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p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的现状,提出了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精讲多读,读出情感;创设意境,陶冶情操等具体对策。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训练 农村小学 素质教育
  
  在长期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状态,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殊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已经是一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我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努力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上,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变呆板学为灵活学,变苦学为乐学。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注重抓住某一主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进而向其他课题延展,有了意外的收获。
  1.设计导语,激发兴趣
  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经常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像我们的好朋友。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的吗?你们想了解吗?”“想。”“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2.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教师要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要求过高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低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至于理解全篇内容。
  3.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地讲授、讲授再讲授因此,教师在讲课文时,要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教师不仅教课本中的知识,而且传授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学生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学生反复读,读出情感,读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4.创设意境,陶冶情操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学生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教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曲、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等。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翻越大雪山》的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渲染环境的恶劣。学生基本都能读懂文章。但是这样的理解是肤浅的,学生不能受到感染,不能真正领会红军到底有多艰难。于是,我抓住第六段:“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要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全身气,互相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前进。”我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长时间走路,腿就像灌了铅一样,多么想坐下来歇歇,但是一旦坐下来就再也起不来了。在这时,死是多么容易。只要在那里歇歇死亡就悄悄来临了。生是需要拼尽全身力气的,是需要勇气的,是需要毅力的,是什么力量使红军选择了艰难地生,放弃了容易地死?那就是革命,那就是要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一个民主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这样的阅读,是一次深入的阅读,对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进行了一次训,阅读时读出字后面隐藏的内容,使理解更深刻。
  总之,阅读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摸索,挖掘内涵,于平凡中见新奇,教出新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更有趣、更好、更灵活,教学才更鲜活。
  
  参考文献:
  [1]方桂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培养[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02).
  [2]伏继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能没有“讲”[J].教育革新,2008,(11).
  [3]高启华.走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Z1).
  [4]李玉莲.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革新,2007,(02).
  [5]王涛.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
  [6]徐龙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教育革新,2009,(01).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结合土木类专业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校本教材开发的具体情况,从课程作用、教材现状、校本教材开发实施和实施效果等方面探讨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校本教材的建设。  关键词: 职业院校专业课程 《建筑工程计量与导师》 校本教材建设    近几年,各地职业院校都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进行课程改革。国家教育部倡导开发校本课程、建设校本教材的政策,这为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课程的教材是传授内容
摘 要: 本文从大纲要求出发,提出了阅读教学中要重点思考“谁来读”、“读什么”及“怎么读”三个问题,并就问题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尝试性的回答,即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要把阅读任务切实落实到学生身上;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题材广泛和数量要求,重视经典文学的阅读;在课堂教学上注意方法的教授和技能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英语专业 阅读教学 教学大纲评论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
“九五”重点教育科研课题《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语文学习分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一个人成才的诸多因素中,非智力因素优秀者都超过非智力因素不良者,优秀生中智力中等和中等以下的占67%,而学困生中智力中等和中等以上的占50%;对学生理想、动机、兴趣、意志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调查表明,优秀生和学困生生有显著地差异。这说明智力因素固然起重要作用,但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的
摘 要: 传统历史作业方法、手段、技术日趋单一。学生对历史开放性作业情有独钟。作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历史作用的布置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通过撰写历史小论文、制作历史课件、仿制历史模型、编辑历史小杂志等这些创新作业的布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开放性 历史作业 作业设计    以往在历史教学中,老师设计的历史作业,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反复抄写、机械重复来达到记忆的目的。这样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
摘 要: 高职阶段的学生,大多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强,课堂教学效果难以保障;与课堂教学相比,二课活动的开展,有很多优势是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是对课堂教学很好的补充。  关键词: 高职英语 课堂教学 二课活动    一、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及教学情况  最近十年来高职教育在全国各地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新成立了多所高职院校,一些老的院校也得以发展壮大。高职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
摘 要: 作者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发现,教师往往有不关注的角落,赏识不到的群体(学困生、内向的孩子等),其实他们的心灵是脆弱的,迫切需要教师的肯定。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关注课堂遗忘的角落,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这就是赏识的魅力。  关键词: 赏识 赞美 肯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你、我、他,我们有谁会拒绝别人的赞扬呢?更何况是那些正在成长中的孩
摘 要: 新形势对做好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在坚持育人为本理念下,在学生工作机制创新方面做出新的探索,即以观念更新为先导,创新学生工作合力机制;以服务学生为根本,创新学生工作服务机制;以学生成才为中心,创新学生工作教育机制;以制度队伍为重点,创新学生工作保障机制。  关键词: 学生工作 机制创新 育人为本    学生工作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连接支持服务
摘 要: 高职高专英语课堂长期以来存在着学生厌学、教师被动、教学效果不佳的局面。如何让教师和学生摆脱这种困境,提高高职高专英语课堂的生命力,让参与者乐在其中,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可以让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 高职高专英语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一、引言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最近受到来自教育部、各高校和教师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高校扩招,高职高专学生入学门槛降低
摘 要: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德国著名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短篇小说,被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这篇小说内涵丰富,对战争根源的反思尤为深刻。作者结合小说的描述重点,力图从战争背后的民族心理和性格、纳粹文化对人性的扭曲等方面来探究这篇小说对战争根源的反思。  关键词: 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战争根源 反思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德国著名作家、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写作呢?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对作文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一、激发兴趣,调动情感,让学生乐于表达。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是影响其写作兴趣的心理障碍。因此,小学作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