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关联理论理论出发从许多方面诠释了一个新的阅读视角。在高中英语阅读中渗透关联理论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如果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最佳关联,找到最佳语境,那么就会更加节约时间更加有效的从阅读文章中获取信息,从而使阅读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关键词:关联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最佳关联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177-02
一、引言
阅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人类百分之八十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取更是由于在阅读的过程中人类可以获得知识,认识世界。阅读是一种积极的需要付出认知努力的互动过程。英语阅读教学在高中阶段的目的除了能让学生听懂简单的交际对话,能清晰的表达,更希望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通过阅读信息的输入丰富对这一语言的理解,同时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语言水平。但是高中阶段学生还缺乏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深入了解,而阅读就成为了他们英语学习路上的一座大山。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重新审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讨关联理论从心理认知的角度将阅读看作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的现实意义。
二、关联理论简介
Sperber与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将交际上升到了心理认知阶段,将认知语境看成是一个心理认知框架,存在于听话者脑中的一系列假设,极大丰富了旧有的语境概念。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以最大关联为取向,而语言交际则以最佳关联为取向。根据关联原则,任何一个交际行为都传递着最佳相关性的假定或期待,听话者总是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并以此推导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因此交际的成功必须依靠关联性,依靠说话人的明示与听话人的推理。
三、关联理论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现行的高中阅读题材广泛,体裁也多种多样,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得到阅读能力,成了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正如一千个观众心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篇阅读文章呈现在每个学生面前他们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基础较好的学生或许能理解百分之八九十,而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能理解百分之四五十。相同的文章,作者写作之初的意图及目的对于每一位读者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在处理文章时却发生了很大的不同。事实上他们大脑对某一件事或某篇章类型构架的已有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激活,只是激活的程度不同而已。
阅读理解本质上也是从语言表层信息推知产生信息者深层意图的认知心理过程。作者呈现的文字是表层含义,也就是关联理论中所说的明示,但是作为文字接受者一方的读者就需要积极动用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最佳关联地推理,经过大脑对文字的推理加工处理获得作者字里行间隐含的信息。只有读者进行充分的推理并动用储存有意义的信息对文字进行解码,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双方的交际才是有效的。因此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能否找到最佳的关联信息决定了阅读的效率。找到最佳关联就意味着找到了最佳的语境效果,进而更准确地理解文章。
四、关联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关联理论理解阅读中的词汇含义
高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大量的生词,这个时候大部分学生要么产生为难情绪,要么就是依赖查字典。通常他们会把查到的意思直接生搬硬套在原文中,苏不知这样的理解往往会产生偏差甚至不准确。特别是遇到一些认识的单词但是在新的语境中发生了词义改变的时候更为明显。如下列:
Ottawa has given out special passes to some 300 US citizens in that area so they can enter the country when Canadian customs stations are closed,but the US stopped a similar program last May.(2005全国卷Ⅰ)
在此例中如果custom还是作为“风俗习惯”的意思在句中就解释不通,句中的一些特殊词汇例如special passes,enter the coun-try已经透出一丝暗号。关联理论认为,话语中的信息与语境假设产生相互作用时,就会获得新的效果。因此结合上下文,我们会发现custom这一旧词已然在新的语境下产生了新的含义,因为句中出现的其他信息似乎与“风俗习惯”并无太大关联,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读者进行积极地解码,在具体的语境下找到词汇最佳关联真正的含义。经过信息的推理加工再运用常识我们可以推断该词仍为名词,表示“海关”。可见,如果只是机械地背诵词汇的字面含义而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容易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误导。因此在教学中应多向学生传授关联理论知识,对于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运用关联理论理解阅读中的反语
