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样的数学课堂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让他们自觉地动起来,自发地思考起来?什么样的数学课堂能给学生有最大的收获?我认为思维流量是必不可缺的,但除此,是否我们的课堂还缺失一种“儿童视角”?李镇西先生在他的《教育要有“儿童视角”》一文中指出,“教与学”意义上的儿童视角就是“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苏霍姆林斯基在其不朽著作《帕夫雷什中学》中的一句话也给我很深的震动:“今天,我们时代的教育缺乏的不是‘教师的大脑’,而是‘孩子的心灵’。”
的确,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件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做到课堂生动、学习主动,我们就要贴近学生的思维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适合他們的学习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下面谈几点我的看法和做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的经验较为缺乏,但是他们对于童话、故事却比较感兴趣。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挖掘其中隐含的数学素材,相比于生活的素材,或许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比如,我在《体积与容积》的公开课中,先引入了乌鸦喝水的动画片段,抛出问题:乌鸦是怎么喝到瓶子里的水的?学生从“因石头占据了水的位置而使水面升高,乌鸦就喝到了瓶里的水”的实例中,初步感知体积的概念。这个动画的呈现对于活跃气氛、引发数学思维和数学活动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引入的方法并不仅限于童话和教师亲身经历的故事,也可以是精心准备的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游戏或数学小魔术等。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在认识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多次重复的认识过程,才能建立起清晰的数学概念。那么,是拿出不同的事例反复呈现呢?还是以《体积与容积》为例来分析讲解呢?如果这节课先抛出这样一些问题:比一比老虎和大象谁的体积更大?比一比蜗牛和黄鹂鸟谁的体积更大?这样的话题能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呢?
虽然这个话题很有趣,但是从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角度上说,这个话题只注重了结果的判断。由于学生的经验中其实并没有通过现象感知到的可靠的直接证据,因此,在现实教学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也不具备实际探索的价值。
为了能够连续挑战,同时体现数学思维的特点,在比较物体体积大小的环节,目标不是分出物体的大小,可以采用连续闯关PK的形式,每一关分出物体大小的方法各不相同,形成一个思维梯度。比如,第一关,根据乌鸦喝水的案例,可以让学生思考,除了用排水的方法外,如何比较土豆和红薯的大小。第二关,还可以根据方块的数量多少来比较整体体积的大小。第三关,根据数量相同但方块大小不同来比较整体体积的大小。等等。这些例子非常形象地传递出“物体的体积有大小,可以分割比较,也可以累加比较”。学生从不同物体的比较中,通过观察和比较,自己想办法组织语言,强化了各种比较体积大小的方法,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体积这个抽象的概念。这比仅仅分出物体的大小更加直观生动,体现出数学思维的特点和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课堂活动的方式很多,数学探究活动、课中抢答比赛、课堂展示活动等,这样的数学活动,比单调的课堂学习更能使学习气氛变得浓厚。那么,如何能使课中活动出新出彩呢?精心设计是必需要做到的。
比如,黄爱华老师在上三年级《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课中,就精心设计了一个PK活动:让学生分为两队,每队轮流抽签,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个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十位上,第三次抽到的数字放在百位上……最后,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大,哪一队获胜。
经过多次抽数字和比较(变化规则),学生在笑声、掌声、加油声中深刻领会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而且这特殊的一课也许让学生和听课的教师们很久都不会忘记吧。
