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专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性人才,越来越多有着明确就业方向的学生选择到护校进修,同时也说明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学质量上有着明显的提升。儿科护理实验教学在高校的儿科护理学专业课程当中尤其重要,在资质优良的高职院校中作为重点实验课程加入到人才培养的计划中,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直接向有关单位输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经验型护理人才,为了高质量的完成这一过程,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仍需要进一步改革与探索。
关键词:高职儿科护理改革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323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204-01
高职护校的教学课程安排往往跟中专要有所不同,这样才能体现其作为高职院校的独特教育责任,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要有着更加精良的教学水准。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种教学模式缩短了高职院校与医学临床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护理知识,毕业后能够更顺畅的融入工作岗位之中。同时,高校要从中发掘实验教学的优势,以便应用在更广泛的高职教育中。
1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我国大多数护理院校儿科护理实验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学形式,即教师负责为学生提供明确且细致的护理操作流程,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老师的指令,模拟操作完成所谓的实验内容,然后,教师按照事先交代的评分标准给学生打分即可。这个教学过程不仅枯燥而且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很容易机械化的完成实验动作,不加入任何关于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不利于应用在实践类课程的教学,限制了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同时,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往往重视理论,轻视实验课程,这对于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十分不利。所以,高职院校的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的模式亟待改革,加强学生主动实践性教学过程,以期能够让护校毕业生适应未来岗位中多种突发状况频发的临床环境。
2改革儿科护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方法
2.1改革儿科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设计课程方案,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审视固有操作步骤,发现问题所在,创新思维,开拓思路。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准备一定的临床病例视频录像等内容,观看过后,首先让学生从观察中发掘操作关键点,然后教师再逐一把重点内容解释给学生,这样的程序,颠覆了传统教学上的照本宣科的过程。
2.2改革评价考核标准。一段时期以来,由于高职院校护理招生人数呈逐年递增的现象,造成院校的师资和实验器材匮乏,而且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没有得到院校的足够重视,实验课成绩依旧取决于理论课程和一小部分实验课的成绩,轻视实践学习过程,这就有悖于实验课程设置的初衷。经改革后,学生的实验课成绩单独设立。总成绩由二部分组成:①单个实验项目的期末个人技能考试成绩,占70%;考试时由学生从5项考核项目中随机抽取一项进行操作考试,有2位老师组成考评小组评定成绩[1]。②综合实验项目成绩,占30%;根据学生在情景模拟或综合性实验中的表现,由老师和其他同学评定成绩[2]。
3改革我国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3.1有利于改善护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改革后的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对高职护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改善,融入了更多高职教育的精髓: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适应社会。学生能够把更多的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经验当中去,通过教师指导和考评对所学内容进行反馈,及时发现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并且能够立刻找到解决的对策,事后总结经验,再投入到一轮新的实验过程中。这样的良性循环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以便在日后独立的临床操作中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处理各种可能发生的护理方面的突发状况。
3.2提高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升了师资业务水平。因为改革后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以往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模式,在形式上也呈现了活跃、多样化的特点,更能够吸引学生投入到课程教学中来,进而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通过情景模拟教学等项目的改良,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成功的改善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口碑,同时也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朝着“专业化职业教师”的方向提升其自身能力。
4关于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国目前对于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成果仍然不是十分乐观,这就促使国家教育部针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有着更进一步的要求,建立一整套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的正规化流程,选拔和培养优秀教师独立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模拟和实操,配合新型教学评价体系完成对课程质量的监督和反馈,把改革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的模式做到实处。另外,建议实习单位出具学生模拟临床实践的反馈意见和评定结果,与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相挂钩,教学责任更加明晰,教学评价系统更具指导性,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成果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5结束语
高职院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把素质教育、能力教育作为其基本指导思想,护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较以往有着很大提高,输送到相关职业岗位上能够快速适应临床工作,这与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分不开的,可见这种教育培养方式是可行的,但同时高校应积极改良教育模式,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以其更高的教学实践优势培养大批实用性岗位人才,为我国医学护理事业的注入新能量。
参考文献
[1]徐美贤,李艳玲,谢丽燕,等.PBL在静脉输液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5(06):278-296
[2]丛小玲,杨艺.综合情景模拟训练在手术室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1,10(20):189-193
