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19世纪初科学技术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对宗教思想的统治力形成了强烈冲击。本文结合19世纪中叶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对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胎记》的主题进行解读,并从其家庭背景出发分析了霍桑复杂而矛盾的清教主义思想的由来,初步探索霍桑对科学理性和宗教思想的冲突的思考。
关键词: 清教主义 科学理性 胎记
引言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之一,擅长心理描写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其短篇小说按题材可粗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新英格兰传奇”,另一类为“心之寓言”。“心之寓言”基本创作于1842年至1845年霍桑居住于“古屋”期间,《胎记》(The Birthmark)便是该类型的作品之一。
《胎记》一文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自然科学中享有盛名的科学家阿尔默娶了一位美貌的女人乔治亚娜,却发现她的脸上长了一块人手形状的红色胎记。阿尔默视这块胎记为不祥之物,于是想方设法要去除它。笃信科学的他相信可以凭借自己所掌握的科学力量配置出一种能够去除胎记的神奇药水。在助手的帮助下,阿尔默成功配置出了药水,并说服乔治亚娜服用了它。最后,药水起了作用,胎记消失了,然而乔治亚娜也随之香消玉殒了。
通过乔治亚娜的死,霍桑在科学技术和“自然之神”之间做出了选择。本文从霍桑复杂而矛盾的清教主义思想出发,结合19世纪中叶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对短篇小说《胎记》的主题进行解读,初步探索霍桑对科学理性和宗教思想的冲突的态度,并分析其缘由。
一、清教主义及霍桑的清教思想
1.清教主义
17世纪,英格兰清教徒连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新教徒为躲避宗教迫害开始了北美洲的移民运动。这批清教徒在教义上主要奉行加尔文主义,其核心为“彻底的堕落;无条件的遴选;有限的赎罪;不可抵御的恩典和圣人的坚忍不拔精神”。[1]
从神学的角度看,秉承加尔文教义的清教主义强调“对上帝的虔诚、敬畏与绝对服从,其信仰基础是‘原罪论’以及由此派生的‘命定论’理论。”[1]
2.霍桑的清教思想
霍桑的短篇小说题材丰富,内容各异,但其中常见的主题之一便是揭示人性之“恶”,例如其代表作《红字》。“他把抽象的‘恶’当作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他看来,“一切社会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犯罪现象等等的根源都不存在于社会物质生活当中,而存在于人性之‘恶’”。[2]显然,这些观点或多或少受到了清教主义“原罪”、“内在的堕落”等观念的影响。正如其好友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所评价的:“霍桑描写黑暗的巨大力量,是由于受到加尔文教派教义关于‘与生俱来的堕落’与‘原罪’思想的影响,没有一位思想深邃的人能永远完全地摆脱这种思想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发生的影响。”[3]
而霍桑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隐晦象征的手法,从侧面渗透出其宗教意识的矛盾和复杂性。“一方面,在探讨道德和罪恶的问题时,他主张通过善行和自忏来洗刷罪恶,从而得到拯救;另一方面,清教主义对人性的压抑与摧残,又让霍桑充满怀疑与困惑。”[4]反映在作品中,便是一种极其矛盾的宗教思想。而这种矛盾、复杂的宗教意识,应该主要来源于其深刻的家庭背景。
霍桑1804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萨勒姆镇一个弥漫着浓重清教气氛的家庭里,其第五代祖先是从英国移民北美后的清教徒。其先祖曾作为清教徒审判官参与了1692年萨勒姆迫害“女巫”事件而声名狼藉。十八世纪,霍桑家族开始走向衰败。霍桑四岁时父亲死于热病,九岁时又伤了脚,有两年不得出门,这期间他养成了读书习惯。1825年,霍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萨勒姆,开始了他长达十二年之久的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这段清教徒式的隐居生活对霍桑清教思想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霍桑1842年与索菲娅结婚,她是一名非常虔诚的清教徒。尽管霍桑本人不是清教徒,但索菲娅无疑也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科学进步及其对宗教思想的挑战
