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东莞市大朗镇“我是民星”才艺大赛是镇级普通民众的才艺大赛,却显示出它独有的文化亮点。本文从“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的重要文化意义、主要文化内容、必要文化形式三个理论层面,对“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的文化亮点,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
[关键词]我是民星 才艺大赛 文化亮点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我是民星”才艺大赛自2012年启动,每年举办一次,已连续成功举办第三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显示出许多文化亮点。其中,最主要的文化亮点有以下三个。研究论述这三大文化亮点,对于“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的继续举办乃至其他文化活动项目的举办,都具有理论思考与实践参考的重要价值。为此,本文对此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以其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
一、重要文化意义
“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的第一大文化亮点,是它的重要文化意义。
群众文化是整个文化的基础与主流,镇区文化则是群众文化的集中体现。“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真正体现出镇区文化的本体属性与文化亮点。
“我是民星”才艺大赛,参赛者都是普通平民百姓,他们来自于社区村委、工
厂企业,他们是群众文化真正的主体。大赛的制定是专门为平凡而有才艺的普通民众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大赛以“只要你有才,你就可以上舞台”、“只要你有才,‘我是民星’等你来”为口号,旨在打造广大人民群众文化之星、艺术之星。比赛不设任何的门槛,报名条件宽松,对于表演形式、人数、参赛者年龄等,均无严格限制,真正凸显了活动的群众性、平民性、草根性的文化特点。2012年第一届比赛的参赛选手中,年龄最长者68岁,最幼者仅5岁。表演的才艺有声乐演唱、器乐演奏、口技、舞蹈、小品、绝活等等。2013年第二届大赛首场比赛参赛选手多达200多组,参赛节目的类型有戏曲、相声、杂技、模仿秀等等,参赛的节目类型越来越丰富,水平也越来越高,作为一个镇级文化品牌项目,同样称得上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了。
为了活动有章可循并更有序的开展,大朗镇专门成立了“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组委会,研究制订了《大朗镇才艺大赛实施方案》,由镇委镇政府主管领导担任活动领导小组总策划,由政府主办,社会热心公益企业冠名赞助。并设立了专门的大赛活动办公室,具体负责大赛的日常事务工作。同时,还下发了《“我是
民星”大朗镇才艺大赛的通知》,印发至全镇各社区(村)、企业、学校。同时,利用大朗政府网、电视台、周刊、荔香微博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海选的选拔工作,也放到各社区(村)及企业的舞台中进行,充分发挥基层公共基础文化设施作用,让大赛深入基层,扎根群众,为广大群众直接参与提供了最大的方便。为了更好地“搜寻本土才艺达人,发掘莞邑才艺民星”,广泛动员群众参赛,大赛组委会还组织专业人员先后到辖区内重点企业挖掘有潜质的选手。并联合镇总工会大力组织发动广大企业员工中踊跃报名。组委会还对有一定基础的选手,给予适当的培训指导,并在演出服装等方面提供帮助。
由此可见,“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的重要文化意义就在于:凸显了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和主人,文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心在于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上面。
与此同时,大朗镇“我是民星”才艺大赛,首创镇区举办最具包容性的广大人民群众之星的先例,充分体现出基层文化工作的创新意义。可以说,大朗镇“我是民星”才艺大赛正是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创新的代表性的成功案例之一。
二、主要文化内容
“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的第二个文化亮点,是它的主要文化内容。
文化内容是“我是民星”才艺大赛内部诸要素的总和,具体分析,包括以下几大文化亮点:
(一)民族文化特色
“我是民星”才艺大赛,以弘扬民族文化特色为亮点与重点,因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所有文艺,都以民族性为生命与灵魂。不仅本土文艺如此,一切外来艺术亦如此。对于这一点,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艺家早已达成共识,并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所以,“我是民星”才艺大赛,参赛节目的内容,在题材、主题、形象、事件、情感等各个要素上,都以民族性为重点,突出展现当前普通群众喜爱的艺术特点。
(二)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特色愈鲜明,民族文化特色就愈浓厚。东莞市是全国外来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本身外来人口众多,加之大朗镇属于东莞市的中心镇区,东莞市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东部、东江下游,京九、广九两条铁路交会于境内。属于岭南文化范畴。同时,又与深圳相距不远,深受改革开放特区文化与新潮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我是民星”才艺大赛以东莞市与大朗镇的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外来人口的文化特点,形成具有浓厚区域色彩的节目类型为主要内容,突出强调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性。