反语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反语通过使用与真正意义相反的词正话反说或者反话正说,往往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1)He is as welcome as a storm.(2)She is as slender in the middle as a cow in the waist.在例(1)中将人he与自然界中的灾害现象进行对比,结合现实社会语境我们知道‘storm’这种自然灾害是不收人欢迎的,因此其实句中的welcome实际上是并不受欢迎的。读者通过推理可得出字面意思相反的含义:即他不得人心。同理,例(2)中按字面翻译就是“她腰细如牛”,通过读者的最佳关联并结合现实语境脑海中就能浮现出母牛之腰并不苗条,故而她的腰如同母牛一样就不会苗条了。关联理论的原则之一就是任何一个交际行为都传递着最佳相关性的假定或期待,由于反语在表达上有间接性特征,再借助具体语境,从而推断出隐含意义,真正理解语句表达的含义。
(三)运用关联理论理解篇章关联
阅读的模式一般有三种,一种模式是自上而下(bottom up ap-proach),只要学生具有外语词汇和语法的基本知识,就能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文章,但这样的方法往往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虽然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但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另一种称为自上而下的模式(top down approach),这种方法就着眼于从宏观的角度将已有的背景知识重新加工或构建文章,读者能够较为主动地运用背景知识去预测创造意义。第三种方式则是结合了前两种方法,叫做相互模式(interactive approach)这种模式吸收了前两种模式的优点,极大改善提高阅读效率。在对篇章的整体把握如果只是从词汇,语法结构出发忽视了重要的语言环境,便不能全面感知文章,抓住作者字里行间隐含的思想。而如果只是一味地运用自身已有的背景知识来解读新的文章,那么也可能会错失一些新信息,阅读的目的就在于新旧知识信息的碰撞,但如果已有的信息太牢固不能在具体的环境中重新解读,寻求最佳关联,对于阅读来说就是事倍功半,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四)缩小文化差异,填补信息空缺
关联理论强调交际双方信息的共知和互明,如果交际是建立在双方相近的背景知识储备上这是最佳的选择。英语与汉语是两种产生于不同社会的语言,一个是典型的东方农耕文明,一个是典型的西方海洋文明,迥然不同的文化理念,经济生产和民族性格必然导致了各自思维模式和认知结构的不同,因此如果缺乏对彼此文化历史背景的了解便很难达成有效的交际。源语作者的写作是假定读者拥有与其同样的语言知识背景,因为对于母语读者这些是已知的信息,因此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认知努力,但非母语读者如果不了解相关信息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例如西方文化中的“dragon”龙是邪恶洪水猛兽的象征,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吉祥美好的象征。如果读者不是具备了这样的文化差异意识就容易误读作者的本意了。
因此学生要想更好的了解英语的语言特点就需要在平时的生活和阅读中多了解西方的文化习惯,宗教信仰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传授这种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建立起两种语言差异的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阅读技能。
关键词:关联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最佳关联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177-02
一、引言
阅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人类百分之八十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取更是由于在阅读的过程中人类可以获得知识,认识世界。阅读是一种积极的需要付出认知努力的互动过程。英语阅读教学在高中阶段的目的除了能让学生听懂简单的交际对话,能清晰的表达,更希望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通过阅读信息的输入丰富对这一语言的理解,同时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语言水平。但是高中阶段学生还缺乏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深入了解,而阅读就成为了他们英语学习路上的一座大山。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重新审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讨关联理论从心理认知的角度将阅读看作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的现实意义。
二、关联理论简介
Sperber与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将交际上升到了心理认知阶段,将认知语境看成是一个心理认知框架,存在于听话者脑中的一系列假设,极大丰富了旧有的语境概念。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以最大关联为取向,而语言交际则以最佳关联为取向。根据关联原则,任何一个交际行为都传递着最佳相关性的假定或期待,听话者总是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并以此推导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因此交际的成功必须依靠关联性,依靠说话人的明示与听话人的推理。
三、关联理论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现行的高中阅读题材广泛,体裁也多种多样,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得到阅读能力,成了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正如一千个观众心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篇阅读文章呈现在每个学生面前他们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基础较好的学生或许能理解百分之八九十,而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能理解百分之四五十。相同的文章,作者写作之初的意图及目的对于每一位读者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在处理文章时却发生了很大的不同。事实上他们大脑对某一件事或某篇章类型构架的已有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激活,只是激活的程度不同而已。