这一堂课的魅力在哪里?——数学思维与儿童视角的亲密接触,学生在玩中学,自己感受和探索到了深刻的数学思维,深刻地领会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这节课,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收获了知识,更提升了数学思维,真正体现了黄爱华老师所追求的“引导学生进入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也喜欢思维的挑战和思维的成长。在有逻辑、有梯度的挑战和成长中收获更多,能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本质及作用,也能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更加喜欢数学。
任景业先生提出的“分享式教学”,理念简单,设计简单,教师让位,学生的学习分享却是精彩纷呈。任景业先生认为,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分享是人的天性,人的思维基本单元是“问题—思考—分享”,因此教学过程也是遵循“学生提出关键问题—学生思考尝试—学生分享”的大框架。
前段时间,在我们校区的课堂模型展示课上我就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把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复习交给一个4人小团队来做,他们自己课前分工合作,梳理知识点,自己制作PPT,设计思维导图板书,课中团队合作分享,全班学生质疑评价,教师查漏补缺指出不足。那堂课每个学生都是全神贯注,认真聆听,结合自己的课前梳理认真思考小团队的分享。分享刚结束,不同的声音即刻冒了出来:“我认为小数分类思维导图的结构是错误的,纯小数跟混(带)小数应该是按小数的整数部分来分的,而有限小数、无限小数是按小数部分来分的,这两者应该是并列关系。我觉得可以做这样的调整……”学生边说边把板书贴条挪了挪,教室里所有的学生茅塞顿开。“谢谢你纠正我们的错误,这样分类的确更严谨。”台下的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堂课,学生的思维是碰撞的,学习变得主动起来了,一堂比较枯燥的概念复习课也变得灵动起来了。
尽管我对分享式教学仍然一知半解,但是,打破设计教学常规的分享式教学案例中,学生爆发出的潜力,让我惊讶于他们充沛的动力和“分享”的魅力。我想,从学生的视角来说,探究、分享本身就是学习的魅力,其实我觉得他们还有一“好”——好表现,为自己主动学,并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大胆地分享出去,这样的学习方式本身就具有一种自我肯定的魔力。
总之,要使数学课变得灵动、主动,我们就要贴近学生视角;要使数学课有更大的收获,就必然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渗透数学思维和数学本质。数学本身是认识和理解生活现象的一种由浅到深、由具象到抽象的认识方式,我们要培养的学生不是只会做题、只能跟着教师思路走的被动式学习的人,我们要培养的是会主动学习、懂得分享的人,是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人,我们的课堂也需要变得生动活泼、充满思维的活力,这才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堂——充满活力和智慧的课堂。
(作者单位:深圳明德实验学校碧海校区)
(责任编辑 冉 然)
的确,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件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做到课堂生动、学习主动,我们就要贴近学生的思维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适合他們的学习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下面谈几点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利用“儿童视角”巧妙设计引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的经验较为缺乏,但是他们对于童话、故事却比较感兴趣。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挖掘其中隐含的数学素材,相比于生活的素材,或许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比如,我在《体积与容积》的公开课中,先引入了乌鸦喝水的动画片段,抛出问题:乌鸦是怎么喝到瓶子里的水的?学生从“因石头占据了水的位置而使水面升高,乌鸦就喝到了瓶里的水”的实例中,初步感知体积的概念。这个动画的呈现对于活跃气氛、引发数学思维和数学活动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引入的方法并不仅限于童话和教师亲身经历的故事,也可以是精心准备的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游戏或数学小魔术等。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站在“儿童视角”直观体验,让数学思维变得触手可及
学生在认识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多次重复的认识过程,才能建立起清晰的数学概念。那么,是拿出不同的事例反复呈现呢?还是以《体积与容积》为例来分析讲解呢?如果这节课先抛出这样一些问题:比一比老虎和大象谁的体积更大?比一比蜗牛和黄鹂鸟谁的体积更大?这样的话题能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呢?
