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成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动中欢腾奔流的时候,才能促进人的内心世界。情感是语文教学的艺术之魂,语文教学要动之以情,用情感来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用情感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通过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获得精神的愉悦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文的工具性、知识性、思想性,而对语文的情感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除了学习文章的主题思想、段落层次、写作特点以及字词句篇之外,还应领略文章的情感。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另一方面,情感因素也是语文学习形成兴趣和动机的潜在力量,只有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情感,语文教学的各项任务才能圆满完成,因此教师应该特别注重自己和学生的情感活动。
一、在教师饱满情感的帮助下感染学生
情感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的激情迸发,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激情奔放的人,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富有多方面兴趣、充满活力、不乏朝气、诙谐幽默、妙语连珠、情感丰富甚至有几分张扬的人。情感是引发师生互动必备的外部条件。教师融洽的情感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兴奋剂,而且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润滑剂,教师浓烈的情感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直接诱惑着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诱惑出学生的创造力。教师与学生融洽的情感,可使学生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感悟人格的完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自己应先受到教材的感染,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情绪和情境,并把这种最初的感觉和冲动保持下来,这会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种潜在的力量。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笔下的《最后一课》,声情并茂,感人至深,连班上最不用功的小弗朗士也安静地坐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语文课,而且他还觉得:“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得似乎挺容易,挺容易。”其原因之一就是韩麦尔先生在这节课上倾吐的真情,造成了一种特殊的课堂气氛,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情绪。这个例子当然属于特殊情况,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体会到教师的情感活动在语文情感教育的渗透中发挥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二、在教师巧妙的设计下驾驭学生的情感
在组织安排教学程序时,也要弄清一篇教材特别是文学作品中情感的源头、趋向、起伏、强弱等变化情况。例如一篇小说中,如果真正把握住了主人翁情感上的种种变化,也就切实把握住了课文的脉络和主题,把握住了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基调,这样对更透彻地领会教材内容、更灵活地掌握情感描写的手法有很大帮助。例如教授《读孟尝君传》之前,先给学生讲述《冯媛客孟尝君》的故事,吸引学生的目光,使他们情绪振奋,同时也让学生对孟尝君有了“善于纳贤用人”的认识。但随之一转,告诉学生,本篇课文却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批评孟尝君的无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的认知热情马上被点燃了,急于知道事情原委,打开课本,必将如饥似渴、激情似火。气氛和情调在教学中起着调动学生情感的作用,因此要努力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使他们的情感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所以教师要用教学语言烘托某种理想的气氛和情调。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抓住“荷塘”和“月色”两个词,先让学生想象,描述自己见过的荷塘和月色,然后教师再点拨,“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之上的“月色”,学生豁然开朗,很容易理解作者创作的这幅美丽而幽静的图画以及所寄寓的不满现实、超越物外的情感。
三、在贴切情境的创设中产生共鸣
触景生情是人类情感的规律,要让学生走入某种情境,感受到某种氛围。如:教苏轼的《念奴娇》一词,课前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营造出厚重的历史感和磅礴的气势,奔放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情弦,使他们为之震撼、振奋;学习唐弢的《童年》时,先播放歌曲《童年》的片断,将学生带入了激情萌动、浮想联翩的童年时光。此外,还要以情化人,使学生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得到陶冶,产生共鸣。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味真善美。《月光曲》就在于它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时时敲击着读者的心灵。在教学时,学生对月光下的景色欣赏和鞋匠兄妹的遭遇及贝多芬的高尚人格结合起来理解和认识很容易产生共鸣,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着眼点,引领学生深入体会本文主题思想的高远立意,使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在感悟中受到情感教育。情感活动与交流,就是课文蕴含的感情、学生的感情和教师的感情三者相互沟通,呈现出一个强烈的情感共鸣的状态。再如教《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在父友骂父时,年幼的元方以理服人,指出了父友的无信与无理,致使父友惭愧得无言以对。学到这里,我抓住时机向学生发问:“当有人骂你的父亲时,你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是像七岁的元方一样,还是予以回骂,甚至大打出手呢?”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展开了对此问题的热烈争论,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种情感教育的方式除了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人物外,还让学生接受了思想品质的教育,促进了学生良好的性情和人格的形成。