(三)多样文化特色
“我是民星”才艺大赛节目内容,还以多样文化特色为亮点之一。除了民族化的戏曲、相声、杂技节目,地域化的粤剧、广东音乐、舞龙舞狮等节目以外,还融入各地外来人口带进来的文化特点及流行音乐、现代舞、模仿秀等各种新潮艺术为一炉,总体上呈现多样文化并存的大格局。真正产生了“以小见大”、
“粒沙见世界,滴水见阳光”的艺术效果与文化效应。
三、必要文化形式
“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的第三大文化亮点,是它的必要文化形式。
形式与内容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完美结合,才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的节目形式,在体裁、结构、手法、风格、语言等各个方面,都与思想内容相匹配。
参赛的节目形式,囊括了音乐、舞蹈、曲艺、戏剧(含戏曲、小品)、杂技、模仿秀等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共同与思想内容的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相统一。其中,尤以音乐表演(声乐演唱与器乐演
奏)为主,因为音乐艺术是最普及、最受欢迎、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每一个人的一生,几乎无时无刻不与音乐艺术结缘,从儿时的摇篮曲、儿歌,到青年时期的情歌、恋歌、婚歌,再到辞世时的挽歌、哀乐……音乐都与人们朝夕相伴。可以说,以音乐表演为参赛节目的重点,集中体现出“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的平民性、通俗性、普及性的文化亮点。
“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的成功举办,真正体现了文化惠民、文化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冷溶.把这篇大文章继续写精彩——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J].
北京:人民日报2013.9.2:P7;
[2]雊树刚.牢牢把握“两个巩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北京:人民日报,2013.9.9:P7;
[3][俄]赫尔岑.往事与深思[J].赫尔岑论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P27;
[4]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J].北京:人民日报,1979.9.9:P1;
[5]陈兆金.艺术鉴赏学导论[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P195。
作者简介:曾悦(1979——)男,大学本科,现任东莞市大朗镇文化广电中心主任。
王志明(1984——),男,大学本科,馆员,现任职东莞市大朗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关键词]我是民星 才艺大赛 文化亮点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我是民星”才艺大赛自2012年启动,每年举办一次,已连续成功举办第三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显示出许多文化亮点。其中,最主要的文化亮点有以下三个。研究论述这三大文化亮点,对于“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的继续举办乃至其他文化活动项目的举办,都具有理论思考与实践参考的重要价值。为此,本文对此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以其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
一、重要文化意义
“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的第一大文化亮点,是它的重要文化意义。
群众文化是整个文化的基础与主流,镇区文化则是群众文化的集中体现。“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真正体现出镇区文化的本体属性与文化亮点。
“我是民星”才艺大赛,参赛者都是普通平民百姓,他们来自于社区村委、工
厂企业,他们是群众文化真正的主体。大赛的制定是专门为平凡而有才艺的普通民众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大赛以“只要你有才,你就可以上舞台”、“只要你有才,‘我是民星’等你来”为口号,旨在打造广大人民群众文化之星、艺术之星。比赛不设任何的门槛,报名条件宽松,对于表演形式、人数、参赛者年龄等,均无严格限制,真正凸显了活动的群众性、平民性、草根性的文化特点。2012年第一届比赛的参赛选手中,年龄最长者68岁,最幼者仅5岁。表演的才艺有声乐演唱、器乐演奏、口技、舞蹈、小品、绝活等等。2013年第二届大赛首场比赛参赛选手多达200多组,参赛节目的类型有戏曲、相声、杂技、模仿秀等等,参赛的节目类型越来越丰富,水平也越来越高,作为一个镇级文化品牌项目,同样称得上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了。
为了活动有章可循并更有序的开展,大朗镇专门成立了“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组委会,研究制订了《大朗镇才艺大赛实施方案》,由镇委镇政府主管领导担任活动领导小组总策划,由政府主办,社会热心公益企业冠名赞助。并设立了专门的大赛活动办公室,具体负责大赛的日常事务工作。同时,还下发了《“我是
