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情境教学作为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矛盾的教学方式,必将受到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高度关注。希望在问题情境的研究中能提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问题情境有效性的标准和完整的实施步骤,为数学教学实践提供依据。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出更多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有助于学生把生活问题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也有助于他们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高质量教学的需要,一个好的的问题情境能把学生带入数学知识的海洋,在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内容,发展多方面能力。而一个“华而不实”或“没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除了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没有其他作用。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在综合把握的基础上创设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需要的情境。本文结合听课的所见、所闻、所感,分析创设问题情境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师培养情境意识
教师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所以教学建议中的要求就是对教师的要求。要创设问题情境首先需要教师有创设情境的意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的情境意识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发挥着隐性的作用。人们普遍对小学教师无论是学历还是其他方面的能力要求都不太高,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小学教师是高中甚至高中以下学历。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很低。有些教师自始至终都没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而有些教师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其意识是不全面的,没有从根本上把握创设问题情境的本质,对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所以要想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情境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在正确的情境意识的指导下,综合分析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创设好的问题情境。
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情境意识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师通过阅读小学数学教育方面的书籍和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全面深刻地了解创设问题情境的概念、本质以及方法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情境意识。二是数学教研组讨论。组织教师讨论、研究数学课程标准,全面理解数学的基本理念,使问题情境教学深入每位数学教师的课堂,使小学数学教师们树立“每一节课都要尽心尽力地有效完成”的理念,无论是公开课,还是日常课都要认真对待,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是否创设问题情境或是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三是参加培训等学习活动。通过参加培训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情境意识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限于很多因素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学校和社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认识到小学教育在人一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质量,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情境意识迫在眉睫。尽量多地创设条件,让小学数学教师能面对面或是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座,深入理解创设问题情境的内涵和核心目的。
二,建立合适途径
创设问题情境并不是随意的,也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所以在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时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例如小学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其教学目标和学生探究等能力发展的需要,更适宜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要求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直接参与,获得直接经验,进而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动手操作的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它是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动手操作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在“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活动经验。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
撕东西是孩子们喜欢做的事,当他们知道撕的技巧后更乐于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教师在本节课中没有从欣赏华丽的轴对称图形出发,而是利用学生好奇心浓的特点,通过猜图游戏进入了动手撕的活动,而这恰恰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反映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实质。学习离不开实践活动,加强实践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的问题情境,进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所学知识的概念。不仅使学生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的有效与否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的评估,只有经过评价这一环节才能使教学方式或方法得以不断改进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新课改后提倡的教学方式,同样它的创设目的是否达到只有经过评价才能判断,才能促进其不断改进和发展。所以需要我们构建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评估创设问题情境的效果,进而促进其发展。
首先,数学专家可通过研究调查制定一系列评价问题情境有效性的标准,确定创设问题情境的完整步骤。教师通过参考标准和步骤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评价问题情境的有效性,不断在实际教学中反思、反馈、改进。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策略,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所以这个参考标准的制定也是异常困难的。
其次,创建一线教师和专家的交流平台。一线教师和专家的沟通交流不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影响因素之一,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实践和理论联系起来才能创设出更多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创设问题情境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小学数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否成功,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每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本节课教学需不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高质量的数学教育要求我们创设问题情境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从教学目标出发,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出发。不让创设问题情境流于形式,避免创设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和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结语
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智慧,希望更多的小学数学教师能创设出既有“数学味”又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进而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代存宪,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的反思【J】,成功(教育版),2010,09.
[2]谢明初,情境认识理论对数学教育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9,08.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高质量教学的需要,一个好的的问题情境能把学生带入数学知识的海洋,在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内容,发展多方面能力。而一个“华而不实”或“没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除了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没有其他作用。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在综合把握的基础上创设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需要的情境。本文结合听课的所见、所闻、所感,分析创设问题情境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师培养情境意识
教师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所以教学建议中的要求就是对教师的要求。要创设问题情境首先需要教师有创设情境的意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的情境意识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发挥着隐性的作用。人们普遍对小学教师无论是学历还是其他方面的能力要求都不太高,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小学教师是高中甚至高中以下学历。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很低。有些教师自始至终都没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而有些教师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其意识是不全面的,没有从根本上把握创设问题情境的本质,对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所以要想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情境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在正确的情境意识的指导下,综合分析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创设好的问题情境。
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情境意识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师通过阅读小学数学教育方面的书籍和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全面深刻地了解创设问题情境的概念、本质以及方法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情境意识。二是数学教研组讨论。组织教师讨论、研究数学课程标准,全面理解数学的基本理念,使问题情境教学深入每位数学教师的课堂,使小学数学教师们树立“每一节课都要尽心尽力地有效完成”的理念,无论是公开课,还是日常课都要认真对待,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是否创设问题情境或是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三是参加培训等学习活动。通过参加培训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情境意识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限于很多因素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学校和社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认识到小学教育在人一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质量,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情境意识迫在眉睫。尽量多地创设条件,让小学数学教师能面对面或是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座,深入理解创设问题情境的内涵和核心目的。
二,建立合适途径
创设问题情境并不是随意的,也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所以在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时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例如小学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其教学目标和学生探究等能力发展的需要,更适宜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要求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直接参与,获得直接经验,进而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动手操作的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它是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动手操作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在“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活动经验。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
撕东西是孩子们喜欢做的事,当他们知道撕的技巧后更乐于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教师在本节课中没有从欣赏华丽的轴对称图形出发,而是利用学生好奇心浓的特点,通过猜图游戏进入了动手撕的活动,而这恰恰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反映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实质。学习离不开实践活动,加强实践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的问题情境,进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所学知识的概念。不仅使学生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的有效与否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的评估,只有经过评价这一环节才能使教学方式或方法得以不断改进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新课改后提倡的教学方式,同样它的创设目的是否达到只有经过评价才能判断,才能促进其不断改进和发展。所以需要我们构建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评估创设问题情境的效果,进而促进其发展。
首先,数学专家可通过研究调查制定一系列评价问题情境有效性的标准,确定创设问题情境的完整步骤。教师通过参考标准和步骤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评价问题情境的有效性,不断在实际教学中反思、反馈、改进。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策略,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所以这个参考标准的制定也是异常困难的。
其次,创建一线教师和专家的交流平台。一线教师和专家的沟通交流不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影响因素之一,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实践和理论联系起来才能创设出更多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创设问题情境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小学数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否成功,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每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本节课教学需不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高质量的数学教育要求我们创设问题情境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从教学目标出发,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出发。不让创设问题情境流于形式,避免创设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和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结语
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智慧,希望更多的小学数学教师能创设出既有“数学味”又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进而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代存宪,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的反思【J】,成功(教育版),2010,09.
[2]谢明初,情境认识理论对数学教育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