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境打造为载体助推园所文化建设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v_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环境是园所文化、办园特色、教育理念的体现,是幼儿园办学品质的象征,是幼儿园品牌最有效的宣传方式,更是彰显幼儿园品牌最重要的途径,幼儿园的环境必须坚持传承和彰显自己的办园特色。我园始建于1924年,有着近百年的办园历史,90多年来,我们始终秉承“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园宗旨,以“生态的花园,探究的乐园,成长的家园”为办园目标,以“向善,求真,尚美”为幼儿培养目标,长期致力于幼儿科技教育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科技教育研究成果,形成了科技教育的办园特色。为进一步促进幼儿园办园特色发展,我们在研究传承幼儿科技特色教育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求真”为文化目标的充满“问号”精神的校园特色文化,并着力从幼儿园“问号”文化环境建设入手,打造“问号”园所文化特色品牌,力求进一步提升幼儿园办园品位。
  一、 让环境述说“问号”文化内涵
  我园在公共环境的创设中,努力将幼儿园的办园理念、特色文化内涵渗透其中,让园所文化成为师幼共同的价值追求。
  1. 设置校园文化石
  校园文化景观石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永久的激励性的作用,对于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走进我园大门,一个代表幼儿园文化特色的布景花坛映入眼帘,一块刻有“问号”图案和“求真”文字的文化石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稳稳地伫立于花坛的中心,她向每一位来往的人们诉说着荡幼(无锡市荡口中心幼儿园简称)以“求真”为目标的充满“问号”精神的校园文化特色。她激励着荡幼的每一个孩子在“问号”课程文化的感召下“崇尚科学、好奇好问、乐于探究、追求真知”;激励着荡幼的每一位老师在为师的过程中要善于反思、勇于发问、敢于创新,实事求是,做真教育,育真儿童。文化石的背后,一棵古朴挺拔的“五针松”拔地而起,她寓意常绿健康,寄寓了院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健康生长的美好愿望:五针松坚强不屈,经历再多的风吹雨打和时间的雕磨,也不会弯曲,会勇敢面对困难。她激励着荡幼的每一个员工牢记办园宗旨与办园目标,秉承“博爱、敬业、求真、协作”的教师文化,以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团结协作,勇敢直面教学中的每一个困难和问题,为办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而甘于奉献。花坛的四周,鲜花盛开,生机勃勃,寓意着荡幼的每一个儿童能像花儿一样健康幸福、快乐成长。
  2. 设计悬挂园徽标识
  为使我园的办园理念与园所文化能得到进一步彰显,我们在梳理幼儿园办园历史、办园宗旨、办园目标、办园特色、资源环境的基础上,设计了幼儿园园徽可视标识:园徽整体为一个汉字“荡”,“荡”字的“艹”字头形同湖边的堤岸,堤岸上草地茵茵,鲜花盛开。我园东临“鹅湖”,故园徽“荡”字的下半部分形同荡漾的“鹅湖”,水波又与湖中游弋的鹅共同构成汉字“口”。园徽浓缩了汉字的象形意蕴,充满浓郁的水乡特色,呈现出一幅家园荡口秀丽、祥和的美好画卷,体现了把荡幼办成“生态的花园、探究的乐园、成长的家园”的办园目标。园徽将幼苗、鲜花、爱心和游戏的孩子同构在一起,而且其中的幼苗还和“幼”的拼音首字母“Y”同构,与“荡”字组合成幼儿园的简称“荡幼”,表达了家、园、社会对幼儿的关爱与呵护,体现了荡幼“向善、求真、尚美”的幼儿培养目标。园徽字“艹”字头中的草地、幼苗和鲜花,还代表荡幼孩子喜爱的“植趣园”与“自然角”,孩子们在这里留下观察、发现的足迹。另外,园徽左下方的水波又形同一个“?”,寓意我园的科技特色教育激发幼儿好奇和探究的思维。园徽“童心荡漾”将我园的自然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课程特色巧妙、形象地融入进来,记录着我园开展“问号”园所文化建设的不懈努力和成果。
  我们将园徽标识悬挂在幼儿园大厅外墙最醒目的位置,使办园理念与精神文化时时展示于每一个荡幼的员工、儿童与家长的眼前。
  二、 让环境传递“问号”教育理念
  我们和孩子一起打造幼儿园大厅、走廊、楼梯和班级环境,努力让幼儿园的每一面墙、每一条走廊、每一个角落都述说着美妙的“问号”故事,让幼儿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问号”文化气息,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1. 大厅环境传递“问号”文化元素
  在幼儿园大厅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我们坚持儿童为本的理念,努力将“问号”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各个墙面底板的设置都以圆形和问号为基本图形,寓意着梦幻、想象、创造。东侧大厅的墙面,我们呈现的是“儿童问号小故事”。在“问号”课程文化的感召下,培养好奇、好问、具有创造精神的新时代好宝宝是我们的培养目标。我们请孩子们将日常生活中的问号故事以标识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将自己“发现—探究—释疑”的过程录制成问号小故事,生成二维码张贴在标识的旁边,当扫码二维码的时候,一则则儿童问号小故事便聲形并茂地展示了出来。西面的墙面上,是一块“小问号秀”展示墙,墙面上展示的是我园每年一届科技节中评选出的“小问号秀”及他们的优秀事迹,呈现了荡幼的儿童在“问号”课程文化的感召下,善于观察、乐于探究、自主求知的优秀故事。墙面的创设,点燃了孩子们争先创优的激情,争做“小问号秀”的荣誉感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发。