总之,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途径有多种,只要采取了合理的情感教育途径,引起了他们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主动愉快地学习。
一、在教师饱满情感的帮助下感染学生
情感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的激情迸发,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激情奔放的人,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富有多方面兴趣、充满活力、不乏朝气、诙谐幽默、妙语连珠、情感丰富甚至有几分张扬的人。情感是引发师生互动必备的外部条件。教师融洽的情感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兴奋剂,而且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润滑剂,教师浓烈的情感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直接诱惑着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诱惑出学生的创造力。教师与学生融洽的情感,可使学生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感悟人格的完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自己应先受到教材的感染,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情绪和情境,并把这种最初的感觉和冲动保持下来,这会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种潜在的力量。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笔下的《最后一课》,声情并茂,感人至深,连班上最不用功的小弗朗士也安静地坐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语文课,而且他还觉得:“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得似乎挺容易,挺容易。”其原因之一就是韩麦尔先生在这节课上倾吐的真情,造成了一种特殊的课堂气氛,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情绪。这个例子当然属于特殊情况,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体会到教师的情感活动在语文情感教育的渗透中发挥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二、在教师巧妙的设计下驾驭学生的情感
在组织安排教学程序时,也要弄清一篇教材特别是文学作品中情感的源头、趋向、起伏、强弱等变化情况。例如一篇小说中,如果真正把握住了主人翁情感上的种种变化,也就切实把握住了课文的脉络和主题,把握住了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基调,这样对更透彻地领会教材内容、更灵活地掌握情感描写的手法有很大帮助。例如教授《读孟尝君传》之前,先给学生讲述《冯媛客孟尝君》的故事,吸引学生的目光,使他们情绪振奋,同时也让学生对孟尝君有了“善于纳贤用人”的认识。但随之一转,告诉学生,本篇课文却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批评孟尝君的无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的认知热情马上被点燃了,急于知道事情原委,打开课本,必将如饥似渴、激情似火。气氛和情调在教学中起着调动学生情感的作用,因此要努力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使他们的情感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所以教师要用教学语言烘托某种理想的气氛和情调。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抓住“荷塘”和“月色”两个词,先让学生想象,描述自己见过的荷塘和月色,然后教师再点拨,“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之上的“月色”,学生豁然开朗,很容易理解作者创作的这幅美丽而幽静的图画以及所寄寓的不满现实、超越物外的情感。
三、在贴切情境的创设中产生共鸣
触景生情是人类情感的规律,要让学生走入某种情境,感受到某种氛围。如:教苏轼的《念奴娇》一词,课前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营造出厚重的历史感和磅礴的气势,奔放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情弦,使他们为之震撼、振奋;学习唐弢的《童年》时,先播放歌曲《童年》的片断,将学生带入了激情萌动、浮想联翩的童年时光。此外,还要以情化人,使学生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得到陶冶,产生共鸣。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味真善美。《月光曲》就在于它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时时敲击着读者的心灵。在教学时,学生对月光下的景色欣赏和鞋匠兄妹的遭遇及贝多芬的高尚人格结合起来理解和认识很容易产生共鸣,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着眼点,引领学生深入体会本文主题思想的高远立意,使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在感悟中受到情感教育。情感活动与交流,就是课文蕴含的感情、学生的感情和教师的感情三者相互沟通,呈现出一个强烈的情感共鸣的状态。再如教《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在父友骂父时,年幼的元方以理服人,指出了父友的无信与无理,致使父友惭愧得无言以对。学到这里,我抓住时机向学生发问:“当有人骂你的父亲时,你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是像七岁的元方一样,还是予以回骂,甚至大打出手呢?”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展开了对此问题的热烈争论,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种情感教育的方式除了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人物外,还让学生接受了思想品质的教育,促进了学生良好的性情和人格的形成。
总之,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途径有多种,只要采取了合理的情感教育途径,引起了他们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主动愉快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