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十年前,陶行知先生就提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他认为“教”是为“学”服务的。这一主张,将学生看作了大写的“人”,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对现今教育仍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陶先生还说:“教员的天职是变化。”可见,教师的“教”不可一成不变,因为我们所教的对象是不同的,教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教学中的生成更是千变万化,因此,我们应思变,求变,以变应变。但万变须不离其宗,那就是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随“变”一点,灵动一点?如何让学生学得有效一点,快乐一点?笔者从以下四点谈自己的看法。
一、 随时机之宜,变教学顺序
课标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安排了许多与季节、节日相关的课文。这些课文能带领学生认识大自然的春、夏、秋、冬,了解五彩缤纷的国内外节日,文质兼美,实用性强。虽然课文在编排上考虑到了时间因素,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但与实际教学的时间多少有些偏差。因而常常出现学生身着大棉袄,对着窗外光秃秃的树枝在读“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奇怪现象。面对此种怪现象,我们需要“变”。
二、 随内容特点,变教学策略
“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抵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圣陶先生一句话道出了教师的职责所在——“导”,且要“多方设法”。此“法”便是我们所说是教学策略。一成不变的教学策略只能“导”出一个死气沉沉的课堂,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无法很好实现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價值观的获得。因此,我们的教学策略需要“变”。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有许多生字新词,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像“挡”、“刮”等较易掌握的字就随文学习,而较难的则归类学习。不同类的生字也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以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榛子”、“紫貂”等物产名,教师就配以图片,使其直观化,让学生一目了然;对四个同为“氵”旁的生字——“汇”、“涨”、“淙”、“浸”,教师则在引导学生发现其共同偏旁之后,出示了一幅水的动态图,让学生根据四个字的不同意思,将它们摆放在图的不同位置。
教师示范:看这河里的木头,泡在水里,没在水里就叫“浸”。我把“浸”字放在这儿(拖动“浸”字至木头上)。
学生受到启发,纷纷举起小手
生1:我觉得“涨”字应该放在溪水满上来的地方。因为“涨”就是水满上来的意思。
生2:把“淙”放在水流动的地方,因为“淙淙”是小溪流水的声音。
生3:我觉得“汇”可以放在两条小溪合到一起的地方。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然后又与学生一起,结合水的动态图,把四个字的意思更加精确地说了一遍,最后得出结论:这些字虽然都是“氵”旁的,都与水有关,但意思不同,用法也不同。
同样是生字教学,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达到不同目标,我们有的可以选择“随文学习”,有的应当尝试“归类呈现”;有的可以“请图片帮忙”,有的需要“在动画上摆放”。 可见,教学策略需随所教内容的特点灵动而变。教学策略不是万能的,不存在一个能适应任何情况的教学策略。因此,我们要多思考,多尝试,为不同的教学内容寻得适合的教学策略,以我们的智慧“导”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三、随课堂走势,变教学方案
叶澜教授曾说:“新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教学过程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常会出现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情境。教师期望学生按自己的预设做出回答,而学生往往会“节外生枝”。当课堂上的教学情境与预设不一样时,我们往往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感到束手无策。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变”。
那是一次市级赛课,笔者教学的是《女娲补天》。
“女娲难过极了,她又是怎么做的呢?默读课文的2、3、4小节,想一想女娲做了几件事?每件事情分别用一个字来表示。”此处笔者预设的答案是:女娲做了四件事,概括为:救、找、炼、补。而学生站起来回答的却是五件事:求、造、找、炼、补。笔者镇定地把学生说的五个字写在黑板上,并表扬他找得好。然后追问:
“女娲去求雨神为了什么?”
“救人。”
“救谁?”
“救被围困在火里的人。”
“那造船又是为了干什么?”
“救水中的人。”
“那么一个‘求’,一个‘造’,能不能并成一个字?”