隨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初到中叶,科学技术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细胞学说(1836—1839年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创立)及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1841—1847年间由德国科学家迈尔、赫尔姆霍茨,英国科学家焦耳、格罗夫,丹麦科学家格罗夫共同提出)分别被评定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科学原子论,把原子量的概念引入化学,使化学真正走上了定量科学的发展阶段,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理性时代的来临,19世纪清教主义渐渐走向衰弱。科学理性对宗教思想的挑战越来越强烈,直接结果是宗教影响力的逐步缩小与上帝地位的不断弱化。为了更好地应对科学理性的挑战,清教主义也尝试着用科学理论来解释宗教上的问题,并衍生出新的宗教教义如自然神论等。
三、《胎记》主题
在《胎记》这篇小说中,霍桑试图通过阿尔默借助科学力量消灭“自然之神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烙印”——胎记的故事表明他对科学理性与宗教思想的冲突的思考。
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8世纪下半叶,那时候科学已经取得相当成就,“电及其它大自然的奥秘刚被发现,仿佛打开了进入奇异世界的条条途径”。而人们对科学的热爱,“那份深情与专注甚至胜过对女人的爱”。
但实际上,当时阿尔默所运用的科学技术,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更像是一种魔法,或介于魔法与科学之间。小说中所描述的“科学对阿尔默而言也似乎成了一种‘宗教’”。[5]小说中写道:“阿尔默要她看一眼一只装了些泥土的钵子。她起初不在意,但很快就吃惊地发现,一棵幼芽破土而出,正努力地往上长,纤细的茎长好了,叶片缓缓舒展开来,中间竟有一朵娇艳可爱的鲜花。”这里,霍桑让阿尔默相信科学的万能也给科学增添了一份宗教色彩。而有意识地夸大科学的作用,将科学“宗教化”,似乎表明霍桑对科学技术的负面态度。
因为科学的万能,于是热诚献身者对科学自然而然产生了异样的崇拜,他们认为“超群的智力,想象力,精神,甚至感情,都能从各种科学探索中找到相宜的养料”。而因为“他们从对大自然的探索中获得了超乎自然的神力,并从物理学的探索中获得了支配精神世界的力量”,于是科学家便有了扮演上帝的冲动:“一旦我纠正了大自然最美丽造物的瑕疵,我将多么快乐!”
然而,“哺育万物的伟大的自然母亲虽表面上在光天化日之下创造奇迹,可她却极为小心地严守秘密……好比一位怀有戒心的专利占有者,绝不许我们进行创造”。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探索和精神寻求都是对上帝神秘性和权威性的侵犯,因为在清教主义中,只有上帝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对于清教徒来说,“科学上的发现、精神世界里的探求对无限、未知的领域提出了挑战,这是对上帝的亵渎”。[6]自然,这种以上帝自居的行为在清教徒眼中就成为了一种罪恶。阿尔默对科学实验的非理性探索,意图扮演上帝的角色,妄图凭借他眼中的科学力量主宰一切、征服一切的极端态度,在具有清教主义思想的霍桑眼中,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的,于是乔治亚娜的死似乎也是必然。
除了表现科学理性与宗教思想的冲突之外,某种程度上,小说也反映了霍桑对阿尔默过于执着甚至于迷信科学而导致人性丧失的批判。作为科学知识化身的阿尔默,却表现得残酷冷血,他视科学高于一切,甚至高于爱情。“他已毫无保留地致力于科学研究,任何别的激情都不能使他放弃自己的追求。”他将自己的妻子作为实验物,主要关心的是药物是否有效,实验是否成功,而几乎不关心妻子的生命安全。在试验进行中他所表现出来的“科学家从事研究时的科学态度”——“连最细微的症状也逃不过他的眼睛。她脸泛红潮,呼吸稍稍变化,眼皮微微震颤,全身难以觉察的一阵颤抖……他将这些细节都记在了那本大书上”——也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他对妻子的爱是科学家对自己实验物的爱,而不是丈夫对妻子的爱”。[7]
结语
尽管在霍桑的许多作品中他对清教主义进行了批判,但因为自身受到清教主义的强烈影响,因而他对清教主义的批判也很难彻底。小说《胎记》反映出了他对科学理性和宗教思想的冲突的思考,但是乔治亚娜的死和阿尔默实验最终的失败,表明了他始终没有能够摆脱其清教主义立场,没有能够树立起对科学理性的正面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李安斌.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J].求索,2006.
[2]黄建人译.霍桑短篇小说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3]埃默里·埃利奥特·朱通伯.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4]彭石玉.对人的宗教审视与困惑——霍桑小说与清教思想[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5]Heilman.Robert B.Hawthorne’s ‘The Birthmark’:Science as Religion[J].South Atlantic Quarterly,1949.
[6]张晶.从宗教哲学视角解析霍桑作品中的清教主义观[M].外语教学,2005.
