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因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频发,裸贷、裸照、骗贷、暴力催债、大学生跳楼等等乱象,几乎成为校园贷的标签。虽然校园贷得到部分大学生的青睐,但不可忽视的是校园贷仍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 2016年4月份银监会和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开始出手整顿校园贷市场。本研究主要针对浙江师范大学的在校生,以此为蓝本来研究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情况,并为校园贷的规范发展,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树立与理财意识的培养,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校园贷;大学生;互联网金融
一、调研的意义
1.推动校园贷的规范和完善
校园贷恶性事件的数次发生,离不开其本身存在的问题。
规范不严、管理不当、监督不力,校园贷如今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这无疑不利于其健康发展。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希望能够了解学生使用校园贷的情况,并探究相关恶性事件频发的原因和校园贷的完善方式。我们希望我们的调研与建议能对校园贷的规范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示,使校园贷更好地发展。
2.鼓励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许多大学生对校园贷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恶性事件频发的一大原因。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已具备了一定的消费能力和行为能力,但相比进入社会的成年人又欠缺相应的支付能力与判断能力。现如今,部分大学生不良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使其常常陷入资金匮乏的僵局;同时他们对自我的保护意识也仍有不足,这无疑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为了避免校园贷恶性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希望此次调研能够起到一定的教育与警示作用,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财意识以及增强进行校园贷等活动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3.推动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现如今已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被网贷占据半壁江山的校园贷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校园贷的发展状况势必会对互联网金融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大学生自身、政府、事业单位和校园贷平台的共同努力,能够更好地推动校园贷的发展,以期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
二、调查问题分析
校园贷(即P2P网贷的一种)是伴随互联网金融出现的,主要面向大学生群体的贷款,它抓住了大学生群体已经是成年人的年龄特征(可以签合同,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和他们的身份仍属学生,且刚从父母身边出来,容易受到物质刺激,社会意识不强等特点。
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的收入主要来自父母,且在紧急情况下向父母、认识的人借钱仍是主流,但校园贷以其便捷的申请方式、贷款额度相对较大、应用领域较银行贷款更广等特点吸引了较多来自二、三线城市学生的青睐。
调查问卷的反馈显示,大部分学生仅是对校园贷有所听闻,对什么是校园贷,校园贷的范围并不是很了解,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校园贷有较大风险,不敢轻易尝试,仍有两成的学生对近年来发生的校园贷事件不了解,令人遗憾。
为了避免校园贷事件的再次发生,学校就必须肩负起学生父母不在身边时的教育作用,要以多种形式警醒学生防范不良贷款平台假借校园贷名义进行高利贷交易。当然,校园贷事件的发生并不仅仅是校园贷本身机制造成的,部分学生的消费观不良和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也是主要原因。
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高利贷还是有个基本的认定,并不会轻易相信某些不良平台的蛊惑,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相比以前有很大提高,但正规途径的校园贷仍旧不能得到部分学生的认同。
经过调查,当前学生们认为校园贷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会出现学生难以正常还款的情况;造成部分学生消费习惯不当,经常债台高筑;借贷公司通过校园贷谋取暴利;校园贷审核机制存在的缺陷。
在对待校园贷的态度这个问题上,六成学生仍持中立态度。这说明现阶段校园贷的影响褒贬各有,很多学生很难据此判断信任或不信任,换句话说,他们在等待校园贷的进一步完善,或是因其社会影响恶劣而放弃。
五成学生认为校园贷较難完善。校园贷问题的复杂性和相关不实报道加剧了大学生们对此的担忧程度。
三成学生表示即使完善了校园贷他们也不会使用。该部分学生对校园贷的发展并不看好,或许是因为其本身资金充足,或是有更正规的贷款渠道,当然我们更希望大学生能有多种贷款渠道,因不同平台的贷款应用范围不一,相对宽松的贷款机制或许更能解决学生的燃眉之急。