“救。”
“是啊,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救人哪!”笔者把黑板上的“求”和“造”擦去,认真地写上一个“救”字。
教师对课堂要有预设的方案与计划,但又不能限于预设与计划之中而不敢越雷池半步。试想,笔者若因学生的回答与课前预设产生偏差而将其否定,执意继续预定的方案,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保持吗?后面的精彩生成还会出现吗?因此,出现课堂走势与预设不一致时需要教师充分照顾到学生的生命活动,根据课堂呈现出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使课堂脱去僵死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的生机。
四、随学生思维,变教学节奏
一堂好课,必须是张弛有度的。“张”即教学内容的“展”,教学节奏的“快”,学生思维活跃,师生处于一种紧张而有序的状态。“弛”则指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节奏加快、教学高潮过后的一段缓冲,亦指学生思维放松的状态。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行马,这也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当我们的课堂教学节奏过张或过弛时,就需要“变”了。
笔者教学《老人与海鸥》,问学生:“你还从哪里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学生找到句子: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同学们,看着他找到的这句话,其中有一个词语反反复复出现了好几次,哪个词?
生:褪色。
师:什么情况下东西会褪色?
生:时间用得很长,经常使用。
师:是啊,十多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的过时布衣已经穿得
生:褪了色。
师:蓝布包已经背得
生:褪了色。
师: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
生:褪了色。
师:可是,这十多年来,没有改变,没有褪色的是什么?
生1:没有改变的是他日复一日对海鸥的照顾。
生2:没有褪色的是老人对海鸥的那份爱。
生3:没有褪色的是老人执着与爱心。
……
“褪色”是体会老人生活俭朴的关键词。笔者紧扣该词,多次在提问中加快语速,提高语调,强调重音。尤其在引说三个“褪了色”更是如擂战鼓,一槌一槌地重击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学生也思维敏捷,回答精准,在引说部分与教师配合默契,课堂气氛急速升温。笔者随即话锋一转,问“没有褪色的是什么”,此时学生已有了充分的体会,回答如竹筒倒豆子——干脆利索。这,就是“张”。快节奏的“张”,引得妙语如珠;而慢节奏的“驰”,则能发人深思。
教学节奏的把握是一门艺术。只有张而没有弛,课堂教学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学生的思维就会跟不上来,或是出现断裂的状态。而只有弛没有张,就会使课堂教学松松垮垮,完不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所得便少。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状况判断该“张”或该“弛”,并善于变化自己的语言和腔调来增加语言的魅力,从而产生最佳的教学节奏。
以学定教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激发学生潜在的能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切实地把这一点落实下去,随时机之宜、内容特点、课堂走势及学生思维等教学实际不断地调整或改变教学的顺序、策略、方案及节奏,不仅能很好的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而且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身处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立足千变万化的语文课堂,一起来做随“变”的语文老师吧!
一、 随时机之宜,变教学顺序
课标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安排了许多与季节、节日相关的课文。这些课文能带领学生认识大自然的春、夏、秋、冬,了解五彩缤纷的国内外节日,文质兼美,实用性强。虽然课文在编排上考虑到了时间因素,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但与实际教学的时间多少有些偏差。因而常常出现学生身着大棉袄,对着窗外光秃秃的树枝在读“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奇怪现象。面对此种怪现象,我们需要“变”。
二、 随内容特点,变教学策略
“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抵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圣陶先生一句话道出了教师的职责所在——“导”,且要“多方设法”。此“法”便是我们所说是教学策略。一成不变的教学策略只能“导”出一个死气沉沉的课堂,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无法很好实现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價值观的获得。因此,我们的教学策略需要“变”。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有许多生字新词,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像“挡”、“刮”等较易掌握的字就随文学习,而较难的则归类学习。不同类的生字也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以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榛子”、“紫貂”等物产名,教师就配以图片,使其直观化,让学生一目了然;对四个同为“氵”旁的生字——“汇”、“涨”、“淙”、“浸”,教师则在引导学生发现其共同偏旁之后,出示了一幅水的动态图,让学生根据四个字的不同意思,将它们摆放在图的不同位置。
教师示范:看这河里的木头,泡在水里,没在水里就叫“浸”。我把“浸”字放在这儿(拖动“浸”字至木头上)。
学生受到启发,纷纷举起小手
生1:我觉得“涨”字应该放在溪水满上来的地方。因为“涨”就是水满上来的意思。
生2:把“淙”放在水流动的地方,因为“淙淙”是小溪流水的声音。
生3:我觉得“汇”可以放在两条小溪合到一起的地方。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然后又与学生一起,结合水的动态图,把四个字的意思更加精确地说了一遍,最后得出结论:这些字虽然都是“氵”旁的,都与水有关,但意思不同,用法也不同。
同样是生字教学,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达到不同目标,我们有的可以选择“随文学习”,有的应当尝试“归类呈现”;有的可以“请图片帮忙”,有的需要“在动画上摆放”。 可见,教学策略需随所教内容的特点灵动而变。教学策略不是万能的,不存在一个能适应任何情况的教学策略。因此,我们要多思考,多尝试,为不同的教学内容寻得适合的教学策略,以我们的智慧“导”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三、随课堂走势,变教学方案
叶澜教授曾说:“新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教学过程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常会出现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情境。教师期望学生按自己的预设做出回答,而学生往往会“节外生枝”。当课堂上的教学情境与预设不一样时,我们往往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感到束手无策。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变”。
那是一次市级赛课,笔者教学的是《女娲补天》。
“女娲难过极了,她又是怎么做的呢?默读课文的2、3、4小节,想一想女娲做了几件事?每件事情分别用一个字来表示。”此处笔者预设的答案是:女娲做了四件事,概括为:救、找、炼、补。而学生站起来回答的却是五件事:求、造、找、炼、补。笔者镇定地把学生说的五个字写在黑板上,并表扬他找得好。然后追问:
“女娲去求雨神为了什么?”
