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懂”向“用活”迈进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wei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校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所选的课题是四年级下册的“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三位执教老师对教材例题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引起了笔者对例题改编的思考。
  【例题】
  【教学过程】
  A教师的教学处理
  师:同学们喜欢玩“算24点”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呈现三张扑克牌:2、4、10。
  生:2×10 4=24。
  生:4 2×10=24。
  师:两道算式不同,都能算得24吗?为什么?
  生:都是先算2×10,再加4的。
  师:看来,有乘有加的算式,我们一般怎么算?
  生: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呈现四张扑克牌:2、2、5、7。
  生:2×5 2×7。
  师:试着算算看。
  呈现两种类型:
  2×5 2×7 2×5 2×7
  =10 2×7 =10 14
  =10 14 =24
  =24
  师:两种运算顺序都是正确的,但哪一种运算过程更简便一些呢?
  学生通过比较,明确第二种运算过程更简便。
  B教师的教学处理
  师: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李老师正在为大家购买象棋和围棋呢。我们一起看看吧。(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李老师一共付了多少元,可以先算什么?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3 15×4。
  师:这道算式和我们学的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生答略)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三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试着算算看。
  呈现学生解答的两种类型:
  12×3 15×4 12×3 15×4
  =36 15×4 =36 60
  =36 60 =96
  =96
  师:它们各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生答略)
  师:谁能联系题中的数量关系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生:因为先要求出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各要多少钱,所以先算“12×3”和“15×4”,然后再把它们加起来。
  师:看来,这样的运算顺序和我们的解题思路也是一致的。
  师:比较两种计算方法,哪一种方法更简单?
  生:第二种,可以把两种物品的钱同时算出来。
  C教师的教学处理
  师:同学们都喜欢下棋吗?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李老师正在体育用品商店为同学们购买象棋和围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情境图,教材中的情境图略加改动:“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改为“全班有5个小组,给每个小组买1副棋”)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答略)
  师:如果你是李老师,你会怎样买呢?说说你的想法,再列出综合算式求一共要付多少元。
  根据学生的回答,有序地列出下列算式:
  ① 买5副中国象棋。列式:12×5。
  ② 买5副围棋。列式:15×5。
  ③ 买1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列式:12 15×4。
  ④ 买4副中国象棋和1副围棋。列式:12×4 15。
  ⑤买2副中国象棋和3副围棋。列式:12×2 15×3。
  ⑥ 买3副中国象棋和2副围棋。列式:12×3 15×2。
  师:①②两式是一步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算出得数,③④两式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两步混合运算,还记得运算顺序吗?
  学生回忆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⑤⑥两式和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生答略)
  师:这样的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接下去的教学思路同B教师。
  紧接着,她在此基础上及时组织学生练习了一组变式题:
  ① 12 ÷ 2 15 ÷ 3 ② 12 ÷ 2 15 × 3
  ③ 12 × 2 15 ÷ 3 ④ 12 ÷ 2 - 15 ÷ 3
  【思考】
  A教师舍弃了教材例题,把新知的学习贯穿于更富现实性和挑战性的“算24点”的游戏中,用三张牌算24点,刚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已经掌握的两步混合运算,用四张牌则对应了这节课将要学习的新知,自然而顺畅地引出了三步混合运算。不可否认,大多数学生通过两步混合运算的类推和迁移,能探索出相应的混合运算顺序,但如果细细品读例题,就能体会教材把解决问题和计算结合起来的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三步混合运算,一方面能使学生体会学习混合运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感受学习新知的实际意义;另一重要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联系数量关系理解相应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B教师是按照教材例题进行教学的,效果较好。而C教师对教材情境图中提供的信息进行了改编,把“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改为“全班有5个小组,给每个小组买1副棋”,这样一改,例题更具开放性了,前四种买法正好囊括了一步、两步的运算,复习了过去学过的两步混合运算的旧知,另有学生想到买2副象棋和3副围棋,或3副象棋和2副围棋,教师鼓励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自然地引出三步混合运算,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使学生体会了学习混合运算的必要性,同时激活了学生原有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计算经验,又使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在实际的数量关系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支撑,可谓一举多得!