阅读理解本质上也是从语言表层信息推知产生信息者深层意图的认知心理过程。作者呈现的文字是表层含义,也就是关联理论中所说的明示,但是作为文字接受者一方的读者就需要积极动用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最佳关联地推理,经过大脑对文字的推理加工处理获得作者字里行间隐含的信息。只有读者进行充分的推理并动用储存有意义的信息对文字进行解码,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双方的交际才是有效的。因此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能否找到最佳的关联信息决定了阅读的效率。找到最佳关联就意味着找到了最佳的语境效果,进而更准确地理解文章。
四、关联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关联理论理解阅读中的词汇含义
高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大量的生词,这个时候大部分学生要么产生为难情绪,要么就是依赖查字典。通常他们会把查到的意思直接生搬硬套在原文中,苏不知这样的理解往往会产生偏差甚至不准确。特别是遇到一些认识的单词但是在新的语境中发生了词义改变的时候更为明显。如下列:
Ottawa has given out special passes to some 300 US citizens in that area so they can enter the country when Canadian customs stations are closed,but the US stopped a similar program last May.(2005全国卷Ⅰ)
在此例中如果custom还是作为“风俗习惯”的意思在句中就解释不通,句中的一些特殊词汇例如special passes,enter the coun-try已经透出一丝暗号。关联理论认为,话语中的信息与语境假设产生相互作用时,就会获得新的效果。因此结合上下文,我们会发现custom这一旧词已然在新的语境下产生了新的含义,因为句中出现的其他信息似乎与“风俗习惯”并无太大关联,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读者进行积极地解码,在具体的语境下找到词汇最佳关联真正的含义。经过信息的推理加工再运用常识我们可以推断该词仍为名词,表示“海关”。可见,如果只是机械地背诵词汇的字面含义而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容易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误导。因此在教学中应多向学生传授关联理论知识,对于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运用关联理论理解阅读中的反语
反语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反语通过使用与真正意义相反的词正话反说或者反话正说,往往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1)He is as welcome as a storm.(2)She is as slender in the middle as a cow in the waist.在例(1)中将人he与自然界中的灾害现象进行对比,结合现实社会语境我们知道‘storm’这种自然灾害是不收人欢迎的,因此其实句中的welcome实际上是并不受欢迎的。读者通过推理可得出字面意思相反的含义:即他不得人心。同理,例(2)中按字面翻译就是“她腰细如牛”,通过读者的最佳关联并结合现实语境脑海中就能浮现出母牛之腰并不苗条,故而她的腰如同母牛一样就不会苗条了。关联理论的原则之一就是任何一个交际行为都传递着最佳相关性的假定或期待,由于反语在表达上有间接性特征,再借助具体语境,从而推断出隐含意义,真正理解语句表达的含义。
(三)运用关联理论理解篇章关联
阅读的模式一般有三种,一种模式是自上而下(bottom up ap-proach),只要学生具有外语词汇和语法的基本知识,就能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文章,但这样的方法往往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虽然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但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另一种称为自上而下的模式(top down approach),这种方法就着眼于从宏观的角度将已有的背景知识重新加工或构建文章,读者能够较为主动地运用背景知识去预测创造意义。第三种方式则是结合了前两种方法,叫做相互模式(interactive approach)这种模式吸收了前两种模式的优点,极大改善提高阅读效率。在对篇章的整体把握如果只是从词汇,语法结构出发忽视了重要的语言环境,便不能全面感知文章,抓住作者字里行间隐含的思想。而如果只是一味地运用自身已有的背景知识来解读新的文章,那么也可能会错失一些新信息,阅读的目的就在于新旧知识信息的碰撞,但如果已有的信息太牢固不能在具体的环境中重新解读,寻求最佳关联,对于阅读来说就是事倍功半,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四)缩小文化差异,填补信息空缺
关联理论强调交际双方信息的共知和互明,如果交际是建立在双方相近的背景知识储备上这是最佳的选择。英语与汉语是两种产生于不同社会的语言,一个是典型的东方农耕文明,一个是典型的西方海洋文明,迥然不同的文化理念,经济生产和民族性格必然导致了各自思维模式和认知结构的不同,因此如果缺乏对彼此文化历史背景的了解便很难达成有效的交际。源语作者的写作是假定读者拥有与其同样的语言知识背景,因为对于母语读者这些是已知的信息,因此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认知努力,但非母语读者如果不了解相关信息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例如西方文化中的“dragon”龙是邪恶洪水猛兽的象征,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吉祥美好的象征。如果读者不是具备了这样的文化差异意识就容易误读作者的本意了。
因此学生要想更好的了解英语的语言特点就需要在平时的生活和阅读中多了解西方的文化习惯,宗教信仰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传授这种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建立起两种语言差异的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阅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