“救人。”
“救谁?”
“救被围困在火里的人。”
“那造船又是为了干什么?”
“救水中的人。”
“那么一个‘求’,一个‘造’,能不能并成一个字?”
“救。”
“是啊,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救人哪!”笔者把黑板上的“求”和“造”擦去,认真地写上一个“救”字。
教师对课堂要有预设的方案与计划,但又不能限于预设与计划之中而不敢越雷池半步。试想,笔者若因学生的回答与课前预设产生偏差而将其否定,执意继续预定的方案,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保持吗?后面的精彩生成还会出现吗?因此,出现课堂走势与预设不一致时需要教师充分照顾到学生的生命活动,根据课堂呈现出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使课堂脱去僵死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的生机。
四、随学生思维,变教学节奏
一堂好课,必须是张弛有度的。“张”即教学内容的“展”,教学节奏的“快”,学生思维活跃,师生处于一种紧张而有序的状态。“弛”则指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节奏加快、教学高潮过后的一段缓冲,亦指学生思维放松的状态。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行马,这也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当我们的课堂教学节奏过张或过弛时,就需要“变”了。
笔者教学《老人与海鸥》,问学生:“你还从哪里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学生找到句子: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同学们,看着他找到的这句话,其中有一个词语反反复复出现了好几次,哪个词?
生:褪色。
师:什么情况下东西会褪色?
生:时间用得很长,经常使用。
师:是啊,十多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的过时布衣已经穿得
生:褪了色。
师:蓝布包已经背得
生:褪了色。
师: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
生:褪了色。
师:可是,这十多年来,没有改变,没有褪色的是什么?
生1:没有改变的是他日复一日对海鸥的照顾。
生2:没有褪色的是老人对海鸥的那份爱。
生3:没有褪色的是老人执着与爱心。
……
“褪色”是体会老人生活俭朴的关键词。笔者紧扣该词,多次在提问中加快语速,提高语调,强调重音。尤其在引说三个“褪了色”更是如擂战鼓,一槌一槌地重击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学生也思维敏捷,回答精准,在引说部分与教师配合默契,课堂气氛急速升温。笔者随即话锋一转,问“没有褪色的是什么”,此时学生已有了充分的体会,回答如竹筒倒豆子——干脆利索。这,就是“张”。快节奏的“张”,引得妙语如珠;而慢节奏的“驰”,则能发人深思。
教学节奏的把握是一门艺术。只有张而没有弛,课堂教学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学生的思维就会跟不上来,或是出现断裂的状态。而只有弛没有张,就会使课堂教学松松垮垮,完不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所得便少。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状况判断该“张”或该“弛”,并善于变化自己的语言和腔调来增加语言的魅力,从而产生最佳的教学节奏。
以学定教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激发学生潜在的能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切实地把这一点落实下去,随时机之宜、内容特点、课堂走势及学生思维等教学实际不断地调整或改变教学的顺序、策略、方案及节奏,不仅能很好的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而且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身处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立足千变万化的语文课堂,一起来做随“变”的语文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