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自然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w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先生说过:“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见《中华读书报》2003年4月16日,胡祖尧文)这真是一个远见卓识。这不是因为他说了孔子的好话,能激发中国人的“自尊心”,而是因为,他看到当前人类的问题所在,从文化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但是,究竟怎样理解孔子的智慧?这倒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
  从根源上说,由孔子所开创的中国文化的智慧,不是别的,就是“究天人之际”的问题,其基本的思维模式则是“天人合一”。这样一种独特的智慧,正是从孔子开始的,并且形成了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关于“天人合一”,人们争论了很久,但是在我看来,一个基本的意义是人文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有人说,孔子的智慧是人文主义的;又有人说,孔子的智慧是自然主义的。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甚至相反。但是,这两种似乎相反的看法都没有离开“究天人之际”的范围,只是各自强调了一个方面。事实上,在孔子和儒家那里,人文与自然是很难分开的。
  
  人文不能离开自然
  从词源上讲,“人文”一词出自《易传》。《易传》相传为孔子所作,现在大家都认为,是孔子之后的儒者所作。其中的《贲卦·彖传》说:“阴阳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所说的“人文”,与今日从西方接受过来的“人文主义”既有一致的一面,又有不一致的一面,不可一概而论。其一致的一面是,都很重视人的问题,甚至可以说,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但是,二者有很大区别,其最大的区别是,孔子对天即自然界有一种很深的敬畏,并且认为,人与天即自然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人类要在实践活动中作到“知天命”。这种“知”,不是将自然界作为存在于人之外的客观对象去认识,而是要在人的生命体验中去认识。这就是后世人所总结的“天人合一论”。因此,《易传》在提出“人文”的同时,首先要讲“天文”,而不是孤立地去讲“人文”。实际上,“人文”是与“天文”联系在一起说的,无“天文”则无“人文”,无“人文”则“天文”亦无意义。“人文”可以泛指人类文化,包括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的创造活动,特别是精神创造。“天文”即泛指自然界的天道变化,其深层意蕴则是生命创造,即《系辞》所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天即自然界是生命整体,其根本功能和作用是生命创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孔子关于天的最重要的解释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这里明确提出了“生”的哲学,说明天是有时间、空间意义的,其根本作用就是“生”即生命创造。这种生命创造还有更重要的价值意义,即自然界是有“内在价值”、“内在目的”的,其最高价值是“天道”、“天德”,其最高目的是“善”。这里所说的“善”,是指自然界的生命及其生命创造,是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的,或者说是有序的,不是基础主义、还原主义的。其实现则在人。因此可以说,人是自然界“内在价值”和“内在目的”的实现原则。这里所谓“实现”,不是被动地接受“天道”、“天德”,而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活动和主体实践活动。儒家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这里。
  孔子十分重视人的问题,重视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他的仁学就是关于人的问题的伟大学说。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本质或内在德性。仁之对于人,如同粟米布帛一样须臾不可离。而仁的根本涵义就是“爱人”、尊重人。孔子第一个树立了人的尊严;人是目的,不是工具,要把人当目的去对待,不能当作工具去使用。这是孔子人文主义学说的根本精神所在,也是孔子对人类文化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人的自由意志是不可侵夺的。这说明孔子是很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但是,孔子和后来的儒家决不是离开自然界去谈论人的问题,而是在人与自然界的相互联系中谈论和解决人的问题的。这又是孔子智慧中最值得重视的地方。人们常说,“儒学即人学”,“人学即仁学”。这是对的。但是,儒家的人学是以天即自然界为其存在前提的,是以天道为其价值本体的。自然界才是人类生命和价值之源。在孔子和儒家看来,没有比天即自然界更高的存在,没有超自然的神灵(上帝),自然界就是人类的“上帝”。只有自然界是永恒的、无限的,人则是有生有死的。来源于自然界而又归于自然,这就是人类不可改变的“命运”。人类的一切文明和精神成果都是在自然界这一母体中创造出来的,不是靠自己的“自我意识”创造出来的。
  人文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有关人性的问题。西方人文主义所说的人性,具有强烈的世俗性,摆脱了神的控制。孔子的人性学说则与天道有关。孔子的弟子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这句话曾引起学者们的争论,归结为孔子究竟有没有“天道性命”的思想。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子贡明明是说孔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并不是说孔子没有“性与天道”的思想。如果孔子真的没有“性与天道”的思想,子贡何以提出“性与天道”的问题呢?子贡是孔子弟子中最忠实于老师的一位学生,也是最信奉老师思想的一位学生,如果老师没有这种思想,他是不会提出这个问题的。那么,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就只能是,孔子对“性与天道”的“言说”是不可得而闻的,不能企图从孔子的言说中去了解“性与天道”一类的形而上的问题,而是要从“言外之意”去体会这个问题。进而言之,“性与天道”的问题不是一个语言的问题,而是一个生命体验的问题。这正符合孔子的思想特征。因为孔子的智慧都是在“文章”即日常语言中表述的,其中的形而上的意义却超出了语言本身,需要人们在实践中去“默识”,去体认,正如孔子所说,“下学而上达”。“下学”是日常生活经验中的学习,而“上达”则是经验学习基础上的自我超越。这种自我超越就是“上达天德”,是人性与天道的真正合一。“天道”、“天德”虽有超越性,但它只是自然界的一个层面即精神层面,并不是超自然的精神实体,只有天即自然界是包涵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在内的有机整体。这就是“生生之谓易”。这个“易”是指整体或全体而言的。后来的宋儒对此有很好的体会和解释。他们一方面说,天就是理,理是形而上者;另一方面又说,天就是苍苍者,苍苍者则是形而下者,有空间、时间义。天即自然界作为包括形上、形下而为一的整体即全体,就是宋儒所说的“道体流行”或“与道为体”,是形上、形下浑然一体的,也是“生生不息”的。
