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胃肠术后的场内外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50位胃肠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肠外营养,观察组患者内外营养联合支持,对两组的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的体重和蛋清白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手术后对胃肠患者进行肠内外的营养能够更好的对身体状况进行改善,并且对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胃肠手术;肠内外营养;资料分析
引言
胃腸手术后的肠外营养在临床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但是近几年来研究发现,在手术后肠外营养时经常会出现肠粘膜萎缩的现象,导致了肠道内细菌的转移,从而引发各种感染病。
1.资料
在2011年到2012年间对50名胃肠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为31人,女性患者为是19人,其平均的年龄为55岁左右,其中有14人进行过胃部大切除的手术,19人进行过结肠癌的根治术。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来进行对比分析。
1.1方法:在手术之前,对于所有的胃肠患者放置鼻十二指肠管,在手术中,把该管道放置在Treitz韧带的附近处,相距约为20厘米左右。在手术之后,对于所有的患者要进行常规的处理,在对照组方面,所有的患者要进行肠外的营养支持,在手术过后,对患者呼吸方面进行观察,使其呼吸可以畅通,不出现贫血和发热的状况,在手术过后的一到七天内,除了要对其进行肠外的营养支持,还要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在患者肛门排气之后可以进行饮食,并且逐渐的对肠外的营养减少,一直到患者可以正常的饮食。在观察组方面进行肠内外的应用支持,手术后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和能量的消耗来进行肠外营养,在一到三小时之后对患者进行肠内的营养治疗,所用药物和输注系统为EN,浓度为250毫摩每升。肠内的营养制剂的密度为4183.0KJ/L,在每个500毫升中都会含有膳食纤维7.5克,碳水化合物61.5克,脂肪为19.6克,蛋白质为20克,由于要在12小时到24小时内完成输注,并且要保证输注的速度具有一定的匀速性,在手术完毕后的第四天要输注1000ml,在手术后完成的第6天输注2000ml,第7天输注2500ml。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用量以及速度进行有效的调整,同时也要有效的控制营养液的温度,保证营养液的温度在25到30度之间,为了进一步降低患者出现腹痛以及腹泻等现象,要避免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刺激,导致患者出现肠道痉挛,或者患者出现肠道蠕动过快的现象。为了防止鼻肠管出现堵塞的情况,要对鼻肠管进行定时的清洗,频率为1次/4h,在进行冲洗的过程中,所用到的冲洗剂为20ml的温开水。
1.2观察指标:不仅要对患者的肺炎、切口感染等手术后的并发症进行及时的观察和记录,还要对大便的形状、大便的次数、排气等手术后消化道症状以及一些不良的反应等也要进行及时的观察和记录。分别在患者手术前一天以及手术后的第8天进行测量,分别有:一是患者的C-反应蛋白;二是前清蛋白;三是患者体重;四是患者的血糖;五是患者的肝肾功能等等进行测量。
1.4统计学的相关方法:使用SPSS13.0对各项相关的一些资料进行有效的统计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进行有效的对比:两组的患者营养支持后体重都比支持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的下幅度明显的大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患者人员在营养支持后的转铁蛋白、清蛋白比支持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下降的幅度要比观察组患者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纤维蛋白较支持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对照组的患者出现的上升幅度一定要小于观察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图表1
2.2两组患者试验以及临床指标的比较:术后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图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比较: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的切口愈合的不是很好,2例患者吻合口瘘,8例患者的肺部受到了感染;观察组中的2例缓和肺部出现感染的现象,;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现象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为了进一步的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患者在进行胃肠手术后一定要进行营养的支持,营养支持的主要方式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如果患者的消化道出现局部微循环障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溃疡以及粘膜萎缩的现象,就会使肠粘膜丧失屏障功能,就会出现肠内细菌易位的现象,所以要对患者进行肠内、肠外的营养支持,对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效地额改善,促进患者康复的时间。
参考文献:
[1]范学朋,周瑞祥.肠内外营养在胃肠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24(12):123-124
[2]周志刚.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免疫与营养状态及术后感染的影响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3(12):125-127
[3]秦新裕,刘寒.肠内营养与胃肠动力[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5(12):102-104
