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廣泛,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得当的信息技术手段会促进与提升课堂教学效能。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存在明显的教学弊端,要注重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不仅能够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还能够使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基于自身情况深入探究互联网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的策略,这样不但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而且有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重要性
(1)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初始阶段,对逻辑性知识和抽象性知识的理解难免会遇到困难,而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知识点多以理论知识为主,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至于学生的学习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将互联网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进行融合,教学内容能够以视频、文字以及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能够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课程教学质量也因此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2)能够有效拓宽小学生的视野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包括法律、历史以及地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所以知识之间的跨度也相对较大,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通过对互联网融合以后,互联网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还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丰富,这样不但能够拓宽小学生的视野,还能够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内容有更好的理解,从而能够实现对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3)能够突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趣味性
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以灌输式为主,学生往往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不仅发挥不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教学过程也缺少趣味性。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互联网有效融合,通过互联网,教学内容能够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能够通过趣味视频和图片进行教学,从而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这样也能够实现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也因此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活动体验式
课堂“浸润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生道德自主性而构建的。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的各种可感可思的情境,直观地建立起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意志、行动以及在过去生活中形成的下意识习惯、非反思性反应,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土壤中植入新的“种子”,相互配合与融合后,结出新的“果实”。无论是丰富已有经验结出新果,还是以已有经验为土壤植入新种子结出新果,都需要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唤醒、加工与丰富,需要为学生自身经验融入留有入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成为实现这一连接的“活性因子”。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一课时,教师通过智能课堂系统演示台风的时候,虚拟的暴雨便会在屏幕上倾盆而下,院子里的小学生会立即跑回家避雨;当从台风变成洪涝灾害时,小学生又会从屋子里出来防灾避险。系统将自然灾害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情景化再现,以探索观察性的学习策略,让学生以“上帝视角”参与到各种自然灾害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上。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感受自然灾害,对其造成危害的认知全面充分,对造成自然灾害的人为因素的抵制情感真实而强烈。
(2)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引导,落实实践教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目的是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引导,这样能够使小学生更好的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并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引导,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例如,在教学《我的家人与伙伴》时,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收集与关爱他人相关的事例并向学生讲解,使学生们能够体会到爱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从中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在新冠防控期间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人员所作出的行为的视频,并向学生播放,学生能够从白衣天使的身上学到无私奉献的精神,从岗哨执勤人员身上感受责任,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不仅如此,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能够落实实践教学,还能够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能够实现对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3)精心筛选网络资源
互联网资源数量庞大,鱼龙混杂。小学生对于世界的理解能力和对于信息的筛选能力都尚不成熟,很多时候还不能用正确的价值观评判和挑选自己接触的信息。网络中不良信息比比皆是,一旦错误的信息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其后果将有可能会是终身性的。如此说来,教师一定要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之下,对网络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材料进行课堂教学,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与此同时,一味地将学生与不良网络信息隔绝开来也是不合适的做法,我们也应当适当引用负面材料,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评价体系看待负面的网络信息,逐步提高学生对负面内容的“免疫力”。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学科,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注重道德与法治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融合,若能在精准把握课程标准与深研教材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运用,必将为教师教学添翼,从而提升学科教学的课堂效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生锋.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1):146.
[2]陈连章.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8):91-92.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不仅能够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还能够使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基于自身情况深入探究互联网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的策略,这样不但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而且有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重要性
(1)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初始阶段,对逻辑性知识和抽象性知识的理解难免会遇到困难,而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知识点多以理论知识为主,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至于学生的学习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将互联网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进行融合,教学内容能够以视频、文字以及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能够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课程教学质量也因此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2)能够有效拓宽小学生的视野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包括法律、历史以及地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所以知识之间的跨度也相对较大,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通过对互联网融合以后,互联网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还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丰富,这样不但能够拓宽小学生的视野,还能够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内容有更好的理解,从而能够实现对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3)能够突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趣味性
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以灌输式为主,学生往往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不仅发挥不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教学过程也缺少趣味性。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互联网有效融合,通过互联网,教学内容能够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能够通过趣味视频和图片进行教学,从而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这样也能够实现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也因此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活动体验式
课堂“浸润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生道德自主性而构建的。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的各种可感可思的情境,直观地建立起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意志、行动以及在过去生活中形成的下意识习惯、非反思性反应,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土壤中植入新的“种子”,相互配合与融合后,结出新的“果实”。无论是丰富已有经验结出新果,还是以已有经验为土壤植入新种子结出新果,都需要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唤醒、加工与丰富,需要为学生自身经验融入留有入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成为实现这一连接的“活性因子”。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一课时,教师通过智能课堂系统演示台风的时候,虚拟的暴雨便会在屏幕上倾盆而下,院子里的小学生会立即跑回家避雨;当从台风变成洪涝灾害时,小学生又会从屋子里出来防灾避险。系统将自然灾害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情景化再现,以探索观察性的学习策略,让学生以“上帝视角”参与到各种自然灾害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上。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感受自然灾害,对其造成危害的认知全面充分,对造成自然灾害的人为因素的抵制情感真实而强烈。
(2)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引导,落实实践教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目的是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引导,这样能够使小学生更好的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并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引导,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例如,在教学《我的家人与伙伴》时,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收集与关爱他人相关的事例并向学生讲解,使学生们能够体会到爱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从中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在新冠防控期间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人员所作出的行为的视频,并向学生播放,学生能够从白衣天使的身上学到无私奉献的精神,从岗哨执勤人员身上感受责任,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不仅如此,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能够落实实践教学,还能够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能够实现对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3)精心筛选网络资源
互联网资源数量庞大,鱼龙混杂。小学生对于世界的理解能力和对于信息的筛选能力都尚不成熟,很多时候还不能用正确的价值观评判和挑选自己接触的信息。网络中不良信息比比皆是,一旦错误的信息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其后果将有可能会是终身性的。如此说来,教师一定要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之下,对网络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材料进行课堂教学,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与此同时,一味地将学生与不良网络信息隔绝开来也是不合适的做法,我们也应当适当引用负面材料,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评价体系看待负面的网络信息,逐步提高学生对负面内容的“免疫力”。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学科,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注重道德与法治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融合,若能在精准把握课程标准与深研教材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运用,必将为教师教学添翼,从而提升学科教学的课堂效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生锋.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1):146.
[2]陈连章.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