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師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然而,在某些地区有许多学生在参与学习时仍是被动的,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类:⑴不敢自主参与;⑵不愿自主参与;⑶不会自主参与。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几个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了,才会主动自发的去学习。课堂教学中,老师精心创设了学习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设计好了问题,鼓励学生们敢去说,说出去,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因学生的年龄、智力基础及个性等方面都有差异,语言表达能力是有差别的,我们要给学生说的机会,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更需要多点热情的鼓励,可以对学生说:“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你的见解很有创意!”“你敢于提出个人的看法,非常了不起!”等等。同时,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说的方法、技巧,使他们能说、会说。这需要经常性地、有目的性地培养,逐步使学生从敢去说到会说、善于说,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激发学习动机,形成自主参与心向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学生进行学习都有一定的学习动机在支配着,各个年龄层次有不同的学习动机。刚入学的儿童,会为获得父母、教师、亲友的赞扬而认真学习。有一位低年级学生曾毫不掩饰地对老师说:“老师,您知道我上课为什么爱举手发言吗?我就是想得到您的奖品。”这是一个孩子的心声,它代表了同龄人的共同点。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世界观的逐步形成,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动机愈来愈占主导地位,并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就要把学习目的教育与生活目的教育相应地结合起来。如著名的“福特公司”的事例:“画一条线一美元,知道在哪儿画,9999美元。”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重要性;讲述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期间数学曾考过不及格,但他凭着自己的努力、毅力,终成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上扬起信心的风帆……
三、着重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平常我们要注意以下方面:
1. 加强直观操作。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在学习“生活中的大数”时,低年级学生对于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是模糊的,通过用卡片计数,利用计数器摆一摆,数一数,拨一拨,便能够加深理解且印象深刻。
2. 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并形成习惯。如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温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再提问:想一想,怎么去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呢?学生会主动地用“迁移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3. 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预习,会提问题,会归纳知识。在学习中老师要注重指导归纳知识要点的方法,让学生养成习惯,看懂数学表达方式,抓住关键字眼,依据“导学案”,按步骤去掌握知识,从而慢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独立完成了“导学案研讨作业”后,老师进行批改,然后分等级,记上完成分,小组累计,每周再一次小结,选出“优胜小组”若干,进行表扬鼓励,这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能力。
四、教师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影响着学生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这种感染力更为突出。教师良好的情感品质是教学任务中所必需的,当教师的思想情感倾注在教学内容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时,学生就能很好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所以说师生情感的交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作用,能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对数学学习起着重大的作用。不断地探索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十分必要的课题。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就一定可以憧憬着教育更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邹韵文
一、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了,才会主动自发的去学习。课堂教学中,老师精心创设了学习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设计好了问题,鼓励学生们敢去说,说出去,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因学生的年龄、智力基础及个性等方面都有差异,语言表达能力是有差别的,我们要给学生说的机会,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更需要多点热情的鼓励,可以对学生说:“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你的见解很有创意!”“你敢于提出个人的看法,非常了不起!”等等。同时,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说的方法、技巧,使他们能说、会说。这需要经常性地、有目的性地培养,逐步使学生从敢去说到会说、善于说,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激发学习动机,形成自主参与心向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学生进行学习都有一定的学习动机在支配着,各个年龄层次有不同的学习动机。刚入学的儿童,会为获得父母、教师、亲友的赞扬而认真学习。有一位低年级学生曾毫不掩饰地对老师说:“老师,您知道我上课为什么爱举手发言吗?我就是想得到您的奖品。”这是一个孩子的心声,它代表了同龄人的共同点。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世界观的逐步形成,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动机愈来愈占主导地位,并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就要把学习目的教育与生活目的教育相应地结合起来。如著名的“福特公司”的事例:“画一条线一美元,知道在哪儿画,9999美元。”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重要性;讲述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期间数学曾考过不及格,但他凭着自己的努力、毅力,终成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上扬起信心的风帆……
三、着重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平常我们要注意以下方面:
1. 加强直观操作。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在学习“生活中的大数”时,低年级学生对于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是模糊的,通过用卡片计数,利用计数器摆一摆,数一数,拨一拨,便能够加深理解且印象深刻。
2. 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并形成习惯。如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温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再提问:想一想,怎么去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呢?学生会主动地用“迁移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3. 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预习,会提问题,会归纳知识。在学习中老师要注重指导归纳知识要点的方法,让学生养成习惯,看懂数学表达方式,抓住关键字眼,依据“导学案”,按步骤去掌握知识,从而慢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独立完成了“导学案研讨作业”后,老师进行批改,然后分等级,记上完成分,小组累计,每周再一次小结,选出“优胜小组”若干,进行表扬鼓励,这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能力。
四、教师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影响着学生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这种感染力更为突出。教师良好的情感品质是教学任务中所必需的,当教师的思想情感倾注在教学内容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时,学生就能很好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所以说师生情感的交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作用,能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对数学学习起着重大的作用。不断地探索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十分必要的课题。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就一定可以憧憬着教育更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