过选择性阅读刺激学生的阅读兴奋点,不但有利于学生在博览的基础上形成倾向性鲜明的个性化阅读特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主动吸取信息、选择信息的能力,丰富了学生书本以外的知识,更重要的也是突破了语文教学中以书本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方式,形成以“资源为辅助”的“开放式”的真正的“大语文”教学。
取样阅读。同选择性阅读一样,取样阅读采用的也是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针对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取其精华部分,指导学生精读、熟读,并组织大家在网上进行讨论。这种阅读教学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有时间熟读、熟背精彩片断,在记忆库中储存有价值的语文素材;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根据个体发展的需要提取最有价值的、最精华的信息的能力。
三、通过互联网联接的校外语文课阅读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文学知识扩展阅读课是指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大量的影、音、文字等方面的资料加深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一种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和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课堂走向生活。这样,大大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内容,使语文教材更加完善,更富于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与实效性。其中泛读就是一种重要的“面”的信息输入方式,
泛读(即博览)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借助于网络丰富的资源进行全方位的阅读,并及时发表自己感受的一种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和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当今迅猛发展的社会的能力。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阅读的革命。网络信息的超文本性与网状辐射的结构使得信息的组织形式与信息内容呈现的多样性、复杂性结合起来,将自然信息与文本信息表达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呈现出信息量大,信息涵盖面广,信息更新率高,信息视角全,反应速度快等鲜明的特征。它囊括了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文史知识、军事著作,纵贯上下几千年,横穿东西南北中,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自然山水,风土人情,时事政治……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利用网络的这些特点,结合语文学科的特色来教学,就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当然,教无定法,以上几种课型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有的甚至可以互相结合补充,目的也应始终明确,那就是一切为了阅读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网络教育 阅读教学 教学模式 课型探索
一、通过多媒体展示语文教材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这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在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辅之以多媒体展示型课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生活积累,扩充想象空间,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的一种整和形式.在进行课内教材的阅读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在充分感知教材的情况下,播放多媒体展示型课件。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多媒体展示型课件直观感性的媒体形象阻塞学生想象创造的通道,充分发挥文学意象的丰富性、开放性、复杂性、深邃性乃至超象性等特点:另一方面,多媒体展示型课件所展示的审美意象,裹挟和传达着制作者的理解和阐释,而多媒体展示型课件的情感和生命体验,比我们的学生要丰富和深刻得多,能够补充学生生活阅历和经验的不足,引领学生更加理性地把握并阐释作品的底蕴,最终达到学生与文本的沟通与交融。这种整和方式不但适用于课内教材的阅读教学,同样适用于课外选文的阅读教学。这样,教师通过合理地搭配使用传统媒体与现代教育媒体手段,既能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联想空间,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清晰、直观、生动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网络教室开展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网络环境下信息传媒集影、音、图、文于一身,为开展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自主阅读带来了可能。学生的阅读目的更加倾向于欣赏。而不仅是写作,基于数字化阅读资源的非教材使语文课堂学习更加全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还可以及时求助,网络平台对阅读和交流过程的全面记录更有利于自我反思。与使用传统的文字阅读资源相比,数字化阅读资源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虚拟仿真、远程共享特性。数字化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不同,学习者的阅读不依赖于课本与教师的讲授,而是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问开展协商讨论,并通过对资源的利用,以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阅读。这不仅扩大了阅读教学内容的外延,还提出了阅读教学过程的新方法,这就是——网络读书讨论课。网络读书讨论课是指教师利用网络(包括局域网和互联网)所提供的丰富的学术和教育资源和设备,以网络聊天室或论坛为教学空间,针对所读作品进行单向和多向交流,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这种课型可以跨越时空,多向交流,并使个别化语文教学活动以及个人自主探究式学习和交互式集体合作学习成为可能。具体教学形态有以下两种:
选择性阅读。选择性阅读是指认知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兴趣在“博览”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并将自己的感受发表在网上.具有相同阅读兴趣的同学同样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点评并适当引导,这是一种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其理论依据是认知心理学的知觉选择性原理。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主体对对象的感知常常是以主体的需要、爱好、理解为原则进行感知取舍的,通过选择性阅读刺激学生的阅读兴奋点,不但有利于学生在博览的基础上形成倾向性鲜明的个性化阅读特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主动吸取信息、选择信息的能力,丰富了学生书本以外的知识,更重要的也是突破了语文教学中以书本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方式,形成以“资源为辅助”的“开放式”的真正的“大语文”教学。
取样阅读。同选择性阅读一样,取样阅读采用的也是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针对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取其精华部分,指导学生精读、熟读,并组织大家在网上进行讨论。这种阅读教学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有时间熟读、熟背精彩片断,在记忆库中储存有价值的语文素材;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根据个体发展的需要提取最有价值的、最精华的信息的能力。
三、通过互联网联接的校外语文课阅读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文学知识扩展阅读课是指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大量的影、音、文字等方面的资料加深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一种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和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课堂走向生活。这样,大大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内容,使语文教材更加完善,更富于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与实效性。其中泛读就是一种重要的“面”的信息输入方式,
泛读(即博览)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借助于网络丰富的资源进行全方位的阅读,并及时发表自己感受的一种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和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当今迅猛发展的社会的能力。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阅读的革命。网络信息的超文本性与网状辐射的结构使得信息的组织形式与信息内容呈现的多样性、复杂性结合起来,将自然信息与文本信息表达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呈现出信息量大,信息涵盖面广,信息更新率高,信息视角全,反应速度快等鲜明的特征。它囊括了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文史知识、军事著作,纵贯上下几千年,横穿东西南北中,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自然山水,风土人情,时事政治……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利用网络的这些特点,结合语文学科的特色来教学,就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当然,教无定法,以上几种课型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有的甚至可以互相结合补充,目的也应始终明确,那就是一切为了阅读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