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下的品德课堂,提倡让儿童参与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教学游戏,以手动之,以眼观之,以身验之,以心悟之,把外在的道德观念转变为内在的道德需求。笔者在听课调研中发现,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广大品德教师大都能够根据课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设计出各种既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又富有教育价值的教学活动。但是,在对课堂活动的指导与引领方面,有些教师的做法还不够科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多试一次,化解学生心中的疑惑
有位教师在执教山东人民出版社(下简称“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这些事情谁来做》一课时,在刚开始的几分钟内就设计了“写一写为我们服务的人”这一活动,请每个小组分别把自己能想到的各种劳动行业的名称写在纸上,时间为两分钟。学生写完之后,全班进行交流。然后,教师问道:“同学们,刚才大家有没有把各种劳动行业的名称写完?(没有)如果再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能写完吗?”“能。”教师一愣,进一步引导说:“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人在为我们服务,我们能在两分钟之内把所有劳动行业的名称写完吗?”学生仍然一起答:“能。”教师无可奈何地笑了笑,说:“下课后我们再来试一试,看看到底行不行。”没想到,学生仍然固执地齐答:“行!”教师实在无计可施了,只得无奈地说:“在生活中,为我们服务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们不可能在两分钟内写下所有的劳动行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一是因为学生不明白活动的设计意图,老师通过几张图片导入新课后,马上让学生写一写各行各业的名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些,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种劳动行业,只是通过感觉教师的语气来回答问题,觉得不能让老师失望;二是教师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三年级孩子的生活领域比较狭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待提高,他们能知道多少种劳动行业呢?特别是农村的孩子,他们平时能接触到的也就是农民、建筑工人、清洁工、教师等有限的几种劳动行业,于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能在两分钟之内写完了。
学生认识的提高,是建立在他们感受、体验、领悟自己真实生活的基础上的。教师只有尊重儿童的现有生活,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加以指导,才能帮助学生构建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本活动中,当学生一而再地说“能”时,教师可以说:“好!下面再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刚才交流过的劳动行业就不要再写了。”学生在写完常见的劳动行业后,教师便要适当补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也可以结合“三百六十行”的说法,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使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他们的辛苦劳动,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方便、舒适。
“写一写为我们服务的人”是一个很好的活动环节,只是教师放错了位置。如果把这一活动放在课的后半部分,在学生充分地了解了一些劳动行业以后再开展,学生就会认识到还有许许多多的劳动行业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便利,我们写也写不完。
二、多问一句,把“意外”转化为“资源”
上课之前,每一位教师都要进行课堂预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总会生成一些“意外”。如果教师能抓住机会,深入引导,“意外”就会变成演绎精彩的教学资源。
一位老师在执教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我也能创造》一课时,补充了美国工人罗特从女友线条漂亮的裙子获得灵感,设计出新型的可口可乐瓶等几则发明小故事,然后请同学们谈谈感想。一位女同学说:“我发现罗特特别善于观察,我们一般人根本不会去注意裙子的样式,就是注意了,也联想不到设计可乐瓶上。”另一位女同学马上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前提是罗特本身是一个制瓶厂的工人,由于工作需要,他才会发明这种瓶子。”这时,第一位同学又说:“那为什么其他制瓶厂的工人想不到,而只有罗特能想到呢?这一切就说明一点,罗特非常善于观察。”第二位同学反驳说:“很多人都看到罗特女友的裙子,他们只是感到很漂亮,只有罗特这个制瓶厂的工人想到了发明这种形状的瓶子!”第一位女同学还想站起来发言,老师却请她坐下,说:“这个问题我们课下再讨论,好不好?”然后便开始进行下面的教学内容。
理不辨不明。课堂上,教师为什么会对两位女生的辩论漠然视之呢?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估计不够,只是精心设计了问题,却没有充分估计学生会从哪些方面来回答。因而当两位同学辩论起来后,教师就不知如何来引导了,敷衍性的“我们课下再讨论”,显然欺骗不了两位善于思考的学生。二是教师太“忠于”自己的课堂预设,太追求教学过程的流畅性,不愿意因为两位学生的争论而影响下面的教学环节。
笔直的公路容易出事故,太顺畅的课也不是好课。没有冲突,怎么会有思维的深化?没有矛盾,怎么会有认识的提高?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不就是让儿童在对道德两难故事的讨论中,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吗?在上例中,教师展示几个发明小故事,本意是让学生了解几种发明的方法,两位女生却同时关注到了发明者的特质。这不正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教育的绝好时机吗?教师可以先请两位女生坐下,然后引导说:“罗特发明了这么美观的可口可乐瓶,你说是因为罗特善于观察(板书),她说是因为罗特需要(板书)。同学们,你们的观点呢?”教师一个问题,轻轻一转,就把两个人的争论,变成了全班的讨论,并且由关注具体发明事例转变为关注发明者的特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质。
三、多想一下,进行科学的指导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自主体验。但是,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肯定正确的行为,纠正错误的认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困难面前我能行》是山人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的一个活动主题,教材利用一个叫朱洋的小朋友坚持锻炼、终于减肥的事例,告诉学生要有战胜困难的毅力。一位教师在执教时将此案例进行变通,设计了“小小智多星”活动。一开始,教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有个叫朱洋的小朋友,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二师兄’,这是为什么呢?”然后播放课件《朱洋的苦恼》,请同学们帮他想想办法。当学生替朱洋想办法时,教师免不了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
生1:可以让他少吃零食。
师:对,我告诉他妈妈,不给他买零食了。
生2:早上5:30起床,跑步。
师:跑步也可以减肥。
生3:早上出去锻炼,回来就不睡觉了。
师:睡觉容易发胖。
生4:不吃肉。
师(笑):吃肉容易胖。那么吃什么呢?
