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追问是课堂教学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在一问之后又二次、三次提问,“穷追不舍”,它是对知识点进行深刻挖掘,逼近其本质的探究.课堂上教师适时的、恰到好处的追问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化平淡为神奇,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素养,演绎课堂的精彩.
【关键词】追问;有效;智慧;精彩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可见,追问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追问看似信口拈来,实则苦心思索,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一个智慧的“追问者”,犹如高明的渔者,何时下饵、何处下饵都需把握时机.教师恰到好处的追问,不仅能开启智慧之门,更能化平淡为神奇,提升学生的素养.
一、于粗浅处追问——“吹皱了一池春水”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受知识、经验的局限或思维惯性的影响,对所学知识常表现出孤立、肤浅的思维特征.此时教师若能巧妙地追问,在学生思考粗浅处牵一牵、引一引,激发其想象,启迪其思维.那么教师的“一石”,必将激起课堂上阵阵涟漪,“吹皱了一池春水”.
案例1:“百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并尝试说一说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一名学生提供的材料是:姚明2007年投球命中率为50.7%.
师追问1:这个50.7%表示什么意思?
生1:50.7%表示姚明投了100个球,进了50.7个球.
教室里一片哗然.教师笑了笑,没有评价,而是把目光投向学生.
生2质疑:怎么可能有0.7个球,应该表示姚明大约进了50个球.
生3:用四舍五入法,姚明投了100個球,大约进了51个球……
师追问2: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球?
生4(若有所悟):50.7%表示姚明如果投了1 000个球,进了507个球.
学生们似乎觉得解决了0.7个球的问题.
师追问3:刚才那名学生用了一个词“如果”,用得非常好,大家想一想2007年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或1 000个球?
生全体(毫不犹豫):肯定不是!
师追问4:那么命中率50.7%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
学生思考片刻,豁然开朗,纷纷举手.
生1:命中率50.7%这个数是姚明2007年中球的个数除以投球的总数得到的,不表示具体的量,所以不能说投中了50.7个球……
其实,课堂在大多数情况是不可预测的.上例中,这位教师能迅速抓住有效的生成资源并充分利用,通过层层递进的追问,引领学生去探索、思考和讨论,把课堂上即兴产生的问题提升成螺旋式上升的问题,思路越追越清,问题越追越明,最后,达成共识——50.7%只表示中球的个数和投球个数的比较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这看似简单平常的一问一引蕴含着智慧,点亮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于困惑处追问——“拨开云雾见青天”
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释疑、创造的过程.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会提供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空间,并及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对相关内容进行探究、实践和思考.
案例2:杨凯明老师“有余数除法”.
师出示问题:“一堆小棒,每6根捆成一捆,最后,可能还剩下几根?”
生满脸困惑,(过了一两分钟一个大胆的学生)问:老师这堆小棒有几根?
师:不知道,我也没有数啊.
生:(再过了几分钟,有一两名学生举手回答)可能还剩下(1、2、3、4、5)根.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不管这堆小棒有几根,因为分到最后,余下来肯定比6根小,所以有5、4、3、2、1这些可能.
师追问1:为什么不可能是7根呢?
生:因为7根又可以捆成一捆(6根拿走了),就又剩下了1根.
师追问2:为什么不能剩下6根呢?
生:因为6根刚好是一捆,没有剩余了.
师追问3:每6根捆成一捆可能剩下(1、2、3、4、5),那每4根捆一捆会剩下几根呢?
师追问4:那每8根捆一捆又会剩下几根呢?9根捆成一捆呢?
这时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踊跃举手了……
上例中,杨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个开放题:一堆小棒,每6根捆成一捆,最后,可能还剩下几根?引发了学生认知上的困惑,学生在苦苦思索后发现:不管被除数是多少,余数总是小于除数的.教师以此为契机继续追问:每4根捆一捆呢?8根、9根呢?学生在追问中思索,在追问中内化,在追问中沉淀,最后,“拨开云雾见青天”,总结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一特征.
三、于错误处追问——“自识庐山真面目”
“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的确,错误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经验,往往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和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将“拒绝”隐藏在巧妙的追问中,引导学对“偏颇”解读,让学生自行认识,自我反思、自己纠错,真可谓“自识庐山真面目”.
案例3:“用字母表示数”.
师:2a=a2正确吗?生判断有对有错.
师追问1:举个例子来说明你的观点.
生1:是错的,如当a=3时,2a=6,a2=9,所以2a≠a2.