虽然这个话题很有趣,但是从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角度上说,这个话题只注重了结果的判断。由于学生的经验中其实并没有通过现象感知到的可靠的直接证据,因此,在现实教学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也不具备实际探索的价值。
为了能够连续挑战,同时体现数学思维的特点,在比较物体体积大小的环节,目标不是分出物体的大小,可以采用连续闯关PK的形式,每一关分出物体大小的方法各不相同,形成一个思维梯度。比如,第一关,根据乌鸦喝水的案例,可以让学生思考,除了用排水的方法外,如何比较土豆和红薯的大小。第二关,还可以根据方块的数量多少来比较整体体积的大小。第三关,根据数量相同但方块大小不同来比较整体体积的大小。等等。这些例子非常形象地传递出“物体的体积有大小,可以分割比较,也可以累加比较”。学生从不同物体的比较中,通过观察和比较,自己想办法组织语言,强化了各种比较体积大小的方法,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体积这个抽象的概念。这比仅仅分出物体的大小更加直观生动,体现出数学思维的特点和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课堂活动的方式很多,数学探究活动、课中抢答比赛、课堂展示活动等,这样的数学活动,比单调的课堂学习更能使学习气氛变得浓厚。那么,如何能使课中活动出新出彩呢?精心设计是必需要做到的。
比如,黄爱华老师在上三年级《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课中,就精心设计了一个PK活动:让学生分为两队,每队轮流抽签,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个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十位上,第三次抽到的数字放在百位上……最后,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大,哪一队获胜。
经过多次抽数字和比较(变化规则),学生在笑声、掌声、加油声中深刻领会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而且这特殊的一课也许让学生和听课的教师们很久都不会忘记吧。
这一堂课的魅力在哪里?——数学思维与儿童视角的亲密接触,学生在玩中学,自己感受和探索到了深刻的数学思维,深刻地领会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这节课,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收获了知识,更提升了数学思维,真正体现了黄爱华老师所追求的“引导学生进入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也喜欢思维的挑战和思维的成长。在有逻辑、有梯度的挑战和成长中收获更多,能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本质及作用,也能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更加喜欢数学。
三、用“儿童视角”打破教学设计常规,尝试分享式教学
任景业先生提出的“分享式教学”,理念简单,设计简单,教师让位,学生的学习分享却是精彩纷呈。任景业先生认为,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分享是人的天性,人的思维基本单元是“问题—思考—分享”,因此教学过程也是遵循“学生提出关键问题—学生思考尝试—学生分享”的大框架。
前段时间,在我们校区的课堂模型展示课上我就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把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复习交给一个4人小团队来做,他们自己课前分工合作,梳理知识点,自己制作PPT,设计思维导图板书,课中团队合作分享,全班学生质疑评价,教师查漏补缺指出不足。那堂课每个学生都是全神贯注,认真聆听,结合自己的课前梳理认真思考小团队的分享。分享刚结束,不同的声音即刻冒了出来:“我认为小数分类思维导图的结构是错误的,纯小数跟混(带)小数应该是按小数的整数部分来分的,而有限小数、无限小数是按小数部分来分的,这两者应该是并列关系。我觉得可以做这样的调整……”学生边说边把板书贴条挪了挪,教室里所有的学生茅塞顿开。“谢谢你纠正我们的错误,这样分类的确更严谨。”台下的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堂课,学生的思维是碰撞的,学习变得主动起来了,一堂比较枯燥的概念复习课也变得灵动起来了。
尽管我对分享式教学仍然一知半解,但是,打破设计教学常规的分享式教学案例中,学生爆发出的潜力,让我惊讶于他们充沛的动力和“分享”的魅力。我想,从学生的视角来说,探究、分享本身就是学习的魅力,其实我觉得他们还有一“好”——好表现,为自己主动学,并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大胆地分享出去,这样的学习方式本身就具有一种自我肯定的魔力。
总之,要使数学课变得灵动、主动,我们就要贴近学生视角;要使数学课有更大的收获,就必然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渗透数学思维和数学本质。数学本身是认识和理解生活现象的一种由浅到深、由具象到抽象的认识方式,我们要培养的学生不是只会做题、只能跟着教师思路走的被动式学习的人,我们要培养的是会主动学习、懂得分享的人,是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人,我们的课堂也需要变得生动活泼、充满思维的活力,这才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堂——充满活力和智慧的课堂。
(作者单位:深圳明德实验学校碧海校区)
(责任编辑 冉 然)