生4:多吃蔬菜和水果。
师:对,多吃蔬菜既能减肥,又能美容。
生5:少吃馒头多吃菜。
师:吃馒头也容易发胖。
……
教师没有机械照搬教材的故事设计,而是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这一活动设计巧妙地把“听别人的故事”转变为“自己想办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孩子们把“朱洋”的事当作自己同学的事,积极想办法、出主意,帮助“他”解决困难。但是,在孩子们出主意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却有点欠科学。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朱洋”减肥首先应该从健康的角度来考虑,教师却只提到他是因为同学们都叫自己“二师兄”而苦恼,没有提到太胖了对健康不利。在教学过程中,看似让孩子们给“朱洋”想办法,实质上是借机指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观。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摄取全面的营养物质,需要得到充足的休息,而当学生想出“不吃肉”“少睡觉”“少吃馒头”的办法时,教师居然都作出了肯定的评价。这些评价会对二年级的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会不会有个别的孩子回家后对妈妈说“我不吃肉了,吃肉会长胖”“我不吃馒头,老师说吃馒头会长胖”一类的话呢?
教师科学的指导应该建立在准确把握材料的基础上。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减肥是为了使身体更健康”,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到减肥的正确方法是“坚持不吃零食”“坚持体育锻炼”。教学时,教师要在“坚持”二字上下功夫,让学生想办法“如何才能做到不吃零食”“怎样才能做到天天锻炼”。例如当第一个学生说“让他少吃零食”时,教师可以先简单说一下贪吃零食的坏处,知道吃太多的零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接着,教师可以把话题一转,引导学生想象桌子上摆满了美味的零食,想想如何才能做到拒绝诱惑;当第二位同学提到“早上5:30起床,跑步”时,教师可以说:“跑步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朱洋坚持了两天,却坚持不下去了,别说5:30起床了,妈妈6:30叫他起床,他还睡不醒,怎么办?”通过讨论交流,最终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晚上要早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才能坚持早起。
在低年级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第一绝对权威”,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孩子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认识。教师的指导性语言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临场发挥,但不能随意,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目标这条主线,做深入科学的指导。
四、多挖一点,深化学生的认识
一位教师执教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领略雪域风情》一课时,采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之后,就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利用资料自主学习,最后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汇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一位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觉得藏族人的衣服很奇特。”教师随意地说了声“是吗”,然后就请下一位同学起来交流。《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关的内容要求是“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性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奇特”一词,说明学生对民族服饰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即“与我们的服装不一样”,而对藏族服饰的特点等却缺乏深入认识,更不用说“尊重”和“欣赏”了。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自己仅仅起到一个“报幕员”的作用,基本放弃了指导者的职责。受自身认知水平、收集资料多少、整理资料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仅仅依靠自主探究,往往达不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认知深度和广度。所以,我们看到的课堂小组交流常常是你读你的资料,我读我的资料,全班交流时还是磕磕巴巴地读资料。一节课下来,学生可能通过资料学到了一点知识,但是却难以有情感的升华、思维的深化。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四十分钟的课后,学生没有认识上的提高,没有学业上的长进,教师的职责如何体现?在上述课堂上,当学生说到自己的感受是“奇特”时,教师应该马上加以引导,先请这位同学说说藏族服装的奇特之处,然后再请学生共同交流,最后一起欣赏藏族服装的图片,感受民族服装的美,从而初步形成尊重各民族不同文化的意识。“雪域风情”涉及到藏区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如能在“面”上精选“点”,在“点”上多费点时间,抓住关键问题,层层设问,就能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有效的学习,真正领略雪域风情。
由此可见,学生能否有所体验和感悟,不在于活动是否新颖、有趣,而在于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才能用新的眼光审视课堂,及时捕捉各方面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品德课程独特的魅力。
(作者单位:山东邹平县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李红霞
一、多试一次,化解学生心中的疑惑