[4]袁绶礼.对胃肠手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临床效果的分析[3].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25(12):108-109
关键词:胃肠手术;肠内外营养;资料分析
引言
胃腸手术后的肠外营养在临床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但是近几年来研究发现,在手术后肠外营养时经常会出现肠粘膜萎缩的现象,导致了肠道内细菌的转移,从而引发各种感染病。
1.资料
在2011年到2012年间对50名胃肠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为31人,女性患者为是19人,其平均的年龄为55岁左右,其中有14人进行过胃部大切除的手术,19人进行过结肠癌的根治术。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来进行对比分析。
1.1方法:在手术之前,对于所有的胃肠患者放置鼻十二指肠管,在手术中,把该管道放置在Treitz韧带的附近处,相距约为20厘米左右。在手术之后,对于所有的患者要进行常规的处理,在对照组方面,所有的患者要进行肠外的营养支持,在手术过后,对患者呼吸方面进行观察,使其呼吸可以畅通,不出现贫血和发热的状况,在手术过后的一到七天内,除了要对其进行肠外的营养支持,还要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在患者肛门排气之后可以进行饮食,并且逐渐的对肠外的营养减少,一直到患者可以正常的饮食。在观察组方面进行肠内外的应用支持,手术后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和能量的消耗来进行肠外营养,在一到三小时之后对患者进行肠内的营养治疗,所用药物和输注系统为EN,浓度为250毫摩每升。肠内的营养制剂的密度为4183.0KJ/L,在每个500毫升中都会含有膳食纤维7.5克,碳水化合物61.5克,脂肪为19.6克,蛋白质为20克,由于要在12小时到24小时内完成输注,并且要保证输注的速度具有一定的匀速性,在手术完毕后的第四天要输注1000ml,在手术后完成的第6天输注2000ml,第7天输注2500ml。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用量以及速度进行有效的调整,同时也要有效的控制营养液的温度,保证营养液的温度在25到30度之间,为了进一步降低患者出现腹痛以及腹泻等现象,要避免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刺激,导致患者出现肠道痉挛,或者患者出现肠道蠕动过快的现象。为了防止鼻肠管出现堵塞的情况,要对鼻肠管进行定时的清洗,频率为1次/4h,在进行冲洗的过程中,所用到的冲洗剂为20ml的温开水。
1.2观察指标:不仅要对患者的肺炎、切口感染等手术后的并发症进行及时的观察和记录,还要对大便的形状、大便的次数、排气等手术后消化道症状以及一些不良的反应等也要进行及时的观察和记录。分别在患者手术前一天以及手术后的第8天进行测量,分别有:一是患者的C-反应蛋白;二是前清蛋白;三是患者体重;四是患者的血糖;五是患者的肝肾功能等等进行测量。
1.4统计学的相关方法:使用SPSS13.0对各项相关的一些资料进行有效的统计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进行有效的对比:两组的患者营养支持后体重都比支持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的下幅度明显的大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患者人员在营养支持后的转铁蛋白、清蛋白比支持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下降的幅度要比观察组患者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纤维蛋白较支持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对照组的患者出现的上升幅度一定要小于观察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图表1
2.2两组患者试验以及临床指标的比较:术后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图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比较: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的切口愈合的不是很好,2例患者吻合口瘘,8例患者的肺部受到了感染;观察组中的2例缓和肺部出现感染的现象,;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现象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为了进一步的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患者在进行胃肠手术后一定要进行营养的支持,营养支持的主要方式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如果患者的消化道出现局部微循环障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溃疡以及粘膜萎缩的现象,就会使肠粘膜丧失屏障功能,就会出现肠内细菌易位的现象,所以要对患者进行肠内、肠外的营养支持,对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效地额改善,促进患者康复的时间。
参考文献:
[1]范学朋,周瑞祥.肠内外营养在胃肠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24(12):123-124
[2]周志刚.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免疫与营养状态及术后感染的影响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3(12):125-127
[3]秦新裕,刘寒.肠内营养与胃肠动力[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5(12):102-104
[4]袁绶礼.对胃肠手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临床效果的分析[3].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25(1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