通过调研,我们看到互联网金融在最易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群体这里折戟,这着实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普及。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区分校园贷和高利贷的关系,对校园贷的态度也仅来自于媒体上的一些负面新闻,我们调研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同学们能正确看待校园贷,不因其存有优点就无条件信任,也不因其存有一定弊端就全盘否定。我们希望通过大学生自身、政府、事业单位和校园贷平台的共同努力,能让更多人认同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并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必要的贡献。
三、相关建议
建议大学生群体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意识。一部分校园贷恶性事件的发生,学生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其正确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从源头遏止校园贷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关企业能优化校园贷的贷款机制,严格规范贷款流程,在贷款项目上适度多元,在贷款利率上充分考虑当地大学生的经济负担能力。建议分期购物平台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即同一在校学生的信息可在行业间共享的信息库中进行查询,如果该学生在其中一家平台办理了高额的购物还款业务,已超过了其往常的最高额消费记录,则其他平台将不再向该学生授信。通过这样的机制,一方面保护了资金安全,减少了坏账的发生,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的消费金额和次数,在客观上限制了学生不合理的消费欲望。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需加强对校园贷市场的监管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给校园贷问题滋长的机会。学校需落实监督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在校园贷方面的认识。
媒体也能在校园贷事件中起到一个正确的导向作用。如果我们一味地宣传校园贷的弊端,最终只能导致借款平台转向地下,这势必会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仅不能减少不良平台的威胁,反而会加大监管的难度。
四、展望
目前校园贷的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它也因此成为了一些新闻口中的罪魁祸首,但随着校园贷的整治工作满一周年,监管思路的进一步明晰,校园贷市场环境的改善已经收到成效,校园贷市场步入合规、良性发展时期。网贷之家统计显示,截至 2017 年 2 月底,全国共有 47 家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而目前运营的 74 家校园贷平台中,有 21 家平台专注于做校园贷业务,仅占平台总数的 28%。
校园贷作为P2P网贷的一种,势必会随着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在未来引起更加广泛的关注。可以预见的是,校园贷会因如今监管的明晰而逐渐走向良性的发展道路,互联网金融服务将会变得更加规范,普惠性也将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京橙,鲍夏悦.“校园贷”乱象的原因分析与监管建议[J].经营与管理,2017,(06):153-157.
[2]史万森.校园贷风险点成不法分子牟利工具[N].法制日报,2017-04-25(005).
[3]于德良.校园贷整治满周年 主攻校园贷业务平台仅剩21家[N].证券日报,2017-04-22(B02).
【关键词】:校园贷;大学生;互联网金融
一、调研的意义
1.推动校园贷的规范和完善
校园贷恶性事件的数次发生,离不开其本身存在的问题。
规范不严、管理不当、监督不力,校园贷如今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这无疑不利于其健康发展。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希望能够了解学生使用校园贷的情况,并探究相关恶性事件频发的原因和校园贷的完善方式。我们希望我们的调研与建议能对校园贷的规范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示,使校园贷更好地发展。
2.鼓励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许多大学生对校园贷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恶性事件频发的一大原因。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已具备了一定的消费能力和行为能力,但相比进入社会的成年人又欠缺相应的支付能力与判断能力。现如今,部分大学生不良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使其常常陷入资金匮乏的僵局;同时他们对自我的保护意识也仍有不足,这无疑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为了避免校园贷恶性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希望此次调研能够起到一定的教育与警示作用,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财意识以及增强进行校园贷等活动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3.推动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现如今已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被网贷占据半壁江山的校园贷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校园贷的发展状况势必会对互联网金融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大学生自身、政府、事业单位和校园贷平台的共同努力,能够更好地推动校园贷的发展,以期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
二、调查问题分析