生2:是对的,如当a=2时,2a=4,a2=4,所以2a=a2.
师追问2:谁说的对? 生3:生2的观点是错的,因为当a=2时,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不能代表全部.所以生2说的是不对的.
师追问3:你能再举一个例子吗?
生3:如当a=6时,2a=12,a2=36,所以2a≠a2.
师追问4:谁能从意义上说一说为什么2a不等于a2.
生4:2a表示2个a相加;a2表示2个a相乘.它们的意义不同,所以结果也不相等.
错误是把“双刃剑”,利用得当,就会产生巨大的财富,为我所用.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也许正是学生经历了一次次错误的探险,感受到心理的挫折、惊喜与领悟,才从中获得了质疑、反思与多向思维的创新品质,在错误中探究,在错误中成长.
四、于难点处追问——“柳暗花明又一村”
新知识是因为有疑难之处才成为新知识的.就拿数学上常见的概念教学来说,它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证明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和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如果教师仅仅以引导者的身份,告知学生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被动接受,会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进一步发展.而适时的追问,可以让学生更清楚概念的形成过程,轻松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案例4:“商的变化规律”.
师:请你计算下面的商,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200÷2=100,200÷20=10,200÷40=5.
生1:等号的左边0是一个一个加上去的,等号的右边0是一个个减下来的.
生2:第二个算式除数20,第三算式除数是40,并没有多加0.
师:第二名同学不仅指出了第一名同学的发现并不成立,而且他把等号左边的数称作“除数”,这样我们就明确了这些数的叫法,那么其他的数可以怎么叫呢?
生全体:被除数和商.
师追问1:很好,那么通过上面这个算式,大家还有什么发现呢?
生3:我发现除数越来越大,商越来越小.
生4:我觉得还应该补充一点,就是被除数不变.
师:刚才两名同学的发现很重要,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他记录下来?师板书:被除数÷除数=商(不变).
师追问2:大家能根据这组算式具体说一说被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和除数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吗?
生:被除数不变,除数2变成20,商却由100变成了10.
师追问3:那2变成20是变大了,我们可以说成什么(生:扩大了),同理商100变成l0可以说成(生:缩小了).
师追问4:那2变成20到底扩大了多少呢?商又缩小了多少?
生6:被除数不变,除数2变成20扩大了l0倍,商由100变成10缩小10倍.
师:说得很好,还能说一说其他的算式吗?
生7:第三个式子的除数40变成20,缩小2倍,商由5变成10却扩大2倍.
师追问5:根据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总结出怎样的规律?
生8:当被除数不变时,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便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合适的问题,有的放矢,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调整思维方向,把研究重点转向商的变化规律.正是教师的层层追问,循循善诱,为课堂迎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景象.
五、于意外处追问——“忙趁东风放纸鸢”
叶澜老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数学课堂中随时有“意外”发生,教师要大胆打破预设的框架,对学生的意外回答,给予积极的回应和主动激疑,以睿智的追问,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想象空间,让教学中的“节外生枝”演绎出独特的价值.
案例5:“万以内退位减法”.
在“质疑问难环节”,一名学生突然举手问:“老师,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
师:谁能说一说,你在从高位减起时遇到了什么麻烦?
生1:从高位减起,后面遇到需要退位时不好办.
师追问1:你是怎样改的?
生2:差比原来少写1.
师追问2:那你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在经过退位以后,使差不做改動呢?
生3:老师,可以这样做,在从高位算起时,可以一次同时,看两位,如果下一位需要退位,在写差时就先留下一个1.
师:你真了不起!还别说,这个方法真能行得通.
这时,一名学生站起来提问:“老师,既然这种方法可以,那为什么书上说‘从个位减起’呢?”
师追问3:这个问题提得好!你们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生1:老师,我认为按照书中介绍的计算方法算起来简便.
生2:我也认为从个位减起要比从高位减起简便.
师: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计算时要尽可能地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不过,今天我们要特别感谢刚才那名同学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正是由于他的这个问题使我们对多位数的减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提议,让我们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上例中这位教师面对学生的“节外生枝”,沉着应对,顺势利导,乘胜追思,将“意外”转化成有价值的生成性教学资源.真是“意外生成细追问,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有效的追问,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的“钥匙”,是将学生的思维条理化的“纽带”,是深化学生思维的“铁锹”,也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云梯”,它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和学识,掀起了课堂的高潮.让我们“刨根问底”,问出“质量”,问出“品味”,问出“智慧”,演绎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元元.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1(Z1):54.