  既然人性由“天道”、“天德”而来,那么,人性就不仅仅是世俗的,而且有神圣的一面。“与天地合德”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努力实现的神圣职责。孔子的敬畏天命不仅仅是对外在的必然命运的一种宗教态度,更重要的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反思。孔子说:“迅雷烈风必变。”迅雷烈风是自然界的异常现象,人遇到迅雷烈风为什么“必变”,有一种敬畏之情并且表现在面部和行动之中呢?因为这与“性与天道”是有关的。人是不是按天命之性行事,是不是违反了天命,正是需要在这样的性命攸关的时刻引起警觉并进行反思的。
  
  人与自然何者是主体
  
  孔子和孔子以后的儒家认为,人的仁性是由天赋予的,但又是在后天实践中完成的。人是真正的实践主体。“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孔子之所以肯定人的主体作用,就在于人能够实现自己的仁性,而仁的全面实现,就是“天人合一”之境。这时,只有这时,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不再是处于对立和冲突之中,而是处于生命畅遂的和谐统一之中,从而享受到人生的最大乐趣。孔子有“富民”的政治理想,有“少者怀之,老者安之”的社会理想,但就个人的终极关怀而言,他并不以战胜自然、征服自然从而享受最大的物质利益为人生的最大快乐,而是以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体验为最大快乐。后儒所谓“孔颜之乐”、“吾与点也”就是“好学”、“闻道”、“践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生命和谐。当人类由于对自然的无情掠夺而陷入空前的生态危机之时,应当从孔子智慧中吸取如何生存的深刻哲理。这是人类自己的事情,不能靠别的什么力量来解决。
  “人文”体现了人的价值,是社会文明之所“止”。孔子开创的儒学,就是解决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的,包括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性一类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是人文主义的,是提倡人的主体性的。天地生生之德赋予人而为仁为性,人便是实现天地生生之德的实践主体。从“生”的意义上说,自然界是主体,人的生命和德性是由自然界给予的,因此,人对自然界有报本之心、敬畏之情,人如果违反了“生生之德”,就会受到惩罚。但从“仁”的意义上说,人是主体,因为只有人才有仁德。孟子的“人禽之辨”就是辨明这一点的。人之所以为“贵”就在于此。但是,人之所以为“贵”,究竟是干什么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在孔子和儒家看来,人之所以为“贵”,不是要人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去掠夺和征服自然界,而是以其仁心对待自然界,以此实现天人合一之境。孔子的智慧不是把人的权利和利益放在第一位,由此确立人在自然界的优越性,而是树立人的责任意识,对自然界承担起神圣的义务,由此确立人在自然界的地位。这是孔子智慧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最大特色。真正说来,人与自然界共同构成主体,成为互动的过程。自然界是创造生命的主体,人则是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主体。人不是与自然界相对立的以“自我意识”为标志的主体,而是与自然界相统一的以仁心仁性为标志的主体;不是将自然界视为对象去认识和改造、从而满足人的欲望为目的的主体,而是将自然界视为生命价值之源、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其生命价值的德性主体。孔子的主体性学说与人类中心主义者以知识为权力、以征服自然从而满足人的利益为目的的主体性是不同的。
  孔子并不反对人类向自然界索取,但是他从存在和价值相统一的高度理解自然,理解人自身,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不能将自然界仅仅作为客观存在去对待,不能以人类的利益,特别是无止境的贪欲为惟一尺度,去向自然界索取而无任何回报,人类应当以感激之情从自然获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资源,而又以“知天命”、“畏天命”的道德的、宗教的情怀对待自然界。因此,他能将人文与自然统一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
  以敬畏之心对待自然界,并不意味着抹杀人的主体性,抹杀人文精神。正好相反,它弘扬了人的主体作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这是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弘扬。这里所说的“道”,既是人道,也是天道,是天人合一之道。天道是靠人去弘扬的,不是由天道弘扬人的。就是说,人,且只有人,才是实现天道的主体。这同后儒所说的“为天地立心”(张载语)是同样的意思。只是后者更明确地揭示了目的性原则。人是自然界的“生”之目的的实现者,“天地生物之心”是靠人心来实现的。正是在这里,充分体现了儒学的人文精神。天以“生”为心,人以“仁”为心,“弘道”就是“践仁”。人的价值就在于实现仁。
  “仁者爱人”,这是仁在人与人之间的实现。其实,仁不只是一种社会伦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规则并不是仁的全部内容。汉儒将仁解释为“相人偶”,固然有人与人的相互尊重和平等之义,但真正说来,仁是一种普遍的道德情感及其理性自觉。前不久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郭店楚简中,“仁”字便写成“”字,这说明仁是身心合一的人的内在本质,本质与存在是统一的。人的身、心皆来源于自然界,仁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实践原则,而且是人与自然界的万物之间的实践原则。从根源上说,仁已突破了家族、社会关系而成为人与自然之间的普遍的实践原则。这就是说,不仅对于人,而且对于一切生命以至山河大地,都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同情与爱。这是孔子智慧中题中应有之义。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爱物”之说,但他的一系列言行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到了孟子,便顺理成章地提出“仁民而爱物”的学说,将仁施之于自然界的动物。后来的儒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学说,建立了中国的深层生态学。我相信,这一学说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必将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完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管理。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科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管理进行统计研究。结果: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得到及时处理,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管理  众所周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和美
