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中班的时候,参加课外的幼儿英语学习班,任课老师年轻活泼,对待孩子温柔耐心,课堂上时常欢声笑语,渐渐地女儿喜欢上了学英语,日常对话也开始喜欢用英语,慢慢地她已经不满足课堂上所学到的单词,回到家后,时常拉着我问一些物品的英文单词。有时我也被问倒了,就习惯性地拿出智能手机上网查阅翻译,并在线朗读出单词。女儿感到十分有趣,时常在我身边跃跃欲试,用稚嫩的小手自己在手机上打字母,一来二去,竟也慢慢学会了。伴随着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女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最后一切水到渠成,一遇到她想学的单词,她就会找我拿手机,试着自己上网在线查阅学习。我幡然领悟,这正是一个生动的学会、会学、好学良性循环的例子,不正是我们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所期待要达成的目标么?
一、“授之以渔”前提是“爱鱼”
好奇是学生们的天性,兴趣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最好的动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小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会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会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爱“鱼”,如果学生不爱“鱼”,那么教师再多的教学行为也只能是付诸东流。所以,我们一切的教学行为都应该建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
例如在教学《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教师如果课前在衣服内藏好一条4—6米长的绳子,上课时让一名学生从老师的腹部将“小肠”抽出,学生的注意力会立刻被吸引,在惊讶的同时,他们马上会联想到真实的小肠有多长?真实的小肠有多粗?这么长的小肠是怎样藏在我们腹中的?小肠这么长有什么作用?这样的教学设计带来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长此以往,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真正喜欢上“鱼”
二、“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重要
法国教育家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唤醒人的生命感、价值感。"教师们对“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要教之以渔,教师就要认识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做一个“明白人”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果一位教师,身歪却要求影子正,源浊却要求流水清,自己都没搞清楚,却想让学生明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谬种流传,误人子弟。所以我们常说:“教育者先受教育。”“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
2.教师要敢于“示弱”
灌输式教学要求学生经由听、看、读的练习,习得教师灌输的理论知识,在灌输式教学中教师是“强势者”,学生是“被动者”。但知识是建构的而非外加的,只有建构到学生的知识体系内才是真正自我的知识。作为教师,应该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相信他们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将“权力”关进笼子里,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做一个课堂的“建筑工”,在课堂上搭好“脚手架”,陪伴学生往上“爬”,在学生“攀爬”遇到困难时,起到帮扶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做框架》一课中,教师设计教学环节:四人小组“做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做三角形”——“做四边形”。六年级的学生觉得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任务,但在动手的过程中,学生们碰到了困难,活动以绝大多数小组的失败而告终。随后教师鼓励各个小组针对自己失败的作品进行加工——不但要更像“正方体”,而且要能承受数十本书本的重量,即需要“坚固”。学生经历了刚才活动的冲动失败,遇到了更高的挑战,懂得了静下心来去思考和动手实践,这次的活动效果显著提高了。紧接着,教师针对各个小组的加固方式,引导学生从中发现“三角形”,进而猜测“三角形”在加固正方体框架中起到的作用,最后通过搭建“三角形”和“正方形”来对比体验,从而验证猜测,得出科学的结论。在此案例中,执教教师将原来的“做四边形”——“做三角形”——“做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调整为“做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做三角形”——“做四边形”,看似是将“由简入繁”变成了“由繁入简”,但从这些细节中体现的则是执教教师自身的教学思想、教育观和师生观。通过对教学设计中的细节把握和规划,整节课抑扬顿挫。这样的课堂教学,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为本位,避免了对教科书的照本宣科,杜绝了教师的“一手遮天”。通过教师的“脚手架”,学生们一起自己动手实践、自己感悟、自己寻找问题、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发现答案。
三、“授之以渔”的最终目的是“学渔”
托尔勒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知识学能力学方法学学习(学会如何学习)。学习的本质是自学,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成长,在倡导终身学习的当下,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雏鸟终究要离开羽翼的守护,学生终究会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和父母的陪伴,缺乏内需的教育和缺乏学习方法的教育,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
如果学生喜欢“鱼”,学会了“渔”,会“学渔”,那么他就拥有了广阔的天空,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知识的天空中快乐翱翔,成为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综上所述,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帮助学生学会知识,会学知识,乐于学习的“学的课堂”,即学会、会学、好学。就如同文章开头笔者女儿的例子,从激发学习兴趣到学会知识,再到学会学习方法,在收获成功喜悦的同时,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促进学习的不断积累和再造。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应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发展,学生才会不断主动学习,不断超越,最终成就终身学习。