[3]王晓燕,丁继光.标准化病人在儿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0(05):112-121
[4]刘波.病案教学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版),2011,11(19):368-407
关键词:高职儿科护理改革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323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204-01
高职护校的教学课程安排往往跟中专要有所不同,这样才能体现其作为高职院校的独特教育责任,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要有着更加精良的教学水准。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种教学模式缩短了高职院校与医学临床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护理知识,毕业后能够更顺畅的融入工作岗位之中。同时,高校要从中发掘实验教学的优势,以便应用在更广泛的高职教育中。
1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我国大多数护理院校儿科护理实验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学形式,即教师负责为学生提供明确且细致的护理操作流程,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老师的指令,模拟操作完成所谓的实验内容,然后,教师按照事先交代的评分标准给学生打分即可。这个教学过程不仅枯燥而且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很容易机械化的完成实验动作,不加入任何关于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不利于应用在实践类课程的教学,限制了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同时,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往往重视理论,轻视实验课程,这对于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十分不利。所以,高职院校的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的模式亟待改革,加强学生主动实践性教学过程,以期能够让护校毕业生适应未来岗位中多种突发状况频发的临床环境。
2改革儿科护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方法
2.1改革儿科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设计课程方案,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审视固有操作步骤,发现问题所在,创新思维,开拓思路。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准备一定的临床病例视频录像等内容,观看过后,首先让学生从观察中发掘操作关键点,然后教师再逐一把重点内容解释给学生,这样的程序,颠覆了传统教学上的照本宣科的过程。
2.2改革评价考核标准。一段时期以来,由于高职院校护理招生人数呈逐年递增的现象,造成院校的师资和实验器材匮乏,而且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没有得到院校的足够重视,实验课成绩依旧取决于理论课程和一小部分实验课的成绩,轻视实践学习过程,这就有悖于实验课程设置的初衷。经改革后,学生的实验课成绩单独设立。总成绩由二部分组成:①单个实验项目的期末个人技能考试成绩,占70%;考试时由学生从5项考核项目中随机抽取一项进行操作考试,有2位老师组成考评小组评定成绩[1]。②综合实验项目成绩,占30%;根据学生在情景模拟或综合性实验中的表现,由老师和其他同学评定成绩[2]。
3改革我国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3.1有利于改善护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改革后的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对高职护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改善,融入了更多高职教育的精髓: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适应社会。学生能够把更多的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经验当中去,通过教师指导和考评对所学内容进行反馈,及时发现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并且能够立刻找到解决的对策,事后总结经验,再投入到一轮新的实验过程中。这样的良性循环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以便在日后独立的临床操作中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处理各种可能发生的护理方面的突发状况。
3.2提高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升了师资业务水平。因为改革后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以往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模式,在形式上也呈现了活跃、多样化的特点,更能够吸引学生投入到课程教学中来,进而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通过情景模拟教学等项目的改良,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成功的改善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口碑,同时也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朝着“专业化职业教师”的方向提升其自身能力。
4关于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国目前对于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成果仍然不是十分乐观,这就促使国家教育部针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有着更进一步的要求,建立一整套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的正规化流程,选拔和培养优秀教师独立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模拟和实操,配合新型教学评价体系完成对课程质量的监督和反馈,把改革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的模式做到实处。另外,建议实习单位出具学生模拟临床实践的反馈意见和评定结果,与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相挂钩,教学责任更加明晰,教学评价系统更具指导性,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成果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5结束语
高职院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把素质教育、能力教育作为其基本指导思想,护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较以往有着很大提高,输送到相关职业岗位上能够快速适应临床工作,这与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分不开的,可见这种教育培养方式是可行的,但同时高校应积极改良教育模式,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以其更高的教学实践优势培养大批实用性岗位人才,为我国医学护理事业的注入新能量。
参考文献
[1]徐美贤,李艳玲,谢丽燕,等.PBL在静脉输液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5(06):278-296
[2]丛小玲,杨艺.综合情景模拟训练在手术室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1,10(20):189-193
[3]王晓燕,丁继光.标准化病人在儿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0(05):112-121
[4]刘波.病案教学在五官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版),2011,11(19):368-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