民星”大朗镇才艺大赛的通知》,印发至全镇各社区(村)、企业、学校。同时,利用大朗政府网、电视台、周刊、荔香微博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海选的选拔工作,也放到各社区(村)及企业的舞台中进行,充分发挥基层公共基础文化设施作用,让大赛深入基层,扎根群众,为广大群众直接参与提供了最大的方便。为了更好地“搜寻本土才艺达人,发掘莞邑才艺民星”,广泛动员群众参赛,大赛组委会还组织专业人员先后到辖区内重点企业挖掘有潜质的选手。并联合镇总工会大力组织发动广大企业员工中踊跃报名。组委会还对有一定基础的选手,给予适当的培训指导,并在演出服装等方面提供帮助。
由此可见,“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的重要文化意义就在于:凸显了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和主人,文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心在于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上面。
与此同时,大朗镇“我是民星”才艺大赛,首创镇区举办最具包容性的广大人民群众之星的先例,充分体现出基层文化工作的创新意义。可以说,大朗镇“我是民星”才艺大赛正是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创新的代表性的成功案例之一。
二、主要文化内容
“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的第二个文化亮点,是它的主要文化内容。
文化内容是“我是民星”才艺大赛内部诸要素的总和,具体分析,包括以下几大文化亮点:
(一)民族文化特色
“我是民星”才艺大赛,以弘扬民族文化特色为亮点与重点,因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所有文艺,都以民族性为生命与灵魂。不仅本土文艺如此,一切外来艺术亦如此。对于这一点,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艺家早已达成共识,并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所以,“我是民星”才艺大赛,参赛节目的内容,在题材、主题、形象、事件、情感等各个要素上,都以民族性为重点,突出展现当前普通群众喜爱的艺术特点。
(二)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特色愈鲜明,民族文化特色就愈浓厚。东莞市是全国外来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本身外来人口众多,加之大朗镇属于东莞市的中心镇区,东莞市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东部、东江下游,京九、广九两条铁路交会于境内。属于岭南文化范畴。同时,又与深圳相距不远,深受改革开放特区文化与新潮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我是民星”才艺大赛以东莞市与大朗镇的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外来人口的文化特点,形成具有浓厚区域色彩的节目类型为主要内容,突出强调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性。
(三)多样文化特色
“我是民星”才艺大赛节目内容,还以多样文化特色为亮点之一。除了民族化的戏曲、相声、杂技节目,地域化的粤剧、广东音乐、舞龙舞狮等节目以外,还融入各地外来人口带进来的文化特点及流行音乐、现代舞、模仿秀等各种新潮艺术为一炉,总体上呈现多样文化并存的大格局。真正产生了“以小见大”、
“粒沙见世界,滴水见阳光”的艺术效果与文化效应。
三、必要文化形式
“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的第三大文化亮点,是它的必要文化形式。
形式与内容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完美结合,才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的节目形式,在体裁、结构、手法、风格、语言等各个方面,都与思想内容相匹配。
参赛的节目形式,囊括了音乐、舞蹈、曲艺、戏剧(含戏曲、小品)、杂技、模仿秀等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共同与思想内容的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相统一。其中,尤以音乐表演(声乐演唱与器乐演
奏)为主,因为音乐艺术是最普及、最受欢迎、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每一个人的一生,几乎无时无刻不与音乐艺术结缘,从儿时的摇篮曲、儿歌,到青年时期的情歌、恋歌、婚歌,再到辞世时的挽歌、哀乐……音乐都与人们朝夕相伴。可以说,以音乐表演为参赛节目的重点,集中体现出“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的平民性、通俗性、普及性的文化亮点。
“我是民星”才艺大赛的成功举办,真正体现了文化惠民、文化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冷溶.把这篇大文章继续写精彩——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J].
北京:人民日报2013.9.2:P7;
[2]雊树刚.牢牢把握“两个巩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北京:人民日报,2013.9.9:P7;
[3][俄]赫尔岑.往事与深思[J].赫尔岑论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P27;
[4]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J].北京:人民日报,1979.9.9:P1;
[5]陈兆金.艺术鉴赏学导论[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P195。
作者简介:曾悦(1979——)男,大学本科,现任东莞市大朗镇文化广电中心主任。
王志明(1984——),男,大学本科,馆员,现任职东莞市大朗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