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立道生的共融共通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艺术家与茶的遇见,总是诗意美好。“茶品至余韵,作画才能渐入佳境”。这是著名漆画艺术家沈克龙时常挂在嘴巴的一句话。沈克龙与漆与茶的遇见,流露着细腻而深邃的艺术家情怀,在喧嚣的都市,素朴安然。
  “现代美学的回归与超越。”这是业界对于沈克龙作品的评价。他自幼学习书法,有着古代文人般的气质修为。他将艺术创作的矜贵与精神世界的脱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把它们呈现在自己的漆画作品里,创造出如诗如幻的艺术佳作,深得业界的好评。而熟悉沈克龙的人都知道,他爱漆,更嗜茶。
  茶与漆艺意蕴相联
  在沈克龙的工作室喝茶,是件极惬意的事。一整面的玻璃窗,敞亮清透,室外是南国夏日的葱郁,室内是茶的馨香和着漆的芬芳渺渺然。在素朴的茶桌前,已到知天命年岁的沈克龙悠然自得地侍弄着器具泡茶。无论言语和衣着,都透着北方汉子的大气、爽朗和风趣,让人遗忘他原本来自“悲恨相绪”“漫嗟荣辱”的南京。
  “喝茶,也就是个平常事,有个平常心。”轻呷一口茶,沈克龙淡淡地说着:“每天来到工作室,一定要先泡上一壶茶,稳定一下情绪,才能安排一天的工作。所谓茶安神,在我看来就是让心安静下来的一种方式。”
  茶至半歇,沈克龙以一种更放松的状态表述着:“艺术是我表达思想的方式,而喝茶才是我放松思想的方式。只有放松了思想,我才会去表达它。”可以想见,茶对于这位从南京远道而来的艺术家,有着怎样深刻的影响。阳光透光窗棂,洒在沈克龙身上,有一种安静的温暖。
  最初与茶的相遇,始于十多年前在闽北的写生经历。就是从悠游武夷时起,沈克龙对茶的朦胧喜欢转换为了对武夷岩茶的迷恋。“到现在,我都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喝到的百岁香滋味,那个香真是特别的迷人。”伴着这句话,沈克龙不经意地砸吧着嘴,回味起那份美妙茶香、那份改变他对茶看法的琼浆玉液。
  对于为何钟爱岩茶,沈克龙见解深刻:“岩茶,虽然没有绿茶那样直观的视觉美感,但外形看似梅干菜的岩茶,却有着极其丰厚的内涵。干茶香、杯盖香、杯底香、每一口滋味的微妙变化,不仅需要用心品,更要用心去感受岩骨花香迸发出层出不穷的魅力。而每次品饮过后的回味,也会良久地存在于自己的记忆之中。这正如中国的艺术,好的东西一定是内敛、深藏于内的。”
  诚然,中国的艺术并不寻求外在的光鲜、张扬,而更加追求艺术形式背后蕴藏的深意。同时,呈现出创作者的修养和内涵。这一点,与岩茶的特性确实是不谋而合。
  无论艺术还是茶,道法自然都是沈克龙所追求的:“深入大自然,是身为艺术家最基本的创作来源。只有走进自然,才能把对自然的感动转化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同样,只有深入武夷山,才能感受到这山里最飘逸、最美妙的是这杯茶。任何文化的发现都源于环境,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有统一性,就像岩茶生在岩壁,绿茶之于春天那样。”
  与茶结缘自由洒脱
  沈克龙说道:“茶和漆,是在福建最让我感动的事物。而最带地气的,还是茶。艺术是很自我的东西,没有欣赏就没有价值。在一点上,我觉得茶和艺术有相通之处。一泡茶的最大价值不在于保存,而在于懂它的人用心去品饮。而我的作品,最大的希望也是人们能够真正地去欣赏它、感受它。”
  在沈克龙的漆画作品中,他尽情地泼洒着内心的随性、自在,这是他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而这种态度也贯穿在喝茶上。“喝茶,我并不太追求茶的特殊陛,随遇而安,喝得自在就好。在合适的环境里遇到合适的人,这茶泡起来就特别的对昧。”
