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语文教学新天地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ang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验的基础上,新的课程改革全面铺开,新的教材也已经诞生,对照人教版(1993年4月第一版)三年制课本第二册《一面》这篇文章课后练习和人教版(2001年3月第一版)四年制课本第三册《一面》这篇文章的课后练习,你会惊奇地发现,后者的课后练习明显减少了,在练习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降低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练出成效,那才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下面就结合课文《一面》和《驿路梨花》,谈一谈我在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一、保留了课后练习的主体性
  我第一次教学这篇文章时,从阅读课文开始,到课后作业的处理,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参考书上的要求进行的,那是因为:⒈刚参加工作,没有教学经验。⒉那时的考试也经常出课后的练习题。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偶尔产生了一些想法,在教研活动时就提出来了,双方往往会发生激烈的争论,处理的办法归结为一句话:咱们不要争论了,回去看一看教学参考书上对这个问题是如何阐述的。大胆的人会说:参考书上的说法,也不是全对。反对的人会说:改考卷的时候,还是以参考书上说的内容为依据。在那个时候,惟参考书是从,是常有的事情,这也是迷信专家的标志。
  人教版(1993年4月第一版)三年制课本第二册第50页分三个层面(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共设置了7个问题,学生要做大量的练习;新课本人教版(2001年3月第一版)四年制第三册第46页,共设置了四个问题,从比较中可以看出,新教材吸收了原来教材课后练习中最精华的部分:例如有关外貌描写的部分(阅读课文,填写下表),口头介绍“镜头”的部分(书店的全景、书架一角的近景、一本书的特写),揣摩语言运用好处(回忆性文章常常蕴含作者的深情,仔细阅读课文,体会加点的词语的含义和感情色彩,共设置了四个问题,比原来课本多了三个问题)的部分,都留下来了,学生不用在大量的练习题中纠缠,这样可以腾出时间从整体上去感知课文,把握课文,这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注重了课后练习的整体性
  从练习上看,增加了口头表达的内容,人教版(2001年3月第一版)四年制课本第三册第46页第一题为“阅读全文,简要复述‘我’与鲁迅见面的经过”。这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上“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的精神,实际上,编书者的意图是想让学生抓住记叙文的六个要素进行复述,只要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说清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行了,这个问题,比原来设置的第一题“默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⒈画出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⒉画出本文表示地点的词语。⒊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科学一些,它要求学生从一个整体角度上来审视这篇文章,如果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练习,那么在自己的脑海里,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不至于形成支离破碎的知识点。
  以上是从整体上进行训练,下面是从点的深入方面进行训练的,例如,“口头介绍下列‘镜头’(书店的全景、书架一角的近景、一本书的特写)”,这样的好题,实质上训练的不仅仅是方法,更是语言积累的路径,如此点面结合,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的能力肯定会上升一个台阶。
  三、降低了课后练习的难度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上有关“标点符号”的论述是“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正确使用,而不是机械地去背诵一些规则、用法。
  人教版(2001年3月第一版)四年制课本第三册课后练习删掉了原来困难的部分,即人教版(1993年4月第一版)三年制课本第二册第52页的破折号的用法,设置这样的题目,教师的争议最大,难度也最高,对于一个13、14岁的孩子,给他们讲解这些内容,他们肯定是接受不了的,导致的结果是仅仅让他们记住参考书上的“标准答案”,到考试的时候,比赛的内容实质是看谁的记忆力最好。其实学生不理解这些内容,记忆的时间肯定就短暂,回答不出来,也是常有的事情,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加了学习语文的难度,别的没有任何好处。所以新课本编纂者删去了这个练习,删得好,它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注重学生应用的精神。
  四、建议增加课后练习的开放性
  建议这套教材的编纂者,留下人教版(1993年4月第一版)三年制课本第二册第52页上“试用由远到近,从粗到细的写法写一位老师和同学的肖像”。学生做这个试题,最好能够像书上那样,也分三次去描写。
  因为在整个初中语文课文体系中,《一面》这篇文章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特别是外貌描写更是有独到之处,第一次是远距离观察,看得粗糙,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第二次是近距离精雕细刻,当然看得就清楚了,印象自然也深刻些;到了第三次那是零距离的工笔细琢,这三次描写是动态的。当读者把作者所提供的内容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先生的形象就丰满厚实起来了,神态就完全矗立在了读者的心目中,那头发“精神抖擞”的直竖,胡须的隶体“一”字,配合到一起,它是那样的打眼,更是那样的传神,先生的形象一下子就冲进了读者的脑海中,想抹也抹不掉。
  除了外貌描写外,《一面》文章后半部分,写“一面”对自己的深刻影响,也比较特别,都有学习模仿的必要,如果能够加上这个问题,“写”这个环节就补充上去了,那么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就都落在了实处,这也体现了学习课文的例子,学生跟着模仿写作的一贯做法。
  五、关注了课后练习的人文性
  人教版(2001年3月第一版)四年制课本第三册第39页(《驿路梨花》一课)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课堂讨论:无私奉献受到人们的称赞,市场意识也在增强。假如哈尼小姑娘在驿站开起了旅馆,勤劳致富,你怎么看?