【作者单位:太仓市经贸小学 江苏】
一、“授之以渔”前提是“爱鱼”
好奇是学生们的天性,兴趣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最好的动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小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会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会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爱“鱼”,如果学生不爱“鱼”,那么教师再多的教学行为也只能是付诸东流。所以,我们一切的教学行为都应该建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
例如在教学《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教师如果课前在衣服内藏好一条4—6米长的绳子,上课时让一名学生从老师的腹部将“小肠”抽出,学生的注意力会立刻被吸引,在惊讶的同时,他们马上会联想到真实的小肠有多长?真实的小肠有多粗?这么长的小肠是怎样藏在我们腹中的?小肠这么长有什么作用?这样的教学设计带来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长此以往,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真正喜欢上“鱼”
二、“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重要
法国教育家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唤醒人的生命感、价值感。"教师们对“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要教之以渔,教师就要认识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做一个“明白人”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果一位教师,身歪却要求影子正,源浊却要求流水清,自己都没搞清楚,却想让学生明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谬种流传,误人子弟。所以我们常说:“教育者先受教育。”“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
2.教师要敢于“示弱”
灌输式教学要求学生经由听、看、读的练习,习得教师灌输的理论知识,在灌输式教学中教师是“强势者”,学生是“被动者”。但知识是建构的而非外加的,只有建构到学生的知识体系内才是真正自我的知识。作为教师,应该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相信他们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将“权力”关进笼子里,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做一个课堂的“建筑工”,在课堂上搭好“脚手架”,陪伴学生往上“爬”,在学生“攀爬”遇到困难时,起到帮扶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做框架》一课中,教师设计教学环节:四人小组“做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做三角形”——“做四边形”。六年级的学生觉得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任务,但在动手的过程中,学生们碰到了困难,活动以绝大多数小组的失败而告终。随后教师鼓励各个小组针对自己失败的作品进行加工——不但要更像“正方体”,而且要能承受数十本书本的重量,即需要“坚固”。学生经历了刚才活动的冲动失败,遇到了更高的挑战,懂得了静下心来去思考和动手实践,这次的活动效果显著提高了。紧接着,教师针对各个小组的加固方式,引导学生从中发现“三角形”,进而猜测“三角形”在加固正方体框架中起到的作用,最后通过搭建“三角形”和“正方形”来对比体验,从而验证猜测,得出科学的结论。在此案例中,执教教师将原来的“做四边形”——“做三角形”——“做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调整为“做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做三角形”——“做四边形”,看似是将“由简入繁”变成了“由繁入简”,但从这些细节中体现的则是执教教师自身的教学思想、教育观和师生观。通过对教学设计中的细节把握和规划,整节课抑扬顿挫。这样的课堂教学,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为本位,避免了对教科书的照本宣科,杜绝了教师的“一手遮天”。通过教师的“脚手架”,学生们一起自己动手实践、自己感悟、自己寻找问题、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发现答案。
三、“授之以渔”的最终目的是“学渔”
托尔勒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知识学能力学方法学学习(学会如何学习)。学习的本质是自学,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成长,在倡导终身学习的当下,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雏鸟终究要离开羽翼的守护,学生终究会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和父母的陪伴,缺乏内需的教育和缺乏学习方法的教育,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
如果学生喜欢“鱼”,学会了“渔”,会“学渔”,那么他就拥有了广阔的天空,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知识的天空中快乐翱翔,成为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综上所述,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帮助学生学会知识,会学知识,乐于学习的“学的课堂”,即学会、会学、好学。就如同文章开头笔者女儿的例子,从激发学习兴趣到学会知识,再到学会学习方法,在收获成功喜悦的同时,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促进学习的不断积累和再造。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应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发展,学生才会不断主动学习,不断超越,最终成就终身学习。
【作者单位:太仓市经贸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