有位教师在执教山东人民出版社(下简称“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这些事情谁来做》一课时,在刚开始的几分钟内就设计了“写一写为我们服务的人”这一活动,请每个小组分别把自己能想到的各种劳动行业的名称写在纸上,时间为两分钟。学生写完之后,全班进行交流。然后,教师问道:“同学们,刚才大家有没有把各种劳动行业的名称写完?(没有)如果再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能写完吗?”“能。”教师一愣,进一步引导说:“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人在为我们服务,我们能在两分钟之内把所有劳动行业的名称写完吗?”学生仍然一起答:“能。”教师无可奈何地笑了笑,说:“下课后我们再来试一试,看看到底行不行。”没想到,学生仍然固执地齐答:“行!”教师实在无计可施了,只得无奈地说:“在生活中,为我们服务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们不可能在两分钟内写下所有的劳动行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一是因为学生不明白活动的设计意图,老师通过几张图片导入新课后,马上让学生写一写各行各业的名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些,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种劳动行业,只是通过感觉教师的语气来回答问题,觉得不能让老师失望;二是教师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三年级孩子的生活领域比较狭窄,阅读理解能力也有待提高,他们能知道多少种劳动行业呢?特别是农村的孩子,他们平时能接触到的也就是农民、建筑工人、清洁工、教师等有限的几种劳动行业,于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能在两分钟之内写完了。
学生认识的提高,是建立在他们感受、体验、领悟自己真实生活的基础上的。教师只有尊重儿童的现有生活,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加以指导,才能帮助学生构建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本活动中,当学生一而再地说“能”时,教师可以说:“好!下面再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刚才交流过的劳动行业就不要再写了。”学生在写完常见的劳动行业后,教师便要适当补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也可以结合“三百六十行”的说法,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使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他们的辛苦劳动,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方便、舒适。
“写一写为我们服务的人”是一个很好的活动环节,只是教师放错了位置。如果把这一活动放在课的后半部分,在学生充分地了解了一些劳动行业以后再开展,学生就会认识到还有许许多多的劳动行业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便利,我们写也写不完。
二、多问一句,把“意外”转化为“资源”
上课之前,每一位教师都要进行课堂预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总会生成一些“意外”。如果教师能抓住机会,深入引导,“意外”就会变成演绎精彩的教学资源。
一位老师在执教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我也能创造》一课时,补充了美国工人罗特从女友线条漂亮的裙子获得灵感,设计出新型的可口可乐瓶等几则发明小故事,然后请同学们谈谈感想。一位女同学说:“我发现罗特特别善于观察,我们一般人根本不会去注意裙子的样式,就是注意了,也联想不到设计可乐瓶上。”另一位女同学马上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前提是罗特本身是一个制瓶厂的工人,由于工作需要,他才会发明这种瓶子。”这时,第一位同学又说:“那为什么其他制瓶厂的工人想不到,而只有罗特能想到呢?这一切就说明一点,罗特非常善于观察。”第二位同学反驳说:“很多人都看到罗特女友的裙子,他们只是感到很漂亮,只有罗特这个制瓶厂的工人想到了发明这种形状的瓶子!”第一位女同学还想站起来发言,老师却请她坐下,说:“这个问题我们课下再讨论,好不好?”然后便开始进行下面的教学内容。
理不辨不明。课堂上,教师为什么会对两位女生的辩论漠然视之呢?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估计不够,只是精心设计了问题,却没有充分估计学生会从哪些方面来回答。因而当两位同学辩论起来后,教师就不知如何来引导了,敷衍性的“我们课下再讨论”,显然欺骗不了两位善于思考的学生。二是教师太“忠于”自己的课堂预设,太追求教学过程的流畅性,不愿意因为两位学生的争论而影响下面的教学环节。
笔直的公路容易出事故,太顺畅的课也不是好课。没有冲突,怎么会有思维的深化?没有矛盾,怎么会有认识的提高?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不就是让儿童在对道德两难故事的讨论中,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吗?在上例中,教师展示几个发明小故事,本意是让学生了解几种发明的方法,两位女生却同时关注到了发明者的特质。这不正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教育的绝好时机吗?教师可以先请两位女生坐下,然后引导说:“罗特发明了这么美观的可口可乐瓶,你说是因为罗特善于观察(板书),她说是因为罗特需要(板书)。同学们,你们的观点呢?”教师一个问题,轻轻一转,就把两个人的争论,变成了全班的讨论,并且由关注具体发明事例转变为关注发明者的特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质。
三、多想一下,进行科学的指导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自主体验。但是,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肯定正确的行为,纠正错误的认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困难面前我能行》是山人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的一个活动主题,教材利用一个叫朱洋的小朋友坚持锻炼、终于减肥的事例,告诉学生要有战胜困难的毅力。一位教师在执教时将此案例进行变通,设计了“小小智多星”活动。一开始,教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有个叫朱洋的小朋友,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二师兄’,这是为什么呢?”然后播放课件《朱洋的苦恼》,请同学们帮他想想办法。当学生替朱洋想办法时,教师免不了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
生1:可以让他少吃零食。
师:对,我告诉他妈妈,不给他买零食了。
生2:早上5:30起床,跑步。
师:跑步也可以减肥。
生3:早上出去锻炼,回来就不睡觉了。
师:睡觉容易发胖。
生4:不吃肉。
师(笑):吃肉容易胖。那么吃什么呢?
