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部编版新教材的普遍推行,阅读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亲子阅读是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补充,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接的桥梁,无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或是对促进家校沟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阶段,根据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特征,本文倡导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目标,制订书单,给予具体的阅读方法的指导等策略介入高年段的亲子阅读,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亲子阅读;语文教师;策略
亲子阅读又称为亲子共读,它以具体的书籍作为媒介,是家长和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中开展的一个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产生交流与互动,既能深化彼此对书籍的理解,也有利于形成和谐稳定的亲子关系。虽然在亲子阅读中,父母是主要的参与者,但是由于知识水平和阅读方法等方面的欠缺,仍需要专业语文教师的介入。语文教师将相关的理念传递给家长,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一定的专业指导,可使亲子阅读的价值及教育作用得到提高。
一、目标为导向,阅读有方向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第三学段(5-6年级)“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明确的阅读目标可以唤起阅读意志,从而转化成为自觉的阅读活动,产生积极的阅读效果。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介入学生阅读目标的建立。
那么,语文教师如何介入学生建立阅读目标?笔者认为,首先可以根據《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建立宏观目标,如新课标里面要求高年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敢于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等。此目标的建立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高年段应该具备的阅读水平,从而给学生提供一定量的阅读书籍。
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制定短期内的目标。如,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触摸自然”,这一单元的目标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在习作时能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具体。那么,教师便可以此作为学生一至两周内的目标,同时,教师要把目标通过QQ或微信群的方式发给家长,让家长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有助于他们对孩子阅读方向的指导。学生在阅读时便能将本单元课堂上所学方法运用到课外的阅读中去,也能具体把握读写景的文章时具体读什么,怎么去读。此举既能深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短期目标的达成。
二、书单需制定,同异相结合
亲子阅读读什么?不能以孩子喜欢什么就读什么,更不能家长认为该读什么就读什么。怎么样才能定制科学的书单呢?这就需要老师、家长和孩子共同定制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亲子阅读计划,具体可结合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书单:
其一,教师可参考新课标里推荐的优秀诗文推荐篇目,丰富学生课外古诗词阅读的积累。新课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里面的内容是浓缩的精华,具有权威性。其二,教师可围绕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推荐书目,例如,人教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故事”,那么,教师便可推荐相应的中国古代有名的民间故事给学生看,如《孟姜女的故事》《白蛇传》等。也可根据教材出现的作家推荐相应其相应的书目,如,学到老舍的《他像一颗挺脱的树》,那么,教师便可拓展学生阅读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名篇,加深对作者写作风格等内容的了解。其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确定的书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亲子阅读是一种家庭个性化的阅读。因此,教师既要注重共性方面的阅读书目的推荐,也要尊重孩子与家长个性化的爱好需求。莱布尼茨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要将潜能充分显现出来,需要某种帮助,也就是说要凭感觉提供某种“机缘”。亲子阅读,何尝不是一种机缘所在呢?
市场上的书籍浩如烟海,质量参差不齐,如何在书海中寻求属于学生自己的书单尤为重要,语文教师的介入不可或缺。在介入过程中,语文教师既要有共性的指导,又要有个性指导,即同异相结合。并且,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大部分阅读书目仍由学生自己,或者学生和家长一起去选择,保证阅读的个性化。
三、方法来指导,效率可提升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评价,提到“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阅读的方法非常重要:第一,阅读时切忌出声,因为读出声就会大大地降低阅读的速度,一般要采用默读的方式,这样思想才能高度集中,更好地提高阅读效果。第二,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要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拿到书首先要对书本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快速浏览整本书,然后有选择地进行略读或者精读,对于不感兴趣或者不重要的文段不需要一字一字,一行一行地读,可以一目十行地看,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跳过无关的部分。对于重要的文段或者感兴趣的部分,可以采取精读的方法,这个时候阅读的速度可以放慢,甚至反复读。第三,阅读时可以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所想所感,然后跟家长交流的看法,在交流中,家长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加入自己生活经验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事物的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加深认识,从而获得更多的感悟,更好地培养亲子感情。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实践以上策略后发现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提高。同时,还有效地促进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与亲子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探索小学语文教师介入高年段亲子阅读更多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余光.中国阅读大辞典[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04):431.