  2. 廊道环境述说“问号”课程文化
  这几年中,在“问号”园所文化的感召下,我园教师积极探索,大胆进行基于儿童问号的班本微课程的实践与探索。我园的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以问号为导向,以游戏为手段,开发利用儿童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引发孩子利用环境资源主动发问—大胆探究—解决问题—构建经验—自主发展。由此“探秘鼻涕虫”“伞盖下的童话世界”“最美不过西兰花”“砖与你一起长大”“小小建筑师的沙水王国之旅”“树屋探秘”等一则则生动的“问号”课程故事在师幼的共同探究中创生了。我们利用园内的走廊、楼梯、廊道等墙面,将孩子们在课程学习中的“问号”、想法、创意等用标识、表征、图片、照片、文字等进行展示,从而让儿童的问题看得见,让儿童的探索看得见,让儿童的创意看得见,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廊道课程环境的创设,有效地倡导了以儿童为本的课程实施理念,直观地展示了我园“问号”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也更好地展现了我园的“问号”课程文化特色。   3. 班级环境激发“问号”探究情趣
  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中,我们要求教师因地制宜、想方设法从儿童的活动需要出发,设计班级活动空间,力求使班级环境具有生命的气息,有利于引发儿童观察、发问、探索、操作、体验。每班老师都和孩子们一起对教室空间进行规划布局,创建多样化的个别化活动区域,并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投放、更新活动材料,有效引发基于儿童问号的小组和个别探索活动,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自主选择、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需要。在活动室里、阳台上或走廊处开辟一块合适的角落,打造一个自然角,让孩子们在其中种植饲养、观察发问、探索记录,孩子的观察能力、质疑探究精神在此过程中得到发展。“课程故事主题墙”,图文并茂地记录孩子发问探究的学习轨迹。“班级问题树”“班级问号墙”等,引发儿童关注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其对周围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 让环境滋养“问号”教师成长
  培育具有“问号”精神的孩子首先要培养会发问的老师,“问号”园所文化建设首先要着力打造一支具有“问号”精神、乐于思考、敢于发问、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教师队伍。
  1. 创设“问号”墙,引教师发“问”
  幼儿园“教工之家”里设置了一面“教师问号墙”,老师们可以自主地把平时教育实践中的困惑与问题以便条的形式张贴在问号墙上,而这些问题将成为幼儿园大教研组和小教研组教研活动的主题,老师们通过研讨的方式共同来解决问号墙上的问题,同时,问号墙上教师提问的数量和质量也将成为每年一度的“问号”教师评选的依据。问号墙的设置,激发了教师反思、发问的激情,也使幼儿园的教研真正成为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真教研。在这样的“问号”环境引领下,一批乐观察、好反思、善发问、喜探究的“问号”教师在园内不断地涌现。“自主观察—反思—发问—团讨—释疑—成长”成为我园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行动自觉和成长路径。
  2. 创建“问号”论坛,涵养“问号”精神
  教师“论坛”是教师思想碰撞的平台,是专业发展的“抓手”。为更好地打造具有“问号”精神的教师团队,我园创建了半月一次的“问号”教师论坛。老师们通过读书、研讨、辩论、演讲等不同的形式进行一次又一次不同主题的深刻交流与互动,从中获得成长的动力、前进的喜悦。“問号”教师论坛的建立,激发了我园教师好反思、好发问、好探究的文化自觉,敦促老师们自觉成为“问号”文化的传承者,进而自觉地以教师之“问号”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引领儿童。
  我们要善于抓住每个育人的契机,在美化环境的过程中融进幼儿园办园特色文化的思想与教育智慧,使内涵与外延相得益彰,创造出一种意犹未尽的美,真正使幼儿园的环境文化内化为一种精神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我们将继续倾力挖掘和探索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努力用环境文化去感召和激发全体师幼的工作、学习热情,共同谱写荡幼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单位:无锡市荡口中心幼儿园)
其他文献
我们认为,低年级的孩子一定要具备生活自理能力。2019年11月,洪小“劳动自理课程”系列开始与小朋友们见面。  我们通过晨会课、班队课、劳技课进行劳动技能的培训,形成以学校为教学主阵地、以家庭和社会为实践主阵地的劳动教育模式,真正让孩子将所学技能与实践相结合,从自我做起,从能力范围内的小事做起。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體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期刊
统编版教材中,古诗词往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蕴含着我国古代诗人的强烈情感:或感人肺腑的报国之志,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或感情真挚的思乡之作,或循循善诱的谆谆教导……这些都是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素材。例如,《望庐山瀑布》一诗,诗人对壮阔、优美的画面进行了描述,并表现了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具体诗句对祖国大好山河进行品味,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引导学