生4:多吃蔬菜和水果。
师:对,多吃蔬菜既能减肥,又能美容。
生5:少吃馒头多吃菜。
师:吃馒头也容易发胖。
……
教师没有机械照搬教材的故事设计,而是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这一活动设计巧妙地把“听别人的故事”转变为“自己想办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孩子们把“朱洋”的事当作自己同学的事,积极想办法、出主意,帮助“他”解决困难。但是,在孩子们出主意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却有点欠科学。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朱洋”减肥首先应该从健康的角度来考虑,教师却只提到他是因为同学们都叫自己“二师兄”而苦恼,没有提到太胖了对健康不利。在教学过程中,看似让孩子们给“朱洋”想办法,实质上是借机指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观。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摄取全面的营养物质,需要得到充足的休息,而当学生想出“不吃肉”“少睡觉”“少吃馒头”的办法时,教师居然都作出了肯定的评价。这些评价会对二年级的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会不会有个别的孩子回家后对妈妈说“我不吃肉了,吃肉会长胖”“我不吃馒头,老师说吃馒头会长胖”一类的话呢?
教师科学的指导应该建立在准确把握材料的基础上。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减肥是为了使身体更健康”,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到减肥的正确方法是“坚持不吃零食”“坚持体育锻炼”。教学时,教师要在“坚持”二字上下功夫,让学生想办法“如何才能做到不吃零食”“怎样才能做到天天锻炼”。例如当第一个学生说“让他少吃零食”时,教师可以先简单说一下贪吃零食的坏处,知道吃太多的零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接着,教师可以把话题一转,引导学生想象桌子上摆满了美味的零食,想想如何才能做到拒绝诱惑;当第二位同学提到“早上5:30起床,跑步”时,教师可以说:“跑步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朱洋坚持了两天,却坚持不下去了,别说5:30起床了,妈妈6:30叫他起床,他还睡不醒,怎么办?”通过讨论交流,最终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晚上要早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才能坚持早起。
在低年级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第一绝对权威”,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孩子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认识。教师的指导性语言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临场发挥,但不能随意,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目标这条主线,做深入科学的指导。
四、多挖一点,深化学生的认识
一位教师执教山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领略雪域风情》一课时,采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之后,就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利用资料自主学习,最后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汇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一位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觉得藏族人的衣服很奇特。”教师随意地说了声“是吗”,然后就请下一位同学起来交流。《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关的内容要求是“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性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奇特”一词,说明学生对民族服饰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即“与我们的服装不一样”,而对藏族服饰的特点等却缺乏深入认识,更不用说“尊重”和“欣赏”了。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自己仅仅起到一个“报幕员”的作用,基本放弃了指导者的职责。受自身认知水平、收集资料多少、整理资料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仅仅依靠自主探究,往往达不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认知深度和广度。所以,我们看到的课堂小组交流常常是你读你的资料,我读我的资料,全班交流时还是磕磕巴巴地读资料。一节课下来,学生可能通过资料学到了一点知识,但是却难以有情感的升华、思维的深化。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四十分钟的课后,学生没有认识上的提高,没有学业上的长进,教师的职责如何体现?在上述课堂上,当学生说到自己的感受是“奇特”时,教师应该马上加以引导,先请这位同学说说藏族服装的奇特之处,然后再请学生共同交流,最后一起欣赏藏族服装的图片,感受民族服装的美,从而初步形成尊重各民族不同文化的意识。“雪域风情”涉及到藏区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如能在“面”上精选“点”,在“点”上多费点时间,抓住关键问题,层层设问,就能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有效的学习,真正领略雪域风情。
由此可见,学生能否有所体验和感悟,不在于活动是否新颖、有趣,而在于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才能用新的眼光审视课堂,及时捕捉各方面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品德课程独特的魅力。
(作者单位:山东邹平县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