校园贷(即P2P网贷的一种)是伴随互联网金融出现的,主要面向大学生群体的贷款,它抓住了大学生群体已经是成年人的年龄特征(可以签合同,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和他们的身份仍属学生,且刚从父母身边出来,容易受到物质刺激,社会意识不强等特点。
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的收入主要来自父母,且在紧急情况下向父母、认识的人借钱仍是主流,但校园贷以其便捷的申请方式、贷款额度相对较大、应用领域较银行贷款更广等特点吸引了较多来自二、三线城市学生的青睐。
调查问卷的反馈显示,大部分学生仅是对校园贷有所听闻,对什么是校园贷,校园贷的范围并不是很了解,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校园贷有较大风险,不敢轻易尝试,仍有两成的学生对近年来发生的校园贷事件不了解,令人遗憾。
为了避免校园贷事件的再次发生,学校就必须肩负起学生父母不在身边时的教育作用,要以多种形式警醒学生防范不良贷款平台假借校园贷名义进行高利贷交易。当然,校园贷事件的发生并不仅仅是校园贷本身机制造成的,部分学生的消费观不良和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也是主要原因。
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高利贷还是有个基本的认定,并不会轻易相信某些不良平台的蛊惑,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相比以前有很大提高,但正规途径的校园贷仍旧不能得到部分学生的认同。
经过调查,当前学生们认为校园贷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会出现学生难以正常还款的情况;造成部分学生消费习惯不当,经常债台高筑;借贷公司通过校园贷谋取暴利;校园贷审核机制存在的缺陷。
在对待校园贷的态度这个问题上,六成学生仍持中立态度。这说明现阶段校园贷的影响褒贬各有,很多学生很难据此判断信任或不信任,换句话说,他们在等待校园贷的进一步完善,或是因其社会影响恶劣而放弃。
五成学生认为校园贷较難完善。校园贷问题的复杂性和相关不实报道加剧了大学生们对此的担忧程度。
三成学生表示即使完善了校园贷他们也不会使用。该部分学生对校园贷的发展并不看好,或许是因为其本身资金充足,或是有更正规的贷款渠道,当然我们更希望大学生能有多种贷款渠道,因不同平台的贷款应用范围不一,相对宽松的贷款机制或许更能解决学生的燃眉之急。
通过调研,我们看到互联网金融在最易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群体这里折戟,这着实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普及。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区分校园贷和高利贷的关系,对校园贷的态度也仅来自于媒体上的一些负面新闻,我们调研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同学们能正确看待校园贷,不因其存有优点就无条件信任,也不因其存有一定弊端就全盘否定。我们希望通过大学生自身、政府、事业单位和校园贷平台的共同努力,能让更多人认同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并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必要的贡献。
三、相关建议
建议大学生群体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意识。一部分校园贷恶性事件的发生,学生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其正确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从源头遏止校园贷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关企业能优化校园贷的贷款机制,严格规范贷款流程,在贷款项目上适度多元,在贷款利率上充分考虑当地大学生的经济负担能力。建议分期购物平台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即同一在校学生的信息可在行业间共享的信息库中进行查询,如果该学生在其中一家平台办理了高额的购物还款业务,已超过了其往常的最高额消费记录,则其他平台将不再向该学生授信。通过这样的机制,一方面保护了资金安全,减少了坏账的发生,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的消费金额和次数,在客观上限制了学生不合理的消费欲望。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需加强对校园贷市场的监管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给校园贷问题滋长的机会。学校需落实监督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在校园贷方面的认识。
媒体也能在校园贷事件中起到一个正确的导向作用。如果我们一味地宣传校园贷的弊端,最终只能导致借款平台转向地下,这势必会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仅不能减少不良平台的威胁,反而会加大监管的难度。
四、展望
目前校园贷的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它也因此成为了一些新闻口中的罪魁祸首,但随着校园贷的整治工作满一周年,监管思路的进一步明晰,校园贷市场环境的改善已经收到成效,校园贷市场步入合规、良性发展时期。网贷之家统计显示,截至 2017 年 2 月底,全国共有 47 家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而目前运营的 74 家校园贷平台中,有 21 家平台专注于做校园贷业务,仅占平台总数的 28%。
校园贷作为P2P网贷的一种,势必会随着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在未来引起更加广泛的关注。可以预见的是,校园贷会因如今监管的明晰而逐渐走向良性的发展道路,互联网金融服务将会变得更加规范,普惠性也将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京橙,鲍夏悦.“校园贷”乱象的原因分析与监管建议[J].经营与管理,2017,(06):153-157.
[2]史万森.校园贷风险点成不法分子牟利工具[N].法制日报,2017-04-25(005).
[3]于德良.校园贷整治满周年 主攻校园贷业务平台仅剩21家[N].证券日报,2017-04-22(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