期刊
充分发挥小学现有思政课的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尝试把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少先队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注重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教育元素,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思政课程群。  一、 坚持德育主渠道,构建育人网络  我们坚持德育主渠道,联系思政课程,力求形成德育育人网络。例如,建设优秀班集体,是开展集体教育的有效途径。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从认知的
期刊
作为教育培养人的学校,我们要顺应男孩的天性、个性,改善我们的教育生态,为男孩的茁壮成长提供优质土壤。  一、 把男孩教育与运动教育结合起来  学校要组织好男孩的体育运动,以此让男孩体格更强壮,意志更坚强。体育老师要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使学生接受严格的循序渐进的体质锻炼。  学校要因校制宜,提供体育菜单式课程服务:篮球、乒乓球、足球、健身操、转呼啦圈、跳绳、踢毽等。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好一门终身受用的体育
期刊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提升其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教师在设置挑战性任务和问題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探究性、开放性、实践性以及生活化等四个方面入手。  一、 挑战性任务应具有探究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挑战性任务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非常规性,即与学生常见的任务教学有所不同;二是学生在接受任务之后,需要经过一定的探索思考之后才能够解决
期刊
一、 深入思考,感受概念产生的必要性  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通过无数数学家的概括总结,沉淀于数学历史的长河之中,被我们应用于问题的解决。例如,数字是数学的基础,数字的产生正是由于人类现实生活的需要,并不断进行扩充。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知道猎物的多少,需要给猎物标注,逐渐产生了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自然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用自然数表示。比如说“半块糖果”,这超出了自然数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要让学生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要引导学生去主动关注现实社会,热爱生活,要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但是,目前,真情元素普遍缺失已成为小学生习作的一大硬伤。  笔者批阅了不少学生习作,对小学生作文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初步研究了小学生作文缺失真情元素的原因。  小学生习作缺失真情元素的主要客观原因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比如,令家长过度焦虑的应试
期刊
“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智慧。”怎样正确处理课堂里的突发事件是一项艺术,它不仅关系到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还关系到师生间的和谐关系。  冷静面对学生上课迟到  冬天早上的第一节课中途,教师正在讲课的兴头上,这时,班级门口传来一声“报告”。很多教师都会对这些迟到的学生加以批评,甚至处罚。多年前,初为人师时,面对上课迟到者,我也会当众批评学生几句。我以为老师就应该严肃课堂纪律,这是教师的责任,也是为了学
期刊
一、 情感体验,审美学习  微课的设计、多媒体技术的引入、电影科教视频、故事电视资源、社会人文素材等进入小学音乐课堂,可以拓宽小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其产生心靈的震撼。例如以二年级上册《大树妈妈》的教学为例,在教学导入过程中,教师播放了《万爱千恩》微课视频,孩子们含着泪跟着视频唱着:“辛辛苦苦把我养大,我却没在你身边尽孝……”看、听、唱、身体的舞动多感官刺激,激发了学生强烈想要学习这首的欲望,尤其悠扬
期刊
美育是以艺术美为中心,同时兼顾开放的文化美和广阔的生活美,借助美的感性形象、情感感染和超越功利的特点,培养美感和提高审美能力,并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促进智慧思想的生长和道德品行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心理结构和塑造健全人格,并最终使人达到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目的的一种教育。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怎样在学科教学中对儿童进行审美指导呢?  一、 引导儿童多欣赏多观察具体事物  儿童从心理到生理各方面都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