[7]马兰海.宗教意识下孤独心灵的抗争——评霍桑的短篇小说《胎记》[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注:文中的作品译文均引自《霍桑短篇小说选》,黄建人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6月。
关键词: 清教主义 科学理性 胎记
引言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之一,擅长心理描写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其短篇小说按题材可粗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新英格兰传奇”,另一类为“心之寓言”。“心之寓言”基本创作于1842年至1845年霍桑居住于“古屋”期间,《胎记》(The Birthmark)便是该类型的作品之一。
《胎记》一文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自然科学中享有盛名的科学家阿尔默娶了一位美貌的女人乔治亚娜,却发现她的脸上长了一块人手形状的红色胎记。阿尔默视这块胎记为不祥之物,于是想方设法要去除它。笃信科学的他相信可以凭借自己所掌握的科学力量配置出一种能够去除胎记的神奇药水。在助手的帮助下,阿尔默成功配置出了药水,并说服乔治亚娜服用了它。最后,药水起了作用,胎记消失了,然而乔治亚娜也随之香消玉殒了。
通过乔治亚娜的死,霍桑在科学技术和“自然之神”之间做出了选择。本文从霍桑复杂而矛盾的清教主义思想出发,结合19世纪中叶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对短篇小说《胎记》的主题进行解读,初步探索霍桑对科学理性和宗教思想的冲突的态度,并分析其缘由。
一、清教主义及霍桑的清教思想
1.清教主义
17世纪,英格兰清教徒连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新教徒为躲避宗教迫害开始了北美洲的移民运动。这批清教徒在教义上主要奉行加尔文主义,其核心为“彻底的堕落;无条件的遴选;有限的赎罪;不可抵御的恩典和圣人的坚忍不拔精神”。[1]
从神学的角度看,秉承加尔文教义的清教主义强调“对上帝的虔诚、敬畏与绝对服从,其信仰基础是‘原罪论’以及由此派生的‘命定论’理论。”[1]
2.霍桑的清教思想
霍桑的短篇小说题材丰富,内容各异,但其中常见的主题之一便是揭示人性之“恶”,例如其代表作《红字》。“他把抽象的‘恶’当作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他看来,“一切社会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犯罪现象等等的根源都不存在于社会物质生活当中,而存在于人性之‘恶’”。[2]显然,这些观点或多或少受到了清教主义“原罪”、“内在的堕落”等观念的影响。正如其好友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所评价的:“霍桑描写黑暗的巨大力量,是由于受到加尔文教派教义关于‘与生俱来的堕落’与‘原罪’思想的影响,没有一位思想深邃的人能永远完全地摆脱这种思想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发生的影响。”[3]
而霍桑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隐晦象征的手法,从侧面渗透出其宗教意识的矛盾和复杂性。“一方面,在探讨道德和罪恶的问题时,他主张通过善行和自忏来洗刷罪恶,从而得到拯救;另一方面,清教主义对人性的压抑与摧残,又让霍桑充满怀疑与困惑。”[4]反映在作品中,便是一种极其矛盾的宗教思想。而这种矛盾、复杂的宗教意识,应该主要来源于其深刻的家庭背景。
霍桑1804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萨勒姆镇一个弥漫着浓重清教气氛的家庭里,其第五代祖先是从英国移民北美后的清教徒。其先祖曾作为清教徒审判官参与了1692年萨勒姆迫害“女巫”事件而声名狼藉。十八世纪,霍桑家族开始走向衰败。霍桑四岁时父亲死于热病,九岁时又伤了脚,有两年不得出门,这期间他养成了读书习惯。1825年,霍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萨勒姆,开始了他长达十二年之久的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这段清教徒式的隐居生活对霍桑清教思想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霍桑1842年与索菲娅结婚,她是一名非常虔诚的清教徒。尽管霍桑本人不是清教徒,但索菲娅无疑也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科学进步及其对宗教思想的挑战
隨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初到中叶,科学技术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细胞学说(1836—1839年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创立)及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1841—1847年间由德国科学家迈尔、赫尔姆霍茨,英国科学家焦耳、格罗夫,丹麦科学家格罗夫共同提出)分别被评定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科学原子论,把原子量的概念引入化学,使化学真正走上了定量科学的发展阶段,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理性时代的来临,19世纪清教主义渐渐走向衰弱。科学理性对宗教思想的挑战越来越强烈,直接结果是宗教影响力的逐步缩小与上帝地位的不断弱化。为了更好地应对科学理性的挑战,清教主义也尝试着用科学理论来解释宗教上的问题,并衍生出新的宗教教义如自然神论等。