期刊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护理;现状  随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维权意识的提高,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护生是未来护士的接班人,其理论及实践技能要求高,故护理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者开始逐渐将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简称SP)投入到医学教学工作中。SP的实施为现代医学教学提供新的模式,并取得可观的
期刊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第三位[1]。TACE联合RFA是目前治疗肝癌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逐渐在临床推广应用。介入术后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为增进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舒适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2],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组对入我科的肝癌介入术后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双腔胃管Ⅱ型在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护理心得。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16例应用双腔胃管Ⅱ型治疗胃瘫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双腔胃管Ⅱ型护理中,2例患者因双腔胃管护理不当而导致1例堵塞,1例胃肠减压和空肠营养管贯通无法起到胃肠减压和营养作用。结论:妥善护理双腔胃管Ⅱ型治疗胃瘫综合征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胃瘫综合征;胃排空;双腔胃管Ⅱ
期刊
【摘要】对1例十二指肠肿瘤并发肠梗阻的患者行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术后给予留置胃管,静脉输液、心电监护等治疗护理措施,第4天患者出现胸闷,胃部胀痛,血压下降,考虑胃肠应激性溃疡出血。即给予止血、补充血容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紧急救治。2天后患者肛门排气,病情平稳。提出晚期肿瘤患者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应用止血药的选择上应考虑有利于患者吻合口的恢复的药物,做好心理护理。  【关键词】胃
期刊
【摘要】目前,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在妇科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展,主要应用于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不孕症诊治、子宫内膜异位诊治和子宫手术中。相对于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更多的优点,本文即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进行探讨,介绍关于其护理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的发达,腹腔镜手术现在广泛妇科检查治疗,由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且还不用开腹等特
期刊
【摘要】心脏起搏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1。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等。随着我国介入治疗的快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对待患者术后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过严密监护,全部患者顺利出院。患者术后成功率为100﹪,未见伤口感染及电极移位。  【关键词】永久起搏器;术后护理;健康教育  1 一般资料  自2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39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并发症的护理。结果:139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经过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的治疗护理,住院7~10天,平均8天,127例患者无术后感染、电极脱位、起搏器感知,起搏功能良好,痊愈出院。6例发生囊袋积血,经过对囊袋切口挤压积血、加强换药、加压包扎、继续沙袋压迫,囊袋积血吸收;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或其它因素引起支气管狭窄使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过度充气,肺内空气不易排出,肺泡过度充气,肺泡壁破裂并相互融合所致。其表现为:慢性反复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常并发肺心病及呼吸衰竭,对病人健康危害很大。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150例慢阻肺患者,经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浅谈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1
期刊
【摘要】目的:结合护理实践,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本组开颅手术40例,保守治疗10例。治愈例,占80%;好转5例,占10%;死亡5例,占10%。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给予细致、全面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颅脑外伤;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