[2]付艳梅.让提问走向有效[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1(2):38.
[3]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追问;有效;智慧;精彩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可见,追问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追问看似信口拈来,实则苦心思索,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一个智慧的“追问者”,犹如高明的渔者,何时下饵、何处下饵都需把握时机.教师恰到好处的追问,不仅能开启智慧之门,更能化平淡为神奇,提升学生的素养.
一、于粗浅处追问——“吹皱了一池春水”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受知识、经验的局限或思维惯性的影响,对所学知识常表现出孤立、肤浅的思维特征.此时教师若能巧妙地追问,在学生思考粗浅处牵一牵、引一引,激发其想象,启迪其思维.那么教师的“一石”,必将激起课堂上阵阵涟漪,“吹皱了一池春水”.
案例1:“百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并尝试说一说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一名学生提供的材料是:姚明2007年投球命中率为50.7%.
师追问1:这个50.7%表示什么意思?
生1:50.7%表示姚明投了100个球,进了50.7个球.
教室里一片哗然.教师笑了笑,没有评价,而是把目光投向学生.
生2质疑:怎么可能有0.7个球,应该表示姚明大约进了50个球.
生3:用四舍五入法,姚明投了100個球,大约进了51个球……
师追问2: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球?
生4(若有所悟):50.7%表示姚明如果投了1 000个球,进了507个球.
学生们似乎觉得解决了0.7个球的问题.
师追问3:刚才那名学生用了一个词“如果”,用得非常好,大家想一想2007年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或1 000个球?
生全体(毫不犹豫):肯定不是!
师追问4:那么命中率50.7%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
学生思考片刻,豁然开朗,纷纷举手.
生1:命中率50.7%这个数是姚明2007年中球的个数除以投球的总数得到的,不表示具体的量,所以不能说投中了50.7个球……
其实,课堂在大多数情况是不可预测的.上例中,这位教师能迅速抓住有效的生成资源并充分利用,通过层层递进的追问,引领学生去探索、思考和讨论,把课堂上即兴产生的问题提升成螺旋式上升的问题,思路越追越清,问题越追越明,最后,达成共识——50.7%只表示中球的个数和投球个数的比较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这看似简单平常的一问一引蕴含着智慧,点亮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于困惑处追问——“拨开云雾见青天”
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释疑、创造的过程.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会提供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空间,并及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对相关内容进行探究、实践和思考.
案例2:杨凯明老师“有余数除法”.
师出示问题:“一堆小棒,每6根捆成一捆,最后,可能还剩下几根?”
生满脸困惑,(过了一两分钟一个大胆的学生)问:老师这堆小棒有几根?
师:不知道,我也没有数啊.
生:(再过了几分钟,有一两名学生举手回答)可能还剩下(1、2、3、4、5)根.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不管这堆小棒有几根,因为分到最后,余下来肯定比6根小,所以有5、4、3、2、1这些可能.
师追问1:为什么不可能是7根呢?
生:因为7根又可以捆成一捆(6根拿走了),就又剩下了1根.
师追问2:为什么不能剩下6根呢?
生:因为6根刚好是一捆,没有剩余了.
师追问3:每6根捆成一捆可能剩下(1、2、3、4、5),那每4根捆一捆会剩下几根呢?
师追问4:那每8根捆一捆又会剩下几根呢?9根捆成一捆呢?
这时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踊跃举手了……
上例中,杨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个开放题:一堆小棒,每6根捆成一捆,最后,可能还剩下几根?引发了学生认知上的困惑,学生在苦苦思索后发现:不管被除数是多少,余数总是小于除数的.教师以此为契机继续追问:每4根捆一捆呢?8根、9根呢?学生在追问中思索,在追问中内化,在追问中沉淀,最后,“拨开云雾见青天”,总结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一特征.
三、于错误处追问——“自识庐山真面目”
“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的确,错误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经验,往往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和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将“拒绝”隐藏在巧妙的追问中,引导学对“偏颇”解读,让学生自行认识,自我反思、自己纠错,真可谓“自识庐山真面目”.
案例3:“用字母表示数”.
师:2a=a2正确吗?生判断有对有错.
师追问1:举个例子来说明你的观点.
生1:是错的,如当a=3时,2a=6,a2=9,所以2a≠a2.
生2:是对的,如当a=2时,2a=4,a2=4,所以2a=a2.