三、《胎记》主题
在《胎记》这篇小说中,霍桑试图通过阿尔默借助科学力量消灭“自然之神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烙印”——胎记的故事表明他对科学理性与宗教思想的冲突的思考。
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8世纪下半叶,那时候科学已经取得相当成就,“电及其它大自然的奥秘刚被发现,仿佛打开了进入奇异世界的条条途径”。而人们对科学的热爱,“那份深情与专注甚至胜过对女人的爱”。
但实际上,当时阿尔默所运用的科学技术,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更像是一种魔法,或介于魔法与科学之间。小说中所描述的“科学对阿尔默而言也似乎成了一种‘宗教’”。[5]小说中写道:“阿尔默要她看一眼一只装了些泥土的钵子。她起初不在意,但很快就吃惊地发现,一棵幼芽破土而出,正努力地往上长,纤细的茎长好了,叶片缓缓舒展开来,中间竟有一朵娇艳可爱的鲜花。”这里,霍桑让阿尔默相信科学的万能也给科学增添了一份宗教色彩。而有意识地夸大科学的作用,将科学“宗教化”,似乎表明霍桑对科学技术的负面态度。
因为科学的万能,于是热诚献身者对科学自然而然产生了异样的崇拜,他们认为“超群的智力,想象力,精神,甚至感情,都能从各种科学探索中找到相宜的养料”。而因为“他们从对大自然的探索中获得了超乎自然的神力,并从物理学的探索中获得了支配精神世界的力量”,于是科学家便有了扮演上帝的冲动:“一旦我纠正了大自然最美丽造物的瑕疵,我将多么快乐!”
然而,“哺育万物的伟大的自然母亲虽表面上在光天化日之下创造奇迹,可她却极为小心地严守秘密……好比一位怀有戒心的专利占有者,绝不许我们进行创造”。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探索和精神寻求都是对上帝神秘性和权威性的侵犯,因为在清教主义中,只有上帝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对于清教徒来说,“科学上的发现、精神世界里的探求对无限、未知的领域提出了挑战,这是对上帝的亵渎”。[6]自然,这种以上帝自居的行为在清教徒眼中就成为了一种罪恶。阿尔默对科学实验的非理性探索,意图扮演上帝的角色,妄图凭借他眼中的科学力量主宰一切、征服一切的极端态度,在具有清教主义思想的霍桑眼中,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的,于是乔治亚娜的死似乎也是必然。
除了表现科学理性与宗教思想的冲突之外,某种程度上,小说也反映了霍桑对阿尔默过于执着甚至于迷信科学而导致人性丧失的批判。作为科学知识化身的阿尔默,却表现得残酷冷血,他视科学高于一切,甚至高于爱情。“他已毫无保留地致力于科学研究,任何别的激情都不能使他放弃自己的追求。”他将自己的妻子作为实验物,主要关心的是药物是否有效,实验是否成功,而几乎不关心妻子的生命安全。在试验进行中他所表现出来的“科学家从事研究时的科学态度”——“连最细微的症状也逃不过他的眼睛。她脸泛红潮,呼吸稍稍变化,眼皮微微震颤,全身难以觉察的一阵颤抖……他将这些细节都记在了那本大书上”——也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他对妻子的爱是科学家对自己实验物的爱,而不是丈夫对妻子的爱”。[7]
结语
尽管在霍桑的许多作品中他对清教主义进行了批判,但因为自身受到清教主义的强烈影响,因而他对清教主义的批判也很难彻底。小说《胎记》反映出了他对科学理性和宗教思想的冲突的思考,但是乔治亚娜的死和阿尔默实验最终的失败,表明了他始终没有能够摆脱其清教主义立场,没有能够树立起对科学理性的正面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李安斌.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J].求索,2006.
[2]黄建人译.霍桑短篇小说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3]埃默里·埃利奥特·朱通伯.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4]彭石玉.对人的宗教审视与困惑——霍桑小说与清教思想[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5]Heilman.Robert B.Hawthorne’s ‘The Birthmark’:Science as Religion[J].South Atlantic Quarterly,1949.
[6]张晶.从宗教哲学视角解析霍桑作品中的清教主义观[M].外语教学,2005.
[7]马兰海.宗教意识下孤独心灵的抗争——评霍桑的短篇小说《胎记》[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注:文中的作品译文均引自《霍桑短篇小说选》,黄建人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