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引”与“导”

来源 :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98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改革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思考,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因此,“引”与“导”在数学课堂上,尤其是在课程改革 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
  
  1.“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乐学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主体(学生)借助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下,主动的构建对客体(学习)认识的过程。
  1.1 引导学生“参与”。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使教学有创新,让课堂生动起来。“填鸭式”教学显然已不合时代的要求。教师应改进教学,做到讲解精当,停得及时,讲解中要有停顿,让学生参与观察、比较、分析、猜想、抽象;设问思考,停得到位,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时间思考,否则思维无法正常展开。课堂教学变一言堂为多言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讨论、回答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局面。
  1.2 引导学生“探索”。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引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积极的探索者,让学生“动”起来,具有主动参与意识,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无论是数学概念、定理、例题教学,教师都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鼓励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脑、动手,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满足和愉悦。教师作为一个启发者、引导者,应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内容巧妙设计问题,使学生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积极进取状态,让学生达到“愤悱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去尝试、去猜测、去发现,主动地探索、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引导探索。
  1.3 引导学生“释疑”。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改进课堂提问行为,使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课堂提问是引导和促进课堂上学生自觉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掌握一定的技巧。
  提问应遵循以下原则:(1)难易适度,根据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选择一个“最佳的智能高度”进行设问,(2)提问要精练,言简意明,不能模棱两可。(3)问题有层次,要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4)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该出现“被遗忘的角落”。(5)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运用夸张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扬,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积极回答问题的欲望。
  教师在授课时要紧紧抓住学生求知心理,善问、巧问,精心设计提问方法,启疑开窍,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问可采用以下形式:(1)曲问,即变换提问角度,让思维拐个弯,问在此意在彼,让学生开动脑筋,通过思索才能回答。(2)悬问,即通过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引出悬念,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急于求知的紧迫情境。(3)逆问,即有意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以制造矛盾,引出学生展开思维交锋,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4)梯问,即围绕主题设计有层次、由浅入深、前后连接、相互呼应的问题,诱使学生步步深入。
  
  2.“导”——适时点拨,训练思维,指导学法,让学生“想”起来,使学生“学会”
  
  2.1 适时点拨。通常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正确地思维,但有时由于问题的难度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或迷失了思维方向。这时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和鼓励,并进行合理的思维引导,引导学生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有几种做法,不能做下去的原因是什么,回过头来看看条件的利用等,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障碍,使他们有信心朝着目标继续探索。另外,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索思维受阻进行启发时,应把握好“度”,启发过之,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启发不及,则又起不到预期的作用和效果。
  2.2 训练思维。学生常反映听课容易听懂,就是遇到题不会做,或易做错。这实际上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思考能力,并非完全接受了教师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此,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示数学思维过程。当然,课堂上学生思考问题表现化,对知识似懂非懂,记忆不求其活,理解不求其深,辨析不求其详,对知识形成假性理解,也会造成学生遇题不会或做错。因此,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其暴露思维过程,错误思维当堂暴露,当堂就能得到纠正,给学生较深印象,就可有效避免学生犯同类错误。
  2.3 指导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能独立解决问题。教学中,抓住机会适时渗透教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实际上是思维方法的发生过程、思考过程。因此,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分析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只有注意思想方法的分析,教师才能把课讲话、讲懂、讲深。“讲活”就是让学生看到活生生的来龙去脉、形成过程,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讲懂”就是让学生真正理解有关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死记硬背;“讲深”就是指学生不仅能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而且也能感受、领会、形成、运用内在的思想方法。
  “知识的传播者”到“探索知识的引导者”是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重要转变。教师要充分体会“引”与“导”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引导”,使课程改革顺利进行,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以不断提高。
  收稿日期:2008-05-20
其他文献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或许有这样的体会,一堂课如果上的生动有趣,课堂气氛就显得非常活跃,学生也能带着一种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大脑也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那么怎样把枯燥的数学课上的生动有趣呢?下面就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1.上好开头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课堂教学也是这样,要整体构思一堂课
期刊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此不疲的享受。在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可避免的重大任务。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及看法。    1.让课堂内外充满爱    教师除了以饱满的热情创造愉悦、宽松的课堂气氛外,还要把爱带到课堂内外。因为在同一个教学班中学生
期刊
“分层教学”在十几年前是一个“热门”的教法,曾经在教育界被推广过。我觉得在素质教育、在教改的今天,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成绩,分层教学仍将是教法中的一个亮点,我就本人在中学任教二十多年的教学体会,来谈谈“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是指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在教授同一教学内容时,依一个班级优、中、差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以相应的三个层次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施教的一种教学手段,是一种在集体教学形式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不是来讲书的,尤其不是来逐句逐句地翻,把文言翻成白话,把白话翻成另外一种白话的,他的任务在指导学生的精读,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当然遇到实在搞不明白处,还是给他们讲解。”叶老在反对讲的同时,又非常注重讲解,因此,我认为笼统的把“讲”看成是“灌”,把讲等同于“注入式”不正确的。  一般说来,“讲”可能成为“灌”,但并不等于“
期刊
从教语文多年,从大量学生作文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是:学生作文,每次苦于无物可写;或是勉强写,也都是一些假、大、空的套话。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平时疏于积累,等到写作时才来抱佛脚,自然是绞尽脑汁也枉  然。因此,平时勤于积累,才是打开写作源泉、提高写作水平的根本措施。     1.从生活中积累    生活是万花筒,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我们要用心去观察、仔细去体会。描绘时要抓住特征,抓住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综合理解能力;自我学习能力  Make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al education being geared to th
期刊
1.培养学生的数学“双基”素养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第一步,而“双基”之间也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只有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在知识的应用中才能逐步培养技能,而技能的提高又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双基素养,首先要加强概念教学。   概念是数学知识大厦的基石,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是数学基础的核心。重视概念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培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特别是计算机软件进入课堂辅助教学,更是使现代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应用于课堂教学?对于化学科,更有其特点。     1.辅助教学之媒体、越简单越好     在教学中,对于媒体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定,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每节 45 分钟的课,选择的媒体太多太复杂,花时太长,那
期刊
【摘要】学校体育教学中沿用老的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中采用满堂灌,不管是优秀还是基础差的,都一视同仁,会造成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的情况,同时学生也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兴趣广泛,爱好众多,同时,基础也有很大的差异,只有针对性的教学才会有好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兴趣;因素;身体素质;和谐; 愉快    兴趣是指一个人追求认识、积极探索研究某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
期刊
在新课程实施中,部分学生受既往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的影响,对新学习方式表现出了不适应,由此产生了新的学困生。那么,如何引导学困生参与自主学习活动呢?    1.明确责任,引导学困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活动     “任务应付型”、“袖手旁观型”的学生的存在,我们认为并不仅仅是因为学习的兴趣问题,还有更主要的是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分散造成的。课堂上,教师虽然是面对全班或小组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可提问与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