  例题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最基本的范例。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要“读懂”例题是以什么方式呈现的、这样呈现的作用是什么,同时还要特别关注一些例题情境图中安排的对话、旁白、提示语等细节,深刻理解编者意图。例题改编应科学、有效,不能一味为了突出“新、奇、趣”而挖空心思去改编,只有在“读懂”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智慧思考,挖掘教材资源,灵活处理,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使之更有利于学生有效建构,才能实现从“读懂”向“用活”迈进!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南海路 226100)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以融入数学史的“大数的认识”教学为例,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中重要节点处设计发生的改变及发生改变原因的刻画,呈现了HPM的具体实施策略,不仅有助于一线教师教学参考所用,而且,这一案例的形成过程,也可为小学HPM课例的开发提供借鉴,以供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所用。  【关键词】HPM;课例开发;合作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HPM(History and Pe
一、教学内容及设计构想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有一道思考题,内容来源于著名的“汉诺塔”问题。汉诺塔(又称河内塔)问题源于印度一个古老传说:在一座圣庙里,一块黄铜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其中一根针上自下到上地穿好了由大到小的64片金片,这就是所谓的汉诺塔。不论白天黑夜,总有一个僧侣在按照下面的法则移动这些金片:一次只移动一片,不管在哪根针上,小片必须在大片上面。根据预言,当所有的金片都从一根针上
【摘 要】平均数是一个学生易学会用,却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但在学生的经验中其实有这样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就是“正常水平或正常发挥”,与超常和失常相连。教学的任务便是发现并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理解便自然而然了。  【关键词】平均数 正常水平 超常(失常)水平
【摘 要】复习铺垫、创设情境、新知探索、巩固练习……这是教师熟悉的“舒适区”。当下的课堂需凸显儿童的主体地位,构建促进儿童自主学习的“学术课堂”,使儿童获得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跃出“舒适区”,走进转型后的课堂,继而激发儿童的深度学习力。因此,对于转型后的课堂,教师从“数学经验”“知识结构化”“素养本位”等角度展开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数学经验;结构化;素养本位;课堂转型  不难发现,以前的课堂:
【摘 要】以人教版三上“周长的认识”一课教学为例,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反思追问“环节目标是否指向本质、教学内容是否指向多维、教学方法是否指向经历”,聚焦数学概念的本质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在概念教学中做到“在操作活动中感知数形结合,在区别分辨中产生创造思维,在视觉冲击中发展空间观念”,从而锤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概念本质;数学思维;周长的认识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让学生理解概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的最后一个学习内容。学生学习该内容之前会先学习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五种基本多边形的面积,可见本节课的内容从数学的角度看,并不是“新”知识,但从学生的学习来说,就可能存在着许多不熟悉的“新”内容。如何把“新”内容与学生已经熟悉的内容建立联系,实现“化未知为已知”,让学生感悟“转化”的策略,体会数学思想呢?笔者通过查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所应具备的、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数学核心素养生长于学习过程之中,表现在经验改造之上,贯穿于数学思考的活动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 圆的认识 核心素养 数学眼光 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  一、观察生活,引出圆  师:仔细观察,猜测一下这个木工想把
【摘 要】认知的精制是学生对所学信息附加内容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增强思维互动,促进认知精制,是提升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必然选择;以任务促进思维互动、材料支撑思维生成、指导引领思维提升,是基于认知精制视角提升互学实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认知精制 思维互动 有效互学 策略  精制,是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理论分支——认知精制理论的重要概念。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如果学习者要将信息保持在记忆中,
【摘 要】数学思考中的识记和重现是数学记忆的有效方式,而有效的数学记忆更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思维起点。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的建构与形成过程中,开展有效的数学记忆,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应然激活和数学意义的自然建构,助推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形成和数学思维的提升,有效帮助学生实现从低级思维的机械重复向高级思维的综合运用的应然转变,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数学思想的感悟。  【关键词】有效记忆
【摘要】儿童的人格结构及其对社会的反应方式主要受儿童早期家庭生活环境影响。卡伦·霍妮的神经症理论强调家庭环境和早期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在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对现代家庭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神经症;亲子关系;家庭环境;健康人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11-0040-03    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