师追问2:谁说的对? 生3:生2的观点是错的,因为当a=2时,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不能代表全部.所以生2说的是不对的.
师追问3:你能再举一个例子吗?
生3:如当a=6时,2a=12,a2=36,所以2a≠a2.
师追问4:谁能从意义上说一说为什么2a不等于a2.
生4:2a表示2个a相加;a2表示2个a相乘.它们的意义不同,所以结果也不相等.
错误是把“双刃剑”,利用得当,就会产生巨大的财富,为我所用.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也许正是学生经历了一次次错误的探险,感受到心理的挫折、惊喜与领悟,才从中获得了质疑、反思与多向思维的创新品质,在错误中探究,在错误中成长.
四、于难点处追问——“柳暗花明又一村”
新知识是因为有疑难之处才成为新知识的.就拿数学上常见的概念教学来说,它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证明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和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如果教师仅仅以引导者的身份,告知学生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被动接受,会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进一步发展.而适时的追问,可以让学生更清楚概念的形成过程,轻松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案例4:“商的变化规律”.
师:请你计算下面的商,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200÷2=100,200÷20=10,200÷40=5.
生1:等号的左边0是一个一个加上去的,等号的右边0是一个个减下来的.
生2:第二个算式除数20,第三算式除数是40,并没有多加0.
师:第二名同学不仅指出了第一名同学的发现并不成立,而且他把等号左边的数称作“除数”,这样我们就明确了这些数的叫法,那么其他的数可以怎么叫呢?
生全体:被除数和商.
师追问1:很好,那么通过上面这个算式,大家还有什么发现呢?
生3:我发现除数越来越大,商越来越小.
生4:我觉得还应该补充一点,就是被除数不变.
师:刚才两名同学的发现很重要,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他记录下来?师板书:被除数÷除数=商(不变).
师追问2:大家能根据这组算式具体说一说被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和除数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吗?
生:被除数不变,除数2变成20,商却由100变成了10.
师追问3:那2变成20是变大了,我们可以说成什么(生:扩大了),同理商100变成l0可以说成(生:缩小了).
师追问4:那2变成20到底扩大了多少呢?商又缩小了多少?
生6:被除数不变,除数2变成20扩大了l0倍,商由100变成10缩小10倍.
师:说得很好,还能说一说其他的算式吗?
生7:第三个式子的除数40变成20,缩小2倍,商由5变成10却扩大2倍.
师追问5:根据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总结出怎样的规律?
生8:当被除数不变时,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便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合适的问题,有的放矢,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调整思维方向,把研究重点转向商的变化规律.正是教师的层层追问,循循善诱,为课堂迎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景象.
五、于意外处追问——“忙趁东风放纸鸢”
叶澜老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数学课堂中随时有“意外”发生,教师要大胆打破预设的框架,对学生的意外回答,给予积极的回应和主动激疑,以睿智的追问,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想象空间,让教学中的“节外生枝”演绎出独特的价值.
案例5:“万以内退位减法”.
在“质疑问难环节”,一名学生突然举手问:“老师,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
师:谁能说一说,你在从高位减起时遇到了什么麻烦?
生1:从高位减起,后面遇到需要退位时不好办.
师追问1:你是怎样改的?
生2:差比原来少写1.
师追问2:那你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在经过退位以后,使差不做改動呢?
生3:老师,可以这样做,在从高位算起时,可以一次同时,看两位,如果下一位需要退位,在写差时就先留下一个1.
师:你真了不起!还别说,这个方法真能行得通.
这时,一名学生站起来提问:“老师,既然这种方法可以,那为什么书上说‘从个位减起’呢?”
师追问3:这个问题提得好!你们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生1:老师,我认为按照书中介绍的计算方法算起来简便.
生2:我也认为从个位减起要比从高位减起简便.
师: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计算时要尽可能地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不过,今天我们要特别感谢刚才那名同学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正是由于他的这个问题使我们对多位数的减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提议,让我们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上例中这位教师面对学生的“节外生枝”,沉着应对,顺势利导,乘胜追思,将“意外”转化成有价值的生成性教学资源.真是“意外生成细追问,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有效的追问,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的“钥匙”,是将学生的思维条理化的“纽带”,是深化学生思维的“铁锹”,也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云梯”,它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和学识,掀起了课堂的高潮.让我们“刨根问底”,问出“质量”,问出“品味”,问出“智慧”,演绎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元元.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1(Z1):54.
[2]付艳梅.让提问走向有效[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1(2):38.
[3]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