  “日本茶道我就不太喜欢。不差丝毫的规矩与拘谨,虽然值得尊重,但我不欣赏。说到底,这跟文化根基是息息有关的。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性,产生的认同感也就不一样。有个朋友很多年前送给我日本茶道的书,一直我都没看。”沈克龙直言不讳的表达着自己的文化观点。
  在沈克龙看来,喝茶就是要自在、随性、快活,这和文化欣赏也是契合的。就像绘画的品格分为能品、神品和逸品。在“逸”的层面,精神状态高度放松驰骋,但又能将感受牢牢锁定。好茶,也会给人同样的心灵体验。讲茶可以讲得头头是道,泡茶也可以得心应手,这些都是可以经过训练得到,属于“能品”。而要到“逸”的层面,那便是对茶真正的参透和理解,借由茶理对于人性及社会的触摸和探索。
  “就像我所理解的普洱。普洱品尝的是时间的味道,是我们对时间沉淀的欣赏。经年的普洱在口感上没有冲击力,却深得东方人的垂怜。原因就在东方人讲究内涵,爱在没有中找到有,在虚中找实,找到它脱胎换骨的前世,以及曼妙幻化的未来。这是文化赋予的。”沈克龙深有感受地说着。
  茶叙是文人雅士的精致生活方式。它将所有的文化都蕴藏其中,是一种奢侈,一种不同寻常的体验,但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有种距离感。沈克龙所钟情的茶叙,一定是如竹林七贤那般的随性、放达与不羁。“但这种随性非随便,是以茶代酒,聚首畅谈,洗净尘心,在蝉鸣声中谈到夕阳西下的快哉。”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与沈克龙虽未在竹林里相识,但在同品一壶茶中所感触到的美好,决不逊色于竹林间的闲趣。
  结语
  沈克龙说:“漆是让世界了解东方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径,茶也是。它们都发端于自然,有着同样的朴素,却向往着同样的自由。”一幅幅漆画意境深邃悠远,一盏盏香茶清和芳醇,漆作的风韵与茶品的风骨在他的工作室里巧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安静恬淡的日子里,品茶的起承转合,然后挥笔创作变幻莫测的漆画,这对于沈克龙来说是再惬意不过了……
其他文献
喝茶,有人喝出茶禅一味,也有人喝出仙风道骨,还有人喝出仁义礼智,不论喝出什么来,其中不乏一些故弄玄虚之言行,其行被称之为“作秀”,其人被称为“伪茶人”。  在“作秀”者的世界里,举手投足都有可能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外表很重要!  既为“风景”的焦点,“作秀”者的外表怎容忽视?一袭棉麻居士服,穿着圆口布鞋,手上、胸前挂一串菩提、核桃、檀香佛珠,独具古雅幽韵。更有甚者,像拍古装戏似的,穿上唐装宋
期刊
从中国到英国、肯尼亚  18世纪与19世纪的英国,在上流社会的资产阶级中喝茶逐渐成为一件时髦的事,但他们并不像在几个世纪以前的中国那样发展出一套茶道,而是衍生出了茶的社交与社会阶层的区分功能。因此,出现了“高茶”(High Tea)的说法,它模棱两可的意思将在下文中具体阐释。在英国,虽然饮茶的术语、习俗与礼节一直在不时地变化,但茶作为一项恒定不变的社会标识物却一直没有变,它被消费者视为一种饮料,同
期刊
喝茶解渴,品茶舒心。泡茶倒来倒去,倒中有道;喝茶拿起放下,其中有禅。  茶与心的交融是属于个人的。现在,茶艺传达给人太多的东西,例如儒、释、道、太极、武当、琴、香、剑等等。把原本茶的简俭变得复杂起来,奢华起来。许多茶的文字,似乎也越来越虚玄,例如研究陆羽其人,不惜以小说笔法脱离时代的进行臆测或加以神化。研究茶具,不惜在原本是实用功能的紫砂壶上加以种种文化象征的装饰而不堪重负。在培训茶艺员工作上,我
期刊