【关键词】亲子阅读;语文教师;策略
亲子阅读又称为亲子共读,它以具体的书籍作为媒介,是家长和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中开展的一个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产生交流与互动,既能深化彼此对书籍的理解,也有利于形成和谐稳定的亲子关系。虽然在亲子阅读中,父母是主要的参与者,但是由于知识水平和阅读方法等方面的欠缺,仍需要专业语文教师的介入。语文教师将相关的理念传递给家长,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一定的专业指导,可使亲子阅读的价值及教育作用得到提高。
一、目标为导向,阅读有方向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第三学段(5-6年级)“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明确的阅读目标可以唤起阅读意志,从而转化成为自觉的阅读活动,产生积极的阅读效果。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介入学生阅读目标的建立。
那么,语文教师如何介入学生建立阅读目标?笔者认为,首先可以根據《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建立宏观目标,如新课标里面要求高年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敢于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等。此目标的建立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高年段应该具备的阅读水平,从而给学生提供一定量的阅读书籍。
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制定短期内的目标。如,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触摸自然”,这一单元的目标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在习作时能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具体。那么,教师便可以此作为学生一至两周内的目标,同时,教师要把目标通过QQ或微信群的方式发给家长,让家长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有助于他们对孩子阅读方向的指导。学生在阅读时便能将本单元课堂上所学方法运用到课外的阅读中去,也能具体把握读写景的文章时具体读什么,怎么去读。此举既能深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短期目标的达成。
二、书单需制定,同异相结合
亲子阅读读什么?不能以孩子喜欢什么就读什么,更不能家长认为该读什么就读什么。怎么样才能定制科学的书单呢?这就需要老师、家长和孩子共同定制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亲子阅读计划,具体可结合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书单:
其一,教师可参考新课标里推荐的优秀诗文推荐篇目,丰富学生课外古诗词阅读的积累。新课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里面的内容是浓缩的精华,具有权威性。其二,教师可围绕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推荐书目,例如,人教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故事”,那么,教师便可推荐相应的中国古代有名的民间故事给学生看,如《孟姜女的故事》《白蛇传》等。也可根据教材出现的作家推荐相应其相应的书目,如,学到老舍的《他像一颗挺脱的树》,那么,教师便可拓展学生阅读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名篇,加深对作者写作风格等内容的了解。其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确定的书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亲子阅读是一种家庭个性化的阅读。因此,教师既要注重共性方面的阅读书目的推荐,也要尊重孩子与家长个性化的爱好需求。莱布尼茨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要将潜能充分显现出来,需要某种帮助,也就是说要凭感觉提供某种“机缘”。亲子阅读,何尝不是一种机缘所在呢?
市场上的书籍浩如烟海,质量参差不齐,如何在书海中寻求属于学生自己的书单尤为重要,语文教师的介入不可或缺。在介入过程中,语文教师既要有共性的指导,又要有个性指导,即同异相结合。并且,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大部分阅读书目仍由学生自己,或者学生和家长一起去选择,保证阅读的个性化。
三、方法来指导,效率可提升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评价,提到“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阅读的方法非常重要:第一,阅读时切忌出声,因为读出声就会大大地降低阅读的速度,一般要采用默读的方式,这样思想才能高度集中,更好地提高阅读效果。第二,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要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拿到书首先要对书本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快速浏览整本书,然后有选择地进行略读或者精读,对于不感兴趣或者不重要的文段不需要一字一字,一行一行地读,可以一目十行地看,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跳过无关的部分。对于重要的文段或者感兴趣的部分,可以采取精读的方法,这个时候阅读的速度可以放慢,甚至反复读。第三,阅读时可以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所想所感,然后跟家长交流的看法,在交流中,家长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加入自己生活经验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事物的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加深认识,从而获得更多的感悟,更好地培养亲子感情。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实践以上策略后发现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提高。同时,还有效地促进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与亲子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探索小学语文教师介入高年段亲子阅读更多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余光.中国阅读大辞典[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0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