  像这样的试题就没有标准答案,教学参考书上也没有给出一个答案,只是笼统地说:只要学生能够谈出自己的看法,而且能够自圆其说就行。
  这实际上充满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人性回归的具体表现,“无私奉献”不仅仅应该受到人们的称赞,更应该受到全社会的推崇,这无可厚非,可是哈尼小姑娘在驿站开起了旅馆,勤劳致富,也不应该受到人们的诟病,不要忘记小姑娘虽然开起了旅馆,可是,她还是在“勤劳致富”的框架内。
  通过对两套教材课后练习的对比发现,人教版(2001年3月第一版)四年制课本第三册教材课后练习明显是少了,我们怎样利用好这些内容,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注意的。
  人教版(2001年3月第一版)四年制课本第三册教材更注重学生认知方面的训练,人文主义的关怀,处处体现着新的理念,渗透着新的精神,凝聚着编纂者辛勤的汗水,而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光环的照耀下,打造出语文教学的一片崭新天地来,这才是最高和最好的追求,让我们都行动起来,托起语文教学美好的明天吧!
其他文献
阅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如果阅读不带有个性,不带有创造性,那只能叫作“死读书”。
期刊
春山夜月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作者于良史,唐代诗人,历史文献关于他的记载很少。只知道他天宝十五年(756)前后在世,曾经当过徐州、泗州、濠州节度使张建封的从事,以后为张建封所推荐,在公元756-758年担任过侍御史的官职。其五言诗清丽超逸,善于描摹物态风光,笔下时有警策之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
期刊
天上的流星,转瞬即逝,却能划破长空,耀人眼目;《红楼梦》中的过场人物,来去匆匆,却形象飞动,惹人注目。第七十三回出场的丫鬟小鹊就是这样的人物,着墨仅一百七十字,不妨抄录如下:  却说怡红院中宝玉正才睡下,丫鬟们正欲各散安歇,忽听有人击院门。老婆子开了门,见是赵姨娘房内的丫鬟名唤小鹊的。问她什么事,小鹊不答,直往房内来找宝玉。只见宝玉才睡下,晴雯等犹在床边坐着,大家玩笑,见他来了,都问“什么事,这时
期刊
唐代文坛李杜诗歌创作,大源出于《楚辞》与《诗经》。李白赋诗,豪迈遒劲,高蹈进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末势犹壮。”杜甫放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急流奔腾,月色喷涌,其文笔“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而诸家之作所不及焉”。  杜勃罗留波夫说过,文艺批评,要向作者指出应当赞美和不应当赞美的地方。审美就是欣赏生活与艺术美的感受、领悟过程。马克思18
期刊
新课程改革中提到有关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时强调:“学生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体验感受文学作品,有利于激发想象、联想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李白的《蜀道难》极富美学特征,作为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优秀诗篇,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这份重任,教材编排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一课,这是高中学生接触的第一篇古典诗歌,杜甫称李白的诗歌“笔落惊风雨,诗
期刊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五严”规定使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这对构建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立体化体系提供了可能。为了解我校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我们在初一年级的800多名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对我校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状况有了较多的了解,也为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从而构建语文课外阅读立体化体系提供了更多可供参考与借鉴的内容。在构建初
期刊
何意百炼钢,  化为绕指柔。   ——刘琨  “文贵独创”。凡是成功的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这是作家艺术独创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他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但熔冶了前人优秀的成果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而且铸就了自己完整的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风格是作品内容和形式统一的表现,不能仅仅从运笔等形式来探讨作品的风格。古人说:“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
期刊
晨诵、午读、暮省,新课改实验引领着我们和孩子们的生命都因为阅读而变得清澈而丰盈。  “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优秀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聆听着朱永新教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和学生们开始了读书的快乐旅程,我们开始用正式的语文课时来指导学生进行整
期刊
通过长期的探索与借鉴各地先进课堂模式,启东市教育局在启东教育阵地上竖起了一面辉煌的教改大旗,这就是适合本地教学情况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模式:即152010高效课堂模式。该模式上课流程为:1.预习、预习互动展示(15分钟);2.上课训练、总结规律、当堂反馈(20分钟);3.下节新课预习指导(10分钟)。根据这一上课模式,高效课堂教学案有三份:预习学案、课堂导学案、新课预习学案。  接受该模式的过程,我
期刊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和袁枚的《祭妹文》均是为自己的亲人而写的祭文,虽然一个是作者的侄子,一个是作者的妹妹,读来感人至深,而两文在写法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十二郎虽说是韩愈的侄子,但由于韩愈自小父母早亡,一直随兄嫂长大,与这个年龄相近的侄子相依为命,情同手足。而袁机则是袁枚的亲妹妹,英年早逝,那份于文中表现出来的兄妹之情令人动容。两篇均为至情之文,均采用了不同于一般祭文的格式,但在具体的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