为了能品味到上佳的茶香,无论是对茶叶、用水、配具、炭火等物器的考究,还是对饮茶者的容貌、态度、素养、风度等德行的要求,古人对饮茶有着一套完整严格的礼法,并将这些归结为“六境”,即择茶、选水、佳人、配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古人喝茶十分强调饮茶者的意境,不仅仅是品茶,更是品情趣、品修德、品人生。  器具考究 细节严苛  陆羽《茶经》有云:克服“茶之九难”是对饮茶者的基本要求,从采制到煮饮,都务求要做到
期刊
茶界有许多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误导故事,这些离奇而错误的思维经过无数人的传颂以及传媒的助长,让人们非常容易掉进茶道陷阱。要谈茶道、茶道精神或茶道内涵,应从茶本身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来发掘及领悟,有了一流的信念才会生出一流的技术,有了一流的技术才会磨练出一流的内涵。  人们在进行茶道时不愿意谈技术这两个字,认为技术是低层面的劳作,茶道怎么可以动手动脚那么粗浅,茶道要一派高深莫测、出世的样子才算厉害,忽视
期刊
六安茶指的是产于寿州盛唐,也就是今天安徽六安一带的茗茶,其中以“小蚬春”最为出名。早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里,就出现了关于六安茶的记载。众所周知,我国名茶起源于贡茶,在唐代以前贡茶甚至不具备专门的茶名。所以将六安茶列为历史名茶,可谓是实至名归。  按理说这等上贡皇室的好茶,应该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家家户户争着买的抢手货。可偏偏荣华富贵的贾府里头,老太太史太君硬是不买它的账。这又是怎么
期刊
说起喝茶时装腔作势、特立独行,将各种故弄玄虚的行为包装成为“文化”和“风雅”,却也算是一门“祖传手艺”了。古时,就有许多“茶人先辈”为咱们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故事为榜样。其实,细细究来,现如今咱们这些后辈们各种喝茶装蒜的本事,竟然大都是在拾古人牙慧。  诸位如若不信,请看本刊下边所举事例,看看是否能与身边那些喜好“故弄玄虚”的“茶人”朋友对上号?  吐蕃论茶  人物:常鲁公  唐代的李肇在《唐国史补》
期刊
一年前的今天,詹罗九先生在省城参加茶博会,倒在自己钟情一生一世的事业岗位上,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纯粹、彻底、无私地把毕生精力和整个人生都献给了中华茶业。  先生驾鹤西去,转眼一年。与先生在一起的那些日子、那些时刻、那些瞬间,与先生相见、相识、相谈、相交、相聚,许许多多场景画面,却历历在目;许许多多语短情长,仍记忆犹新。先生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眼前,让人感觉先生仿佛并没有远去,只是远行而未归。  少小
期刊
古老的坊巷,像是一段遗落的往事,在时光的洪流中若隐若现,仿佛看不见尽头。当一曲悠扬的乐声惹得潇潇雨下,当一茗芳醇的茶香带来直冲心脾的暖流,时间在这一刻定格,诗意与雅趣成了对那些遥远情愫的追忆。  “乐传坊间,茗香巷末”古琴雅集,这是随安会馆为佳士们奉上的端午丝竹雅宴。端午时,郎官巷,古乐和鸣,意蕴藏:素琴宁,洞箫扬,佳茗香醇,余味长。  夭色暗,华灯上。一阕词令和时令,诵起坊巷乐音声。  端午时的
期刊
大约1200多年前,有两位煎茶高手“PK了”一场,成为中唐时期重要的茶事件。这两位高手就是常伯熊和陆羽,而裁判员是御史大夫李季卿。他在宣慰江南时来到临淮县,当地人说常伯熊善茶,李季卿就立刻把他请来。这常伯熊,身穿黄衫,头戴纱帽,手持茶器,口通茶名,熟练流畅且动作优美。区分指点,令左右刮目。等到了江南,又有人向李季卿推荐陆羽。陆羽来的时候只穿着“野服”,随身带着茶具,操作程序和常伯熊的差不多,但是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